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蒋炜;林立;袁俭;尹烈虎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6耳,女30耳,年龄9~54岁,均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术耳干耳时间为标志,对术腔的转归预后进行随访。结果54耳术后1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余12耳术腔反复长肉芽、流脓,经刮除肉芽、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反复灌洗术腔、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换药,2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此12例患者年龄在16~33岁,而其余54例极少数位于该年龄段。结论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主要发生于青年中耳胆脂瘤患者,其实质为肉芽生长型,肉芽刮除及预防对干耳很重要。
作者:王进;何跃;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基层医院的技术帮带是落实《军队卫生医疗机构业务挂钩帮带管理暂行规定》及《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挂钩帮带的通知》精神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军桂林会议“全程全方位”为部队服务精神,充分发挥中心医院或以上医院的技术优势,有针对性解决基层医院发展中存在问题,促进两级医院共同发展[1]。我院自2008年以来,全面实施对驻地某部医院的全方位技术帮带,通过“传、帮、带”,使该医院硬件及软件条件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提升,对外医院形象得到改善,从而使就诊人数较快提升,极大丰富了该医院本级医师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医疗技术,增强了岗位练兵效果。由于收治范围的拓展,提高了本级收治能力,从而降低了部队患者转诊率,减少了后送环节,极大方便了部队官兵。同时“联合共建发展”的模式拓宽了我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增加了我院的服务范围,更大程度惠及广大群众,支持了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2]。现就我院几年来对基层医院药学专业帮带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明;江云贵;刘磊;宁显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 EGB)的X线、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EGB的X线、CT、MRI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 EGB中,位于颅骨8例,长骨4例,脊柱6例,骨盆2例,肩胛骨2例,肋骨2例,短管骨2例,下颌骨1例。X线、CT、MRI所见表现具有类似肿瘤的特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或模糊,其中无反应性骨硬化10例,有反应性骨硬化11例,骨膜增生4例。病灶无膨胀至轻中度膨胀,部分病例可见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病变在病理学上具有类似炎症的特征,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形成,郎格罕组织细胞和多种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分期有相一致的对应关系,由于病变同时具有肿瘤和炎症的特征,故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易误诊。
作者:赵邦;吉丽;李永辉;张薏;石俊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危重症医学中,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内容量并预测其对输液治疗的反应性,对于指导液体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估血容量的静态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等,均无法及时准确预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功能性监测指标如每搏量变异度( 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等,对于评估血容量和预测液体反应性更准确、敏感,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方登峰;李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BE)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B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BE患者主要表现为痛经16例(57.1%),性交痛12例(42.9%),下腹疼痛8例(28.6%);有22例(78.6%)合并消化系统症状,16例(57.1%)合并不孕不育。患者确诊时间3~12 d。先后经阴道超声+直肠超声内镜检查8例,阴道超声+螺旋CT+直肠超声内镜10例,阴道超声+螺旋CT+结肠镜6例,阴道超声+螺旋CT+磁共振成像4例;经开腹手术治疗1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1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5年无复发病例。1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中,受孕10例(62.5%)。结论 BE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德珍;周静涛;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 A组,n=72)和铁剂治疗组( B组,n=72)。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静脉注射用铁剂。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分级( NYH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 MLHFQ)及血浆NT-proBN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6MWD、NYHA、MLHFQ均明显改善( P﹤0.05),LVEF值明显提高( P﹤0.05),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LVEDD改变不明显(P﹥0.05);B组治疗后6MWD、MLHFQ、LVEF的改善,NYHA、NT-proBNP水平下降及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5)。结论铁剂能提高 CHF患者临床疗效,更进一步改善 CHF 患者的6MWD、MLHFQ、LVEF、NYHA,降低NT-proBNP水平。
作者:张学森;姜大春;秦钰萍;李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女性,43岁,孕1产1,22岁时在家自行分娩一足月活婴。因弯腰时突发下腹疼痛7 h,加重2 h,于2014年3月10日1:10到我院急诊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4 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耻骨联合上方偏右侧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壁光滑,左侧阴道壁可见一大小约40 mm ×30 mm ×20 mm皱襞,表面光滑,粉红色,上端靠近宫颈,下端未达阴道口;宫颈:可见一个宫颈,表面光滑,形态规则,举痛及摆痛明显,宫颈表面11点位置可扪及一大小20 mm ×10 mm ×10 mm皱襞壁,表面光滑,粉红色,可与左侧阴道黏膜壁对合;宫体:后位,偏向左侧,质地中等,大小约50 mm ×40 mm ×40 mm,活动可,轻度触痛;附件:左侧附件区无压痛,未扪及异常,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直径大小约70 mm实性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晰,触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4.14×109/L,中性粒细胞79.9%,血红蛋白123 g/L, CRP 44.5 mg/L;尿妊娠试验:阴性。彩超检查:可见两个独立子宫,并列呈“蝴蝶形”,右侧子宫前壁宫底查见一约61 mm ×64 mm ×57 mm肌瘤,呈结节状融合,左侧子宫多发肌瘤,大直径约8 mm,盆腔积液约20 mm,回声均质。入院诊断:(1)急性盆腔炎;(2)子宫肌瘤(双侧);(3)双子宫;(4)不全性阴道纵隔。
作者:吴丽英;杨静;姚芹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区卫生医疗机构射线装置的数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93台发展到2013年的264台,一些高能的射线装置也逐渐增多。因此,加强放射卫生防护,保障放射从业人员、受检者的健康日趋重要。为全面掌握军区当前卫生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场所卫生防护的现状,并为进一步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13年10~11月对军区的云、贵、川、渝的21家卫生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场所进行了经常性监督[1]。
作者:袁贵红;陈刚;余静;王承珠;冯子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男性,58岁,汉族,1个月前存在雪地行走摔伤,左颞顶部首先触地,硬冰路面,当时头颅 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5d前感头部胀痛,休息后无缓解,间断出现恶心,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 d头颅CT提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以该诊断收住入院。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局麻下行“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d下午突然出现言语含混不清,右下肢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多,查体发现右侧病理征阳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实质结构不甚均匀,内囊后肢及颞叶局部密度减低模糊,CT值约26 HU,同侧额颞部及枕顶部有小弧形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变窄中闭塞,中线结构向右略移位”。予调整补液(术后当天静脉补液量为3300 ml,并嘱家属辅助患者口服饮水量达3000 ml。病情变化后减少500 ml平衡盐静脉摄入量,口服饮水量减少一半)、脑神经保护剂、镇静及对症治疗。术后第2d症状加重,失语,理解力障碍。术后第3 d,理解力部分恢复,言语断续,右下肢轻度功能障碍,晚间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口角歪胁,面部肌肉频繁抽搐,予吸氧、静推安定、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100 ml。3 min后抽搐停止,意识渐恢复;30 min后言语功能恢复,四肢活动自如,予神经细胞营养、合理补液、高压氧等后继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年良好。
作者:高波;周海宏;苏罗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1例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31例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出院时分别检测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FEV1、FVC、FEV1/FVC)、血气分析(PO2、SaO2、PCO2)、6 min步行实验(6MWT),并记录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在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6MWT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莹;林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发生脑室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于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脑室外引流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室感染情况分为脑室炎组和对照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脑室炎症的发生与手术时间(﹥4 h)、引流天数(≥7 d)、手术次数(≥2次)、切口脑脊液漏、尿激酶脑室灌注、原发疾病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或P﹤0.01),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手术时间、引流天数、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尿激酶脑室灌注、原发疾病皆是脑室外引流患者脑室炎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室外引流发生脑室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时间、引流天数、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尿激酶脑室灌注、原发疾病是术后脑室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室炎症的发生。
作者:吴文友;贾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取CHF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尿钠肽( BNP)、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并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6 min步行距离。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DL-C、hs-CRP、BNP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CHF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沛;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局部换药及局部换药+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两种方法在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SGB 的作用。方法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84例,皮肤缺损面积小0.5 cm ×1.0 cm,大11 cm ×10 cm,平均22.5 cm2;治疗时间5~32 d。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 A组)采用局部换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 B组)仅采用局部换药,比较两组创面皮肤表皮生长覆盖速度,局部血流变化、皮温变化。结果治疗组在SGB后0.5 h,血流速度及皮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 SGB可有效促进皮肤软组织愈合,治疗中不影响正常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皮肤挛缩,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手功能障碍风险,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雷晓峰;韩斌;刘庆;杨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及其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4月以来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患者4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皮瓣成活率、外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拇指痛觉、触觉、两点分辨觉、实体感觉。结果术后皮瓣成活39例,1例因皮瓣未成活而采用其他皮瓣修复方式。39例中,痛觉定位良好39例,触觉定位良好36例,两点分辨觉平均(8.2±0.5)mm,实体感觉良好者33例,运动功能恢复良好37例。结论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组织缺损具有皮瓣易于成活、拇指指腹外形饱满、皮瓣色泽质地优良、感觉恢复良好等优点,特别是在第一掌背动脉损伤而无法利用时,使用第二掌背动脉Kite皮瓣也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推广。
作者:李彦闯;张旭;董杰;朱宏伟;邵新中;蒋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3,相对分子质量456。化学结构见图1。
作者:刘忠庆;廖洪利;甘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尿酸( UA)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在高血压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血清进行UA和hs-CRP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观察组高血压分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UA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高血压Ⅲ级组的血清UA和hs-CRP水高于高血压Ⅰ级组和Ⅱ级组( P﹤0.05);高血压管腔狭窄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压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 P﹤0.05)。结论血清UA和hs-CRP可作为诊断高血压、评估高血压病情,并判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窦德才;苟晓;李清福;陈秋;刘兰;李庆国;方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男,41岁,因“烦渴、多饮、多尿,消瘦半年,加重伴乏力4d”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入院检查血常规显示正常,于2013年8月6日给予注射用硫辛酸(丹沅)(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80522,批号:130602)0.6 g+0.9%NaCl 250 ml抗氧化,静脉滴注,1次/d。
作者:邱洪;王慧;王福兰;宋毓红;王和群;肖丽娜;马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和肌钙蛋白I( cTn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和用1,6-二磷酸果糖、维生素C治疗7 d后的血清CK-MB和cTnI进行动态检测,并以60例非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和cTnI作对照。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新生儿组血清CK-MB、cTnI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组。治疗7 d后,轻度窒息新生儿组血清CK-MB、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窒息组血清CK-MB、cTn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K-MB和cTnI是反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有效指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窒息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亚红;郭特鎏;赵咏梅;熊伟;张金秀;杨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Fe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哮喘组FeNO[(59.2±16.8)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ppb](P﹤0.01);哮喘组FeNO在治疗3 d后[(51.5±13.7)ppb]和出院时[(36.1±9.4)pp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或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对16例哮喘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其FeNO为(27.3±8.2)ppb,较出院时明显下降( P﹤0.01),但也仍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FeNO在老年哮喘患者中明显增高,FeNO检测对老年哮喘的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树荣;胡剑超;袁丽;崔盼盼;郭守福;李小梅;杨清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新兵新训前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152名新兵进行新训前后的抽样调查,并根据文化程度将被试分为大学生及非大学生两组,比较两组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所有新兵在应付方式测验中,自责因子分新训后均显著升高( P﹤0.01);在SCL-90测验中,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新训后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大学生组得分低于非大学生组(P﹤0.05或P﹤0.01);两组新训后在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所下降( P﹤0.05或P﹤0.01)。(3)文化水平与测试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本批新兵新训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不合理的应付方式,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特征有较大区别,应结合其文化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尹烈虎;蒋瑜;贺英;李学成;陆地;陈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