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谈跃
干部体检工作是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重要工作,是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院积极适应新时期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新形势,坚持以部队需求为牵引,积极开展上门体检服务,探索了一条为部队优质服务的新路子,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体系部队的好评.
作者:邓华;陈建明;颜彬;杨昕;曾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荡洗对根管预备后疼痛及疗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40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声荡洗组和注射器冲洗组,观察两组根管预备后疼痛程度及疗程.结果 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超声荡洗组在根管预备后疼痛和患者的复诊次数上分别轻于及少于注射器冲洗组(P<0.05);对于慢性牙髓炎患者,两组在根管预备后疼痛和复诊次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采用超声荡洗,能够减轻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预备后出现的局部疼痛,同时减少患者根管治疗复诊次数.
作者:赵冰;黄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一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分析.方法 先后采集该家系3代共5人静脉血,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和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分别使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对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和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 先证者PT和APTT 正常,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下降,抗原性在正常范围,其母亲的表型检测结果 与之相同.家系其余成员检测结果 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该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表现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无出血或血栓.
作者:陈要朋;黄丽;刘铁牛;高慧;钱无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TAO年发病率男、女分别为16/10万和3/10万,由于TAO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治疗远比诊断复杂[1].球后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眼球后肌锥内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是目前治疗TAO局部给药的重要途径,它具有疗效快、给药准确、同时又避免全身用药副作用大的优点[2].由于TAO是以眼外肌肥大,眶内压增高导致眼球突出为特征,增加了球后注射的难度[3],加之治疗期内眼眶部需反复多次进行局部注射,方法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探索,对球后注射方法进行改进,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光琳;洪愉;曹娟;石惠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枯草二联活菌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3期)、EMBase、PubMed、CNKI、CBM、VIP(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1年10月)中关于枯草二联活菌防治A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5.1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RCT,包括28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枯草二联活菌预防婴幼儿ADD效果优于对照组 [RR=0.38,95%CI(0.32~45),P<0.01],用于辅助治疗婴幼儿ADD总有效率优于空白对照组[RR=1.34,95%CI(1.18~1.52),P<0.01],且优于其他微生态制剂[RR=1.14,95%CI(1.04~1.24),P<0.01];枯草二联活菌制剂治疗成人ADD总有效率优于空白对照组[RR=1.28,95%CI(1.11~1.48),P<0.01],内镜下复查结果 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于现有临床证据,枯草二联活菌制剂防治ADD有效,安全性好.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 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作者:刘立立;陈路佳;胡正波;卢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水凝胶湿敷治疗脂肪乳剂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6例脂肪乳剂致2、3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0.9%生理盐水凝胶(美诺佳)湿敷,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观察72 h后局部皮肤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局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水凝胶湿敷能有效治疗脂肪乳剂外渗所致静脉炎,操作简便,起效快,效果好.
作者:陈亭;卢嘉渝;杨晶;刘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trans-scaphoid perilunar dislocation,TSPD)是指合并有舟骨骨折的月骨周围脱位,舟骨近端骨折块和月骨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关系正常,而远端骨折块和其他腕骨一起发生脱位,可分为背侧脱位和掌侧脱位.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是腕部少见的严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多以背侧脱位为主[1],早期漏诊及误诊率极高[2],后期常发生舟骨骨不连、舟骨坏死、腕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腕关节及手的功能,治疗上较为困难[3].对于TSPD的治疗不仅要恢复腕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而且要确保舟骨骨折的愈合,避免发生舟骨坏死.虽然人们对其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仍然缺乏定论,存在争议.笔者就TSPD的相关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川;朱跃良;苏踊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HPLC法,对紫果西番莲叶中异牡荆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首先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HPLC,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4.6×250 mm,5 μm);乙腈-0.1磷酸(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异牡荆素在0.012~0.120 mg/ml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 1.4%;紫果西番莲叶中异牡荆素的平均含量为0.0873%.结论 该方法 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西番莲属植物中异牡荆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孔秋玲;赵瑞瑞;邹江冰;蒋琳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医药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内容.TDDS具有以下特点:全身作用的药物经皮给药可以克服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效解决药物在体内易失活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及半衰期短等问题;而对于局部作用的药物,经皮给药则可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疗效,降低全身的药物不良反应;能长期维持稳定的给药速率和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是经皮给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要求经皮给药的药物具有合适的理化性质,包括适当的稳定性、熔点较低、分子量较小、其饱和水溶液具有合适的pH值、对水相和油相均有一定的亲和力等,只有具备了上述特点,药物才能透过皮肤角质层取得治疗效应.
作者:赵先英;张涛;刘毅敏;张定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1]提出:为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使用机械按压装置应尽量减少对胸外按压的延误或中断.为此,使用者应该进行适当培训并做到熟练配合.我科自2009年以来,应用美国产蓝氏威克R-301心肺复苏机,按照我科自行制定的3人6步搬运程序,抢救了86例心跳骤停患者,现将护理配合工作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志;陈亚平;乔着意;赵庆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根据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我军正在实施战略转型.人才是军队转型建设关键的链条、重要的支撑和基础的保证[1].随着军队转型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三军联勤体制改革的深化完善,要求军队卫勤人才不仅要具备完成本级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还要超越军兵种、部门界限,具有多军种军事医学知识技能,能够应对多样化的卫生联勤保障任务[2].因此,需要在卫勤人才的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和提高.
作者:姬悠然;张雨龙;顾仁萍;陈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评价BEGO种植系统种植术后1、3个月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患者共计植入种植体20枚,术后1、3个月定期随访,检查患者口腔卫生情况,通过探诊种植体周龈沟观察种植体周软组织情况,拍摄X线全景片检查种植体周硬组织变化,评价种植体术后短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3个月,20例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平均值分别为0.32 mm、0.47 mm,各有1例出现牙龈炎,经局部处理后炎症得以控制,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结论 采用BEGO种植系统修复的患者,术后软组织炎症出现少,边缘骨吸收在正常范围内,短期稳定性较好.
作者:谭红;屈力;钟科;陈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13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与胸部CT、病理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3例IPA患者中,病理确诊2例,临床诊断11例;男性12例(92.3%),女性1例(7.7%);年龄55~86(73.5±1.2)岁.13例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1例(84.6%),糖尿病5例(38.5%),肺结核4例(30.8%),哮喘3例(23.1%),COPD合并哮喘3例(23.1%),肺癌2例(15.4%).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有咯血4例(30.8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11例(84.6 %),盗汗6例(46.2%),胸痛8例(61.5%)等.胸部CT表现为多样性,无特异性.抗真菌药物治疗13例,好转出院5例(38.5%),死亡6例(46.2%),自动出院2例(15.3%).结论 IPA多为继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无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误诊率较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本病需结合基础病史、临床症状或体征、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史、是否有机械通气史、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靠组织学检查.治疗方面主要是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临床怀疑为IPA患者,应积极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
作者:李小波;李光清;陈秋伶;王馨平;张琼;梁颖隽;亓占中;白光洪;吴明亚;李东;张欣;肖兴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杜氏包皮环扎器对包皮环扎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成人和能配合的学龄儿童采用1%利多卡因行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不能配合的学龄前儿童直接用氯胺酮麻醉.待麻醉生效后,用环扎器环扎过长的包皮,特长包皮或包茎可先行包皮背切,然后环扎剪除,创面涂消炎药膏.结果 9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其中85例在术后9~13 d,环扎线以外的远端干性坏死包皮自行脱落,沿扎线的切缘愈合,切口外观整齐美观;另7例因包皮较厚或扎线不够紧,延迟到术后16 d坏死包皮才脱落.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费时短,一人即可完成,且微痛、微创、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术后包皮前后左右对称,创面愈合整齐美观,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唐慧东;李燕;柳林;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这类复杂创面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这类病例首先清创后,VSD充分引流,促进肉芽生长;肉芽创面植皮,VSD敷料覆盖加压,同时感染性腔隙内继续VSD引流,促进肉芽生长.移植皮片成活后,残留腔隙继续VSD敷料引流,直至肉芽填满腔隙,后通过换药或植皮封闭创面.结果 27例患者植皮均一次成活,腔隙经多次VSD引流后填满肉芽,作相应处理后愈合.结论 VSD用于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的处理,操作简单、易行,能明显减轻医师的工作量,患者痛苦小,不需皮瓣或肌皮瓣移植等复杂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张彦标;王晓娟;李先慧;冉峰;黄涛;杨朝春;陈伟;周阳;蒋金恒;刘德贵;薛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例男,45岁,乘飞机初进高原12 h,头晕、头痛伴心慌4 h就诊.查体:体温36.7 ℃、心率90次 /min、呼吸21次/min、血压220/130 mmHg、血氧饱和度80%,体型偏胖,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查头颅CT、心电图、胸部X片均未见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口服降压药(络活喜5 mg,1次/d;倍他洛克12.5 mg,2次/d),血压控制尚可.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诊断:(1)急性高原反应;(2)高血压危象.立即给予吸氧、口服降压药(络活喜5 mg)、抗高原反应等治疗,并监测血压(30 min/次).6 h后血压控制在150/95 mmHg左右.次日患者无特殊不适,乘飞机返回内地.
作者:孙迎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菌株败血症抗生素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 2011年10~11月本院术后感染发热患者(男9例,女9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常规药敏试验测定菌株小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株KPN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表型对所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敏感或中介;碳青霉烯酶试验阳性,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试验阳性.药敏试验回报前经验用药抗菌治疗;药敏结果 报告后,3例患者药敏结果 显示经验用药药物敏感,继续用该药治疗,抗菌治疗7~12 d;2例患者合并念珠菌感染;其余13例患者,在药敏结果 报告后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3~5 d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即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临床可疑产碳青霉烯酶的多重耐药KPN菌株感染,临床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药敏试验结果 仍是主要依据,与碳青霉烯酶(可降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产生与否无直接关系.
作者:薛文成;褚美玲;马均;任微;王璐;孟冬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保留灌肠法是临床上一种常用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我科应用思密达联合小檗碱放入生理盐水后,再用复尔凯胶瓶盖盖于塑料输液瓶上,采用静滴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卫群;张熊丽;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连续多次血液透析滤过(cmHDF)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尿毒症合并严重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cmHDF组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常规方法 (on-line HDF),3次/w,4 h/次;HD+HP组采用每周2次常规透析加1次常规灌流,连续2 w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皮肤瘙痒缓解程度,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3+、β2-MG、CRP水平.结果 cmHDF组治疗结束时全部患者均完全缓解,缓解率达100%;HD+HP组治疗结束时,仅有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缓解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P3+、β2 -MG、CRP均下降,但cmHDF组比HD+HP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cm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优于HD+HP,与cmHDF清除血液中、大分子尿毒素物质有关.
作者:王勤;高瑾;蒋凤;舒勇;吴莉莉;孙丹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类凝血酶(TLE)属于胰蛋白酶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能够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解释放血纤肽A(fibrinopeptide A,FPA)或B(FPB),导致纤维蛋白的单体首尾聚合而凝固,所以被称为类凝血酶.具有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流变、保护缺血再灌注神经组织、止血等生物学活性,笔者综述其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泽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