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张忠奎;陈威巍;骆利清;牟发明;章宗亮;杨林;冯小青

关键词:高原, 带状疱疹, T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收集了高原地区43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CD8和CD19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D8则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高原地区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之一.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用脂餐超声试验测定脂餐后60min胆囊排空率,并与20例健康成人做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胆囊容积较正常人大(33.27±9.32)ml,p<0.05,脂餐后60min,胆囊残余容积明显增大(23.56±7.94)ml,p<0.01,胆囊排空率明显减低(29.19±6.65)%,p<0.001.结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空腹胆囊容积和脂餐后残余容积增大,胆囊排空率降低.对于不明原因的胆囊排空率降低者,在除外胆囊本身疾患和其他原因后,应考虑糖尿病可能.

    作者:胡继红;廖明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多药耐药逆转前后HLA、B7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利用三苯氧胺(TAM)和维拉帕米(VRP)为逆转剂,运用MTT法分析了TAM、ARP的逆转效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耐药亚株COC1/DDP MDR逆转前后及亲本株COC1细胞的HLA-Ⅰ、HLA-Ⅱ、B7-1、B7-2的表达.结果:COC1/DDP和COC1均表达较强的HLA-Ⅰ类抗原,而HLA-Ⅱ、B7-1、B7-2的表达较较低.但COC1/DDP的B7-1、B7-2抗原的表达却高于COC1.经TAM、VRP作用后,COC1/DDP的耐药性发生逆转,但HLA、B7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TAM、VRP可以逆转卵巢癌的MDR细胞,敏感株细胞和多药耐药细胞有着不同的免疫逃逸机制,与耐药株相比,敏感株细胞更易逃避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继免疫疗法可用于耐药肿瘤.

    作者:李胜平;王丽莉;张积仁;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Dick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十年来我科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减压,复位,Dick钉内固定辅以植骨.结果:随访6个月~5年,183例中理想复位者153例,Dick钉退出6例,断钉7例,Dick钉打偏10例,纵向撑开不足的18例,无1例感染.术后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平均恢复3个等级.结论:对于短节段的胸腰椎骨折,后路Dick钉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传祝;林炎水;吴泽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道手术后胆汁漏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汁漏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8例胆道术后胆汁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肝汁漏的常见原因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但术中胆管损伤是术后胆汁漏的主要原因.对此,灵活运用胆道术式、术中操作轻柔细致、反复探查有无损伤和充分的引流等有助于预防术后胆汁漏的发生.胆汁漏之轻者可行保守治疗;合并腹膜炎、明确有胆管损伤、未放置引流管或拔除引流管后肝下有大量积液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王勇;易万强;龙飞;翁云惠;白剑利;廖红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椎板切除以后在椎板缺损区放置该膜.结果:30例患者疗效全部优良.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的瘢痕粘连近期效果明确.

    作者:胡修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与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根据47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采用手术切除、微波组织热凝、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分为毛细管型、脉管型、海绵型、囊状型四型,经综合治疗后肿瘤消失为93.0%.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分型在临床上简便易行,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及微波组织热凝技术,使各型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案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简化治疗,疗效亦明显提高.

    作者:朱宏卫;杨永沛;郑维银;何勇;李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在实体肿瘤中,如果没有微血管的发生,肿瘤仅可通过扩散缓慢生长到1~2mm3,只有在新生血管形成以后,肿瘤才能迅速长大,并进一步向周围浸润和进入血液循环向远处转移[1].

    作者:薛刚;周庆贤;姚榛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血清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血清肝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了解环孢素A(CSA)的肝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酶速率法、酶循环法及比色法,对5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移植术后早期1~3个月内及半年左右,发生肝酶活性及总胆汁酸升高异常比例较高.结论:药物的肝毒性在肾移植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时监测肝酶活性及TBA水平,为临床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量和采取护肝措施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栗群英;钱江龙;徐万清;龚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制钢丝夹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0例报告

    目的:观察自制钢丝夹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以自制钢丝夹按前后方向固定于耳廓上,松紧适度,压迫假性囊肿处7~10d.结果:本组10例均获痊愈.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灵;徐诗明;聂解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创伤性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附20例报告)

    目的:回顾分析20例创伤性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体会.方法:以1999年4月~2001年4月收治的20例创伤性组织缺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行一期修复,皮瓣小面积1.5×1.5cm,大面积16×28cm.结果:20例经游离皮瓣一期修复,除1例感染外,均完全成活,19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创伤性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必须充分考虑病人手术的耐受性和适应证,对于一期修复的创面,清创必须彻底,特别是感染创面,根据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游离皮瓣修复,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朱恩崇;向志敏;陈彦章;张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的危机管理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留给人们的思考仍在继续.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让人们体会到了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也凸现出医院建立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何雪峰;向焱彬;陈俊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258例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8例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和高频电发生仪进行凝切,每次凝切时间1s~3s;较大息肉分块凝切.凝切务必彻底,避免烧伤正常组织及引起出血和肠穿孔.结果:除9例16颗息肉经病理检查证实已恶变而行手术治疗外,余经肠镜复查显示息肉完全消失,无出血、穿孔等并发证发生.结论:此技术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小,费用低,是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可以推广.

    作者:李政文;吕黄勇;尧登华;田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伤性延迟性血气胸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血气胸的X线诊断标准及其意义.方法:对32例外伤性延迟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32例于伤后2h行X线胸片检查,27例未见血气胸,4例少量液气胸,1例少量气胸;伤后10h~26d先后X线检查发现,大量液气胸4例,中等量胸腔积液5例,大量气胸3例;胸腔穿刺均为阳性,中等量胸腔积液5例,大量气胸3例;胸腔穿刺均为阳性.25例经内、外科治疗而愈,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结论:作者将外伤性延迟性血气胸归纳为隐匿型、突发型和中间型三型,认为对及时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认为,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方便快捷、准确的手段之一.

    作者:乔清;张云泉;高正今;李锦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心衰23例报告

    本文对高原地区23例妊高征患者产后心衰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妊娠期处置及产后心衰处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并对高原地区妊高征的发病率、产后心衰的基本病理、处置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樊学惠;安源;吴迎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主因婴幼儿咀嚼功能及喉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健全,导致外源性异物误入气管支气管,常伴有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窒息,甚至迅速死亡.我院自1990~1996年间,收治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5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德萍;徐光;盛宏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病案管理人员如何应对病历公开复印

    2002-04,国务院颁布的<医院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中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病历,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复制服务.

    作者:裴柯平;陈涤新;王玲;王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盆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1例报告

    病例女,68岁,因车祸致骨盆碾挫伤,右髋骨向外移位,耻骨联合分离明显,会阴部出血较多,失血性休克形成,给予补液、输血、止血等对症支持处理,改善全身情况后转入我院.入院查骨盆平片示:双侧耻骨下支及耻骨梳骨折,耻骨联合分离9cm.

    作者:廖冬发;权毅;胡修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膀胱憩室癌诊治体会

    回顾分析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5~67岁,平均55岁.病程1月~1.5年,平均4月.5例中伴血尿4例,尿频、脓尿3例,排尿困难2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并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袁鹏飞;杨英刚;郭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左上颌窦原发性结核1例报告

    病例男,3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面部肿痛伴轻微张口困难,呈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左上列牙松动,不能咀嚼食物,于2001年8月收入院.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查面部无畸形,左右对称,左上颌窦区压痛明显

    作者:应绍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劈冠增隙法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阻生牙拔除术的新方法.方法:对不能用牙挺挺出,又无法直接上牙钳的倾斜阻生牙,采用先劈冠,再用半月形骨凿安放在被拔牙根和牙槽骨之间,逐渐扩大牙周间隙,消除牙周骨阻力,再拔出阻生牙,即改良的劈冠增隙法.结果:1286颗阻生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法具有省时、不易断根、创伤小、术后反应小等优点,是拔出阻生牙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作者:魏修荣;陈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