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服用卡托普利对患者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中血压的影响

李治贵;麻伟青;黄海波

关键词:卡托普利, 主动脉瘤, 主动脉阻断, 血压,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卡托普利对腹主动脉修复患者主动脉阻断及再通后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5例肾下主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0)和治疗组(B组n=15),B组患者术前30min口服卡托普利15mg.记录主动脉阻断前后5min、20min及主动脉再通后10min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测定主动脉阻断前、后及再通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内皮素-Ⅰ(ET-Ⅰ)的浓度.结果:A组主动脉阻断后MAP均明显高于阻断前(P<0.01或P<0.05),其再通后的MAP则明显低于阻断前,(P<0.05).B组主动脉阻断前后及再通后MAP变化不明显,与A组比较,B组阻断后5min MAP明显降低(P<0.05),再通后MAP则明显升高(P<0.05).A组阻断后CAP较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B组变化不明显.A组阻断后及再通后AT-Ⅱ、ET-Ⅰ均显著升高,B组两种激素也有升高但幅度明显低于A组.结论:在主动脉修复手术中,术前服用卡托普利能部分缓解患者主动脉阻断后的高血压及再通后的低血压反应,这可能与卡托普利对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Ⅰ的影响有关.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穿刺异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28例报告

    目的:总结异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经验.方法:采集无传染病及器质性疾病意外死亡者的骨髓,按折断端截面与骨髓量2:1之比例,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用带针芯之12号穿刺针经皮穿刺直达骨不连折断端内,拔出针芯,缓慢将骨髓注入骨折端,1次/2周,3周为1个疗程.结果:28例患者中,有效25例(89.3%),无效3例(10.7%)佳愈合时间5~8周.结论:异体骨髓可引起宿主全身及局部轻微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和局部代谢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更活跃,有利于骨痂生长,终达到骨愈合.

    作者:肖茂明;陈建明;王元山;周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异丙嗪片中盐酸异丙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盐酸异丙嗪在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5%.结论:此法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丙嗪片生产和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云平;曾仁杰;张勤;张丽娜;贾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道手术后胆汁漏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汁漏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8例胆道术后胆汁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肝汁漏的常见原因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但术中胆管损伤是术后胆汁漏的主要原因.对此,灵活运用胆道术式、术中操作轻柔细致、反复探查有无损伤和充分的引流等有助于预防术后胆汁漏的发生.胆汁漏之轻者可行保守治疗;合并腹膜炎、明确有胆管损伤、未放置引流管或拔除引流管后肝下有大量积液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王勇;易万强;龙飞;翁云惠;白剑利;廖红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常用调脂药物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冠心病(CHD)发病危险呈独立的负相关[1].40.0%以上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DL-C低下[2].

    作者:景莉;曾仁杰;雍小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椎板切除以后在椎板缺损区放置该膜.结果:30例患者疗效全部优良.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的瘢痕粘连近期效果明确.

    作者:胡修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青光眼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1].在眼科领域是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现将我院开展青光眼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用脂餐超声试验测定脂餐后60min胆囊排空率,并与20例健康成人做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胆囊容积较正常人大(33.27±9.32)ml,p<0.05,脂餐后60min,胆囊残余容积明显增大(23.56±7.94)ml,p<0.01,胆囊排空率明显减低(29.19±6.65)%,p<0.001.结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空腹胆囊容积和脂餐后残余容积增大,胆囊排空率降低.对于不明原因的胆囊排空率降低者,在除外胆囊本身疾患和其他原因后,应考虑糖尿病可能.

    作者:胡继红;廖明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左上颌窦原发性结核1例报告

    病例男,3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面部肿痛伴轻微张口困难,呈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左上列牙松动,不能咀嚼食物,于2001年8月收入院.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查面部无畸形,左右对称,左上颌窦区压痛明显

    作者:应绍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与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根据47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采用手术切除、微波组织热凝、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分为毛细管型、脉管型、海绵型、囊状型四型,经综合治疗后肿瘤消失为93.0%.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在临床上简便易行,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及微波组织热凝技术,使各型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案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简化治疗,疗效亦明显提高.

    作者:朱宏卫;杨永沛;郑维银;何勇;李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股沟斜疝术后致膀胱结石1例报告

    病例男性,32岁,贵州籍.因排尿时下腹部坠胀不适10个月,于2001年7月3日入院.缘于2000年4月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术后当日出现肉眼血尿,持续2d,经消炎、止血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1个月,右侧斜疝复发,于同年8月第2次行右侧斜疝修补术,术后效果良好,无复发.

    作者:何世国;刘齐贵;周庆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收集了高原地区43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CD8和CD19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D8则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高原地区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张忠奎;陈威巍;骆利清;牟发明;章宗亮;杨林;冯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骑跨横窦、矢状窦、枕窦硬膜外血肿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目的:总结13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矢状窦、枕窦硬膜外血肿(骑跨窦汇硬膜外血肿)双侧旁正中切口,四个象限开骨窗清除血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3例外伤性骑跨窦汇硬膜外血肿,经X线汤氏位及头颅CT扫描确诊,均行四个象限开骨窗清除血肿.结果:12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外伤性骑跨窦汇硬膜外血肿病情紧急,早期及时诊断、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胜春;高伯元;冯华;何泽友;郝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结膜吸吮线虫1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寄生于人的结膜囊内,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近我科收治了1例病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颖洁;郑宣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临床上落实病人知情同意权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近年来许多医院的经验证明医患之间沟通的多少与医院医疗纠纷的数量成正比,医患之间沟通的实质是医方是否完整的履行了告之义务,患者是否确实享有知情同意权.除了对医务人员进一步强调履行告之义务外,深入研究讨论其具体实施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步振;李铁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鼻窦内镜下行微波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的效果.方法:以微波探头经同侧或对侧插入鼻咽部刺入肿物内进行微波治疗.结果:经微波治疗局部病变凝固、变性、脱落至痊愈.结论:该方法治疗鼻咽部病变具有无出血、无痛苦、安全、方便等优点,不失为治疗鼻咽部局部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现宝;薛希均;全永安;任黎;张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尿道碘-聚醇醚灌注在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碘-聚醇醚(碘伏)灌注对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156例围手术期前列腺增生病人应用碘-聚醇醚(碘伏)尿道灌注,观察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尿道碘-聚醇醚灌注,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尿道炎症、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急性附睾炎[1]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术后并发证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术前及术后经尿道碘-聚醇醚灌注对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可起到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马小平;许亚宏;李宏辉;李健;胡小春;谭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p16基因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受控于周期蛋白与抑制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周期失调导致细胞增殖失控是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p16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的主要抑制因子,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第一个直接抑制肿瘤发生的细胞固有成分.其编码基因是CDKN2A/p16INK4A基因,又名多肿瘤抑制基因,简称p16基因.p16基因在诸多肿瘤中的改变及其抑癌特性,使它成为近年来抑癌基因研究的热点.

    作者:蔡福;张益;梁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O2气腹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肾组织自由基及其变化

    目的:了解不同压力CO2气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并探讨CO2气腹造成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分别施加0.67kPa(5mmHg)、1.33kPa(10mmHg)CO2气腹压,检测解除气腹即时、1d、4d血肌苷(Scr)、尿素氮(BUN)水平及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解除气腹即时Scr开始升高,1d时升高显著,第4d时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BUN变化不明显.肾组织SOD和MDA水平也分别在解除气腹即时开始下降和上升,气腹后第1d变化较明显,至第4d时渐趋回复;与对照组相比,1.33kPa气腹压各组造成的变化具有显著意义.结论:CO2气腹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致肾脏功能改变,可能与气腹压力的直接压迫使肾皮质缺血及解除气腹后血流再灌注产生的自由基损害有关.高气腹压对肾脏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吴辉;陈训如;罗丁;余少明;王力;刘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血清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血清肝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了解环孢素A(CSA)的肝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酶速率法、酶循环法及比色法,对5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移植术后早期1~3个月内及半年左右,发生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升高异常比例较高.结论:药物的肝毒性在肾移植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时监测肝酶活性及TBA水平,为临床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量和采取护肝措施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栗群英;钱江龙;徐万清;龚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强对年青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怎样才能把年青医生尽快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我们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除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技术水平及能力培养外,笔者认为:加强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是一个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方方面面的,但就作者的体会,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是较为基本的,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道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