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原人移居高原后血压变化的研究

杨晓红;刘运胜;吴玉;罗勇军

关键词:高原, 血压, 移居者, 变化, 习服
摘要:平原人移居高原后的体循环血压通常会发生改变,有的表现为血压增高,有的表现为血压降低,通常多数表现为血压增高.随着对高原环境的习服,血压可恢复至平原水平.若移居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或者降低,或缓解后再度出现并持续下去,通常会产生严重的继发性损害,即转变为高原高血压或高原低血压.本研究围绕高原习服过程中血压的正常变化,高原高血压的动态变化,急性高原病血压的动态变化,以及从高原与返回平原后血压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男性急进高原早期鼻腔空间及鼻黏膜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青年男性急进高原早期鼻腔空间及鼻黏膜变化,为研究急进高原人群鼻腔生理及疾病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100名在成都市(海拔463 m)集结的世居平原健康青年男性新兵,在鼻内窥镜下采集鼻腔图像,并测量鼻腔空间指标.然后随同乘飞机进入拉萨市(海拔3650 m),分别在进入高原后48 h、72 h重复上述检测,并与成都市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进高原后48 h、72 h,鼻腔空间与平原比较,均有所增加,其中48 h时空间大,72 h开始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平原.进入高原后,鼻腔黏膜干燥,鼻腔空间增大,48 h时鼻出血发生率为19%,72 h时为22%.结论 从平原急进高原后早期,鼻腔空间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仍高于平原;急进高原后早期鼻腔黏膜干燥,鼻出血发生率较高.

    作者:杨家骏;薛康;赵承初;黄录琼;李洪波;邓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行嵌顿食管裂孔疝修补加LCBDE1例

    病例 女,21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36 h入院.入院前在某医院就诊,B超提示:胆囊结石;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39.1 μmol/L,直接胆红素27.3 μmol/L,谷丙转氨酶941 U/L.该院考虑为:(1)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肝功能受损,原因待查.既往健康,无特殊记载.追问病史:患者诉3 d前有做倒立运动史.

    作者:曾新建;任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原部队患者尿石症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驻高原部队患者尿石成分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方法,对驻日喀则某高原部队中检出的86例尿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本组86例的尿结石成分以含钙尿结石为主,其中草酸钙结石52例(60.47%);单一成分结石55例(63.95%),其中草酸钙21例,尿酸34例,混合型尿结石31例(36.05%).混合型尿结石中,以草酸钙和磷酸钙的混合结石常见共26例(30.23%),其他是草酸钙+碳酸钙及草酸钙+尿酸5例(5.81%).结论 驻高原部队的尿结石仍然以草酸钙结石及含草酸钙的混合结石为主,应进一步探索其成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切实降低尿结石病对高原部队官兵健康的影响.

    作者:卢奕;贾志刚;李健;刘书蓉;刘洋;陈萍;郭瑜;许亚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经胃胰头占位病灶的活检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胃胰头占位病灶穿刺活检术的方法和诊断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例胰头占位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经胃胰头占位穿刺活检术,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穿刺成功,取得满意的病理组织.10例中,病理检查结果提示8例为胰腺癌,2例为硬化性胰腺炎,对后期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中8例出现穿刺点疼痛,3例出现术后血淀粉酶升高,1例发生胰腺穿刺点出血约200 ml,经过止痛、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止血后好转.无胃瘘、肠瘘、胰漏、胃出血、针道转移等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经胃胰头占位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诊断方法.

    作者:杜军武;赵铁军;刘鹏;徐元昌;林青;郭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AMI患者PWV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同期非冠心病患者17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接受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558±348)cm/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18±0.26)mm;对照组分别为(1247±284)cm/s和(0.78±0.23)mm,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正相关,而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正常组高,两者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齐峰;杨丽霞;郭瑞威;苗贵华;樊君;刘宏;张海萍;王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稀苯扎溴铵溶液中苯扎溴铵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稀苯扎溴铵溶液中苯扎溴铵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自制0.1%稀苯扎溴铵溶液;色谱柱:以Agilent C18(5 μm,4.6 mm×250 mm)为色谱柱,流动相:0.02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3.45±0.10)-乙腈(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苯扎溴铵在39.8~238.6 μg/ml范围内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44%.结论 HPLC测定苯扎溴铵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稀苯扎溴铵溶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测定.

    作者:杜建红;王艳丽;何德云;钟元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黄素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 揭示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改变及大黄素对其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适应性喂养1 w,选择血糖正常者4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3 d后禁食不禁水6 h,采尾血测空腹血糖,STZ注射后第10 d(成模初期)再测血糖,以血糖≥16.9 mmol/L为造模成功.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与大黄素组(10只).成模2 w后,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以PBS 5 ml/kg灌胃,大黄素组用8 g/L大黄素混悬液灌胃,5 ml/kg,1次/d,直至成模后第10 w.STZ注射后第3 d、第10 d(成模初期)及成模后第10 w,检测各组血糖及体重变化.结果 (1)成模初期,3组体重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血糖均升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成模后第10 w,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大黄素组体重均减轻,血糖均升高;与糖尿病组相比,大黄素组体重无差异,血糖降低.(3)成模后期与初期相比,对照组体重增加,血糖无改变;糖尿病组体重减少,血糖升高;大黄素组体重减少,血糖无改变.结论 大黄素可降低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对体重无影响.

    作者:陈霞;梅欣明;吴雨岭;赵宏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滋阴养血疏风、填肝补肾汤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滋阴养血疏风、填肝补肾汤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56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给以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外用复方酮康唑霜,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血疏风、填肝补肾汤剂.连续治疗2 w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有效率为79.37%,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阴养血疏风、填肝补肾汤剂加西替利嗪片和复方酮康唑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晶;余开选;车光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髂腹股沟入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C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C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8例C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经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112.5±25.6)min,术中未出现神经、肌肉、血管医源性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骨折复位Tometta评分:优40例,良24例,中4例;术后功能评定:优42例,良18例,可7例,差1例.结论 经髂腹股沟入路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是治疗C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敬中;林晓岗;丁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A20基因启动子区SNP分布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汉族人群A20基因启动子区SNP分布频率,为进一步研究A20基因地域、人种差异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PCR-DNA测序法,对372例四川地区汉族人群A20基因启动子区所有SNP位点进行检测,计算各SNP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在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发现rs59693083、rs5029924和rs139054966三个SNP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12.81%、8.88%、0.67%,而且前两位点间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CA是为常见的单体型模式.结论 四川地区汉族人群A20基因启动子区高度保守,SNP分布频率与北京汉族(CHB)人群相似,rs59693083和rs5029924可能是与疾病相关的位点.

    作者:刘毓刚;吴艾霖;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8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90.2%)高于对照组(70.7%),而并发症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14.6%(P<0.05);阿托品和解磷定总用量为(345.8±40.5)mg和(14.2±1.9)g,均少于对照组的(583.2±45.7)mg和(25.4±3.5)g;住院时间为(8.2±1.7)d,短于对照组的(11.2±1.8)d(P<0.01).结论 血液灌流可以明显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毅;邹敏;方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显影胰胆管的检查或治疗方法,目前已经成为胆胰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及胆胰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为微创或有创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1].研究表明,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2-4].

    作者:汤红;吴海珍;周秋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加快中西部地区军队疗养院疗养康复学科建设的思考

    疗养康复是疗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疗养院的性质是运用疗养学的理论和技术,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促进伤病康复的医疗保健机构.对军队疗养康复医学的发展,1982年初总后卫生部提出选择若干疗养院、综合医院试办康复医疗机构的计划,通过试点,逐步推广.

    作者:廖忠友;李学成;宋大宇;陈宏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病例 男性,21岁,因贫血入院.既往无输血史.本次入院后查血Hb为44 g/L,血型B型,急需输血,申请输注B型红细胞悬液2 U,在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配血不合.试剂与方法 试剂:ABO-RH正反定型诊断试剂卡(强生公司),抗A、抗B(长春博德生物制品公司),抗人球蛋白(IgG,C3b/C3d)检测卡(强生公司),筛选Ⅰ号细胞、Ⅱ号细胞、Ⅲ号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凝聚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30522),标准红细胞A细胞、B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作者:胡晓玲;贾媛媛;邓淑芬;叶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红花黄色素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红花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从汉代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就有记载.它主要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随着现代分离和提纯工艺的发展,已从中药红花花瓣中提取出它的活性成分,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它是一种水溶性的查耳酮类化合物.研究已证明[1-5],红花黄色素具有抗血栓、抗氧化、降脂、抗炎、抗细胞凋亡、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已应用于缺血性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将红花黄色素用于肾脏病的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其进行综述,为今后其在肾脏疾病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秋;刘学强;杨靖;苟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集训营新兵门诊疾病谱调查与分析

    我部担负着驻滇部队部分新兵入伍的集训工作,在集训期间,卫生队主要负责新兵的健康体检、日常门诊和定期巡诊等卫生工作.由于我部地处城乡结合部,营区周围环境复杂,再加上新兵训练营人员的高流动性,刚入伍新兵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入伍后紧张、严格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新兵的身心健康[1].为了准确掌握集训营新兵门诊疾病谱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就2012年我部690名新兵在入伍集训的3个月内的疾病谱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作者:彭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机器人TECAB术后患者在ICU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otally endoscopic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TECAB)是目前心脏外科领域前沿、具创新性的技术[1].我院心外科早使用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新的四臂达芬奇S(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使外科医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可以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完成心脏手术,效果良好[2].这项新技术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总结全机器人TECAB术后的护理经验,以指导今后的护理工作,现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行全机器人TECAB术后入ICU监护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晓萌;徐文红;王亚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军队某三甲医院住院感染病例特征调查与分析

    院内感染的高发生率为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备受关注,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1-3],其中住院的感染病例可作为院内感染的直接传染源,了解其特征,可为医院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我院属于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定代表性,现将2013 年5 月29 日对我院住院患者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倩;邓云川;潘虹;刘梅;林萍;熊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肺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华,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慢性肺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慢性肺病的康复治疗是现代预防医学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来研究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钟梁;郑放超;张俊琦;田卫卫;张燕;汤亚忻;康晓曦;甘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1)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EST+EPBD)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7岁;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4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7例.在括约肌小切开后,以10~15 mm球囊扩张乳头部,然后进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2)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ST组)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33~78岁;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5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9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3例.采用单纯乳头切开,加取石治疗.结果 EST+EPBD组取石成功率为98.46%(64/65),有1例因结石太大无法套住转开腹手术;EST组取石成功率为95.24%(60/63),有3例取石失败,原因为:1例结石大无法套住,另2例的乳头太小,而结石偏大(直径1.2~1.5 cm)、太硬难以粉碎,未能取出,安放鼻胆管引流后,家属要求外科手术,3例均外科手术取石.EST+EPBD 组与EST组的取石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EST组所需机械碎石例数均高于EST +EPBD组(9.23% vs.3.33%,P<0.01).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胰腺炎3.08% vs.1.59%、高淀粉酶血症9.23% vs.7.93%、出血1.54% vs.6.35%)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活动性消化道穿孔、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保留了括约肌功能.

    作者:冯凯祥;杨培;黄晓丽;张献文;竹建强;赵红;王秋蓉;董伟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