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2例大肠息肉临床与病理分析

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赵越华

关键词:大肠息肉, 内镜检查, 发生率, 病理类型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好发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癌变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103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检出率12.8%,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好发年龄50~69岁,占59.1%;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各占63.8%、23.7%、8.9%和3.6%;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4.0%、升结肠9.8%、横结肠6.7%、降结肠4.5%、乙状结肠33.9%、直肠41.1%.132例患者中,便血46例,21例息肉直径大于1.5 cm者皆有便血;有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0%,癌变息肉平均直径2.8 cm.结论: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息肉直径较大及局灶癌变者易出血,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容易癌变;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分析经尿道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TUEVAP)治疗的BPH 325例的并发症,探讨其常见病因和发生率.结果:术后电切综合征(TIJRS)1例(0.3%),包膜穿孔尿外渗1例(0.3%),膀胱爆裂1例(0.3%),急性心肌梗塞1例(0.3%),急迫性尿失禁4例(1.2%),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3%),迟发性出血6例(1.9%),尿道狭窄6例(1.9%),膀胱颈缩窄3例(0.9%).结论:TUEVAP是治疗BPH(包括高危BPH)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只要加强围手术期各环节的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明;江咏;杨昕;刘勇;李宏;宋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模拟高原环境大鼠AQP5表达和肺动脉压变化

    目的:通过模拟海拔4000 m高原环境,观察大鼠肺动脉压(PAP)和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s 5,AQPs)表达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产生机制.方法:低压氧舱减压至海拔4000 m,在缺氧、缺氧复合寒冷和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用心导管检测PAP变化,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QP5表达变化.结果:与平原对照组及平原寒冷组比较,缺氧、缺氧复合寒冷、缺氧复合寒冷运动引起大鼠PAP明显升高(P<0.01~0.05);与两个平原组比较,AQP5在缺氧及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表达均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模拟高原缺氧24~72 h内,在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AQP5表达呈增高的趋势,48 h达到高峰,72 h较前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缺氧复合寒冷运动组较平原对照组肺间质增厚、肿大,AQPs表达明显增多.结论:高原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时,AQP5表达增加,且与肺含水量和HAPE发病时相呈一致性趋势,提示AQP5可能对肺泡型肺水肿发生起代偿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有;李素芝;黄学文;蔡明春;高钰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高原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u服奥美拉唑20 mg,1次/d;对照组u服法莫替丁20 mg,2次/d;两组均联用多潘立酮10 mg,口服,3次/d.均以4 w为1疗程,观察1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8.13%,两组差异显著(P<0.05);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8.44%和79.69%,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张玉舟;文莉;张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鼾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及护理

    鼾症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etive sleep apnea layponen syndrome,OSAHS),儿童也较为常见,其病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慢性缺氧状态,白天嗜睡、精神萎靡、记忆力及学习成绩下降[1],直接影响其体格和智力发育.射频消融术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精确、快速的组织切除,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2],显示出了优越性、有效性,副作用少,患儿易接受.

    作者:曾颖;杨会奇;李江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

    病例女,1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头昏、头痛6个月.入院前行颅脑CT提示:第三脑室占位病变;梗阻性脑积水.当时患者先行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行头部γ-刀治疗.治疗后双眼视力无明显改善.患者无癫痫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查体:发育中等,表情呆滞,智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面颊部见多发蜡样丘疹,大小约1~2 mm.

    作者:张炜;庄进学;陈登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出院病案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1 设计目的随着医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不断推进,病案管理在实施信息网络化建设以来,改变了已沿用多年病案管理手工登记以及查找病案是否归档、病案借阅情况、对外查询、复印病案等手工模式.目前现有病案室大都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病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为更进一步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工作效率,及时为公安、司法等部门作伤残事故鉴定、医疗保险赔付和医疗纠纷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因此,我院信息科自行开发了<出院病案综合管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现代化病案管理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使用.

    作者:陈立芬;周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的纯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纯化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促进复活因子(resuscitation - promoting factor,Rpf)Rv2389c蛋白,并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有无促进作用.方法:用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并将其加到一定浊度的结核分枝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培养液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菌液OD600值.结果:经过纯化,得到了去掉谷胱苷肽转移酶(GST)标签的重组Rv2389c蛋白,浓度为306.9 μg/ml,且发现Rv2389c蛋白对结核分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成功纯化了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2389c蛋白,并证实它具有生物学活性,能促进结核分枝杆菌、BCG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立青;苏明权;郝晓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子对抗部队外周血象调查分析

    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不仅涉及通信、雷达、光电、隐身、导航、制导等系统,而且遍及空间、地面、水面和水下,覆盖了从米波、微波、毫米波及红外到紫外的所有电磁频谱,涉及各军兵种和各个作战领域.因此,在以高新技术武器为竞争条件的军事斗争形势下,电子对抗部队人员暴露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的机会与日俱增.本文调杳了某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外周血象,为制定平战时防护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顾仁萍;陈国良;张雨龙;刘晓荣;韩冰;胡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用Foly尿管取出儿童食管圆形金属异物9例报告

    采用软性食管镜或硬管食管镜取儿童食管硬币时,常在全麻下进行,因儿童食管壁较薄且脆弱,硬性食管镜有损伤食管的风险,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这类病例全部采用Foly尿管顺利取出硬币,手术简便快捷,值得推广,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何跃;杨和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VEGF及MMP-9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联合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意义及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中VEGF及MMP-9的表达.结果: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VEGF及MMP-9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4.1%.结论: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检测VEGF和MMP-9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沅;蒋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皮肤作为氧感受器参与全身低氧反应调节

    哺乳动物的皮肤是维持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隔离的缓冲器[1],因此皮肤成为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一道重要屏障而发挥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另外,皮肤也能通过调节血流量对环境的刺激产生应答.两栖类动物的皮肤具有重要的呼吸功能,但哺乳类动物的皮肤却未发现有类似功能.

    作者:巩沅鑫;周其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G)、对照组(CG)、三七总皂苷组(PG)、地塞米松组(DG).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24 h后PG组腹腔内给予三七总皂苷干预,各组分别于7、14.21,28 d处死动物后,观察其病理变化、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Cle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典型的肺纤维化过程,羟脯氨酸CTGF含量于第28d达到高峰;而CTGF蛋白表达于第7 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呈持续表达状态.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地塞米松组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羟脯氨酸和CTGF蛋白表达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均高于对照组而低于模型组(P<0.01~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啼纤维化过程及肺组织CIGF的表达.

    作者:全燕;夏前明;李福祥;李鸿雁;张定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发生3里氏8.0级地震,受灾面积广泛、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多.从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我院累计接诊地震伤患者2587例,收治住院1124例,死亡15例,骨科住院732例,手术319例.这些受伤患者中有大量的四肢开放性骨折伤员,我们对其中的27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地震伤员,早期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荣卫平;梁锋;李洁;王丽;杨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采用简易推结器与传统开胸手术器械相结合,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7月,35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7.7岁;原发性肺癌16例,肺良性病变19例;肺叶切除32例,左全肺切除3例.结果:手术时间80~235 min,平均171 min;术中出血150~600 ml,平均270 ml.33例患者均在术后3 d内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余2例病人术后因持续漏气,置胸管时间分别为5 d和7 d.术后住院6~24 d,平均10.5 d.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是可行的,但对肺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肺切除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陈虎平;张明灿;许月明;裴家强;游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契-东综合征1例

    病例 男性,3.5岁,彝族,父母系四川省甘洛县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余,加重1月入院.于出生后1月余即出现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常伴发热,每月发病1~3次,需经医院治疗方能控制,1月前受凉后又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经当地治疗无效而入我院.既往无其它疾病史,父母亲系表兄妹结婚,否认母孕期疾病史.

    作者:胡新文;田开新;苏绍东;任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结合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晚期腹盆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和腹腔化疗组(C组),于治疗后3~4 w评价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ECOG状态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WHO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单纯腹腔化疗组(C组)近期临床有效率(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33.3%;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RR为52.4%,DCR为52.4%(与C组比较P<0.05);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RR为70.0%,DCR为85.0%(与B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具有近期疗效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怡;刘曼佳;黄璜;张义芳;廖辉;骆益宙;李子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例大肠息肉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好发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癌变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103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检出率12.8%,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好发年龄50~69岁,占59.1%;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各占63.8%、23.7%、8.9%和3.6%;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4.0%、升结肠9.8%、横结肠6.7%、降结肠4.5%、乙状结肠33.9%、直肠41.1%.132例患者中,便血46例,21例息肉直径大于1.5 cm者皆有便血;有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0%,癌变息肉平均直径2.8 cm.结论: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息肉直径较大及局灶癌变者易出血,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容易癌变;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作者: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赵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道异物误诊为食管肿瘤1例报告

    病例男性,20岁,藏族,未婚.因进行性加重吞咽困难近1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对称、清晰,未闻及哕音,心率80次/min,与脉搏一致,心界不大.营养差,慢性病容,锁骨上、下区及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实验室检查:ESR(35 mm/h)增快,余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大小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食管上段狭窄,并可见多个乳突状新生物,镜子不能通过.

    作者:次仁云丹;张胜天;游岚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龄重症瓣膜病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9月~2008年12月,共对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79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体外循环,维持灌注压60~90 mmHg,HCT 24%~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1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3例.其中9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2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人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作者:姚昊;张杰;周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吸入剂对初进高原青年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进入高海拔高原者初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入海拔5200 m高原第2d的55名健康男青年按编制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每天早晚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对照组吸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吸入7 d后检测其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简称1秒率,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大用力呼气流量(PEF)、大通气量(MVV).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MVV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EF和PEF显著增加(P<0.05),而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入高原初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

    作者:李彬;崔建华;哈振德;张西洲;邢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