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上颌窦原发性结核1例报告

应绍平

关键词:上颌窦, 原发性, 结核病, 张口困难, 阳性体征, 牙松动, 接触史, 肿痛, 收入, 食物, 检查, 畸形, 患者, 病例
摘要:病例男,3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面部肿痛伴轻微张口困难,呈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左上列牙松动,不能咀嚼食物,于2001年8月收入院.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查面部无畸形,左右对称,左上颌窦区压痛明显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钢丝夹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0例报告

    目的:观察自制钢丝夹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以自制钢丝夹按前后方向固定于耳廓上,松紧适度,压迫假性囊肿处7~10d.结果:本组10例均获痊愈.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灵;徐诗明;聂解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椎板切除以后在椎板缺损区放置该膜.结果:30例患者疗效全部优良.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的瘢痕粘连近期效果明确.

    作者:胡修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异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28例报告

    目的:总结异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经验.方法:采集无传染病及器质性疾病意外死亡者的骨髓,按折断端截面与骨髓量2:1之比例,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用带针芯之12号穿刺针经皮穿刺直达骨不连折断端内,拔出针芯,缓慢将骨髓注入骨折端,1次/2周,3周为1个疗程.结果:28例患者中,有效25例(89.3%),无效3例(10.7%)佳愈合时间5~8周.结论:异体骨髓可引起宿主全身及局部轻微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和局部代谢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更活跃,有利于骨痂生长,终达到骨愈合.

    作者:肖茂明;陈建明;王元山;周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眼底改变的观察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眼底改变.方法:对515例单纯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直接眼底镜检查法进行眼底观察.结果:515例单纯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眼底改变者456例(88.93%),以视网膜静脉发绀、扩张、弯曲等改变为主.结论:视网膜静脉改变的程度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程度、病程以及在高原居住时间有关.

    作者:郭灵常;郭冀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循证医学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循证医学(evjdence-basedmedjcine,EMB)是近十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目前十分地活跃,已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是21世纪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卫生决策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

    作者:窦德才;张学珍;张晓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组建聘用护士民兵救护营 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的稳定

    我院由于军队护理人员不足,聘请了一些地方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各科室.由于她们从地方到部队,不了解部队情况,有命令意识、服从意识不强、纪律松散等问题.

    作者:李若惠;杨顺秋;米继民;林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锯伤20例救治体会

    高原地区,居民生活能源、取暖、加工木材均以原木为主,使用电锯非常广泛.自1993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电锯伤20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安能;张志明;刘存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的危机管理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留给人们的思考仍在继续.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让人们体会到了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也凸现出医院建立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何雪峰;向焱彬;陈俊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联合登陆作战演习中巡诊的有关问题

    联合登陆作战演习合成性高,参演部队多,训练强度大,时间长,部队来自四面八方,离开原驻地后自身卫勤保障困难.作为参加支援保障的野战医疗队应如何完成巡诊任务,为参演部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拟就联合登陆作战演习部队的特点及巡诊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如下探讨.

    作者:陈玉强;鲁云敏;涂永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鼻窦内镜下行微波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的效果.方法:以微波探头经同侧或对侧插入鼻咽部刺入肿物内进行微波治疗.结果:经微波治疗局部病变凝固、变性、脱落至痊愈.结论:该方法治疗鼻咽部病变具有无出血、无痛苦、安全、方便等优点,不失为治疗鼻咽部局部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现宝;薛希均;全永安;任黎;张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网状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缺损及狭窄2例报告

    对于气管缺损及狭窄的治疗,因需维持足够的通气面积和抗力而具有特殊性,国内外均进行了较多探索[1].近年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2~5],作者临床应用于气管再造及气管压迫性狭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希均;全永安;任黎;吴红;张光平;钟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股沟斜疝术后致膀胱结石1例报告

    病例男性,32岁,贵州籍.因排尿时下腹部坠胀不适10个月,于2001年7月3日入院.缘于2000年4月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术后当日出现肉眼血尿,持续2d,经消炎、止血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1个月,右侧斜疝复发,于同年8月第2次行右侧斜疝修补术,术后效果良好,无复发.

    作者:何世国;刘齐贵;周庆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盆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1例报告

    病例女,68岁,因车祸致骨盆碾挫伤,右髋骨向外移位,耻骨联合分离明显,会阴部出血较多,失血性休克形成,给予补液、输血、止血等对症支持处理,改善全身情况后转入我院.入院查骨盆平片示:双侧耻骨下支及耻骨梳骨折,耻骨联合分离9cm.

    作者:廖冬发;权毅;胡修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78例肺内单发球形病灶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肺内单发球形病灶的诊治体会.方法:对278例肺内单发球形病灶患者进行CT、MRI、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恶性肿瘤192例(69.0%),良性肿瘤86例(31.0%).结论:肺部肿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远大于良性肿瘤,而肿瘤的后确诊只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者认为各种检查虽对诊断有帮助,但不能后确诊,而开胸手术后的确诊率达100.0%.因此,作者主张手术治疗是为上策.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强对年青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怎样才能把年青医生尽快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我们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除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技术水平及能力培养外,笔者认为:加强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是一个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方方面面的,但就作者的体会,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是较为基本的,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道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结膜吸吮线虫1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寄生于人的结膜囊内,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近我科收治了1例病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颖洁;郑宣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k-ras基因突变检测可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占胃肠道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占全身癌症死因的第4位.我国发病缺乏一个全国性资料,但在上海市胰腺癌占全身癌症死因的第8位[1].

    作者:何发群;何依群;戴睿武;田伏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膀胱憩室癌诊治体会

    回顾分析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5~67岁,平均55岁.病程1月~1.5年,平均4月.5例中伴血尿4例,尿频、脓尿3例,排尿困难2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并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袁鹏飞;杨英刚;郭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异丙嗪片中盐酸异丙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盐酸异丙嗪在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5%.结论:此法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丙嗪片生产和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云平;曾仁杰;张勤;张丽娜;贾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术前服用卡托普利对患者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中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修复患者主动脉阻断及再通后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5例肾下主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0)和治疗组(B组n=15),B组患者术前30min口服卡托普利15mg.记录主动脉阻断前后5min、20min及主动脉再通后10min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测定主动脉阻断前、后及再通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内皮素-Ⅰ(ET-Ⅰ)的浓度.结果:A组主动脉阻断后MAP均明显高于阻断前(P<0.01或P<0.05),其再通后的MAP则明显低于阻断前,(P<0.05).B组主动脉阻断前后及再通后MAP变化不明显,与A组比较,B组阻断后5min MAP明显降低(P<0.05),再通后MAP则明显升高(P<0.05).A组阻断后CAP较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B组变化不明显.A组阻断后及再通后AT-Ⅱ、ET-Ⅰ均显著升高,B组两种激素也有升高但幅度明显低于A组.结论:在主动脉修复手术中,术前服用卡托普利能部分缓解患者主动脉阻断后的高血压及再通后的低血压反应,这可能与卡托普利对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Ⅰ的影响有关.

    作者:李治贵;麻伟青;黄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