学术投稿

内镜黏膜切除术及剥离术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分析

乔丽娟;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汤善宏;贺莉

关键词:大肠, 早癌, 癌前病变, 黏膜切除术, 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及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结肠较大隆起病变(直径≥1 cm)进行活检,病检提示为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再行EMR或ESD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38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均成功切除送检,完整切除率为97.37%(37/38);病理结果: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癌变10例(其中1例结合术后病检结果追加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明显出血者EMR 0例,ESD 1例,明显出血率为0.26%(1/38);38例均未发生穿孔,术后1、6、12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 EMR及ESD术切除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O中毒及所致的DEACMP患者脑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及所致的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前后脑电图(EEG)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确诊的84例CO中毒患者EEG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出现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对比其中毒期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后的EEG变化。结果 CO中毒患者EEG异常率为85.7%,DEACMP患者EEG异常率为66.7%;EEG异常程度与患者中毒昏迷时间、年龄、有无并发症、发病前有无既往史、病情严重程度、首次行高压氧( HBO )治疗时间和HBO疗程长短高度相关,并且EEG异常程度越重,其预后越差。结论 EEG对CO中毒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岳晓;杨正辉;刘瑜;廖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尼帕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

    目的:利用尼帕病毒(NiV)的N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探讨NiV N蛋白作为检测NiV存在的抗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ET-28a(+)作为表达载体,构建pET-NiV N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使其表达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原核表达NiV N蛋白的检测。结果通过PCR、酶切和连接反应,成功构建N蛋白的pET-NiV N重组质粒,大小为1596 bp;利用IPTG诱导pET-NiV N重组质粒在宿主菌中表达N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55 kD有特异蛋白条带,与蛋白预计大小相符,经Bandscan软件扫描分析,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2%;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55 kD的条带显色良好,证明是本实验所需要得到的目的蛋白。结论使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NiV的N蛋白,为其进一步的抗体制备、活性鉴定及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梁栋;涂长春;石清明;张超雄;陈锚锚;邓成玉;范泉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腕横纹皮瓣在手指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采用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冲压伤5例,电锯伤2例,切削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1.5 cm ×1.5 cm~2 cm ×5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解痉等处置,术后1~3 w依据肌腱损伤情况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临床疗效评定分级,优7例(77.78%),良1例(11.11%),差1例(11.11%)。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供区瘢痕小,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高翔;梁晖;周中明;严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猴耳环消炎颗粒致过敏反应1例

    病例女,35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3 d前因咽喉干痒、疼痛,曾自服复方板蓝根片、热毒清片等药物,效果不佳。遂开水冲服猴耳环消炎颗粒(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11)1袋。服药约5 min 后,患者自感胸闷、呼吸急促、颜面部及颈部瘙痒。查体:脉搏12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10/70 mmHg;面色潮红,双眼睑肿胀明显,颜面及脖颈处可见大小不等红色风团,并逐渐扩散至头皮。考虑为猴耳环消炎颗粒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平卧休息,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地塞米松10 mg加小壶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25%葡萄糖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20 min后,皮肤瘙痒逐渐减轻;1h后上眼睑肿胀消退,颜面脖颈及头皮处皮疹逐渐消失。

    作者:吴秀华;郑丽萍;韩尚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驻渝官兵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

    口腔疾病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美军曾对38890名士兵的口腔疾病进行统计,因口腔疾病造成每个师每年损失战斗力近18720人次[1]。因此,健康的口腔状况对于保持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并掌握我院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口腔卫生情况,为官兵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建立我院口腔健康研究资料库,我科于2013年7~8月对驻渝某团1124名男性官兵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的方式,针对龋病、牙龈炎、牙周病、口腔溃疡、第三磨牙阻生、颌面部外伤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涛;郑加军;李瑛;彭庭莉;谢良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军队开展反恐维稳培训应把握的要点及对策

    开展反恐维稳培训是提高反恐维稳人员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而确定培训主题及选择培训模式则决定了培训的效果。本文利用某单位开展反恐维稳培训之际,通过参加培训并对培训活动及受训人员进行调研,欲对开展反恐维稳培训应把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任岫;张太平;张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的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更改善(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及应用进展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指在股前外侧区域以旋股外侧动脉(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 LCFA)为血管蒂的皮瓣,广泛用于修复头颈部、四肢及躯干的软组织缺损[1],被冠以"万用皮瓣"之名。修复的病例年龄小至17个月[2],大至103岁[3],切取的皮瓣大面积达到38 cm ×24 cm[1]。随着穿支皮瓣研究的深入,该皮瓣逐渐受到重建外科的青睐,笔者就该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作者:舒伟(综述);夏德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COS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结局的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不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患者193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正常组(A组)、25(OH)D相对不足组(B组)、25(OH)D缺乏组(C组),分析血清中不同25(OH)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A组妊娠率为29.17%,B组为14.08%,C组为12.0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低水平的PCOS患者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较低,为此类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提高其临床妊娠率。

    作者:贾新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情景再现护理查房在普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体会

    护理查房( nursing checking wards )是护理工作中基本、主要的活动之一,是通过查阅病历、护理查体、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归纳总结[1]。临床常见的护理查房类型包括临床业务性查房、教学查房和常规评价性查房[2],三种查房类型分别以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典型病例带教、护理程序实施情况为侧重点。在护理查房的实施过程中,我科结合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特点、科室工作特点和护士构成特点及学习需求等,采用情景再现护理查房的方式,将三种护理查房类型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全科护士掌握科室危重患者及特殊病例的护理要点,了解护理程序的实施,巩固各种专科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锻炼各层次护士的语言组织、幻灯制作等综合表达能力,有效提高科室护士的专科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陈亭;詹丹丹;卢嘉渝;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AMI患者院前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测量波幅和时间;检测血清中心肌酶谱指标。结果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P波、PR波、QRS波、T波、QT波时间均无差异,Ⅱ导联、aVF导联、V1导联、V3导联、V5导联的P波、QRS波、T波时间均无差异;心肌梗死患者V1导联的QRS波和T波的振幅大于健康者[(1.352±0.185 vs 0.258±0.042,0.792±0.089 vs 0.108±0.014)mV](P<0.05),CK-MB、hs-cTnT含量高于健康者[(34.22±4.84 vs 11.44±1.63)U/L,(25.28±3.25 vs 4.94±0.60)ng/L](P<0.05);V1导联的QRS波和T波振幅与CK-MB、hs-cTn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可以取得与常规心电图相当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且振幅与心肌酶谱相关,可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

    作者:周建华;龚丛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速公路驻点护士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高速公路驻点急救护理是我院2008年与云南省交警队合作开展军警共建绿色通道以来,为及时抢救高速公路上交通伤伤员而实施的院前急救中的一个护理急救部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伤急救工作主要由驻点护士完成。高速公路驻点护士主要负责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与院内衔接过程的院前急救任务,其工作时间长、实践性强、风险大,加之急救环境险恶、病种多样复杂、不可预知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驻点护士工作的高强度性和高压力性。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拟了解高速公路驻点护士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想法,以期为医院管理者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郭建梅;凌云霞;商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BOT)的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9例BOT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BO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1.0%)。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性肿瘤占55.1%,浆液性肿瘤占38.8%,其他病理类型占6.1%。10例病理切片中发现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5例伴腹膜种植性生长,其中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本研究组共3例复发,占6.1%,且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 BOT病理类型主要为黏液型及浆液型,部分病例可出现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及腹膜种植。微乳头生长、间质微浸润与腹膜种植为复发相关因素,首诊发现以上病理特征者需注意术后长期随访。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疗效分析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CMV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DBIL、ALT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CMV-IgM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肝脏回缩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患儿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多,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护理。

    作者:程丽萍;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蜂蜜治疗褥疮创面的护理研究

    褥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经济负担,甚至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国内外研究表明,蜂蜜可通过控制创面感染、提供创面营养、清除坏死组织、抗炎、调节创面愈合相关细胞因子,以及提供“湿性”环境等多途径促进创面愈合[1]。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对68例Ⅲ度褥疮患者应用蜂蜜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马平兰;张文娟;李健英;王旭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MCI患者被分为无脑血管狭窄组、轻度脑血管狭窄组、重度脑血管狭窄组,所有患者行常规脑电图记录,比较分析3组的α频段、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及α/θ值,通过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脑血管狭窄程度做出诊断。结果α频段相对功率值和α/θ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下降,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升高,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无脑血管狭窄、轻度脑血管狭窄、重度脑血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8%、81.25%、96.55%,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00%,诊断一致性较好( kappa=0.819,P<0.05),诊断有无脑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P<0.05)。结论α频段、δ和θ频段及α/θ值的改变可作为提示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观察指标;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病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晓红;展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议军队医院成果转化瓶颈及对策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乃至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我国每年所取得的近万项科技成果中,只有20%左右的转化并批量生产,而形成产业化规模的大约只有5%[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70%左右的转化率[3]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转化医学成为医学发展前沿的今天,医疗行业成果的转化问题日趋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从业人员的重视。如何促使已获成果实现转化,如何在科研基础设计中引入转化思维,已成为各医院关注的焦点。我院近5年来获得军队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成果奖57项,近两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项,但真正实施转化的屈指可数。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切实转化应用于临床,实现B-B模式,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了我院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为军队医院成果转化工作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叶平;李勇;谭映军;杨波;谭艳;沈君;王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腹膜透析(PD)作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可居家治疗、经济方便等优点,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目前PD中心对出院后及门诊PD患者多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动态随访制度及院外延续性护理[2],很难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信息支持,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及预后。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基因及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急诊室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方法测定rs1205基因的多态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患者的hs-CRP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两组(P<0.05);rs1205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程度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rs1205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之间未见相关性。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滇西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血脂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滇西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按不同地区分为大理组(海拔1970 m)、维西组(平均海拔2300 m)、香格里拉组(平均海拔3280 m)和德钦组(平均海拔4000 m)4组。采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和APoB)含量检测。结果大理组与维西组比较,TC、TG、LDL-C、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理组和维西组的TC、TG、LDL-C、APoB水平明显低于香格里拉组和德钦组(P<0.05);香格里拉组的TC、TG、LDL-C、APoB水平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4组HDL-C、APoA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滇西高原低氧低压环境对血脂有一定的影响,提示该地区人群应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尽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子建文;李倩;唐辉;张玉岭;陈忠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