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结果

子建文;资云海;唐辉;李倩;张胜梅;李晓霞

关键词:香格里拉, 土壤, 微生物, 分布, 药敏
摘要:目的 对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海拔相近的4个山脉的阳坡面和阴坡面作为采样点,按随机布点法采集土壤微生物,培养后应用TREK DLAGNOSTIC SYSTEMS LT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采用VITEK 2系统进行厌氧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阴坡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阳坡(P<0.05);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96.54%),真菌数量较少(3.46%);需氧菌中革兰阴性菌(52.30%)多于革兰阳性菌(40.50%),厌氧菌占3.74%.微生物对常用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初步了解了该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环境血小板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从医学角度讲,高原系指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地,而5000 m以上为特高海拔高原.众所周知,低氧是高原环境中红细胞增多症的重要诱发因素[1].然而,作为一种极端的生存环境,高原环境除了会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导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外,对其他系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2].研究证明,高原环境与视网膜出血[3]、高原肺水肿[4]和高原脑水肿之间有密切关系,高原低压低氧及脱水可能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5].Anand等[6]发现,在高原环境中,发生自发性血管栓塞的几率是平原的30倍.其他研究也证实,高原环境与深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之间有关[7].血小板的活化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因此,探讨高原环境中血小板变化所涉及的机制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高原环境缺氧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8],然而目前关于血小板数目在高原环境中变化并无统一定论[9],血小板增加、不变、减少均有报道.本综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邱义稳;宋航;赵婕;杨艳丽;范世伟;江小瑜;钟大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1例飞行员体能考核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思考

    病例男性,31岁,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300 h.因体能考核后腰痛、乏力伴恶心呕吐1h收入院.患者于2015年5月17日全天参加体能考核.考核项目:上午举杠铃30次/2 min,自体深蹲30次/2 min,仰卧抬腿30次/2 min,跳绳40次/2 min,25 m×2折返跑/2 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旋梯;下午100m、3000 m跑,负重深蹲,考核于16时结束.

    作者:田卫卫;郑放超;甘露;张俊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CAG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经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32例)、美蓝染色组(30例)和盲法活检组(30例).所有患者常规服用二甲硅油等消泡剂后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对可疑病灶处依次应用醋酸及美蓝染色后活检,美蓝染色组仅用美蓝对病灶进行染色后活检,盲法活检组仅凭操作者个人经验对可疑病灶处进行活检.所有病例均取4块组织活检,且均由同一高年资内镜医师完成,病理切片检查也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完成.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中,伴肠化者20例,检出率为62.5%,不典型增生者9例,检出率为28.1%;美蓝染色组中,伴肠化者14例,检出率为46.7%,不典型增生者5例,检出率为16.7%;盲法活检组中,伴肠化者10例,检出率为33.3%,不典型增生者2例,检出率为6.7%.经检验发现,不论是肠化生,还是不典型增生,双重染色组检出率较其他两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 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分型诊断、判定病灶范围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揭晓明;王洪斌;陈林;游斌;刘志鹏;邹利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院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的实践与体会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发展,一切都在经历一个推倒重来的过程,图书馆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知识服务的要求不断更新,对图书馆来说也是一次变革发展的机遇[1].知识服务代表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2],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具有生命力.我科通过下科室调查的方式,针对医务人员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对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对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李若惠;王玲;李明;严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虎力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虎力散胶囊内药粉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内服来氟米特+外虎力散胶囊内药粉外敷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内服来氟米特+氟比洛芬巴布膏外敷治疗.治疗4w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w后,两组都有效果,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都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晨僵时间、肿胀指数、疼痛分值等局部关节症状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来氟米特联合外敷虎力散胶囊内药粉对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晨僵时间、肿胀指数、疼痛分值等局部关节症状疗效更显著,且虎力散胶囊价格低廉,属于医保品种用药,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娜;安童;周凯旋;王效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气腹时间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气腹时间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同一医疗组收治的胆石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情况所需要的气腹持续时间分组如下,Ⅰa组:≤50岁,气腹时间<30 min;Ⅰb组:≥70岁,<30 min;Ⅱa组:≤50岁,31~60 min;Ⅱb组:≥70岁,31~60 min;Ⅲa组:≤50岁,>60 min;Ⅲb组:≥70岁,>60 min.比较各组间和组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的差异.结果 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血浆黏度更高,纤溶系统活性变化更大(均P< 0.05);Ⅰ、Ⅱ、Ⅲ组组间比较,气腹时间越长,各指标越高,Ⅲ组明显高于Ⅰ组及Ⅱ组(P<0.05),而Ⅰ组、Ⅱ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随二氧化碳气腹持续时间延长,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有所改变;老年患者因生理变化原因,可能处于高凝状态,成为临床上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因此,应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向东;陈翰博;张力;张志超;李思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上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上肢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93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肌间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对照组采用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0 ml;观察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00 μg和0.2%罗哌卡因共100 ml.观察两组术后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术后0、6h,两组RVAS及I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12、24h,观察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VAS)及主动功能训练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IVAS)明显低于同时刻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为(6.13±1.6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75±1.71)次(P<0.05);两组追加止痛药例数、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能够提高单纯采用罗哌卡因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崔涛;汪云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附1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收治的14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胃癌5例,胃溃疡2例,结肠癌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例,肠梗阻2例,消化道穿孔1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学习,内窥镜检查应结合多次、多部位、深钳取材病检,可疑者病理行免疫组化检查,结合消化道钡餐、钡剂灌肠、超声胃镜、MRI等,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作者:唐言华;耿协强;吴正阳;李春来;黄德远;段泽艳;赵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SH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PCOS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伴SH组和无SH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无SH组、伴SH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SH、游离雄激素指数(FAI)、LH/F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伴SH组催乳素、TSH水平均高于无SH组,雌二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低于无SH组(P<0.05);伴SH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无SH组(P<0.05).结论 PCOS伴SH对血脂代谢存在影响,要定期进行血脂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及时给予血脂调节.

    作者:任明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探析

    目的 探讨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4年8月在中心血站进行机采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1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EDTA-K2组与枸橼酸钠组,各600例,分别采用EDTA-K2或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进行机采血小板,观察两组血小板变化情况和机体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标志PAC-1、CD62p、CD63、TSP都呈现激活状况,阳性率都在50.0%以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EDTA-K2组抗凝血的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压积都明显高于枸橼酸钠组(P<0.05).EDTA-K2组出现过敏反应6例,发生率为1.0%;枸橼酸钠组出现过敏反应40例,发生率为6.7%,EDTA-K2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反应程度都明显少于枸橼酸钠组(P<0.05).结论 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出现抗凝剂过敏反应比较常见,相对于枸橼酸钠,EDTA-K2抗凝剂的应用对血小板参数影响小,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京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64层螺旋CT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升主动脉弹性测定,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80例中,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72例,非冠状动脉狭窄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动脉可扩张度(AD)与动脉顺应性(AC)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狭窄患者(P<0.05),而僵硬度(ASI)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狭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D值、AC值、ASI值、合并2型糖尿病是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螺旋CT扫描能够准确测量升主动脉弹性情况,可以借此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临床上检查升主动脉弹性和预测冠脉狭窄的影像学手段.

    作者:张宇;曹文广;张世衡;苏宝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留置导尿新进展

    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之一,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医源性感染,本文综述了国内临床留置导尿方法的新进展,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导尿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更重要的是为如何规范实施导尿技术提供了新理念,对改进留置导尿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邓丽;罗雪梅;姚德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ET/CT显像对评价肺癌治疗效果的价值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评价肺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18F-FDG PET/CT显像检查98例手术+放化疗、放化疗或氩氦刀治疗后1 w~2个月的肺癌患者,根据同机CT肺癌病灶分布特征,分析18F-FDG PET显像肺癌病灶的代谢情况.结果 98例中,PET显像提示阳性病灶87例,阴性病灶11例,其中手术治疗+放化疗组阳性34例(77.3%),放化疗组阳性14例(93.3%),氩氦刀组阳性39例(100.0%),各组18F-FDG显像病灶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8F-FDG PET显示病灶130个,病灶大横径2.2 ~9.4(5.20±1.73) cm;同机CT显示病灶132个,大横径1.0~10.6 (4.48±2.19)cm,18F-FDGPET与同机CT显示的病灶大小基本一致(P>0.05).18F-FDG PET病灶的T/NT比值1.3~26.07(6.32±5.48).各组之间,PET/CT显示的治疗后残存高代谢病灶的数量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手术+放化疗组阳性率低,氩氦刀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观察肺癌疗效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治疗后病灶大小的变化情况,还能够提供肿瘤细胞的代谢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翼;彭艳梅;马春旭;李江城;徐昕明;李懿;杨洪文;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4年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人群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人群体检人员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本院成都市及周边地区1765例体检人员结果,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心电图、胸片、B超等检查项目,分析异常结果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分布特点.结果 该参检人群前10位疾病患病率依次为前列腺增生和囊肿、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心律失常、乳腺疾病、白内障、痔疮;40~49岁男性易罹患痔疮,女性则为高脂血症;50~59岁男性易患前列腺增生和囊肿,女性为乳腺疾病;60~69岁男性首位罹患疾病为高血压,女性为乳腺疾病;70岁以上,男女都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结论 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人群所患疾病与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

    作者:宋晓峰;杨怡;李秀川;裴海峰;魏健;赵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结果

    目的 对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海拔相近的4个山脉的阳坡面和阴坡面作为采样点,按随机布点法采集土壤微生物,培养后应用TREK DLAGNOSTIC SYSTEMS LT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采用VITEK 2系统进行厌氧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阴坡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阳坡(P<0.05);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96.54%),真菌数量较少(3.46%);需氧菌中革兰阴性菌(52.30%)多于革兰阳性菌(40.50%),厌氧菌占3.74%.微生物对常用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初步了解了该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子建文;资云海;唐辉;李倩;张胜梅;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国产药物支架对CHD小血管介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药物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冠脉小血管介入治疗共109例,其中置入国产Firebird支架58例,进口XIENCEV支架51例,术后10个月~1年随访心绞痛、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共置入Firebird支架109枚,XIENCEV支架95枚,术中无急性血栓、无复流及死亡等并发症.随访发现,Firebird组中,2例(3.4%)糖尿病患者支架内20%~50%再狭窄,3例(5.2%)有活动后心绞痛症状,2例(3.4%)再次行血运重建术;XIENCEV组中,2例(3.9%)支架内20%~50%再狭窄.3例(5.9%)劳累后心绞痛症状.结论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安全,术后再狭窄少,改善心肌供血疗效好,与国外同类产品无差别.

    作者:李丹;林海龙;何蓉;李清福;姚德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3~2014年我院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我院2013~2014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3~2014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5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25株,革兰阳性球菌438株,分别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60.06%和17.2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低,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2013~2014年我院检出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大多数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蔡敏琪;易富;何宇佳;孟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住院糖尿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开展护理工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在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bA1c、FBG、P2hB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提供给住院糖尿病患者连续性、科学化的无缝隙服务,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赵辉;孔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乳腺癌SLN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120例,进行术前超声引导下SLN穿刺活检,并与腋窝清扫术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乳腺癌S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正确率.结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SLN的检出率为96.3 %(104/108);穿刺活检SLN病理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正确率分别为95.3%(81/85)、100%(81/81)和96.1%(100/104).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癌SLN穿刺活检可以准确判断乳腺癌有无SLN的转移,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雁;李小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物与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22例冠心病患者,42例接受标准的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A组),8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B组),随访6个月期间,对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QOL-35量表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6个月的随访中,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冠脉事件.6个月随访终止时,A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提高幅度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A组(P< 0.05或P<0.01);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在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张黎;杜传海;冉宏;王纯宝;张昕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