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釉质脱矿的研究

行勇军;刘鲁川;韩旭

关键词:龋, 釉质脱矿, 共聚焦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在定量检测釉质脱矿中的适用性,寻求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龋损的方法.方法: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0.1 mol/L乳酸的脱矿液(pH 4.6)为实验组,分别对4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24h、48 h及96 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价各组釉质块脱矿差异.结果:随着脱矿时间延长,釉质脱矿面积显著增大(P<0.01),而脱矿区总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对釉质脱矿量进行高效、精确的定量检测,且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等优点.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Pum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克隆人Puma基因的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并在细胞内检测其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HepG2细胞中扩增出Puma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测序所扩增的DNA序列,并将其转染入H1299细胞中检测其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Puma启动子序列正确;双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力表明,构建的报告基因具有启动子活性.结论:Puma启动子的克隆及人Puma启动子报告基因的成功构建,为p53家族凋亡通路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材料.

    作者: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M耐药结核杆菌rpsL88codon突变发夹探针检测研究

    目的:应用发夹DNA探针检测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rpsL88codon点突变,并对照测序结果.方法:运用软件Beacondesigner设计rpsL88codon的发夹DNA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发夹DNA探针芯片检测方法;比较相应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结果:通过ScanArray Express观测到标准株及耐SM-PCR产物与发夹DNA探针杂交后信号区别明显;耐SM组rpsL88eodon突变检出率为60%,发夹DNA探针检测方法与测序法符合率85%.结论:rpsL88codon突变是结核杆菌耐链霉素的主要原因之一.发夹DNA探针技术是一种高灵敏的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并与测序结果有较好的检测符合率.

    作者:陈庆海;匡红;黄君富;府伟灵;汪广杰;边志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促血管生成素-2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6例临床已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实验组和12例健康对照血清中Ang-2的含量.SPSS 11.0统计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ng-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与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ng-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ng-2含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检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肖大平;史惠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提高一般护理记录内涵质量的管理方法

    一般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衡量护理质量,为医疗护理行为提供重要法律依据,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护理活动实施真实、客观的记录[1],其内容主要包括:评估收集的主、客观信息;为解决病人问题实施的护理措施;针对病人需要进行的健康宣教;观察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反应和效果.应保证记录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2].现将我们实施一般护理记录的具体做法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彩;冯霞;韦艳;郭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部分性脾栓塞的若干问题探讨及展望

    脾功能亢进(脾亢)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产生严重后果,以往的外科脾切除术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及出血.据Diamond报道,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或脓毒血症的发病率为0.58%~0.86%,为正常人群的50~80倍,因此脾切除术不再被认为无关紧要.

    作者:何乾文;李建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结合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晚期腹盆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和腹腔化疗组(C组),于治疗后3~4 w评价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ECOG状态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WHO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单纯腹腔化疗组(C组)近期临床有效率(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33.3%;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RR为52.4%,DCR为52.4%(与C组比较P<0.05);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RR为70.0%,DCR为85.0%(与B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具有近期疗效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怡;刘曼佳;黄璜;张义芳;廖辉;骆益宙;李子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模拟高原环境大鼠AQP5表达和肺动脉压变化

    目的:通过模拟海拔4000 m高原环境,观察大鼠肺动脉压(PAP)和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s 5,AQPs)表达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产生机制.方法:低压氧舱减压至海拔4000 m,在缺氧、缺氧复合寒冷和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用心导管检测PAP变化,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QP5表达变化.结果:与平原对照组及平原寒冷组比较,缺氧、缺氧复合寒冷、缺氧复合寒冷运动引起大鼠PAP明显升高(P<0.01~0.05);与两个平原组比较,AQP5在缺氧及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表达均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模拟高原缺氧24~72 h内,在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条件下AQP5表达呈增高的趋势,48 h达到高峰,72 h较前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缺氧复合寒冷运动组较平原对照组肺间质增厚、肿大,AQPs表达明显增多.结论:高原缺氧复合寒冷运动时,AQP5表达增加,且与肺含水量和HAPE发病时相呈一致性趋势,提示AQP5可能对肺泡型肺水肿发生起代偿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有;李素芝;黄学文;蔡明春;高钰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首支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维和队员的选拔与培训

    2006年10月,成都军区受命组建首支60人维和二级医院(维和二级医疗分队),赴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任务.从2007年1月维和二级医院走出国门,到2007年9月维和二级医院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历时8个月,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来自31个国家的7500名维和人员及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国际雇员、当地雇员、当地群众提供了卫勤保障[1],赢得了驻黎巴嫩各国维和分队的赞赏和信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维和二级医院优异的表现离不开此次人员的成功选拔和培训,现将人员选拔和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忠奎;杨前程;高国民;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驻藏某部军队基层干部生存质量评价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评价驻藏某部军队基层干部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驻日喀则(海拔3900~4000 m)某部基层干部76人,应用WHO生存质量简表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生理领域得分(13.30±1.89)分和环境领域得分(13.18±2.13)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05).心理领域(13.18±2.13)分和社会关系领域(13.42±2.62)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而总体自我生存质量和健康评价处于较低水平,应尽量改善驻藏高寒地区军队基层干部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步振;张彦;刘诗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文书质控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它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1].护理文书书写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医疗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我科自2007年成立了护理文书书写质控小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红;崔渝敏;杨晓媛;卓芝燕;屈江艳;宋宝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鼾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及护理

    鼾症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etive sleep apnea layponen syndrome,OSAHS),儿童也较为常见,其病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慢性缺氧状态,白天嗜睡、精神萎靡、记忆力及学习成绩下降[1],直接影响其体格和智力发育.射频消融术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精确、快速的组织切除,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2],显示出了优越性、有效性,副作用少,患儿易接受.

    作者:曾颖;杨会奇;李江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TEB2 cDNA反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携带反义BTEB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SBTEB2;用Ad.ASBTEB2转染VSMC,经免疫印迹法检测BTEB2蛋白质表达;通过改良Boyden趋化小室检测VSMC迁移数;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促VSMC迁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PDGF)的表达.结果:(1)Ad.ASBTEB2转染明显抑制VSMC的BTEB2蛋白表达;(2)Ad.ASBTEB2组VSMC迁移数较未转染组(P<0.01)和Ad.LacZ组(P<0.01)显著减少;(3)Ad.ASBTEB2组PDGF-BB表达较Ad.LacZ组和未转染组显著降低.结论:BTEB2反义基因转染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的迁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促迁移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李德;唐兵;李刚;杨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AD技术在髋关节假体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说是十分成熟的手术,而人工髋关节假体的设计形状及有柄假体与髓腔的吻合程度,直接影响人工关节的耐久性、生物力学性及术后活动度,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1,2].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中对髋关节建立模型,并可对模型进行分析、加工等处理,并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牛物力学和解剖学特性的髋关节假体,为解决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假体松动、骨溶解等并发症等问题带来无限生机.

    作者:刘峰;林月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需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20例,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每组10例.氯胺酮组在CPB开始时立即给予1 mg/kg氯胺酮.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CPB前(TO)、CPB30 min(T1)、停CPB后1 h(T2)、停CPB后4 h(T3),PBMCs中NF-κB P65及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PBMCsNF-κB P65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在T2、T3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在T2、T3时氯胺酮组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胺酮对CPB诱导的PBMCs NF-κB和TNF-α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魏晓红;刘小燕;李军;杨小云;刘宝玉;刘合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生素E抗胰岛β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大鼠离体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胰岛细胞分离、培养后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维生素E组、STZ组、维生素E保护组.洗去STZ、维生素E 18 h后.分别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计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Z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胰岛索含量明显下降,发荧光细胞数、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维生素E保护组中,以上变化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维生素E对STZ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王仁忠;张能;吕立生;余华荣;贾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用Foly尿管取出儿童食管圆形金属异物9例报告

    采用软性食管镜或硬管食管镜取儿童食管硬币时,常在全麻下进行,因儿童食管壁较薄且脆弱,硬性食管镜有损伤食管的风险,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这类病例全部采用Foly尿管顺利取出硬币,手术简便快捷,值得推广,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何跃;杨和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对保护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意义.方法:对我科自2000年收治的66例中低位Dukes A、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1例,行常规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术后的局部复发情况、排尿及性功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个体化选择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术式,规范操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直肠癌根治术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范灵;李鸣;王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利用不同部位的皮瓣移植来修复各种皮肤缺损的手术在各大医院均有开展,如何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的[1].2002年10月以来,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手部皮肤缺损,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晓华;杨骏;刘梁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组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DM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脏病变10例)20例,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FA的水平高于单纯DM组(P<0.05);单纯DM组血清FF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FA水平升高,FF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谊文;高锦孝;程杰;王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军维和扫雷医疗保障程序及其应用报告

    2006年3月~2007年1月我们参加了黎巴嫩维和行动,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执行了联合国维和扫雷作业任务.

    作者:周田华;汤逊;徐永清;莫平;王文富;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