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江云贵;刘磊;宁显江
目的:探讨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急诊探查术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我科与神经外科合作,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的方法,对16例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行急诊探查术的患者进行了麻醉处理。术中监测ECG、IBP、HR、SpO2、CVP、PETCO2及尿量。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证实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全组患者均未行DSA或CTA检查,急诊手术清除血肿,探查并夹闭动脉瘤,麻醉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对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行急诊探查术时,需多学科的协作配合,快速平稳的麻醉诱导与维持、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平稳、解除患者的颅内高压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牟虹;陈登奎;刘英海;胡宇;程宏玮;殷雁斌;胡俊梅;骆沙舟;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局部换药及局部换药+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两种方法在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SGB 的作用。方法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84例,皮肤缺损面积小0.5 cm ×1.0 cm,大11 cm ×10 cm,平均22.5 cm2;治疗时间5~32 d。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 A组)采用局部换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 B组)仅采用局部换药,比较两组创面皮肤表皮生长覆盖速度,局部血流变化、皮温变化。结果治疗组在SGB后0.5 h,血流速度及皮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 SGB可有效促进皮肤软组织愈合,治疗中不影响正常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皮肤挛缩,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手功能障碍风险,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雷晓峰;韩斌;刘庆;杨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新兵新训前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152名新兵进行新训前后的抽样调查,并根据文化程度将被试分为大学生及非大学生两组,比较两组在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所有新兵在应付方式测验中,自责因子分新训后均显著升高( P﹤0.01);在SCL-90测验中,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新训后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上,大学生组得分低于非大学生组(P﹤0.05或P﹤0.01);两组新训后在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所下降( P﹤0.05或P﹤0.01)。(3)文化水平与测试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本批新兵新训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不合理的应付方式,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特征有较大区别,应结合其文化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尹烈虎;蒋瑜;贺英;李学成;陆地;陈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丹胶囊对寒冷刺激小鼠模型的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黄丹胶囊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置于-20℃寒冷环境中刺激15 min,1次/d,连续3 d;黄丹胶囊高剂量、中等剂量、低剂量组3组小鼠于寒冷刺激前1 h,各组分别按1、2、4 g/kg剂量灌胃给予黄丹胶囊。第3 d寒冷刺激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1%毛果芸香碱注射液后取小鼠唾液,测定唾液中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结果经寒冷刺激后,小鼠唾液中SIgA水平与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黄丹胶囊高剂量组SIgA含量较模型组非常显著地升高(P﹤0.01),中、小剂量组均有所上升但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黄丹胶囊高、中剂量组溶菌酶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小剂量组活性有所增加,但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与中、高剂量组相比亦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寒冷刺激下,小鼠上呼吸道体液免疫受到抑制,而黄丹胶囊能够提高寒冷刺激小鼠模型上呼吸道黏膜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陈章;欧阳刚;耿延东;吴奎;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许多动物模型,主要有兔子、大鼠、小鼠、仓鼠、豚鼠、鸟、狗、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1],已被用于分析药物在胆固醇和脂蛋白代谢方面的治疗效果。然而,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时,必须谨慎选用动物模型,因为不同的动物模型中,胆固醇在脂蛋白中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2]。在某些动物模型中,胆固醇代谢被证明与人类完全不同,因此,可能并不适合用于研究降胆固醇药物的作用机制[3]。本文讨论使用豚鼠模型研究各种药物治疗下的胆固醇和脂蛋白代谢,并探讨某些药物在降胆固醇作用机制方面的优势。
作者:朱龙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院等级评审是以新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医院的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总体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的专业技术活动[1]。通过周期评审,引导医院进行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对规范医学工程科(简称:医工科)管理,明确工作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促进医工科深入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于2013年11月8日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成都军区卫生部组织开展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也是战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并获通过的第一家。笔者就此次等级医院评审中,涉及医工科评审标准与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对评审前后核心工作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好的做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医工科职能得到了定位,质量得到了提高,流程得到了规范,能力得到了加强,为促进医工科建设与发展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评审意义重大,促进效果显著,借鉴作用明显。
作者:向劲松;王俊才;李泉;张林林;阚宝康;张永媛;雷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取CHF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尿钠肽( BNP)、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并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6 min步行距离。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DL-C、hs-CRP、BNP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CHF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沛;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起始于心脏外科手术,后逐步发展到外科学各个亚学科的分支,如胆道外科、结直肠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1]。长期的实践表明, FTS不仅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住院费用及时间,节约医疗资源,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2]。我中心对接受Roux-en-Y胃转流术的44例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女,76岁,因“咳嗽、咳痰10年,加重2 w”,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院外曾使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显,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9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0/80 mmHg,口唇无发绀,桶状胸,双肺底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腹(-),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WBC 6.74×109/L,NE 72.5%,Hb 130 g/L;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39次/min)、肺性 P波、顺时钟向转位;其余各项检查正常。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拟予抗炎、祛痰等处理。
作者:袁梅;陈吉;凡文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自配药Ⅱ号与欧维婷乳膏通过阴道局部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Ⅱ号药组54例,欧维婷组54例。分别在阴道局部给予自配药Ⅱ号和欧维婷乳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Ⅱ号药组总有效率为88.88%,欧维婷组为64.8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Ⅱ号药组治疗显效时间(6.04±1.55)d,欧维婷组(7.35±1.91)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配药Ⅱ号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优于欧维婷乳膏,且配方简单、价廉,症状缓解快,效果好,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王疏影;张颖;周军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基层医院的技术帮带是落实《军队卫生医疗机构业务挂钩帮带管理暂行规定》及《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挂钩帮带的通知》精神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军桂林会议“全程全方位”为部队服务精神,充分发挥中心医院或以上医院的技术优势,有针对性解决基层医院发展中存在问题,促进两级医院共同发展[1]。我院自2008年以来,全面实施对驻地某部医院的全方位技术帮带,通过“传、帮、带”,使该医院硬件及软件条件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提升,对外医院形象得到改善,从而使就诊人数较快提升,极大丰富了该医院本级医师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医疗技术,增强了岗位练兵效果。由于收治范围的拓展,提高了本级收治能力,从而降低了部队患者转诊率,减少了后送环节,极大方便了部队官兵。同时“联合共建发展”的模式拓宽了我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增加了我院的服务范围,更大程度惠及广大群众,支持了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2]。现就我院几年来对基层医院药学专业帮带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明;江云贵;刘磊;宁显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男性,58岁,汉族,1个月前存在雪地行走摔伤,左颞顶部首先触地,硬冰路面,当时头颅 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5d前感头部胀痛,休息后无缓解,间断出现恶心,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 d头颅CT提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以该诊断收住入院。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局麻下行“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d下午突然出现言语含混不清,右下肢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多,查体发现右侧病理征阳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实质结构不甚均匀,内囊后肢及颞叶局部密度减低模糊,CT值约26 HU,同侧额颞部及枕顶部有小弧形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变窄中闭塞,中线结构向右略移位”。予调整补液(术后当天静脉补液量为3300 ml,并嘱家属辅助患者口服饮水量达3000 ml。病情变化后减少500 ml平衡盐静脉摄入量,口服饮水量减少一半)、脑神经保护剂、镇静及对症治疗。术后第2d症状加重,失语,理解力障碍。术后第3 d,理解力部分恢复,言语断续,右下肢轻度功能障碍,晚间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口角歪胁,面部肌肉频繁抽搐,予吸氧、静推安定、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100 ml。3 min后抽搐停止,意识渐恢复;30 min后言语功能恢复,四肢活动自如,予神经细胞营养、合理补液、高压氧等后继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年良好。
作者:高波;周海宏;苏罗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6耳,女30耳,年龄9~54岁,均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术耳干耳时间为标志,对术腔的转归预后进行随访。结果54耳术后1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余12耳术腔反复长肉芽、流脓,经刮除肉芽、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反复灌洗术腔、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换药,2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此12例患者年龄在16~33岁,而其余54例极少数位于该年龄段。结论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主要发生于青年中耳胆脂瘤患者,其实质为肉芽生长型,肉芽刮除及预防对干耳很重要。
作者:王进;何跃;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危重症医学中,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内容量并预测其对输液治疗的反应性,对于指导液体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估血容量的静态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等,均无法及时准确预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功能性监测指标如每搏量变异度( 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等,对于评估血容量和预测液体反应性更准确、敏感,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方登峰;李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男,5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0.5 h”于2013-04-20入院。入科后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的动态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溶栓,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倍他乐克23.75 mg,立普妥40 mg,洛汀新2.5 mg,依诺肝素4100 IU。患者症状缓解,随后以阿司匹林100 mg/d,波立维75 mg/d,倍他乐克47.5 mg/d,洛汀新2.5 mg/d,立普妥20 mg/晚口服,于2013-05-01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全身皮疹,伴瘙痒,请皮肤科会诊后考虑为药物疹,给予口服氯雷他啶,外涂卤米松乳膏,随后依次停用洛汀新、倍他乐克,皮疹不见消退且有加重趋势。于2013-05-05停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并继续口服氯雷他啶。于2013-05-07见皮疹未加重有控制趋势,随后患者皮疹渐消,于2013-05-12全部消退。因考虑到他汀类调脂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必要性,于2013-05-14换立普妥为可定(瑞舒伐他汀),但在服药后2 h,患者再次出现全身渐进加重的皮疹伴剧烈瘙痒,遂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瘙痒于用药3 h后缓解,皮疹于10 h后全部消退,以后不再使用一切他汀类调脂药。
作者:杨亚男;周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北海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与病理性黄疸的相关性,以便对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有效减轻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和避免发生核黄疸。方法对本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共12182份新生儿脐血标本用NADP+氧化还原酶法定量检测G6PD活性,结合黄疸指数与临床诊断比对分析。结果本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总发生率4.94%,男婴发生率7.93%,女婴发生率1.50%;G6PD正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8.90%, G6PD缺乏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34.20%。结论本研究阐明了北海市G6PD缺乏症情况及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相关性,并肯定了新生儿脐血筛查G6PD缺乏、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重要价值。
作者:安家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高精端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大型医疗设备已成为医疗行业极为重要的物资基础和现代化标志,这些设备在服务军事增强战斗力、服务患者增强身体健康、服务临床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临床护理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科学管好、合理用好每台(件)医疗设备,不仅能保障设备稳定高效运转,降低设备坏损几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设备维修成本,更能有效规避操作使用风险,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春丽;王倩;朱文娇;杜风娟;石俊婷;张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 Dex)对全麻苏醒后的围拔管期耐管时间的影响。方法43例择期行腹腔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 Ns组,n=20)、美托咪啶干预组( Dex组,n=23)。Dex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微量泵输注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手术结束时输注完毕;Ns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到示意要拔管的时间(T1),麻药停药至患者初醒时间(T2),肌松药停药至肌力恢复到4个成串刺激的T4/T1比值(TOF)=75%的时间(T3),拔管时心率(HR),拔管后15 min时的Ramsey镇静评分。结果 Dex组T1时间明显长于Ns组(P﹤0.01)。两组T2、T3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Dex组拔管时HR明显低于Ns组(P﹤0.01)。两组Ramse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持续泵注Dex 0.5μg/kg至术毕,可提供给苏醒后的患者一个较长时间的耐管状态,给消退残余肌松药提供更长的时间窗,同时对肌松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的镇静评分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焱;黄章翔;麻伟青;吴晓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序贯治疗的时机。方法抽选我院60例先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待病情有所控制后,分别以患者自主呼吸试验时间(30 min、2 h和24 h)为气管拔管时机,开始NIPPV序贯治疗,比较各时间点NIPPV序贯治疗后的脱机成功率。结果3组气管插管前MAP、RR、HR、pH以及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30 min组、2 h组和24 h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10%、80%、85%,2 h组和24 h组脱机成功率与30 min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2 h组和24 h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2 h时,即可拔管予以NIPPV序贯治疗,脱机成功率高,并且不增加48 h再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选择。
作者:侯运辉;曹丽秋;卢清龙;要莉莉;魏晓华;贾丽静;杨丽丽;刘文月;马增香;王文生;孟庆兰;徐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