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鲁利群;江俊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103例,随机分为HBO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惊、脱水等,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生后3 d)和治疗后(生后14 d)血清NSE的含量;以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近期疗效;随访至1岁,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终评估,以精神运动发育商(DQ)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HBO组血清NS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O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1岁时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对HIE新生儿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肝功能衰竭是各种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在我国以十分常见的重型肝炎为其典型代表,病死率高达60%~80%.迄今为止,传统内科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几无良策.肝脏移植虽为目前肝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受供体来源、免疫排异、围手术期以及移植费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供肝来源的紧缺,使不到10%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有幸获得肝移植(我国获得肝移植的患者比例更低).

    作者:刘先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人体血压和体液的重要调节系统.多种药物对抗RAAS系统的不同阶段,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都能有效降低血压,延缓或逆转靶器官损害.但ACEI和ARB均不能完全阻断RAAS.

    作者:谢琳刚;廖忠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妊娠中晚期重度痔18例

    目的 总结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8例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晚期流产或早产等进行统计.结果 1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 min,术后住院4~7 d;术后尿潴留5例(28%),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随访至分娩及产褥期结束,无一例晚期流产或早产;产褥期无内痔出血及混合痔脱出等.随访1年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陈辉;李凌雯;耿协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现代化管理创新的思考

    医院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内涵发展.切实把管理创新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环节质量管理创新过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梯业;颜伟;孙冬丽;贾殿和;周宁新;姜合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病康药效学实验

    目的 观察胃病康颗粒对大鼠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各组动物麻醉后,在胃腹侧壁胃与幽门窦交界处的中央部位注入乙酸,形成化学损伤型胃溃疡模型,于术后第2 d将动物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动物,均采用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胃苏颗粒:1.4 g/kg;其余3组为胃病康大、中、小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6、8、4 g(生药)/kg.按1 ml/100 g体重的体积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观察动物,比较各组胃黏膜溃疡直径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胃病康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的溃疡直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愈合率在30%~45%之间,胃苏颗粒有类似的作用.结论 胃病康颗粒对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开华;于波涛;陈华;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标准的探讨

    目的 探索现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标准判断方式的缺陷.方法 分析现行标准的评定结果,寻找存在的问题.结果 受检验医师的主观影响和标本不同状态的客观影响,导致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尝试改进报告方式,更客观地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描述.结论 改进后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结果更准确,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作者:唐超;顾长国;刘书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疗效.方法 将40例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降压(以ACEI/ARB药物为主)治疗,治疗组予当归黄芪汤联用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均合并使用双嘧达莫、利尿剂、金水宝胶囊及ACEI/ARB以外的降压药.检测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24 h尿蛋白、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血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归黄芪汤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增加其血浆白蛋白水平,并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减轻蛋白尿对肾小管、肾间质的损害,改善浮肿、营养状况等.

    作者:罗仕云;周刊;陆恩峰;方如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注射用头孢替安与谷氨酸诺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注射用头孢替安与谷氨酸诺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对上述两种药物配伍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外科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独到的优势获得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应用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自1991年Jacobs等[1]尝试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手术并取得成功以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推广[2-3].我科自2008年10月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19例,效果满意,现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跃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导管导丝技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病变67例

    目的 探讨使用泥鳅导丝、血管导管技术在胃、肠镜无法通过的消化系统狭窄病变中建立工作通道,从而完成诊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结肠恶性狭窄,且胃、肠镜均不能通过的病例67例,在X 线监视下通过递送导管、超滑导丝使之通过狭窄或阻塞段,经交换导管替换软头特硬导丝后,由硬导丝引入支架系统,将支架送入狭窄段释放或引入减压、营养管.结果 67 例中,64例成功通过并完成后续操作;成功地放置了61个支架,支架置于食道26个,幽门部8 个,胃肠吻合口7 个,十二指肠降段和水平段14 个,近端空肠2个,结肠4个;植入十二指肠营养管8根,胃肠减压管6根.另3例在空肠起始以远15 cm以上,导丝通过后,因支撑不足而无法完成后续治疗.结论 使用导管、导丝技术完成胃肠镜不能通过的胃肠道狭窄病变放置支架、营养管及减压管是一种高效、创伤小、立竿见影的方法.

    作者:张文华;周生林;罗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例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在肝包虫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肝包虫病患者采用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的术式,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术后随访20例,时间6~24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肝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术可以有效防止术中囊液外漏、残腔形成及术后复发,达到了根治肝包虫病的目的.

    作者:张鑫;高峰;刘彩霞;宋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为临床老年慢性心衰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对其多病因构成特点、心衰类型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进行心功能判断.结果 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常见老年人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为主要基础疾病,且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作者:魏玲;苏瑶;付莉;朱姿英;卢国良;赵文博;杨晓华;张筱军;刘绍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小剂量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42例接受rt-PA和49例接受UK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病例资料,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脉总再通率rt-PA组和UK组分别为85.71%和61.22%(P<0.05);患者在发病3 h和3~12 h内溶栓,冠脉再通率在rt-PA组为94.11%和80.00%(P>0.05),在UK组为70.00% 和58.97%(P>0.05);出血并发症rt-PA组和UK组分别为9.52%和10.20%(P>0.05).结论 rt-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并且两组在发病后3 h内较3 h后溶栓均能取得更高的冠脉再通率,但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肖建强;何国平;季建国;钱亿超;周惠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为舌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996~2004年手术治疗的137例舌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进行Cox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137例病例中,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pN(+)76例,颈淋巴结转移率55.47%,其中颈淋巴结转移受累区域为Ⅰ、Ⅱ、Ⅲ、Ⅳ、Ⅴ,其中Ⅱ区高;Cox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低受累区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N(-)和pN(+)中颈淋巴结转移低受累区域Ⅰ、Ⅱ、Ⅲ、Ⅳ和Ⅴ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46.88%、41.18%、0.00%、0.00%(P<0.01).结论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常见于Ⅰ、Ⅱ、Ⅲ区,临床颈淋巴结转移阴性(CN0)患者可选择包括Ⅰ、Ⅱ、Ⅲ区的区域性清扫,可有助于提高颈部控制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维银;张建设;张定涛;李晨军;羊书勇;李浩;吴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兔角膜缘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兔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方法,并获得兔角膜缘干细胞.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角膜缘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对原代培养第7 d的细胞进行p63、AE5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原代培养的细胞通常在7 d左右即可达到80%~90%的融合,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边形,核质比例大,表现出较强的增生能力.结论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角膜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较纯、未分化、有增生能力的角膜缘干细胞.

    作者:肖莉;肖莉;肖莉;肖莉;苏敏;石清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业务流程再造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成为衡量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做根本性(fundamental)的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性(dramatic)的改善[1].

    作者:缑文海;钟靖明;王海英;王福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肾移植术后器官的排斥反应始终存在,决定了移植术后病人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使其机体免疫力相对普通人低,加之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易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肾移植数量的增多,真菌感染率在明显上升[1].我科于2005年1月~2009年6月进行了543例肾移植术,其中54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安丹;韩孟霞;董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ACEI/Arb、利尿剂、地高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QTd、QTc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QTd、QTcd及VA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LVEDD和LVES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缩小(P<0.05),LVEF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代静澜;古平;牟海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儿童青光眼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儿童青光眼为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在胚胎期和发育期时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儿童青光眼原则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儿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仍需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以控制眼压[1].由于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全身耐受性差,故其用药后发生全身副作用的风险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正确用药,密切观察用药期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确保患儿的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笔者将我院对青光眼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鲁霞;邹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伽马刀治疗颈静脉球体瘤2例

    病例 患者1:女性,42岁.因左耳进行性听力下降伴搏动性耳鸣2年收入我科.患者左耳无流脓、流血史,半年前出现面瘫,眩晕发作2次,每次眩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持续时间1 h~1 d,对症治疗后好转.右耳无异常.检查:左耳鼓膜完整,鼓膜紧张部下部色泽不清.纯音测听:左耳全聋.乳突X线片示:左侧乳突区浑浊,密度增高.

    作者:窦艳玲;冯怀志;袁树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