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琴;赵俊胜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群发性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及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方法 对1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13例伤员中,除1例因极重度烧伤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伤后48 h死亡外,其余伤员均成功度过了休克期和感染期.结论 对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加强气道管理,为烧伤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有效提高生存率.
作者:徐光;盛宏申;张新颜;余巧;杨和强;李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8例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晚期流产或早产等进行统计.结果 1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 min,术后住院4~7 d;术后尿潴留5例(28%),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随访至分娩及产褥期结束,无一例晚期流产或早产;产褥期无内痔出血及混合痔脱出等.随访1年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陈辉;李凌雯;耿协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ACEI/Arb、利尿剂、地高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QTd、QTc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QTd、QTcd及VA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LVEDD和LVES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缩小(P<0.05),LVEF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长期应用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QTd、QTcd及VA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代静澜;古平;牟海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现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标准判断方式的缺陷.方法 分析现行标准的评定结果,寻找存在的问题.结果 受检验医师的主观影响和标本不同状态的客观影响,导致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尝试改进报告方式,更客观地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描述.结论 改进后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结果更准确,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作者:唐超;顾长国;刘书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2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G组(格拉司琼40 μg/kg)、F组(氟哌利多80 μg/kg)和N组(生理盐水50 ml),每组92例.各组常规全麻诱导插管后给予相应药物静脉滴注,然后实施手术.观察各组术后12 h内及12~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和F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1~0.05);G组与F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胡俊梅;牟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人体血压和体液的重要调节系统.多种药物对抗RAAS系统的不同阶段,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都能有效降低血压,延缓或逆转靶器官损害.但ACEI和ARB均不能完全阻断RAAS.
作者:谢琳刚;廖忠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皮肤损害以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为主,呈多形性改变,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一般称湿疹为浸淫疮、湿疡证.系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因脾胃虚弱,心经有火,血燥生风,瘀久溢肝,起交溢脂,病久反复.中医辨证可分为湿热浸淫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在临床中,借鉴前贤的经验,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予湿疹患者辨证施护,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云娣;刘艳梅;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儿童青光眼为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在胚胎期和发育期时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儿童青光眼原则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儿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仍需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以控制眼压[1].由于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全身耐受性差,故其用药后发生全身副作用的风险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正确用药,密切观察用药期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确保患儿的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笔者将我院对青光眼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鲁霞;邹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中药注射剂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常用5种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适应证,确定不同中药注射剂的治疗特色和适用范围.结果 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中药注射剂在使用时应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严格把握适应证,尽量减少联合使用.结论 应用中药注射剂,应选择有针对性的用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雪;姜旻;刘琼;肖女;盖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老年人因多种原因易发生骨折,所以预防老年人骨折的发生是疗养院安全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疗养老年人发生骨折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峭青;刘大鹏;陈谨献;陈丁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病人80例(排除颅脑手术或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ASA 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40例.R组:瑞芬太尼0.1 μg/(kg·min),异丙酚0.1 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F组:芬太尼0.03 μg/(kg·min),异丙酚0.1 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两组病人麻醉诱导用药相同.分别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患者于苏醒后30 min行疼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和 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后VAS评分R组高于F组(P<0.01).结论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麻醉维持苏醒时间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近似,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
作者:洪英才;麻伟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兔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方法,并获得兔角膜缘干细胞.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角膜缘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对原代培养第7 d的细胞进行p63、AE5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原代培养的细胞通常在7 d左右即可达到80%~90%的融合,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边形,核质比例大,表现出较强的增生能力.结论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角膜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较纯、未分化、有增生能力的角膜缘干细胞.
作者:肖莉;肖莉;肖莉;肖莉;苏敏;石清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88例男性2型DM患者(DM组)和97例男性非DM患者(非DM组)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股骨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 (1)两组间所测部位BMD均无显著差异,但DM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脂肪质量,左大腿肌肉质量均比非DM组显著降低.(2)在DM组,体重与腰椎BMD、左髋各部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左股骨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与L1、L3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L2、L3、股骨颈、股骨干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3)在非DM组,体重、体重指数和各部组织成分质量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体重指数、全身脂肪质量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BMD、左股骨各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与左股骨各部BMD(Wards三角除外)、L1 BMD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也与左股骨各部BMD呈明显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与股骨颈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男性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质量和左大腿肌肉质量明显减少,身体成分与BMD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非DM者相比有较多不同,其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游志清;万勇;金小岚;程莹;郎红梅;艾智华;付静;邢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外科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独到的优势获得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应用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自1991年Jacobs等[1]尝试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手术并取得成功以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推广[2-3].我科自2008年10月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19例,效果满意,现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跃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统一全军的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有效控制训练伤,2001年8月1日<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被批准在全军执行[1].军事训练伤是和平时期部队减员和官兵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当前部队军事训练伤住院伤员特点,提高军事训练伤防治水平,笔者对2004~2008年某部队医院收治军人训练伤住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宇平;李运明;封宗超;李小凯;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球囊成形术,结合髂、股动脉支架置入和动脉取栓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病变50条,球囊成形术成功疏通48条动脉.流入道病变予髂动脉支架置入4例,股动脉支架置入6例,股、腘动脉血栓取栓6例.术中并发导丝穿通血管壁2例.结论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好.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方伟;尹存平;张鹏;邱天;苏宏斌;张铠;谢映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拉萨地区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14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照世居者与移居者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人群病因学差异.结果 世居者以消化性溃疡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病因,移居者以应激性溃疡为主要病因.结论 拉萨地区不同人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显著差异,在预防上应有不同侧重点.
作者:普布次仁;张昊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防治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使用含顺铂的联合方案行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使用穴位贴敷结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防治恶心、呕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93.8%,对照组分别为72.3%、79.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程晓春;张世荣;马彩霞;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护理文件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反映住院患者病情发展全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原始凭证,某些护理文件还具有法律效应,同时也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1].但是,护理文件中常存在医护记录时间不一致、记录遗漏、记录差错、病历涂改或代签他人姓名、护理记录缺乏客观性和连续性等问题[2].
作者:江珉;朱燕;李燕萍;施兆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监测流产后妇女排卵时间,研究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对恢复排卵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进行流产的妇女共124例,分为人工流产组(61例)和药物流产组(63例),利用BBT测定、尿促黄体生成素(LH)半定量检测试纸测定和B超(USS)监测排卵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间年龄、孕次、初潮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表明,药物流产组排卵恢复时间明显滞后于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药物流产较人工流产患者排卵恢复时间延迟,这可能与药物流产改变患者体内内环境有关系.
作者:王卫疆;刘蓓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