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张波涛

关键词:血管瘤, 脉管畸形, 高频电凝, 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高频电凝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9例四肢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性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组.其中手术组128例,采用高频电凝治疗;非手术组9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44%,远高于非手术组的79.12%(P< 0.05);术后随访0.5~3年,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25%,远低于非手术组的27.47%(P< 0.05).结论 采用高频电凝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医院拟制城市反恐维稳医疗救援预案的实践与体会

    近几年来,新疆恐怖活动频发,恐怖袭击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以伤员救治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援活动中,军队医院按照预案较好地与地方医院完成了应急救援活动.但随着国内恐怖活动的逐渐升级,对伤员救治的需求性与紧迫性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军队医院应在战备工作中紧密结合实践救援经验,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趋于合理、有效、实用.

    作者:陶发胜;廖衡;丁浩平;吴峰;曹金军;谭彦宏;张海员;颜炜;张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神经导航系统全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1],是将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产物[2].2006年我科引进Stryker Neuro导航系统进行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预后良好,笔者总结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国彩;和华元;卓小英;李玲;段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氯霉素氢化可的松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氯霉素氢化可的松滴耳液中氯霉素和氢化可的松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WondaSil (C18-WR;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庚烷磺酸钠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0~16 min为278 nm,16~20 min为245 nm,20~25 min为278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氯霉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27.021X+.9.71,r=1(n=6);氢化可的松线性回归方程为Y=40.867X-7.53,r=0.9999(n=6);氯霉素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4%;氢化可的松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1.1%.结论 HPLC法操作方便,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该制剂中两组分的含量.

    作者:祝辉;罗自力;杜建红;何德云;钟元高;申冬妮;李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的几点思考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重、需求大、完成难,地方医院是一支不可或缺大重要力量.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是一项复杂工程,本研究对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建设的重点方向.

    作者:邓军;徐迪雄;张珠;罗长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应用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应用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择期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帝视内镜组(Ⅰ组)和直接喉镜组(Ⅱ组),其中Ⅰ组采用帝视内镜引导下气管插管,Ⅱ组采用普通内镜引导下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成功瞬时(T2)、插管后1 min(T3)及插管后5 min(T4)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但Ⅰ组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Ⅱ组,而插管时间显著短于Ⅱ组(P<0.05);两组T1时的DBP、SBP和HR值均比同组T0时明显降低(P<0.05),而T2、T3和T4时的DBP、SBP和HR均比同组的T1时有明显上升(P<0.05),其中Ⅱ组T2和T3时的DBP、SBP和HR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均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影响,但帝视内镜的影响较轻,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认知护理对白内障患者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白内障为导致老年人群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1].但白内障患者对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的认知空缺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均会影响术后视力恢复.较差的认知是直接导致患者情绪焦虑、烦躁的主要因素,影响患者面对疾病的理智性,由此降低疾病恢复的信心,降低自我效能,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滕光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创经胸房缺伞堵术治疗大直径房间隔缺损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微创经胸房缺伞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对大直径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大直径房间隔缺损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创经胸房缺伞堵术,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感染、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5.56%、9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心包积液与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2.22%、0、0,对照组分别为34.29%、17.14%、28.57%,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胸房缺伞堵术治疗大直径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术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贾明选;刘书文;郭亮;王盛超;马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部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现场调查与处置

    近年来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新发和再现传染病在部队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和部队安全稳定,部队常见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本研究结合某部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实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部队传染病暴发疫情现场调查与处置提供参考.

    作者:古良琪;丁浩平;胡小兵;邓波;周奕帆;张雪莲;熊鸿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接受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紫杉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KPS评分、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 19例,总有效率为73.7%;对照组中,CR 7例,PR 13例,总有效率为4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年内生存率(OS)较对照组延长,预计中位生存期为27.9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9.28个月;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1.40个月,高于对照组的6.00个月(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康欣妍;刘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评价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EUS)用于评价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243例患者肝内398个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分别行常规超声、CEUS及增强CT检查(CECT),对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完全灭活病灶152个(38.2%),残留病灶246个(61.8%),治疗区显示为边界较清晰的类椭圆形或花瓣样不均质稍强或强回声区域.CEUS诊断完全灭活病灶309个(77.6%),表现为该区域各时相均完全无增强;残留病灶89个(22.4%),动脉相大部分表现为偏于一侧的结节状高增强或等增强,少部分病灶显示为不规则的略呈网状或厚薄不均的半环状及环状高增强;门脉相表现大部分呈低增强,部分呈等增强;延迟相所有病灶呈低增强,残存病灶面积存活率约为10%~60%,平均面积存活率约30%.CEUS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略优于CE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US与CECT诊断能力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P<0.01).结论 CEUS可有效评价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重;赖小今;廖明松;邓旦;徐丹;李茜;陶杰;吴晓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骨不连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骨不连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例3处掌骨、指骨骨不连患者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移植前骨不连端以针刀扩创,形成新鲜的微骨折创面.术后定期X片复查随访.结果 2例3处掌骨、指骨骨不连端在3~4个月内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初步应用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骨不连端在移植骨髓前行针刀处理对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志坚;熊晓东;杨星华;官正华;文雪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Salter截骨及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 分析Salter截骨及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6例22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均行Salter截骨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8~12w,随访2~36个月,平均18个月.对高原地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6例病例均获随访,股骨头中心性复位12例18髋,髋关节僵硬1例1髋,1例1髋再脱位,2例2髋发生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临床疗效评价,优12例18髋,良1例1髋,差3例3髋.结论 在高原地区应用Salter截骨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使患肢功能得到较为明显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贺焱林;黄永红;凌旭;阿旺晋美;谢刚;宋俊;李盛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存在争议

    自从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和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之后,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的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2014年5月7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发布新消费者公告[1]:现有临床证据不支持阿司匹林常规用于心脏病及卒中的一级预防.

    作者:李先明;纪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效果

    冠心病为高发性、高致死率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突发性和隐蔽性是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据资料显示[1],我国与冠心病相关疾患的死亡率高达25%以上,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与冠心病预后有密切关系,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罗伊适应模式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并得到高度认可[2].罗伊适应模式首次由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提出[3-4],综合多位学者应激理论观点逐步构建而成.

    作者:张依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闽南沿海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闽南沿海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及其可能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按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随机抽样的闽南沿海某特种部队和海防部队131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部队IBS的患病情况,并对相关的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199例(患病率15.2%),其中士兵167例(患病率15.7%),军官32例(患病率1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特种部队的患病率(25.6%)明显高于海防部队(10.2%)(P<0.05);在IBS发病的相关因素中,饮食因素占55.8%,精神因素占25.7%,急性肠炎病史占8.5%,地理环境因素占4.5%,原因不明占5.5%.结论 闽南沿海官兵存在较高的IBS患病率,特种部队官兵的患病率高于海防部队;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是部队官兵发生IBS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胡团敏;庄李磊;游海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透患者不同部位血管钙化与矿物质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部位血管钙化患病情况及与矿物质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68例,分别采用腹部、骨盆、膝关节X光片检查不同部位血管钙化情况,并用简易评分法对钙化程度进行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析不同部位血管钙化情况及钙化组患者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的特点.结果 68例中,发现血管钙化者55例(80.9%),其中轻度钙化22例(32.4%),中度钙化13例(19.1%),重度钙化20例(29.4%);腹主动脉钙化者51例(75.0%),骨盆血管钙化39例(57.4%),膝关节血管钙化26例(38.2%).钙化组患者的年龄和透析龄均大于非钙化组,血磷、碱性磷酸酶、iPTH水平也显著高于非钙化组(P< 0.05或P<0.01),而血钙、钙磷乘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HD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高,且不同部位血管钙化发生率不同,以腹主动脉发生率高.血管钙化与高磷、高iPTH水平相关,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MHD患者矿物质代谢异常的认识,并规范诊疗.

    作者:杨丽南;张萍;杨静;阮一哲;董华萍;徐海霞;马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任务物资保障的实践与反思

    2013年12月由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是历史上波及范围广、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多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暴发,截止2015年2月1日,WHO已累计报告22 495例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死亡8981例,疫情波及非、欧、美三大洲8个国家,其中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为严重.

    作者:张昕;金波;苏海滨;张健;陈昊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1084株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我院患者伤口分泌物中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9月从本院1817份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的1084株病原菌的检测结果.结果 1817份伤口分泌物经鉴定有1017份标本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56% (1017/1817);共检出致病菌1084株,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152株,阳性率为62.2%;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8株,阳性率为20.5%,这两种产酶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B-内酰胺类(氨曲南)抗生素均耐药;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对大肠埃希菌有较高的敏感性;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等对不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对诺氟沙星100%耐药.结论 本次调查中伤口分泌物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比例很高,耐药情况严重;应指导临床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何宇佳;蔡敏琪;陆慧梅;李汉章;孟铖;农树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或正在执行某种特殊治疗的患者制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继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切除胃肠黏膜病变的微创方法[2],主要是对大且平坦的黏膜早期癌变或平坦的息肉类病变进行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红永;汤善宏;薛红利;卓越;李灵;罗书兰;倪阵;曾维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周间隙CT异常表现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肾周间隙CT异常表现对急性肾梗死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和CT平扫、增强确诊的急性肾梗死病例9例,着重分析肾周间隙的CT表现.结果 9例患者13侧肾脏发生梗死,其中9侧肾梗死的肾周间隙出现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斑片状影、桥隔增厚、肾筋膜增厚等改变.结论 肾周间隙CT异常改变对急性肾梗死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云泉;宋凌恒;禹智波;乔清;李福锁;李锦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