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刘雄;邓诗语;苟婷婷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麻醉方法 随机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 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B组(40例):持续泵入芬太尼[3 μg/(kg·h)],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成功后(T1)、插管后(T2)、切皮时(T3)、停药时(T4)、睁眼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1)至停药时(T4)HR与麻醉前(T0)相比明显减慢(P<0.01),睁眼时(T5)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1);B组HR在麻醉过程中与麻醉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HR在T0~T4期间未见明显差异,T5时A组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T1~T4期间MAP、BIS比T0均明显下降(P<0.01),SpO2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在MAP、SpO2、BIS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B组,VAS评分A组高于B组(P<0.01),而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术后苏醒快,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作者: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上一瓶输完生理盐水250 ml+硫酸阿米卡星(山东益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7021553,批号:1209271)0.4 g后,输液器墨菲滴管内还有此液体,接甘露醇[本院制剂科,总制字(201)G50601,批号:20130301]125 ml,结果墨菲滴管内的液体出现乳白色浑浊,即两药发生了反应,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陈丽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21例.手术方法是:在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一期植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修复软组织创面.结果 随访平均11个月,本组病例无软组织深部感染和骨感染,X线片显示2~4个月硫酸钙吸收并有新骨生长,7~12个月骨折骨性愈合.结论 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元山;陈雪松;周全;管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肝部分切除术(PH)大鼠残余肝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即分别于肝左叶、中叶根部结扎切除.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CPB组,NCPB组在术后12 h开始给予双侧0.5%利多卡因经皮NCPB,1次/d,而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替换.分别于术后第1、3、7 d行NCPB后30 min,观察残肝的增殖情况,并测定肝功能和残肝血流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NCPB组大鼠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在PH术后第1、3、7 d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红素(TB)在第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在第3、7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肝血流量在第1 d低,在第3 d和第7 d逐渐增加,而NCPB组的肝血流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H术后1 d,对照组VEGF的表达量很低,以后逐渐增加,而NCPB组在各相应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NCPB减轻大鼠PH术后肝功能损害,可能与提高VEGF表达、改善残余肝组织血液灌注从而促进肝组织再生有关.
作者:李军;魏晓红;林露;汪海洋;白树荣;闫洪涛;田伏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腹腔灌洗与静脉输入乌司他丁(UTI)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疗效.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只:SAP模型组(逆行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UTI静脉组(SAP模型建立后予以尾静脉注射UTI)、腹腔灌洗组(SAP模型建立后予以UTI腹腔灌洗).各组在治疗6 h、24 h后,分别检测血(TNF-α、IL-1β)、腹水(脂肪酶、淀粉酶)、胰腺(NF-κB及病理检查).结果 无论从胰腺本身病理改变、腹水胰酶水平、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还是胰腺组织中NF-κB水平,两种途径使用UTI都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腹腔灌洗组的效果优于静脉组.结论 在SAP的治疗中,UTI早期腹腔灌洗比静脉应用疗效更好.
作者:向珂;田伏洲;汤礼军;陈涛;高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佳治疗方法,但目前全世界均面临移植器官缺乏这一共同难题.我国尿毒症患者较多,在每年不断增加的尿毒症患者中,只有1%的患者获得移植机会.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具有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少、移植肾存活率高等优点,已成为解决供肾器官缺乏的有效途径.我科于2006年7月~2012年7月共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45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乐乐;陈萍;郭瑜;谭娟;任春容;廖亚军;张素琼;梁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表达及大豆异黄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异黄酮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与异黄酮组大鼠均行左侧UUO手术,假手术组分离左侧输尿管后不结扎.术前3 d开始,异黄酮组用大豆异黄酮[200 mg/(kg·d)]饲喂,其余两组予等量普通饲料饲喂.术后第3、7、14 d分别处死各组中的4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肾小管间质中TGF-β1、ILK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并用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肾小管间质TGF-β1、ILK及FN高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ILK与TGF-β1、FN表达呈正相关.异黄酮组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TGF-β1、ILK 及FN的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肾功能损害也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UUO大鼠肾小管间质ILK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相一致,ILK可能参与TGF-β1介导的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并保护肾功能.
作者:陈秋;杨靖;张琴;刘学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1985年第一次全国临床营养支持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1]至今,临床营养学科在我国发展已近30年,临床营养知识和技能在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带领下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2011年,随着<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颁布,国家卫生部对医院临床营养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作者:李硕;张意;陈琼;彭婷婷;刘颖;黄鹏;冯怀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高龄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静脉硬化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颈内静脉置管.
作者:马敏;许婷媛;何晓英;方丽;魏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烧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中,治愈12例(31.6%),好转15例(39.5%),死亡11例(28.9%).死亡原因主要为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ARDS、心功能衰竭.本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严重,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高达68.4%,Ⅰ型呼吸衰竭为42.1%,脓毒血症为31.6%.22例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培养出致病菌4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2例(25.0%),肺炎克雷白杆菌10例(20.8%),大肠埃希菌8例(16.7%),肺炎链球菌6例(12.5%),嗜麦芽假单胞菌4例(8.3%),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结论 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必须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措施,根据病原学早期、合理、足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并且积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作者:柯海文;王林;蒙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HIS系统的不断发展,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各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为医院管理层、医护人员和各级各类技术人员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管理和技术资料,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内部日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作为贯穿整个系统的核心,关系到医疗服务工作的准确性、临床医护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赵光;唐红;苏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影像学及AFP检查证实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行TACE治疗)和实验组(TACE+RFA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肿瘤缩小率分别为52.6%、7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57.9%)(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1个月,高于对照组(25个月)(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谭勇;张涛;彭晶晶;赵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20月龄的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g/(kg·d)],每组30只.另有30只3月龄的Wista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共4个月.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个月后,留取大鼠心肌标本,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SOD、MDA、CAT、NO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的心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组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1);(2)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的心肌SOD、NOS、CA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组的上述指标均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大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 老年大鼠心肌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增加,而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抑制这一趋势.
作者:韩磊;叶平;李鸣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川藏线逶迤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途经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14条波涛汹涌的江河,翻越二郎山、东达山、雀儿山等21座海拔4000 m以上的山隘,沿线气候恶劣,高原缺氧,气温变化大,昼夜温差在20 ℃左右,地质灾害频繁,常年有20余种不同的灾害发生,有的地方经常出现塌方、岩堆、飞石、泥石流、雪崩、滑坡,部分路段冰冻期长达8~9个月甚至终年积雪不化.
作者:周林;李国军;刘彦山;杨晓莉;杨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蛇毒降纤酶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蛇毒降纤酶10 U,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d;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MRS评分、损伤神经功能及Barthel 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蛇毒降纤酶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李杭娟;刘诗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1].药品标准是各级检验机构开展监督抽验的依据,药品标准执行准确与否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中国药典>2010年版(简称中国药典)50 ml及50 ml以下的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规定的装量检查,在实际检验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具体的操作方式、有效数字的修约、注射器的选择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艳丽;郄革红;张国庆;何德云;杜建红;赵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髌下脂肪垫损伤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针刀组)和对照组(电针组)两组.在治疗前后以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的复发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74%)(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63.64%)(P<0.05).结论 针刀可缓解脂肪垫损伤者疼痛症状,尤其是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较好优势,且具有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良好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温伯平;雷旭露;蒋蓉;程施瑞;苏丹;王梦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及肺动脉导管未闭(PDA)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封堵适应证,应用TTE筛选113例VSD、106例ASD、37例PDA患者,并对Amplatzer封堵器类型及大小进行预测,经导管在X线引导及彩超监测下进行封堵.结果 术后VSD、ASD及PDA封堵器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率分别为91.2%、91.5%及86.5%.结论 彩超对先心病封堵术病例、封堵器类型及大小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作者:王宝文;李光云;沈春生;马志显;耿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效应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38例入选的重症瓣膜病患者随机化分为rhBNP组(n=21)和对照组(n=17).各组术前均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排指数(CI)].术后监护室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常规强心扩血管药物治疗,rhBNP组给予rhBNP及强心药物治疗同时不再给予扩血管治疗.rhBNP给药方式:首先以1.5 μg/kg负荷剂量冲击,再以0.0075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以rhBNP组静脉给药前及给药后0.5、1、3、6、12、24 h为时间节点,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用药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以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rhBNP组较对照组PCWP在给药后0.5、1、3、6 h时间节点有显著下降(P<0.05),mPAP在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CI在给药后1、3、6 h时间节点显著上升(P<0.05).在药物不良事件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效应,进而改善心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作者:高峰;张近宝;姜建青;丁盛;周凯;唐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病例(1)患者安××,女,62岁,织金县人,因右侧髋关节疼痛10年余,加重2个月余就诊.于2007年9月行双侧髋关节CT平扫,示:双侧髋关节间隙狭窄,双侧股骨头变形,密度不均匀,可见多个囊性低密度影,双侧髋臼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右侧髋关节伴有半脱位,双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影无明显肿胀.CT诊断: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Ⅳ期).
作者:朱向会;阮守宇;欧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