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8例喉镜经口插管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对生命体征影响、插管成功率、插管结束后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插管所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结束后并发症(P<0.01).A组和B组插管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呼吸频率增加(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心率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和B组插管前后血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SPO2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COPD呼吸衰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东;李文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HAPE)撤机后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将中度病情的HAP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和静脉注射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20 min.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0 min时,分别测经皮SaO2.结果:治疗第140 min时,实验组的SaO2为(89.1±5.8)%,对照组为(81.2±6.7)%,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短波治疗能显著改善HAPE患者SaO2.
作者:黄学文;李素芝;孙泽平;谢挺杉;黄跃;潘丽;郭俊;石泉贵;郑健保;炜桑;杨定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种植义齿已成功地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但种植义齿的远期成功率随着观察期的延长而降低,种植体修复系统是否具有生物力学适应性(或相容性)是保证种植义齿长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种植体与骨组织形成的骨整合界面,种植体承载负荷时,界面上每一单位面积承受的应力有三种形式:压应力、张应力、剪应力.后两者有使界面破坏的趋势,而在一定生理范围内,骨组织是能耐受一定的应力和应变的.从体外对骨组织各种力学测试结果均说明,骨的抗压力学性能远远高于抗牵拉和抗剪切性能[1].因此,在一定生理范围内,提高种植体-骨界面的压应力,并使之传递到骨组织中去,有利维持界面的稳定,可改善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是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它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稳定的指标[2].Butz等[3,4]曾采用有限无应力分析法从定性角度对弹性模量不同的种植牙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骨性结合的种植材料,当其弹性模量变化时,其种植体界面应力集中情况发生相应改变.Lacefield[5]认为,种植材料适当的弹性模量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赵峰;赵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降钙素+阿伦膦酸钠+尼尔雌醇+钙剂联合短期使用能否迅速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骨痛症状,维持患者骨量稳定.方法:55例PMO骨痛患者用鲑降钙素50 IU肌肉注射,1 次/2 d,持续1~2 w;阿伦膦酸钠10 mg口服,1次/d,持续12 w;用尼尔雌醇片0.5 mg阴道放置,1次/w,持续12 w;钙尔奇D片(元素钙600 mg,维生素D 125 U)1片口服,1 次/d,持续1年.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采用超声骨量测定仪测跟骨骨量,观察骨痛改善的时间和1年后骨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 w时疼痛缓解有效率达80.8%,治疗3个月时疼痛缓解有效率达92.3%;1年后骨量较治疗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阿伦膦酸钠+尼尔雌醇+钙剂联合使用能迅速改善PMO患者骨痛症状,降钙素使用1~2 w、阿伦磷酸钠、尼尔雌醇使用3个月,停止使用后1年,患者骨量没有明显下降,提示间断用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
作者:郭蔚;薛萍;卢荣;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利用125I标记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并研究标记产物125I-AS的体外稳定性及生物活性.方法:制备的AS经鉴定后,用Ch-T法进行标记,用纸层析法测标记率,用Sephadex-G50柱纯化,产物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生理盐水及不同摩尔比的半胱氨酸以观察其体外稳定性,并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来检测125I-AS的生物活性.结果:制备的125I-AS标记率可达85%,125I-AS在生理盐水中1、4、24 h的解离率分别为2.3%、5.2%、8.0%,在10 g/L BSA中1、4、24 h的解离率分别为4.6%、9.1%、11.0%.在不同摩尔比半胱氨酸溶液中孵育,125I-AS存在不同程度的解离,摩尔比在5以下时, 4 h的解离率不超过11%,表明标记产物在体外较稳定.分别用不同浓度125I-AS和AS作用于ECV304细胞,并以6-氨基己酸作为对照,发现两者对ECV304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25I-AS的作用强于单纯的AS,表明125I-AS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结论: 用Ch-T法进行125I-AS标记简单易行,125I-AS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标记产物在体外较稳定.
作者:张王峰;徐海峰;周润锁;袁梦晖;周飞华;孙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今年我部担任了257名卫生员学兵新训任务,其中男兵217名,女兵40名;列兵245名,上等兵12名;在150 d的培训期间,卫训队卫生所共诊治伤病员396人次,后送上级体系医院诊治52人次,住院治疗4人.现就他们伤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建议.
作者:陈良飞;黄成锐;滕晓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生物陶瓷材料是指植入机体或与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能达到修复替代目的的陶瓷材料.近30年,随着基础研究深入,骨科陶瓷材料有了长足发展,临床应用广泛.骨科陶瓷材料根据在机体内反应活性和程度分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降解陶瓷三类[1].本文着重介绍骨组织工程用支架陶瓷.
作者:黄鹏;张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埋线综合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取俯卧位找出病痛部位,行棱针点刺出血后将火罐拔于点刺部位,留罐10~15 min,1次/d,连续10 d为一疗程,每疗程为7 d.埋线治疗:按拔罐位置经消毒后行3-0羊肠线用一次性埋线针直刺4~5 cm得气后埋入.15 d埋线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380例中,治愈210例,总有效率94.8%.结论: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可舒筋活血,使受阻之经络通畅;加穴位埋线对经脉有持续的刺激,使腰腿痛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夏晟;自翠芳;胡祖奎;陈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例女性,32岁.因突发头昏伴右侧肢体无力5 d入院.患者于5 d前无明显诱因在休息时突发头昏、右侧肢体无力,并摔倒在地,伴言语不清、小便失禁;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四肢抽搐.既往身体健康.2年前足月顺产1女婴,现妊娠34+4 w.查体:血压130/80 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体检未见异常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神志清楚,双侧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肉萎缩,右侧正常.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浅深反射双侧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妇科检查:宫高耻骨上34 cm,腹围100 cm,胎心率148 次/min.实验室检查HGB 96 g/L;RBC 3.59×109/L;PLT 196×109/L.凝血4项正常.头颅MRI平扫加血管成像示:左侧颞顶枕叶脑软化灶;左侧颞顶叶及基底节区脑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及大脑前动脉管腔变窄,左侧大脑后动脉代偿性扩张,右侧颞浅动脉扩张;左侧乙状窦闭塞,考虑血栓形成.入院诊断:脑梗塞、脑软化;妊娠.入院6 d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术后12 d出院,出院时病情平稳.
作者:张咏梅;朱燕;耿玲;罗月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例女,43岁,以右颈部肿大半月就诊,有压迫感,无触痛,皮色正常,右侧头颈部浅静脉略扩张,于2006年9月18日入院.入院前外院CT检查诊断为颈部淋巴瘤.经我科彩超检查,声像图表现如下:右颈内静脉管腔内完全充填弱回声,管腔闭塞程度达到100%,内无彩色血流显示,未测及静脉频谱.超声诊断: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后经融栓治疗,症状逐渐缓解,2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新柳;何明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溶栓前后HDL-c、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健康人和50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2、3、24 h 血清中HDL-c、NO、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溶栓前MDA、NOS含量明显升高,HDL-c、NO和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溶栓后1~3 h与对照组相比较,MDA含量持续升高,NOS含量也保持较高水平,而HDL-c、NO和SOD含量依旧较低(P<0.05).MDA高峰出现在溶栓后2 h,而NO和SOD的低谷恰好也出现在溶栓后2 h.溶栓24 h后NOS含量下降,而HDL-c、NO和SOD含量开始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5).结论: AMI后溶栓1~3 h内NOS和MDA明显升高, HDL-c、NO和SOD明显下降,这些指标的变化反应了内皮血管细胞受损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帮助.
作者:高延;沈建军;李红梅;李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管明显狭窄或多平面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绝大多数病人需行前路减压术.常用的前路减压手术方式有:Cloward前路减压融合术(椎间隙钻孔、骨赘切除并植骨融合)、Smith-Robinson前路减压融合术(椎间盘切除并植骨融合)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3种[1].我院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共行颈椎病前路减压术7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护生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更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技术及理论过硬的全面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现将本人在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晋玲;宋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技术条件下的高寒山地作战,对传统的卫勤保障手段、保障模式、保障理念将产生深刻的冲击.要做好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就必须认识和把握高技术条件下高寒山地作战的特点和规律,以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提高保障能力为目的,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对此,笔者谈点拙见.
作者:杨文坤;彭顺舟;李诗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IFO)、吡柔比星(THP)和顺铂(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用IFO 1.2 g/(m2第1~3 d)、 DDP 30mg/(m2第1~3 d)的静脉化疗方案,辅以美斯纳、恩丹西酮、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晚期NSCLC 2疗程以上者53例,按实体瘤疗效及化疗毒副作用的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52.8%.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5.7%,部分缓解率(CR)为47.1%;各期有效率为:Ⅲa期84.6%,Ⅲ b期62.5%,Ⅳ期29.2%;各病理类型有效率为:鳞癌56.0%,腺癌54.5%,腺鳞癌40.0%;初治和复治的有效率为:初治者65.8%,复治者46.7%;主要毒副作用发生率:白细胞减少81.1%(其中Ⅲ~Ⅳ度为9.4%),胃肠反应84.9%(其中Ⅲ~Ⅳ度为9.4%),心电图异常5.7%,脱发13.2%(均为Ⅰ~Ⅱ度).结论: IFO联合THP和DDP治疗NSCLC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该方案可作为目前治疗NSCLC较好的化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插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效果.方法:行患侧输尿管插管,逆行输尿管造影,用X线定位,明确结石部位后碎石治疗.对ESWL不能定位和ESWL治疗无效者,选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或输尿管切开取石.结果:在126例输尿管结石中有7例输尿管结石未插入输尿管导管或导管脱落者未行ESWL治疗,119输尿管结石例行ESWL治疗,103例经ESWL治愈,有16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愈,有7例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切开取石,126例均随访3~12个月,患侧无输尿管结石,肾积水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输尿管插管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效果好,不需要麻醉,费用低,对ESWL治疗无效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二者配合使用,绝大部分输尿管阴性结石不需要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陈胜龙;向宸辉;赵栩;王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真菌性角膜炎是角膜病中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眼病.角膜受真菌感染后,真菌在角膜组织内繁殖,霉素毒素、蛋白溶解酶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作用会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致组织坏死及溃疡形成,在短时间内导致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毁损.我科于2004年2月~2005年5月,对14例真菌性角膜炎进行综合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50%~70%,Dukes A 期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但伴有糖尿病的高龄患者身体耐受性下降,抵抗力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达37.4%以上[1],并且手术方式要采取结肠造口,改变了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若术前准备充分,妥善处理,加强护理,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科对高龄直肠癌合并糖尿病行结肠造口术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娅;王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实施,病人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群体事件及医疗官司日益增多,各地媒体时有报道,成为困扰医院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护患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一部分,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1].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和谐护患关系,系统防范重大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院就护患纠纷防范制定了安全预案,有效杜绝了重大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世英;杨晓媛;李洁;崔渝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5年间我科留观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这个期间的留观病历进行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进行登记统计工作.所有病历按年龄分组:每10年为一阶段,分为7组;并每年为一段,分为5段;按疾病系统分为呼吸、循环、消化、神经、中毒、外伤、外科及其他共8类.各系统疾病在不同年限,月份的分布,男女比例,在各年龄段分布等.结果:留观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留观人数逐年增加,在每月的分布来看,2月高,5月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发病高峰均在2月、10月,呼吸系统在1、3、4、12月,循环系统2月高,中毒4月份人数多,外伤6、12月高,外科9月多,留观人员中青年多.64%留观患者为我院所在行政区内,17%来自外市县,其余18.6%来自其他行政区及市郊.结论: 据不完全统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对急诊抢救工作的日常管理,合理安排技术力量、药品,器材和准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树行;杜军;高燕;赵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