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转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娩结局、不良反应情况和孕妇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 P<0.01);观察组异常分娩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均未发生畸形,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疗效和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治疗,且茵栀黄口服液在孕妇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司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按照确诊结果分为宫内正常妊娠组( A组)35例、宫内妊娠自然流产组(B组)30例、异位妊娠组(C组)65例,对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等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和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 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β-HCG的联合检测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各组单项检测的符合率(P<0.05)。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联合β-HCG检测,可显著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价高。
作者:陈倩;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虽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它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基于这种联系,人们开展了大量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s)治疗肝脏脂肪蓄积的临床研究。 TZDs可影响胰岛素敏感组织中的糖、脂代谢,从而通过一些中间步骤来调控肝脏脂肪的含量。现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霍光同;梁成宵;周维均;兰莹;顾明忠;任婷婷;苟仲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升高,牙体大部缺损及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对于大部分牙体缺损及无牙颌患者,特别是下颌无牙颌患者而言,传统义齿已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种植覆盖义齿不但能够改善传统覆盖义齿的固位不良、咀嚼效率低下、疼痛无法调改等问题,而且因其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正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针对无牙颌患者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经过广泛的临床研究认为,两颗种植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性和稳定性,能够达到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1]。近年来,另有部分修复学者提出了单颗种植体固位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认为单颗种植体在某些特殊患者人群中能够使用,并也能达到与两颗种植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相近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而言,这种设计还能够减少一定的经济成本[2-3]。笔者将通过种植位点设计、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固位性和稳定性、并发症等方面,对下颌单颗种植体固位的覆盖义齿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丁浩;李焰;张建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膜透析(PD)作为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可居家治疗、经济方便等优点,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目前PD中心对出院后及门诊PD患者多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动态随访制度及院外延续性护理[2],很难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信息支持,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及预后。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口腔疾病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美军曾对38890名士兵的口腔疾病进行统计,因口腔疾病造成每个师每年损失战斗力近18720人次[1]。因此,健康的口腔状况对于保持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并掌握我院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口腔卫生情况,为官兵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建立我院口腔健康研究资料库,我科于2013年7~8月对驻渝某团1124名男性官兵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的方式,针对龋病、牙龈炎、牙周病、口腔溃疡、第三磨牙阻生、颌面部外伤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涛;郑加军;李瑛;彭庭莉;谢良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例女,5岁,因“发现右下肢包块5年”入院。患儿自出生就发现右侧膝部内侧两处囊性包块,现随身体发育而生长。体检:右侧膝关节内侧以关节线为中线,可触及两处大约10 cm ×6 cm ×5 cm和8 cm ×6 cm ×5 cm囊性包块,质韧,边界清楚,压痛阴性,移动性差,未及明显波动感。未见皮肤破溃及血管怒张。辅助检查:血常规、碱性磷酸酶、血沉未见异常。 X线提示:右侧膝关节内侧包块;核磁共振提示:右侧囊性包块;B超提示:液性暗区,血流丰富,考虑血管瘤。入院诊断:右侧下肢血管瘤?不排除右下肢软组织肿瘤。予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包块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包块内可见肥大脂肪细胞及蜂窝状小囊腔,有淡黄色清亮液体流出。进一步显露包块发现,肿瘤组织包绕隐神经及大隐静脉,未侵犯骨间肌及膝关节。术中行侧方应力试验及抽屉试验无阳性体征,关节稳定性可。予完整切除多余皮肤及肿瘤组织,缝合术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右膝部脂肪和纤维组织瘤样增生,其内见丰富的淋巴管,间质见淋巴细胞。病变考虑为淋巴管瘤合并脂肪瘤。术后10 d伤口愈合良好,右下肢功能不受限,患儿出院。
作者:陈燕才;李海东;周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测量波幅和时间;检测血清中心肌酶谱指标。结果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P波、PR波、QRS波、T波、QT波时间均无差异,Ⅱ导联、aVF导联、V1导联、V3导联、V5导联的P波、QRS波、T波时间均无差异;心肌梗死患者V1导联的QRS波和T波的振幅大于健康者[(1.352±0.185 vs 0.258±0.042,0.792±0.089 vs 0.108±0.014)mV](P<0.05),CK-MB、hs-cTnT含量高于健康者[(34.22±4.84 vs 11.44±1.63)U/L,(25.28±3.25 vs 4.94±0.60)ng/L](P<0.05);V1导联的QRS波和T波振幅与CK-MB、hs-cTn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可以取得与常规心电图相当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且振幅与心肌酶谱相关,可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
作者:周建华;龚丛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其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1]。其中,睾丸退行性病变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在40岁以后,每年血清中的睾酮水平会下降1%~2%,到近70岁时仅为峰值的20%[2]。睾丸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制有睾丸内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睾丸内皮素-1及内质网应激等,而围绕上述机制为治疗靶标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开展,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靶标、内皮素靶标、炎性细胞因子靶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氧化酶靶标等。
作者:刘嘉;聂超;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下颌第一磨牙经微创拔牙后,植入Nobel Replace根形种植体,记录种植体完全就位时的植入扭矩值;以骨替代材料和胶原生物膜完成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处理,安装宽颈愈合基台,采用开放愈合方式,分别于种植体植入10 d后拆线,第1、3、6个月复诊,6个月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完成修复后随诊3个月。记录受植区软组织情况及愈合基台稳固情况,评价修复后的咀嚼功能。结果23颗种植体植入时平均扭矩值为(38.90±10.97)N· cm;愈合基台周围的牙龈组织在术后1~2 w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时愈合基台周围上皮袖口形成,符合软组织生物封闭的要求,修复后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严格控制适应证,下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可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及修复效果;下颌第一磨牙区采用宽颈愈合基台开放愈合,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封闭和软组织愈合。
作者:何婷婷;杨琴秋;万永;孙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等水平过高,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飞行员停飞的主要原因,占停飞飞行员总数的49.25%[1]。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军队飞行员的高脂血症的防治,旨在提高飞行员的健康,延长其飞行年限,有效提高战斗力。
作者:钟梁;康晓曦;汤亚昕;田卫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BOT)的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9例BOT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BO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1.0%)。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性肿瘤占55.1%,浆液性肿瘤占38.8%,其他病理类型占6.1%。10例病理切片中发现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5例伴腹膜种植性生长,其中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本研究组共3例复发,占6.1%,且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 BOT病理类型主要为黏液型及浆液型,部分病例可出现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及腹膜种植。微乳头生长、间质微浸润与腹膜种植为复发相关因素,首诊发现以上病理特征者需注意术后长期随访。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家医院2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倦怠量表、自编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医院人文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二甲医院、管理者激励肯定管理模式、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积极肯定下,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评分明显高于三甲医院、管理者僵化管理、医师轻慢消极评价、患者及家属消极评价的护士。结论医院等级、管理者激励肯定、医师正向评价、患者及家属的积极肯定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认同感。
作者:夏芳;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及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结肠较大隆起病变(直径≥1 cm)进行活检,病检提示为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再行EMR或ESD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38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均成功切除送检,完整切除率为97.37%(37/38);病理结果: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11例,癌变10例(其中1例结合术后病检结果追加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明显出血者EMR 0例,ESD 1例,明显出血率为0.26%(1/38);38例均未发生穿孔,术后1、6、12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 EMR及ESD术切除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乔丽娟;徐辉;陈虹彬;蒋明德;汤善宏;贺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8月在结核科就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氧气组、空气组、超声组,各50例。3组均予以抗痨综合治疗措施,且用相同的雾化液,即:异烟肼、阿米卡星。氧气组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组使用空气雾化吸入,超声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雾化吸入方式对肺结核的治疗都有效,但氧气组、空气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超声组(P<0.05);氧气组与空气组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雾化吸入方式对肺结核的治疗都有效,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更适合肺结核患者的吸入治疗。
作者:董书梅;赵良义;闫宝环;钟晓华;孟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病例男,41岁,因发热19 d,于2013年11月28日入院。19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3℃,伴头昏、头痛、咳嗽、咳痰,咳黄色脓痰、有腥臭味,并出现右手中指指间关节肿痛,稍感气促,左侧卧位时感左侧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双肺见多个结节伴空洞形成,痰和血液多项病原学检查阴性。外院抗感染治疗1w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无改善。
作者:付思云;姚德厚;李燕娜;贾小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乃至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我国每年所取得的近万项科技成果中,只有20%左右的转化并批量生产,而形成产业化规模的大约只有5%[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70%左右的转化率[3]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转化医学成为医学发展前沿的今天,医疗行业成果的转化问题日趋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从业人员的重视。如何促使已获成果实现转化,如何在科研基础设计中引入转化思维,已成为各医院关注的焦点。我院近5年来获得军队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成果奖57项,近两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项,但真正实施转化的屈指可数。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切实转化应用于临床,实现B-B模式,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了我院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为军队医院成果转化工作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叶平;李勇;谭映军;杨波;谭艳;沈君;王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MCI患者被分为无脑血管狭窄组、轻度脑血管狭窄组、重度脑血管狭窄组,所有患者行常规脑电图记录,比较分析3组的α频段、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及α/θ值,通过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脑血管狭窄程度做出诊断。结果α频段相对功率值和α/θ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下降,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值随脑血管狭窄程度升高,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对无脑血管狭窄、轻度脑血管狭窄、重度脑血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8%、81.25%、96.55%,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00%,诊断一致性较好( kappa=0.819,P<0.05),诊断有无脑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P<0.05)。结论α频段、δ和θ频段及α/θ值的改变可作为提示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观察指标;脑电图功率谱变化对MCI患者脑血管狭窄病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晓红;展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睑线切口内眦赘皮无瘢痕矫正术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87例内眦赘皮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重睑线切口无瘢痕内眦赘皮矫正组( A组, n=47)和传统内眦赘皮矫正组(B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瘢痕消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术后消肿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恢复时间及瘢痕消退时间分别为(28.6±5.4)d和(5.6±2.5)个月,明显短于B组的(47.6±13.6)d和(11.4±4.6)个月(P<0.05);(2)两组术后3个月内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后,A组及其家属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B组的77.50%(P<0.05)。结论重睑线切口无瘢痕矫正术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术程短、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可有效减轻内眦赘皮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脐动脉检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并发子痫前期( PE)对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GDM孕妇患者60例,PE孕妇患者40例,GDM并发PE孕妇患者24例,对3组生产前1~2 w的脐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搏动指数( PI)、血流阻力指数( RI)、收缩时期和舒张时期大血流速度比值( S/D)。结果 GDM+PE组的PI值、S/D值、RI值均高于GDM组和PE组(P<0.05),而GDM组与PE组之间上述3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GDM并发PE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标简便快捷、准确,对临床医师了解及评估母婴情况有极大提示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