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郭晋
目的 比较3种术式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86例行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内固定)经骨折相邻的上下位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B组在A组基础上行伤椎椎弓根短钉内固定;C组在A组基础上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果 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或内固定取出后,比较椎体前后缘比值及Cobb角,B、C两组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P<0.05);比较内固定失效率,B、C两组优于A组(P<0.01).结论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在取出内固定后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成角,防止椎体塌陷,减少内固定失败、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作者:李海波;苟永胜;滕林;王勇;车峥;梁继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人类对神经影响骨塑性及生长的推测早可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神经纤维被证实存在于骨组织之中,并发现这些神经纤维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骨组织、骨膜及骨髓.
作者:唐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30年来,我国医学领域对外交往日渐增多,各种规模的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在我国举行,中医需要走向世界,中西结合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已经成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作者:万艳;姜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军队医院卫生勤务是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的是军队卫生工作规律及管理,对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1].然而随着现代军事医学观念的转变,我国的军队医院卫生勤务建设急待发展,如何培养军队医院卫生勤务人才对部队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作者:宋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妊娠滋养细胞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其病情发展快、病程短、转移早,治疗后仍有20%左右高危转移病例出现耐药或复发[1].本病患者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治疗以化疗为首选方案.但化疗疗程长,间隔短,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化疗相关知识,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以确保化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党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探讨COPD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35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35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以及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BMD和BMC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Ca、P及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COPD患者BMD低于健康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
作者:左莹;雷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300例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艾司唑仑作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3%,针刺联合药物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 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刚;张义;罗亨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冰敷对Schatzke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术后隐性失血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科行Schatzke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手术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是否进行切口周围冰敷分为冰敷组(26例) 和非冰敷组(23例).通过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变化来推算患者隐性失血量(Hbl),再测量出患者术后第1~3 d的术侧胫骨平台平面肢体周径较术前相比增加的平均值,对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在冰敷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26.17±8.08)g/L,肢体周径增加平均值为(1.81±0.50)cm;在非冰敷组,隐性失血量平均为(33.04±10.66)g/L,肢体周径增加平均值为(2.53±0.61)cm,两组隐性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平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Schatzkeer V型骨折,采用内外侧双切口治疗后,冰敷可减少隐性失血量及肢体肿胀,从而有益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作者:李兴鑫;姚一民;陈一平;娄延举;檀臻炜;张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体视学方法研究兔眼钝挫伤后脉络膜形态学指标的变化,了解兔眼血循环的改变.方法 以自由落体击伤试验兔右眼,损伤能量为3.3 J,造成灰兔单眼轻度钝挫伤模型,左眼正常对照.将兔眼眼球进行HE染色观察脉络膜病理学改变,并采用生物体视学中卡瓦列里原理法测定脉络膜的体积(Vc)、脉络膜血管的体积密度(Vv)、脉络膜血管的体积(Vb).结果 伤后脉络膜血管体积、血管的体积密度以及脉络膜血管的体积均较正常眼球相比明显减小.伤眼脉络膜体积为正常对照组的87.04%(P<0.05);伤眼脉络膜血管体积密度为正常眼球的87.70%(P<0.05);伤眼脉络膜血管体积为正常对照组值的69.94%(P<0.01).结论 生物体视学中卡瓦列里原理法测定兔眼脉络膜体积和脉络膜血管体积有效可靠,并能量化比较损伤前后脉络膜及其血管形态学的变化.眼球钝挫伤后脉络膜受到明显损害,脉络膜血管体积明显减小,可能导致脉络膜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影响钝挫伤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燕;林立;蒋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抗p21ras单克隆抗体(mAb)KGH-R11、KGH-R2、KGH-R3与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 mAb KGH-R1、KGH-R2、KGH-R3抗体,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30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和组织学评分(HSCORE)分值,确定这三种抗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正常组织免疫反应性的差异.结果 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分别与70.00%(21/30)、76.67%(23/30)、60.00%(18/3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为81%、100%、68%,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277.50分、272.50分、264.00分;分别与30.00%(9/30)、23.33%(7/30)、33.33%(10/30)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75%、8.00%、10.20%,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7.75分、8.00分、10.20分.结论 这三种单克隆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免疫反应性较强,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免疫反应性较弱或呈阴性反应.因此,这三种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性抗体,用于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治疗.
作者:郝岩;张代军;甄时建;王丽;宋蜀伶;陈玥;杨举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气雾剂组(对照组)24例和布地奈德加孟鲁司特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每晚顿服,共12 w,并随访20 w.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显效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每月哮喘日间及夜间发作次数,每月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结论 孟鲁司特钠与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地奈德.
作者:侯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张双重钡餐造影诊断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近13年收治食管癌2417例,入院后均常规行低张双重钡餐造影检查,对发现的食管重复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行低张双重钡餐造影时,均同时发现食管两处癌灶,病程6个月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两癌灶之间均间隔正常食管组织,符合同时性重复癌的诊断标准.结论 低张双重钡餐造影较普通吞钡检查具有明显优点,能明显提高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清;张云泉;李锦青;李福锁;禹智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头颈部集中了诸多重要器官,各器官部位交错,一旦发现肿瘤,多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很难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性切除,因此,放疗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反应.轻则引起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使患者进食困难、体重减轻、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反应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通过已破坏的口腔黏膜引起系统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了解放疗患者的口腔情况,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可减轻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陈莉;郭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 (1)患儿,女,6岁,因咳喘3 d,加重1 d来院就诊.既往反复多次发生受凉后咳嗽、喘息,有湿疹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气稍促,R 35次/min,HR 105次/min,口唇无发绀,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少量中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检测正常.给予常规抗感染,普米克令舒1 mg加博利康尼令舒2 ml雾化吸入,2次/d;硫酸沙丁胺醇2.4 mg口服,1次/12 h,与雾化治疗间隔 4 h.同时每日睡前服用孟鲁司特5 mg.用药4 d后,患儿咳喘明显减轻,但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夜间异常兴奋不易入睡等现象.停孟鲁司特2 d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夜间能安静入睡.
作者:蒲昭霞;李亚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男,74岁,50 kg,因吞咽梗阻感2个月余入院.既往两次胆道手术史,术前检查:BP 125/80 mmHg,HR 83次/min,Hb 133 g/L,HCT 40.7%,电子胃镜下取活检病理示:(贲门)腺癌,余无特殊.拟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8:45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BP 140/68 mmHg,HR 87次/min,SpO2 98%,吸氧,接中心静脉置管输液.
作者:张镇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黎巴嫩任务区是联合国早的维和任务区.1978年3月19日,根据联合国第425、426号决议,安理会决定成立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s in Lebanon,UNIFIL)[1].2006年6月,我国向黎巴嫩维和任务区派遣了首批维和工兵营;2007年2月,派遣了60人的维和医疗分队组建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是目前任务区内唯一的1所二级医院,主要负责为联黎部队约1.2万名维和军人和民事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向当地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作者:石清明;李学成;邓波;范泉水;殷旭东;马峰;刘富春;贺旭;牛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纽.湿邪入胃络,导致胃络失和,络气不畅,升降失职,胃络为病.本文探讨了湿邪入胃络的病因病理及辩证施治,有助于提高胃络疾病的诊治疗效,为保障驻西南高湿环境部队官兵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钟梁;呼永河;李静;田卫卫;孙薏;匡红;李硕;周龙甫;钟国成;沈涛;杨宇;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作者:袁忠烈;罗则佳;贺希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A50染液pH值变化对宫颈脱落细胞染色的影响,寻求提高巴氏染色质量的方法.方法 用1 mol/L Na2CO3和1 mol/L HAC分别处理EA50染液,测定其pH值,观察宫颈脱落细胞在不同pH值EA50染液中染色的效果.结果 宫颈脱落细胞在低pH值染液中着色不鲜艳,细胞质染色异常,表现为红染严重,红、黄、绿着色对比不清晰;宫颈脱落细胞在高pH值染液中着色不鲜艳,细胞质染色异常,表现为绿染严重,红、黄、绿着色对比不清晰;宫颈脱落细胞在pH值4.0左右染液中细胞着色鲜艳,细胞质染色正常,红、黄、绿着色对比清晰.结论 EA50染液pH值变化对巴氏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稳定染液的pH值在4.0左右可显著提高巴氏染色质量.
作者:曹加兴;赵玺龙;字灿忠;郑艳梅;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EG的识别.方法 对我院1995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15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15例EG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15/15,100%)、腹泻(11/15,73.3%)、腹胀(8/15,53.3%)、恶心(2/15,13.3%)等.其中3例(20.0%)主要表现为腹水,1例(6.7%)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所有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明显增高,其百分比为9.8%~63.7%,平均(27.2±13.6)%;绝对计数为(1.1~6.0)×109/L,平均(3.1±1.4)×109/L.15例胃镜检查中,13例(86.7%)显示胃窦、十二指肠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肠镜检查患者中,5例(71.4%)结肠黏膜出现类似改变,并以回盲部多见.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见大量嗜酸细胞浸润.3例腹水均为渗出液,腹水中嗜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6%~65%,平均(53±15.1)%.所有患者均经泼尼松治愈,疗程32~60 d.结论 EG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腹水型患者少见,不易早期诊断.治疗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预后良好.
作者:张树荣;范宗江;李绕梅;张延涛;万淑琴;朱颖;江洪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