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儿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刘文彬;许红波;袁丽

关键词:小儿,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慢性胃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和8(IL-6和IL-8),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4例HP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5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IL-2、sIL - 2R、IL-6、IL-8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 病例组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sIL-2R、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P感染相关的慢性胃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该类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定点医院统筹基金报销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作者:袁忠烈;罗则佳;贺希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血压、体重指数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疗的3122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血尿酸、血脂、血压、体重指数以及血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总发生率为18.39%.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21.03% vs 13.96%,P<0.05).在女性高尿酸组中,收缩压水平较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139.5±25.5)vs(133.4±221.3)mmHg,P<0.05].在男性高尿酸组中,BMI较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26.02±4.38)vs(25.11±3.24)kg/m2,P<0.05].男性人群中,高尿酸组患者的TC和TG均较尿酸正常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在女性人群中,高尿酸组患者的TG较尿酸正常组患者明显升高,而高尿酸组患者的HDL较尿酸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血压、体重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性别差异.

    作者:于丽;张利祥;马俐华;田洪臻;宋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在门诊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在门诊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8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各5~10 mg/d,疗程4 w.结果 二药合用后,降压效果明显.结论 二药合用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作者:杨建芬;李秀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病例女,21岁,间歇性上腹痛1年,再发1 d,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查体:左上腹压痛,左上腹触之饱满.超声检查:胰腺形态失常,主胰管未见增粗,于胰尾部查见一大小约8.0 cm×7.3 cm×8.8 cm的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包块后方回声增强,包块内可见黏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胰腺尾部混合性占位,考虑实性假性乳头状瘤.手术所见: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8.5 cm×7.5 cm×8.6 cm椭圆形囊实混合性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完整切除肿块.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作者:卢蕊;邹黎;李华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0例癌性胸水患者进行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根据治疗结束4 w后胸水变化、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来判断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经局部热化疗后,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8例,胸水控制总有效率83.3%.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局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63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结肠镜检查诊断大肠息肉后并采用氩气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镜发现大肠息肉363例(其中确诊腺瘤样息肉恶变5例),内镜下息肉切除330例,术后发生局部出血16例,通过内镜下治疗均有效控制.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简单、安全的方法.

    作者:罗朝晖;肖云;黄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吞咽障碍的病因和预后分析及文献复习

    吞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和肌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临床工作中难处理的复杂综合征之一.该临床综合征易引起患者脱水及营养不良,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科近3年共收治各类吞咽障碍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义;张宁;罗亨勤;刘纭含;田松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与结膜瓣移植对患者泪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与结膜瓣移植对患者泪膜的影响,为翼状胬肉合理术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56例64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联合组(28例31眼)和单纯组(28例33眼),单纯组仅进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而联合组在单纯切除的基础上,还进行结膜瓣移植.于术后定期检查患者泪膜的稳定性、干眼症情况以及眼球表面温度情况.结果 (1)术后3 d,联合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短于单纯组(P<0.05),基础泪液分泌少于单纯组(P<0.05),干眼症状评分DES(P<0.05)和眼球表面温度(P<0.01)高于单纯组;(2)术后1 w,联合组植片融合良好,未发现排斥反应,与单纯组相比,BUT、DES和眼球表面温度没有差异,基础泪液分泌少于单纯组(P<0.05).(3)术后3个月,除眼球表面温度外,联合组的其他指标均优于单纯组.结论 联合组术后中后期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较好,能够较好防止术后干眼症发生,并降低了危险因素,可进行推广.

    作者:李立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胃切除术出现高位脊麻1例

    病例男,74岁,50 kg,因吞咽梗阻感2个月余入院.既往两次胆道手术史,术前检查:BP 125/80 mmHg,HR 83次/min,Hb 133 g/L,HCT 40.7%,电子胃镜下取活检病理示:(贲门)腺癌,余无特殊.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8:45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BP 140/68 mmHg,HR 87次/min,SpO2 98%,吸氧,接中心静脉置管输液.

    作者:张镇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冰敷对Schatzke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肿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冰敷对Schatzke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术后隐性失血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科行Schatzke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手术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是否进行切口周围冰敷分为冰敷组(26例) 和非冰敷组(23例).通过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变化来推算患者隐性失血量(Hbl),再测量出患者术后第1~3 d的术侧胫骨平台平面肢体周径较术前相比增加的平均值,对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在冰敷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26.17±8.08)g/L,肢体周径增加平均值为(1.81±0.50)cm;在非冰敷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33.04±10.66)g/L,肢体周径增加平均值为(2.53±0.61)cm,两组隐性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平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Schatzkeer V型骨折,采用内外侧双切口治疗后,冰敷可减少隐性失血量及肢体肿胀,从而有益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作者:李兴鑫;姚一民;陈一平;娄延举;檀臻炜;张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3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135株(39.94%),其次是呼吸内科65株(19.23%);痰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为236株(68.82%).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敏感,其次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5.0%.结论 我院临床医师应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刘丛海;冷小燕;姜春玲;彭绍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成都军队干休所男性离退休干部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调查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为摸清成都地区军队男性离退休干部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现状,对定居成都市的1029例70岁以上军队男性离退休干部的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宋晓峰;马勇;周建华;张蜀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野战医疗所卫勤装备的使用管理与改进建议

    我院位于西南部唯一直辖市,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市接壤,扼守长江要道,地理位置特殊,水陆交通发达.自2006年起,随着总部配发的第二代卫勤装备陆续到位,其可通过一定的组合实现集装箱化,伴随保障能力良好[1],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抽组的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和快速反应能力,各类卫勤装备在野战医疗所完成抗震救灾、跨区机动演习、高原驻训等卫勤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朱艳;宋航;黄田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专科护士培养与护理学科发展

    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护士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和高技术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队伍.护理学科已成为一级学科,其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专科护理,而发展专科护理需要有专科护理人才作为支撑.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临床领域具有广博的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能力,能向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护士[1].

    作者:杨晓媛;刘文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性皮肌炎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病例男,53岁,因咳嗽、咳痰、眼睑红肿、发热伴头面部红斑20d,于2011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本月初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大量白色粘稠痰,伴发热(高达39.5 ℃),双侧上眼睑红斑、水肿,伴瘙痒,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

    作者:陈宇;杨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观察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探讨COPD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35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35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以及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BMD和BMC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Ca、P及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COPD患者BMD低于健康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

    作者:左莹;雷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不同时间段、多个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内皮素-1(ET-1)、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栓调节蛋白(TM)以及D-二聚体等5个凝血功能指标上,37例患者变化明显(观察组),52例患者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在发病48 h后均已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除AT-Ⅲ明显降低外,其他指标明显异常升高;观察组治疗良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残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有8例死亡,而对照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显著者的预后较差;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作者:李元斌;邓发斌;陈淳;周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口腔护理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头颈部集中了诸多重要器官,各器官部位交错,一旦发现肿瘤,多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很难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性切除,因此,放疗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反应.轻则引起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使患者进食困难、体重减轻、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反应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通过已破坏的口腔黏膜引起系统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了解放疗患者的口腔情况,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可减轻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陈莉;郭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移植成血管基因修饰MSCs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心肌局部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贴壁培养Wistar近交系大鼠MSCs,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VEGF165转染MSCs.30只Wistar近交系大鼠随机均分为转染组(MSCs/VEGF组)、对照组(MSCs组)、无血清培养基组(DMEM组).结扎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在梗死区边缘区行5×106(40 μl)细胞移植,DMEM组行等量培养基注射.移植前细胞行CM-DiI标记.移植1个月后行心脏B超测量EF值,经右侧颈内动脉左室内置管测量如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eart rate,HR)、左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pressure,LVES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大左室内压上升速率(+dp/dtmax)、大左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max).大体标本组织行HE、Masson染色.结果 培养的MSCs呈典型贴壁生长成纤维细胞样外观,CM-DiI能近100%标记MSCs.移植后1个月MSCs/VEGF组较其余两组LVEF、LVESP、LVEDP、+dp/dtmax、-dp/dtmax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标本HE、Masson染色染色病理变化亦明显优于其余两组.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心肌局部移植VEGF基因转染MSCs能显著改善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高峰;张近宝;姜建青;周凯;赵璧君;刘维永;Liu Weiyong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GRP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作用的新进展

    人类对神经影响骨塑性及生长的推测早可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神经纤维被证实存在于骨组织之中,并发现这些神经纤维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骨组织、骨膜及骨髓.

    作者:唐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