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法用于小鼠耳廓肿胀优化实验条件探索的研究

辛志伟;张仲林;臧志和;钟玲

关键词:小鼠, 耳廓肿胀, 均匀设计, 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规范筛选小鼠耳片肿胀模型的造模佳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以二甲苯为造模药物,以小鼠耳片肿胀率为指标,考察二甲苯用量和造模时间对此指标的影响程度,用直线回归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寻找佳实验条件.结果:小鼠耳片肿胀模型的佳条件为:二甲苯用量25μl,造模时间90 min.结论:联合应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法筛选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的实验条件,科学可行,将推进该实验的规范化研究.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氟哌利多致抽搐1例

    病例女,藏族,8岁.因外伤致左上臂疼痛3 h入院.入院门诊查X线片示:左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查体:体温38℃、心率148次/min、血压95/60 mmHg,体重25 kg,神志清晰,左上臂轻度肿胀,末梢循环和皮肤弹性尚好,余查体未见特殊异常.入院后给予消炎、制动等对症处理,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03 g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作者:安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益中药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研究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由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出良好的改善症状的能力,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中医对RA有肯定的治疗作用,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特别是补益类中药,如人参、淫羊藿、地黄及山茱萸等,虽然药效强度不及西药,但其副作用却远比糖皮质激素小的多,并可较长时间使用,往往疗效显著.本文就类糖皮质激素样补益中药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郭明阳;闫翔;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球囊成形术治疗

    我院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对4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的膝下动脉病变采用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尹存平;方伟;张鹏;邱天;苏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的纯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纯化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促进复活因子(resuscitation - promoting factor,Rpf)Rv2389c蛋白,并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有无促进作用.方法:用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并将其加到一定浊度的结核分枝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培养液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菌液OD600值.结果:经过纯化,得到了去掉谷胱苷肽转移酶(GST)标签的重组Rv2389c蛋白,浓度为306.9 μg/ml,且发现Rv2389c蛋白对结核分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成功纯化了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并证实它具有生物学活性,能促进结核分枝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立青;苏明权;郝晓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釉质脱矿的研究

    目的: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在定量检测釉质脱矿中的适用性,寻求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龋损的方法.方法: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0.1 mol/L乳酸的脱矿液(pH 4.6)为实验组,分别对4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24h、48 h及96 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价各组釉质块脱矿差异.结果:随着脱矿时间延长,釉质脱矿面积显著增大(P<0.01),而脱矿区总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对釉质脱矿量进行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且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等优点.

    作者:行勇军;刘鲁川;韩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引起足背皮肤坏死1例

    病例王某,男,8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2 W伴下肢浮肿,于2008年3月3日入我院干部病房.入院时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烦躁不安、吵闹,拒绝进食、服药、输液等;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2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病史.

    作者:郭硕;谭志胜;王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为体系官兵申请办理医疗卡存在问题与对策

    医疗卡是部队官兵就诊的信息载体,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军队医疗卡制度不断完善,对节约卫生资源、简化就医流程、健全健康档案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医疗卡在申请办理过程中制作周期较长、监管渠道单一、工作缺乏连贯性等原因,导致了体系医院在审核办理医疗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研究与改进.

    作者:向劲松;陈建明;杨昕;马舒;余凤阳;陆亚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例大肠息肉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好发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癌变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103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检出率12.8%,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好发年龄50~69岁,占59.1%;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各占63.8%、23.7%、8.9%和3.6%;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4.0%、升结肠9.8%、横结肠6.7%、降结肠4.5%、乙状结肠33.9%、直肠41.1%.132例患者中,便血46例,21例息肉直径大于1.5 cm者皆有便血;有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0%,癌变息肉平均直径2.8 cm.结论: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息肉直径较大及局灶癌变者易出血,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容易癌变;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作者: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赵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G)、对照组(CG)、三七总皂苷组(PG)、地塞米松组(DG).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24 h后PG组腹腔内给予三七总皂苷干预,各组分别于7、14.21,28 d处死动物后,观察其病理变化、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Cle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典型的肺纤维化过程,羟脯氨酸CTGF含量于第28d达到高峰;而CTGF蛋白表达于第7 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呈持续表达状态.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地塞米松组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羟脯氨酸和CTGF蛋白表达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均高于对照组而低于模型组(P<0.01~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啼纤维化过程及肺组织CIGF的表达.

    作者:全燕;夏前明;李福祥;李鸿雁;张定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系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药物敏感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系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表现;检测常用抗生素对UU的敏感性,以指导UU感染的治疗.方法:观察100例女性生殖系UU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合并症情况,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药敏报告出来前、后开始治疗分为经验性用药组(A组,38例)和据药敏用药组(B组,62例),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8%、15%;而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1%、82%、79%.对两类抗牛素均耐药的占16%,对三类抗生素同时耐药的只有1%.治疗效果上,A组治愈率68.4%,B组治愈率95.2%,B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对妇科炎症患者应重视对UU感染的筛查.目前UU对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明显升高,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效果佳.

    作者:王正慧;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对部队龋病患者的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宜于部队官兵龋病防治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方式.方法:应用非创伤性标准器械和Carisolv工具及凝胶以非创结合微创的方法对某部官兵206牙,进行去腐充填,并对修复体完好率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3、6、12个月后成功率分别为97.6%、95.2%、92.1%.结论: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技术适合于基层部队龋病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张敬雷;郭灿亮;薛国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子对抗部队外周血象调查分析

    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不仅涉及通信、雷达、光电、隐身、导航、制导等系统,而且遍及空间、地面、水面和水下,覆盖了从米波、微波、毫米波及红外到紫外的所有电磁频谱,涉及各军兵种和各个作战领域.因此,在以高新技术武器为竞争条件的军事斗争形势下,电子对抗部队人员暴露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的机会与日俱增.本文调杳了某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外周血象,为制定平战时防护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顾仁萍;陈国良;张雨龙;刘晓荣;韩冰;胡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部新兵2600人复检肝功能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兵复检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更好地指导部队的征兵体榆和科学施训.方法:由基层部队卫生队组织新兵空腹抽血2份,分别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00份新兵血清标本,TBIL.增高450人,占17.31%,DBIL增高21人占0.81%,ALT增高280人,占10.77%,HBsAg阳性3人,占0.11%.结论: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增高比例较止常体检人群高,除了少数因胆管结石引起外,其余均为训练代谢所引起的正常生理改变;本组有3例HBsAg阳性是由于新兵入伍体检时未检出.

    作者:刘铁牛;苏靖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羟乙基可溶性止血纱布的止血性能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羟乙基改性纤维素可溶性纱布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小鼠剪尾和兔肝、脾创面止血法,观察其对动物创面的止血效果,通过对凝血时间的影响、对皮肤的刺激和急性毒性试验等考察其安全性.结果:羟乙基改性纤维素可溶性止血纱布能明显缩短创面出血时间,无急性毒性、过敏性和刺激性,对动物凝血时间无显著影响,植入后吸收良好.结论:羟乙基改性纤维素可溶性止血纱布是安全、良好的外科止血材料.

    作者:郑颖;郑明义;吴迁;刘抒江;殷旭东;范泉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椎间隙撑开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间隙撑开,选择性对压迫重的节段实行单椎体或双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治疗31例,平均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0.60%,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椎间隙撑开选样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建明;张成程;许天明;文景;张志辉;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查房在急诊科的实施

    护理查房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考核、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1,2].两年来,我科根据急诊护理的工作特点,采用适合急诊急救的护理查房模式,在提高急诊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抢救配合质量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江岩;郝江;丁亚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组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DM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脏病变10例)20例,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FA的水平高于单纯DM组(P<0.05);单纯DM组血清FF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FA水平升高,FF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谊文;高锦孝;程杰;王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驻藏某部军队基层干部生存质量评价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评价驻藏某部军队基层干部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驻日喀则(海拔3900~4000 m)某部基层干部76人,应用WHO生存质量简表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生理领域得分(13.30±1.89)分和环境领域得分(13.18±2.13)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05).心理领域(13.18±2.13)分和社会关系领域(13.42±2.62)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而总体自我生存质量和健康评价处于较低水平,应尽量改善驻藏高寒地区军队基层干部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步振;张彦;刘诗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在眼外伤中较为常见,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视觉质量,并对儿章成长过程的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专科护士配合医师做好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挽救患儿的视觉功能,减少弱视的发生率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邹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吸入剂对初进高原青年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进入高海拔高原者初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入海拔5200 m高原第2d的55名健康男青年按编制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每天早晚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对照组吸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吸入7 d后检测其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简称1秒率,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大用力呼气流量(PEF)、大通气量(MVV).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MVV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EF和PEF显著增加(P<0.05),而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入高原初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

    作者:李彬;崔建华;哈振德;张西洲;邢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