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AFP、CA199、CA50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关系探讨

董菊子;宋淼;胡秦妮;杨淑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AFP, CA199, CA5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AFP、CA199及CA50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105例)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93例)外周血中AFP、CA199及CA50的表达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CA199及CA5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P<0.0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和CA199、CA50的表达水平进行联合检测,105例AFP升高的同时伴有CA50的升高,占总例数100%.提示两者的表达水平变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AFP和CA50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患者死亡所致大型医疗争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近几年来,医疗争议不断增多,特别是医院内患者死亡所致大型医疗争议,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由于大型医疗争议处理不当而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因此,认真分析患者死亡所致大型医疗争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处理技巧,对于妥善处理医疗争议,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作者:苟正先;蒲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80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我院近10年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手术技巧及经验,并探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4月~2012年4月为3580例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3487例成功完成LC,93例中转开腹,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迟发性胆漏1例,术后出血1例,胆管残余结石2例,残余小胆囊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康复快等特点.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安全可靠的术式.

    作者:祖存;鲁进忠;唐浩;包川;张康;杨小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cl-2和AFP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Bcl-2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我科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肿瘤标本89例,肝硬化患者肝穿刺活检标本72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AFP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的表达.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Bcl-2与AFP表达均呈强阳性,Bcl-2蛋白在肝硬化组几乎不表达,AFP在肝硬化组呈弱表达,原发性肝癌组Bcl-2和AFP表达与肝硬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原发性肝癌组Bcl-2与AFP吸光度的比值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AFP在原发性肝癌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Bcl-2可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凋亡而上调AFP的活性,与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过度增长及凋亡作用减弱有关.

    作者:张羽;崔建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驻3600 m高原士兵越野训练后心肺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了解长期驻高原军人有氧运动训练后机体心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长驻海拔3600 m高原某部士兵32人,平时身体健康,能完成各项军训课目,体能测试达标.本次测试项目为3km徒手越野长跑,于长跑前静息状态和长跑后现场测定受试者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运动后,受试者HR较运动前显著增加(P<0.05),平均增加幅度为53.0%;SaO2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1),平均降低幅度为3.2%.结论 长期驻高原人员均获得了稳定低氧习服,表现为亚极量有氧运动时HR增高,SaO2无剧烈变化.

    作者:匡红;龚红武;冯怀志;呼永河;孙薏;李硕;钟国成;周龙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354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病例的特点.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43例,发生率为3.18%,其中以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率高,达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发生率为1.36%;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较长住院天数、留置导尿管、化疗、并发症等.结论 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病种种类、感染部位、患者年龄、较长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模式、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作者:郑桃晓;漆晓俐;邹文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肠癌术式的标准化——全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系膜完整切除由Hohenberger首次提出,手术要点主要包括:锐性分离脏层、壁层筋膜;中央血管根部结扎;确保合理淋巴结清扫范围.该术式以胚胎解剖学为基础,符合肿瘤学特点.相关研究发现该术式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术是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一种全新理念,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手术又一新的手术典范.

    作者:谭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椎管内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单纯硬膜外阻滞与硬腰联合阻滞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例80岁以上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其中硬膜外阻滞麻醉(EA组)99例,采用0.75%盐酸罗派卡因1.5 mg/kg硬膜外间隙阻滞;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组)98例,采用0.5%布比卡因7.5 mg蛛网膜下腔阻滞.两组病例穿刺置管完毕后,均保持其侧卧体位不变直至手术开始.注药后观察、记录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麻醉前及CSEA组同时间段变化更大(P<0.05或P<0.01);CSEA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优于EA组(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EA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

    作者:张玉良;黄涛;尹尧;丁冬;胡俊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刨吸刀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附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刨吸术联合应用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3例(49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联合应用大隐藏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结果 43例患者共49条患肢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30~60 min,皮肤切口数3~5个,住院时间8~11d.出院时患肢刨吸部位出现皮下瘀血38条,血肿4条.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肢皮下瘀血及血肿均消失.25条患肢术前小腿及踝部皮肤色素沉着有所减轻,8条患肢术前有踝部肿胀者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3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较好.优点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肢切口少,较传统剥脱术美观;缺点是患肢术后加压包扎不力易形成皮下血肿.

    作者:喻俊彪;耿协强;张力峰;胡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并发症的防治及其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由于其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创伤小,易于被人们接受,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在术中及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PCI顺利实施的前提[1].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认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掌握其临床表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近两年来发生的各种PCI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凤云;凌云霞;任丽;阮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X线片联合超声对膝关节囊内骨折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评价X线片联合超声检查对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对67例临床疑诊为膝关节囊内骨折的患者同时进行X线片和超声检查.并以CT或MRI作为诊断膝关节囊内骨折的标准,分别统计X线片诊断及X线片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的各项诊断效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X线片诊断关节囊内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分别是:89.2%、81.8%、10.7%、18.2%、96.2%、60.0%、4.91、0.13、37.5;而X线片联合超声诊断的分别是:96.4%、90.9%、3.6%、9.1%、98.2%、83.3%、10.61、0.04、270.0.二者比较,可见联合诊断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X线片诊断.结论 X线片在膝关节囊内骨折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等均较低,漏诊率、误诊率偏高.X线片联合超声诊断能提高膝关节囊内骨折的各项诊断指标效能,明显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对于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辅助X线检查的便捷有效方法.

    作者:赵正据;罗菊英;叶茂;邓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圣脑康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圣脑康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TIA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服用圣脑康丸)和对照组(33例,服用复方丹参片),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作用.两组服药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比较两种药物改善脑血流状态的疗效.结果 经TCD检测,治疗组61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的脑血流异常的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56例恢复正常,随访4个月无复发,总有效率为91.8% (56/6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1.5% (17/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圣脑康丸治疗TIA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作者:温雪娟;王小英;周迎莉;张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胫骨骨髓炎并骨外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外露患者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32例中,28例肌皮瓣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外露疗效显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邢志杰;曾国庆;郝钊;陈爱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 开展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 ~ 12月份每月第2w周一、周二的门、急诊处方共2032张,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 2032张被抽查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36张(21.5%),其中不合理处方241张,不合格率为55.3%,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132张(48.5%),用药不适宜处方104张(38.2%),超常处方36张(13.2%).结论 应加强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唐利群;龙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45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MP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545例住院MPP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1个月~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组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C反应蛋白(CRP)和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545例MPP患儿中,婴幼儿组占30.09%,学龄前组占31.01%,学龄组占38.90%;婴幼儿气促、喘息症状及肺部的干、湿性啰音均明显多于年长儿(P<0.05).婴幼儿组中,CRP增高者占23.2%,而学龄前组、学龄组分别占39.6%、62.7% (P <0.05).196例有肺外并发症,占36.0%,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有消化系统疾病、渗出性胸膜炎、心肌炎及肝功能损害.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大年龄组以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为主,婴幼儿组以双侧病变为主.结论 不同年龄MPP患儿在临床症状、CRP水平、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且MPP肺外表现多样,须结合其他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作者:黄志英;薛强;万瑜;蒋斐;吴彤彤;程宝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隧道与肌腱移植物长度及直径匹配度对骨腱愈合的影响

    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坚固愈合是保证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肌腱移植物-骨以骨长入的方式实现其愈合过程,这一过程通过肌腱与骨隧道连接区间形成纤维软骨或Sharpey纤维两种方式完成[1].影响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因素众多,其中研究报道较多的包括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活动度[2-3]、位置[4-5]及固定方式[5-7]、肌腱的应力分布状态[8]、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接触面积[9]及长度匹配[10-2]情况等.关于骨隧道与肌腱移植物长度及直径匹配度对骨腱愈合质量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但其作为ACL重建的一项技术细节问题,在临床上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对此做一相关文献综述.

    作者:史冲;丁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呼吸道枪伤3例的救治

    口、鼻、咽喉、头颈、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是人体的暴露部分,战时容易遭受枪伤,和平时期临床上较少见,一旦遇到,伤情常很严重,致残、致死率高.如何及时救治显得尤为重要[1-2].本文收集2002年以来本院成功救治的3例上呼吸道枪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灵;聂解初;潘明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进而引发多系统和器官衰竭(multisystem and organ failure,MSOF),目前尚无理想的临床治疗应对措施.毫无疑问,胰腺是胰腺炎发病的初始部位,因此,弄清胰腺炎后胰腺损伤的机制,对了解胰腺炎的起病进而控制其病情的进展尤为重要.本文拟对AP后胰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陈光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损伤细胞供体的研究现状

    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细胞移植是修复神经损伤的方法之一,而参与移植修复的细胞种类繁多,本文就目前出现的各种移植细胞做一综述.1 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终生保持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处于分化的终末状态,可通过对称或不对称分裂,生成新的干细胞和分化潜能逐渐降低的子细胞,终生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三种主要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胚胎时期的脑室和脑室下区的组织中,也存在于成人的邻近脑室室管膜下区、侧脑室的室管膜、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脊髓中央管膜[1].

    作者:周虎传;张玉波;田洪;宋川;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应用

    标识是信息的载体,规范而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1].护理标识是医疗护理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贯穿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之中,将患者和治疗护理联系起来,把信息准确的传达给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饮食护理是医师下达饮食医嘱后,护理人员将其转抄在饮食单和床尾卡上,同时告知患者.由于住院患者年龄、文化等各不相同,依从性不尽如意,我科多次出现饮食医嘱禁食、水,而患者自行喝水;饮食医嘱流质,患者却自行普通饮食等现象,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夯实基础护理,我科于2009年7月起使用自制饮食护理标识,明显提高了我科住院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无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方征;黄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军区机关门诊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当前,随着国家医疗体制调整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行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发展的压力增大.军区机关门诊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机构,既不同于地方医院,也有别于军队医院,要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寻求自身全面发展,如何把握好当前新形势,尽快适应医改及军队政策新变化,强化门诊部内涵建设,降低医疗成本,促进门诊部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门诊部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这是各军区机关门诊部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对此进行了初略的探讨.

    作者:李华斌;杨云云;李玲;卢蕊;郭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