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掰分药品微生物污染及重量差异研究

刘美虹

关键词:掰分药品, 微生物污染, 重量差异
摘要:目的:分析药房掰分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及差异,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美托洛尔、格列吡嗪、地高辛、依那普利、巴氯芬等五种片剂,分析每种药品掰分后1/2片平均片重及细菌总数,比较掰分前差异。结果每种经过掰分的药片重量均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求,不仅有重量差异,而且微生物污染现象比较突出。结论药房掰分药品的做法存在质量及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剂量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管理。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运用价值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运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患有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两组,成功组20例,病死组50例,都经口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以辅助呼吸。通气模式为A-CV+PEEP、SIMV+PEEP。PEEP值是5-10cmH2O。其他按照急性脑出血的常规治疗进行,包括降颅压、脱水、脑细胞营养以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以及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成功组与病死组在通气前后的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以及动脉血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功组和病死组的患者通气前后指标分别进行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较好,患者的通气前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以及动脉血气显著影响成功率。

    作者:单玉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整理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脾胃舒丸治疗,1个疗程均为7d,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场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对脑出血30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30例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诊疗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程度的缓解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3.33%,观察组总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的穿刺间隙麻醉效果,寻找CSEA合适的间隙。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9例,其中A组采用L2-3间隙,B组采用L3-4间隙。两组均在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同时麻醉期间连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麻醉效果B组显著优于A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采用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L3-4间隙,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麻醉效果理想。

    作者:肖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BL模式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注重心理优势培养

    PBL模式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注重心理优势培养,贯穿问题的设定、问题的解决和评价与总结全过程。PBL模式和心理优势培养两者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队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探索。

    作者:王玉珏;岳敏;田雨光;宋千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缝隙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产科病房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后,选取住院孕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住院孕产妇10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家属出院满意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母乳成功喂养率、护理质量、家属满意率等均高于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患纠纷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产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率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杜绝护理差错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娥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护理并且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关节腔注射鸡尾酒镇痛混合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VAS疼痛评分、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等。结果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的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护理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明显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延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纵隔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妊娠结局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纵隔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子宫纵隔患者81例,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81例患者中:成功足月分娩64例;早期妊娠后自然流产4例;正在妊娠2例。81例患者术后妊娠率、新生儿存活率均高于术前;术后自然流产率低于术前P<0.05。结论将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纵隔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自然流产率,提高患者妊娠率及足月儿的活产率,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艳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开展颅脑创伤手术对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意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SevereHeadInjury,SHI)病人规范化治疗的有效策略,以降低病人死亡率。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0月运用我院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院前急救、急诊室复苏、早期手术及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等规范化治疗。结果全组86例病人中66例行手术治疗,全组死亡22例,死亡率为25.6%。结论重视院前急救、加强急诊室抢救、及时CT检查、早期手术及术后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成功率,基层医院开展颅脑创伤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研究进展

    作为一种新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与其他大多数降糖药相比,能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本文从分子结构、作用机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和安全性阐述利拉鲁肽用于肥胖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艳红;郑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阻为特征的疾病[1]。上消化道出血是COPD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病急,病人非常痛苦。2012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2例COP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一系列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高美香;史红梅;高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肾结石患者112例,将其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清石成功率相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应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能够避免或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减轻患者精神与经济负担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宏伟;朱华臣;邓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哮喘急性发作150例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150例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00%、94.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74.67%、97.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周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使用的责任制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至2013年我院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责任制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实施床边责任制护理可以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在危重患者护理和基础护理,以及病房管理和护理文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使用床边责任制护理能够为患者带来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对于护理质量表示了认可,满意度非常高,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薛会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先心病患儿家属的护理干预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先心病患儿家属的护理干预效果,以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先心病患儿的家属共100名,对他们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拟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问卷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及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对比。结果干预后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优良率分别为88.0%和86.0%,显著高于干预前的36.0%和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对比显示,干预后患儿家庭在自身生活、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心病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相关疾病认知和护理技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照料水平,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范明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工作中,从安全因素识别、预防处理措施等方面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惟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HbAIC>6.0)与参照组(GHbAIC<6.0),每组各45例,予以两组患者进行入院后24至48小时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测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价情况。结果经检测后,治疗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7.5±0.5)、改良Ranking量表评分(4.5±0.5)均高于参照组(5.0±0.5)、(2.5±0.5),格拉斯哥昏迷表评分(13.5±0.5)低于参照组(14.0±0.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关联性,有效控制好糖化红蛋白水平,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军;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肝胆外科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分析其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科所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个体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生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状况得分和机体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预后干预,更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机体健康。

    作者:王英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接受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接受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3例齐拉西酮组和42例舒必利组。齐拉西酮组患者接受齐拉西酮口服治疗,而舒必利组病例则接受舒必利口服治疗,1个疗程为12周。对患者于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测。结果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有显著降低(P<0.01)。齐拉西酮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分都有明显升高(P<0.01),且相较于舒必利组患者也有显著提高(P<0.01),而其不良反应的量表评分相较于舒必利组患者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疗效方面,齐拉西酮和舒必利相当,然而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更少,可以使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9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除常规放疗外,治疗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单用吉西他滨,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疗程,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RR77.42%)优于对照组(RR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1,P<0.05;X2=6.35,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齐锦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