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腹胀98例临床分析

傅大干;徐庆玲

关键词:新生儿, 腹胀, 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转归.方法:对98例腹胀新生儿进行病因分类、回顾性分析治疗转归.结果:以出院诊断为标准,98例患儿中感染性疾病42例,占42.86%;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2例,占32.65%.1~3 d痊愈12例,1 w内痊愈81例,3例转外科治疗,2例死亡.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腹胀的主要原因,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下者是腹胀的高危人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尽快明确原因,给予及时、合理治疗,以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埋伏阻生弯曲牙以根向移位翻瓣术牵引矫正1例

    病例男性,15岁,经口腔X线片示, 高位埋伏,且根弯曲, 腭侧有两个多生牙.治疗及结果: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神经阻滞麻醉,拔除多生牙,于唇面切开牙龈至切缘,显露大半牙冠,进行止血、酸蚀、水冲洗,涂粘接剂,粘接托槽(按正畸粘接位置),下牙用牙弓夹板结托扎固定,橡皮圈上下牵引,橡皮圈牵引的力以不使牙齿产生疼痛为准,每天保持12 h的牵引.

    作者:骆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乙酰半胱氨酸及扎鲁斯特对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及扎鲁斯特对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组、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和扎鲁司特治疗组,每组8只.致伤组经颈静脉注入脂多糖(LPS,1 ml/k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kg);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在注入LPS(1 ml/kg)前2 min,经颈静脉注入乙酰半胱氨酸(300 mS/kg);扎鲁斯特治疗组在注入LPS(1 ml/kg)前1 h及0.5 h,胃内注入扎鲁司特(20 mg/kg).测定各组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NO2-浓度、肺系数(肺湿重/体重)及肺湿/干比.结果:乙酰半胱氨酸组肺动脉压及NO2-浓度与敛伤组有显著差别(P<0.05),乙酰半胱氨酸及扎鲁斯特组氧分压均较致伤组明显改善(P<0.05),肺系数和肺湿/干比显著均低于敛伤组(P<0.05),外周血白细胞高于致伤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和扎鲁斯特对兔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栗艳;闫露;沈敏;穆德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痔PPH单荷包一点与四点牵引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痔PPH中单荷包缝合牵引方法的治疗效果,探寻一种较好的牵引方法.方法:对146例痔PPH采用直肠粘膜环单荷包缝合牵引手术治疗,其中68例采用单荷包四点牵引,其余78例行单荷包一点牵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单荷包四点牵引法切除的直肠粘膜环完整均匀,宽度一致,且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单荷包一点牵引法.结论:在痔PPH中,单荷包四点牵引法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言华;耿协强;陈辉;胡梦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

    病例女,1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头昏、头痛6个月.入院前行颅脑CT提示:第三脑室占位病变;梗阻性脑积水.当时患者先行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行头部γ-刀治疗.治疗后双眼视力无明显改善.患者无癫痫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查体:发育中等,表情呆滞,智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面颊部见多发蜡样丘疹,大小约1~2 mm.

    作者:张炜;庄进学;陈登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吸入剂对初进高原青年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进入高海拔高原者初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入海拔5200 m高原第2d的55名健康男青年按编制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每天早晚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对照组吸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吸入7 d后检测其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简称1秒率,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大用力呼气流量(PEF)、大通气量(MVV).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MVV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EF和PEF显著增加(P<0.05),而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入高原初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

    作者:李彬;崔建华;哈振德;张西洲;邢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为体系官兵申请办理医疗卡存在问题与对策

    医疗卡是部队官兵就诊的信息载体,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军队医疗卡制度不断完善,对节约卫生资源、简化就医流程、健全健康档案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医疗卡在申请办理过程中制作周期较长、监管渠道单一、工作缺乏连贯性等原因,导致了体系医院在审核办理医疗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研究与改进.

    作者:向劲松;陈建明;杨昕;马舒;余凤阳;陆亚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首支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维和队员的选拔与培训

    2006年10月,成都军区受命组建首支60人维和二级医院(维和二级医疗分队),赴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任务.从2007年1月维和二级医院走出国门,到2007年9月维和二级医院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历时8个月,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来自31个国家的7500名维和人员及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国际雇员、当地雇员、当地群众提供了卫勤保障[1],赢得了驻黎巴嫩各国维和分队的赞赏和信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维和二级医院优异的表现离不开此次人员的成功选拔和培训,现将人员选拔和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忠奎;杨前程;高国民;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生素E抗胰岛β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大鼠离体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胰岛细胞分离、培养后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维生素E组、STZ组、维生素E保护组.洗去STZ、维生素E 18 h后.分别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计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Z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胰岛索含量明显下降,发荧光细胞数、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维生素E保护组中,以上变化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维生素E对STZ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王仁忠;张能;吕立生;余华荣;贾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氟哌利多致抽搐1例

    病例女,藏族,8岁.因外伤致左上臂疼痛3 h入院.入院门诊查X线片示:左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查体:体温38℃、心率148次/min、血压95/60 mmHg,体重25 kg,神志清晰,左上臂轻度肿胀,末梢循环和皮肤弹性尚好,余查体未见特殊异常.入院后给予消炎、制动等对症处理,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03 g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作者:安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对部队龋病患者的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宜于部队官兵龋病防治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方式.方法:应用非创伤性标准器械和Carisolv工具及凝胶以非创结合微创的方法对某部官兵206牙,进行去腐充填,并对修复体完好率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3、6、12个月后成功率分别为97.6%、95.2%、92.1%.结论: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技术适合于基层部队龋病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张敬雷;郭灿亮;薛国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TEB2 cDNA反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携带反义BTEB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SBTEB2;用Ad.ASBTEB2转染VSMC,经免疫印迹法检测BTEB2蛋白质表达;通过改良Boyden趋化小室检测VSMC迁移数;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促VSMC迁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PDGF)的表达.结果:(1)Ad.ASBTEB2转染明显抑制VSMC的BTEB2蛋白表达;(2)Ad.ASBTEB2组VSMC迁移数较未转染组(P<0.01)和Ad.LacZ组(P<0.01)显著减少;(3)Ad.ASBTEB2组PDGF-BB表达较Ad.LacZ组和未转染组显著降低.结论:BTEB2反义基因转染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的迁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促迁移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李德;唐兵;李刚;杨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球囊成形术治疗

    我院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对4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的膝下动脉病变采用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尹存平;方伟;张鹏;邱天;苏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根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核系统冠渗漏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根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树脂核系统的冠渗漏的影响.方法:纤维桩粘固后,分别用4种牙本质粘结系统(Contax、Clearfil SE Bond、Single Bond 2和Prime&Bond NT)进行根面处理,Muhicore Heavy Body做核,印度墨水染色、透明化处理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情况.结果:不同粘结系统根面处理后纤维桩冠渗漏计分均值不同,其中Contax大,为1.6,Clearfil SE Bond小.结论:不同粘结系统根面处理后纤维桩树脂核微渗漏表现不同,Clearfil SE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边缘封闭性表现良好.

    作者:张文云;冯婷;杨立斗;罗昕骁;李南;徐默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ohnarin 2006~2007年度西北地区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前,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MRSA),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和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的发生率普遍上升,因此,进行多中心的耐药监测,了解这些菌的发生率,将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卫生部伞国细菌耐药(Mohnarin)项目是一个连续性、多中心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樊新;徐修礼;张鹏亮;孙怡群;牟立东;赵志军;魏莲花;常威;孟灵;周海凤;黄文辉;韩艳;季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采用简易推结器与传统开胸手术器械相结合,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7月,35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7.7岁;原发性肺癌16例,肺良性病变19例;肺叶切除32例,左全肺切除3例.结果:手术时间80~235 min,平均171 min;术中出血150~600 ml,平均270 ml.33例患者均在术后3 d内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余2例病人术后因持续漏气,置胸管时间分别为5 d和7 d.术后住院6~24 d,平均10.5 d.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是可行的,但对肺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肺切除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陈虎平;张明灿;许月明;裴家强;游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32例大肠息肉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好发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癌变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103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检出率12.8%,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好发年龄50~69岁,占59.1%;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各占63.8%、23.7%、8.9%和3.6%;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4.0%、升结肠9.8%、横结肠6.7%、降结肠4.5%、乙状结肠33.9%、直肠41.1%.132例患者中,便血46例,21例息肉直径大于1.5 cm者皆有便血;有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0%,癌变息肉平均直径2.8 cm.结论: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息肉直径较大及局灶癌变者易出血,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容易癌变;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作者: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赵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高原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u服奥美拉唑20 mg,1次/d;对照组u服法莫替丁20 mg,2次/d;两组均联用多潘立酮10 mg,口服,3次/d.均以4 w为1疗程,观察1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8.13%,两组差异显著(P<0.05);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8.44%和79.69%,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张玉舟;文莉;张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异种无细胞真皮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异种无细胞真皮的组织相容性及血管化速度,并将结果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制备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和大鼠无细胞真皮,将二者同时皮下埋植于同一大鼠受体,1、4、8、12 w后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将二者分别进行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1、2、3、4 w后分别取材,组织学切片观察其血管化速度.结果: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皮下埋植后各时间点组织学反应相似,未引起受体免疫排斥反应,胶原结构未降解;单纯无细胞真皮移植后,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均能在2 w内完成血管化进程,且二者之间同一时间点新生血管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异种无细胞真皮与异体无细胞真皮同样具有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化速度快等生物学特性,理论上可替代异体无细胞真皮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俊颖;魏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卵巢癌29例,对照组为14例正常卵巢组织,RT-PCR法和WB法检测两组中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CD34免疫组化法进行卵巢癌微血管密度(mie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统计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卵巢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和MVD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1%和6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低分化卵巢癌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2.9%和100%,显著高于高中分化标本(P<0.01).Ⅲ~Ⅳ期卵巢癌标本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1.7%和100%,显著高于Ⅰ~Ⅱ期标本(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1.7%和100%,显著高于未转移标本(P<0.01).低分化、Ⅲ~Ⅳ期及转移卵巢癌中MVD分别为(45.6±3.6)、(47.8±4.1)和(46.6±3.9)个,分别显著高于高中分化、Ⅰ~Ⅱ期和未转移标本.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卵巢癌MVD分别为(35.3±4.1)个和(34.2±4.3)个,显著高于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阴性卵巢癌标本.结论:卵巢癌中组织蛋白酶D转录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其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作者:陈莉萍;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RNA干扰的研究及其应用

    RNA干扰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由双链核糖核酸引起的抑制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从提出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发现,RNA干扰在许多生命科学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RNA干扰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限制,这些都有待于研究解决.本文就有关RNA干扰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媛;杨举伦;王丽;王玥;王力;赵稳兴;李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