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

张晓萍

关键词:全科护理意识, 基层医院,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明确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特点,以基层医院收治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的类型、特点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培训学习等方法提升临床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所养,并积极了解居民医疗服务要求,承担起自身的医疗知识宣教责任.将功能制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主导,并以责任制护理为辅助,严格遵循护理程序,做好护理管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落实循证护理.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并对全科护理意识的落实效果进行讨论.结果 全科护理意识在综合护理工作中确立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由82.5%升至97.6%,升高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回收的意见和建议表中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降至零.结论 通过加强与推广我国基层医院的全科护理意识建设,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急诊的106例患者;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样本试管中加入肝素抗凝剂,对照组不合抗凝剂,分析两组样本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样本Ca2+、Cl、Na+、Mg2+、TP、AST、ALT、GGT、BUN、Cr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p3+、CO2、Glu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依据,注意纠正K+、p3+、CO2、Glu的差异.

    作者:罗祥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术治疗70例高血压脑出血,经CT定位,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结果 70例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21例、死亡4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

    作者:魏现伟;刘宏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方面的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对使用不用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奥美拉唑的给药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胃内环境,起到迅速止血、缓解症状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特点总结及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观察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磷酸肌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CK、AST、CK-MB、LDH水平更加趋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正常率73.3%,对照组心电图正常率为5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作者:朱艳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例在我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36例)以及非吸烟组(40例)进行研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分析.结果 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及死亡、再干预患者比例升高明显,女性、年龄、糖尿病及高血脂比例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者男性较多,且年纪相对年轻,并发症较少,但临床终点多不佳,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应戒烟,以提高预后.

    作者:张承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护理、保护性隔离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指导及饮食护理等,就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0.0%,其中治愈24例,明显好转8例;治疗与护理失败率为12.5%,不艮反应发生率为17.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可以切实提升抗真菌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聂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PCA循环原则,进行环状调查,原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查与检讨,抽取20名住院患者及40名出院患者进行环状调查,分析导致患者术后脱位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调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髋关节术后脱位和发生率从5%下降至0,住院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9.6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艳;杨晓杰;赵伟;龚丽华;张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的可行性以及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核出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非妊娠妇女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而且在患者出院后1-2年后进行随访,观察组8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5例,占6.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8例,占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与心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对4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患者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液酸碱度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高,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继而顺利出院,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致使治疗失败.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其治疗时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保障治疗成效,减少住院次数,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成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率与年龄存在直接关系,其中以轮状病毒的感染率高,占40.42%,腺病毒其次,占14.89%.6个月-1岁的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几率相对较高.结论 婴幼儿腹泻患者入院后,应加强对病原菌微生物的检查,再取药物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侯云珍;郭升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家长依从性对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中的影响

    尽管目前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难治性癫痫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生酮饮食即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以使机体产生酮症模仿饥饿状态,从而对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近年来,生酮饮食被广泛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但是我国很多患儿的家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坚持,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影响.

    作者:陈川丽;段跃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中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的50例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81.3±5.5)min,平均出血量为(88.1±6.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2±0.5)天.术后6h和术后12h的VAS评分分别为(6.3±1.2)分、(4.6±0.6)分,患者的术后12h的VAS评分较术后6h的VAS评分有明显的降低,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术后1例腹痛,无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清楚的观察患者的盆腹腔和解剖结构,在妇科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孙超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状混合痔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63例混合痔患者,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记录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手术时间21-45min,平均28min;住院天数6-9d,平均7.4d;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肛周感染、吻合口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影响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观察

    目的 统计分析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患者术后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患者术后直肠肛门压力,同术前对比,详细记录术后对排便的控制能力情况.结果 术后排便控制能力,术后第3个月,25例患者具有无法自行控制排气,15例患者具有排无法自行控制稀便排出.直至术后12个月后以上患者肛门的自行控制功能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术后3-6个月测定肛管的静息压力、肛管大的收缩压力、肛管大的收缩时间上同术前比较显著减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肛管的静息压力、肛管的大收缩压力、肛管的大收缩时间上同术前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排便控制能力有影响,改变了肛门直肠结构,但随着时间推移,肛门直肠功能可逐渐恢复.

    作者:徐文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中开展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进行肢体功能恢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I评分、FMA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FMA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减轻了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

    作者:王秀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应用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头面及颈肩部局部治疗以推拿疗法,采用按揉,捏拿等方法每日治疗30分钟,远端以经络导平治疗仪取穴治疗,每日30分钟,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65例患儿中痊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3.8%.结论 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无创,无痛,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对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采用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G、HbAlc、FIN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采用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道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躁狂症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

    躁狂症患者发病期经常会发生多种意外伤害和各种急症,须手术治疗.但由于此类病人发作期间实施手术有其特殊性,术后出现剧烈疼痛,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增加不少困难.近年来我院开展术后自控硬膜外阵痛泵(PCEA),它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推注,以一定剂量持续给药方式使药物浓度维持在躁狂症患者基本不痛的低水平,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3],现将我院躁狂症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甘红梅;曲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内镜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及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琴;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