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4K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疗效观察

罗祥友;张国鹏

关键词:儿童, 错合畸形, 替牙早期, T4K, 矫治器
摘要: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对比,观察T4K矫治器对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正畸门诊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6~10岁,在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 Research公司的T4K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制取工作模型进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 T4K矫治5个月后,20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前牙覆合平均减小3.00 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2.25 mm;上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1.50 mm,下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2.50 mm;上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2.75 mm,下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3.00 mm.结论 T4K矫治器用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能明显改善患者咬合关系,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84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术毕行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前行手术切口部位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记录患者麻醉前10 min (T1)、术后30 min(T2)、6 h(T3)、12 h(T4)、24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24h内地佐辛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术后躁动、谵妄、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例数.结果 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地佐辛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较少,苏醒期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作者:魏智慧;赵欣;高建华;丁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内外双妊娠1例

    病例 女,39岁,因反复下腹胀痛10余天,加重伴恶心、呕吐及阴道流血4d来院.半月前至当地妇产医院就诊行宫内孕人工刮宫术.术后在家休息,自认为腹部胀痛是吃了两个凉鸡蛋引起,未及时就医,此后腹部胀痛渐加重,并出现阴道流血.“120”救护车送至医院时,患者已经面色紫绀,周身多处皮肤皮下瘀点、瘀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予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大量补液及输血抗休克,心血管复苏药物及呼吸兴奋剂等抢救措施.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2.6×109/L,中性粒细胞72%,Hb 67 g/L,血小板303×109/L.血生化:K+ 7.3 mmol/L,Na+ 141 mmol/L,CL-107 mmol/L,CO2CP 5.0 mmHg;GLU 16.9 mmol/L,总蛋白48 g/L,白蛋白28 g/L,球蛋白20g/L,谷草转氨酶64 U/L,谷丙转氨酶72 U/L;凝血酶原时间15 s,活动度59.7%,国际标准化比值1.18,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1.2 s,纤维蛋白原2.16 g/L,纤维蛋白原时间13.4 s,D-二聚体0.9 mg/L.血气分析:pH 6.54,PaCO2 16.2 mmHg,PaO2176.1 mmHg,SO2 95.6%,血碱剩余-35.6 mmol/L,实际碳酸氢根离子(HCO3-AC) 1.4 mmol/L.腹部彩超:腹腔大量积液,宫外孕.术前准备后迅速送入手术室行腹腔探查及止血手术.术中发现患者一侧宫外输卵管妊娠破裂大出血,腹腔积血量约4000 ml,立即行患侧输卵管根治性切除术,彻底止血,继续大量补液与输血.术后进入ICU继续抢救,术后第2d患者临床死亡.

    作者:韩涛;王本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PICC术后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高龄患者日渐增多.高龄患者由于器官老化、血管脆性大、静脉穿刺困难、需要长期或间歇的静脉输液治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减少药物、血液制品、营养液等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已成为老年患者静脉治疗的常用方法.我科2012年2月~ 2014年9月在78例高龄患者中使用PICC,本研究分析了PICC术后非计划拔管原因,以指导临床充分发挥PICC置管的优势,有效解决高龄患者的静脉输液难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李钰;刘小明;王利英;卢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豁痰润下法治疗急性应激障碍1例

    病例 男,67岁,因“咳嗽气紧20+年,加重3d”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楚,咳嗽、咳痰,难咳出;气喘气紧,嗳气,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无双下肢水肿;饮食可,大便未解,小便尚可.查体:神志清楚,对答清楚,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干啰音.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左侧腹部可触及包块.血常规、生化全套、大小便未见异常.中医诊断:肺胀,痰热内阻.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予以吸氧、氨溴索(雾化吸入)、左氧氟沙星抗炎等对症治疗.

    作者:汪玲;许鹰;陈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军队基层医院医学检验卫勤训练探讨

    卫勤训练是提高卫勤力量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卫勤各专业完成使命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军队基层医院医学检验卫勤训练,由于受多种因素、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训练效果与实际保障要求尚存在差距.要使基层医院医学检验卫勤训练效果达到平时训练有素,战时保障有力,必须克服诸多困难,着力解决编制体制、训练模式、设备性能、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军队基层医院医学检验卫勤训练现状,对面临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曹加兴;张丽芹;毛方术;何世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取材方法体外培养结膜细胞的实验比较

    目的 比较离体人结膜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与刮片培养法的差异.方法 选择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例,术中在相邻结膜部位,分别予以切取组织块和结膜刮片.组织块进行贴壁法培养,刮片离心后进行细胞培养,观察两种不同方法结膜上皮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结膜细胞鉴定.结果 组织块培养法,细胞1~3d贴壁,细胞呈多角形或纺锤形,胞体梭长;细胞5~7d铺满瓶底,排列紧密,呈椭圆形或圆锥形.刮片培养法,获得细胞较少,一般1~3d贴壁,贴壁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细胞形态同组织块培养法.两种方法培养细胞荧光染色TRITC标记CK和FITC标记PCNA皆阳性.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和刮片培养法都能培养出活性较高的结膜上皮细胞,但是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效率更高,结果稳定性好.

    作者:陈康;蔡晓峰;李旭清;秦驰;庹瑶;赖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等级评审对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3年11月8日,我院接受了由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军区卫生部组织开展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高分获得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全方位、多角度、涵盖各层次的评价体系[1].评审工作以规范管理为核心,以持续改进为中心,以质量体系为重点,分层次、分步骤展开.在迎评工作中,我院以医院等级评审为抓手,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把整改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注重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保证全员参与.经过迎评,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完善了规章制度,细化了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内涵建设,使护理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刘春丽;普丽霞;曾妮;王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1],70%为缺血性梗死.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死受到医疗界的广泛肯定.国内外研究表明,高压氧对血氧分压、氧的弥散能力、抗栓、减轻脑水肿、抗炎、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凋亡、促进神经修复等均发挥重要作用.现就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白永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管道管理在预防普外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普外科ICU收治患者均为外科术后重症患者,其特点为意识清醒、创伤大、留置管道多,因留置管道中有胃肠减压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空肠营养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胰管等多种引流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大大增加.而这些管道都是用于治疗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是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所以,规范化管道管理在普外科ICU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于2012年起实施规范化管道管理,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晶;陈光宇;卢嘉渝;陈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进展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类型,即出现在产妇分娩后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生理机能的恢复和心理调适,同时也对婴幼儿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给家庭关系、婚姻生活乃至社会带来消极影响[1].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产后抑郁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专家设计了艾氏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是否产后抑郁及其程度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由于EPDS量表对产妇抑郁诊断灵敏度较高,随后被广泛应用于产后抑郁高危妇女的筛查.EPDS量表的应用促进了对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显著降低了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我国对于产后抑郁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10%~15%[2].

    作者:何艳;周文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高血压飞行员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首选氨氯地平治疗,并根据病情加服厄贝沙坦片或贝那普利片.观察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低情况和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 与带药飞行前相比,带药飞行12 w后,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BMI、TG、TC、LDL-C、UA明显下降(P<0.05).24h收缩压均数(24hSBP)、24h舒张压均数(24hDBP);日间收缩压均数(dSBP)、日间舒张压均数(dDBP);夜间收缩压均数(nSBP)、夜间舒张压均数(n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也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在首选服用氨氯地平、酌情加服厄贝沙坦片或贝那普利片下参加飞行活动,血压下降平稳,血压变异性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具有可行性.

    作者:张俊琦;康晓曦;汤亚昕;田卫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T4K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对比,观察T4K矫治器对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正畸门诊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6~10岁,在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 Research公司的T4K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制取工作模型进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 T4K矫治5个月后,20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前牙覆合平均减小3.00 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2.25 mm;上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1.50 mm,下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2.50 mm;上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2.75 mm,下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3.00 mm.结论 T4K矫治器用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能明显改善患者咬合关系,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祥友;张国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烟草侧流烟雾对大鼠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烟草侧流烟雾对大鼠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尝试以这种新的方式建立以炎性微环境改变为特点的内皮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都暴露于烟草侧流烟雾中,其中恢复组在暴露实验结束后,再吸入正常空气后用于对比研究.造模期间测量大鼠的血压、心率;造模结束后检测大鼠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mRNA表达、NO含量和eNOs蛋白表达,并进行内皮依赖的主动脉舒张试验,观察侧流烟雾对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长期吸侧流烟大鼠组的血压、炎性标志物mRNA表达升高,NO含量、eNOs蛋白表达减少,内皮依赖的主动脉舒张功能明显受损(P<0.05);短期组经2w停止吸烟后,其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长期组停止吸烟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短期或长期吸入烟草侧流烟雾可明显诱发主动脉炎性微环境,引起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异常;由烟草侧流烟雾诱发的炎性微环境改变为特点的内皮功能异常动物模型可以用于抗炎药物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华;赵仙先;张晓娟;张洁;吕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营养风险筛查对消化内科患者临床结局评价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评价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比较三者的有效性,并分析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556例,分别采用NRS2002、SGA、MUST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三者对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检出率,并对556例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监测,分析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NRS2002筛查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比例为38.8%,SGA为20.3%,MUST为21.3%,NRS2002筛查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GA和MUST(P<0.01),而SGA与MUST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除MUST筛查存在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3种方法筛查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5或P<0.01).结论 3种筛查工具相比较,NRS2002检出率高,适宜在消化内科推广使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及病死率均高于无风险患者.

    作者:刘颖;李硕;冯怀志;黄茂涛;陈琼;彭婷婷;李春瑶;张意;王薇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nterTan静力固定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InterTan静力固定对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7月~2013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InterTan静力固定治疗87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36例;年龄60~89岁,平均69.5岁.致伤原因:跌倒59例,交通事故2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0d,中位时间6d;根据IVANS分型:Ⅰa型7例,Ⅰb型18例,Ⅰc型27例,Ⅰd型26例,Ⅱ型9例.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48 h后鼓励护理保护下下地负重及扶拐行走.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1例术后发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7个月复查基本恢复.无血管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切割及骨折不愈合等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根据Harris评分:优40例,良38例,可9例,优良率89.7%.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InterTan静力固定具有良好的近期稳定性作用,支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及相应并发症.

    作者:张斌;王跃;唐孝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RF用于口腔种植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种植术中,软组织不足及缺损往往会影响后期的美学修复.一些常用的软组织外科处理方法,如自体结缔组织移植、游离龈移植等,其手术方式较难掌握,术后效果不好预期,并且会给患者增添痛苦.而目前常用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又分别存在伦理顾虑、价格昂贵、疾病传播风险[1]及易降解、易附着细菌、增加感染机会[2]的弊端.随着法国科学家Choukroun等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的提出,开辟了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就PRF的制备、各组分促进软组织愈合的机制及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琴秋;赵春艳;孙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对姑息治疗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姑息治疗的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姑息治疗的94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个性化姑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4 w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Piper疲乏自我评估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疲乏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感觉、认知、情绪、行为4个维度及总体疲乏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感觉分、认知分、情绪分、行为分和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角色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个性化姑息治疗的肺癌患者,运用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晶;宋敏;徐艳;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痰热清雾化治疗老年院内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雾化治疗老年患者院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期间患上呼吸道感染≥80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6),均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痰热清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联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5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1.7% vs 72.2%,P<0.05).结论 痰热清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高龄老人院内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作者:毛梅;赵娟;王健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原藏族1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藏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及颅内动脉瘤的特征.方法 对132例高原藏族SAH患者颅脑CT、脑血管DSA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SAH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04例,占78.8%,其中动静脉畸形8例,占6.0%(8/104);DSA检查阴性19例,占14% (19/104);40 ~60岁年龄段检出动脉瘤73例,占检出动脉瘤的79.8% (73/104);颈内动脉段动脉瘤39例,占37.5%;中小型动脉瘤占98%.检出动脉瘤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7例,高脂血症5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6例,糖尿病4例,分别占54.8%、50.0%、44.2%、4%,其中颈内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占82%,高脂血症占71.8%,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占66.7%.按颅脑CT出血量Fisher分级:Ⅰ~Ⅱ级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7.5% (18/48),Ⅲ~Ⅳ级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8.3% (49/84),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原藏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颅内动脉瘤,且以中小动脉瘤为主,颈内动脉段动脉瘤患病率高;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脑血管痉挛发生与出血量相关.

    作者:黄承良;古如坚才;陈光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条形码技术的病案示踪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总结我院病案示踪系统的缺陷和问题,引入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且制定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病案示踪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病案号加上住院次数加标识符,生成唯一条形码,实现从住院科室开始监控患者医疗信息,追踪患者住院病案资料,指导病案在病案管理各业务环节流通.病案条形码示踪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使病案的采集、储存查询和信息交换更加快捷和科学.

    作者:杨婷;方孝梅;鲍喜明;梅正平;杨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