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玲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min再灌流模型.应用病理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缺血性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脑缺血30min再灌流第3d,沙土鼠脑皮层组织间隙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并凋亡同时存在.高压氧(0.2MPa)暴露第3d,组织间隙水肿消退,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高压氧(0.2MPa)合并牛磺酸(0.1g/kg)治疗第3d,神经元坏死与凋亡数目明显减少.结论:高压氧合并牛磺酸治疗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作者:刘磊;赵士福;崔建新;李中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用方舱是随着集装箱的发展应用而产生的,系指具有成套医疗设备,良好医疗作业环境,并具有各种医疗功能单元、机动性能强的特殊功能集装箱的总称.以医用方舱为依托的机动医院的开设,改变了传统的以帐蓬为依托的机动医院的开设模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优良的工作环境和配套的医疗救治条件,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并可根据伤病员的多少对各种功能的方舱进行随机组合,提高在战时、平时和自然灾害、反恐、维和等特殊环境中伤病员的救治能力.
作者:林村河;张继明;鲁云敏;燕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的规律与意义.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脓毒症的病理模型,观察CLP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变化和心、肝、肺、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结果:在CLP模型上,血中TNF-α浓度3h开始升高,6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1β水平6h开始显著增高,24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6水平3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12h达到峰值状态,至72h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抗炎细胞因子IL-10在24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值,48h达到峰值水平,至72h恢复到对照水平;心、肾功能在12h和肝功能于24h出现显著改变.结论:脓毒症早期存在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多脏器功能不全与细胞因子表达失调有关.
作者:程应东;余争平;姚榛祥;杨从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1995~2003年间307例食管贲门癌手术的经验,回顾性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术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30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2例,占16.9%,其中46例(89.0%)发生于术后72h.治愈50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缺氧、血容量不足、切口疼痛刺激、电解质紊乱、严重并发症等是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术式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影响明显.
作者:郑轶峰;郝明;郭利明;何泽友;邱胜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氧习服后组织物质代谢特点.方法:将大鼠置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内,30d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等;取双后肢骨骼肌用3H-脱氧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摄取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糖原含量;用酶法测定ATP、磷酸肌酸、乳酸水平,并以平原动物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血糖、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率、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而糖原显著降低,骨骼肌ATP、磷酸肌酸、乳酸在缺氧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缺氧习服之后,组织能量代谢能达到平衡状态,葡萄糖利用能力加强.
作者:黄缄;廖卫公;陈建;范有明;黄庆愿;高钰琪;孙秉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效果.方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采用0-1丝线行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在内一层缝合方式治疗265例.结果:本组病例于术后48~96h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并进食流质,7~10d切口拆线.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和吻合口出血1例外均获全愈.结论:一层缝合法与传统二层缝合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肠管断端的游离,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是消化道手术后一种理想的吻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伟;罗云生;李义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网膜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方法:对171例(342眼)屈光度在-8.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病人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被检342眼中,眼底多呈不同程度的豹纹状改变,发现各种网膜变性79眼,占23.1%,其中格子样变性34眼,占9.9%,霜样变性19眼,占5.6%,囊样变性4眼,占1.17%.其他类型变性22眼,周边网膜干性裂洞7眼,占2%.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进行屈光手术前进行眼底三面镜检查,可避免和减少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雷鸣;谢伯林;曾原;金淑芬;陈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自1991年9月~2003年12月共行LC 12100余例,发生严重皮下气肿24例,占0.2%,经过积极治疗、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永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即人类免疫缺陷综合证,HIV是其病原体.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1,2].HIV病毒有2种,即HIV-1和HIV-2,其中HIV-1致病常见,感染率高,传播迅速.
作者:张宏艳;钟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干髓术治疗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地对311例牙髓病患者实施干髓术治疗,并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成功279例(89.79%),失败32例(10.21%).结论:总体效果满意,但随时间延长,疗效有下降趋势.建议严格把握适应症,配制有效干髓剂,并规范操作要领,术后定期复诊,及时处理并发症.
作者:肖高;杨涛;毛力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危急生命的急症之一,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对中、重度的疗效差,由于微创术清除的诞生,使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得到了一新的突破.本文对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部分病例,做了微创血肿穿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敏;刘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探索防病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卫生防病工作的针对性,掌握卫生防病的第一资料,我们对非传染病住院伤病员(全部为现役军人)进行了逐一的调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思荣;周安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妊娠,习称宫外孕.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是在妊娠早期导致死亡的首要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国内有些地区,在80年代死亡的病例增多,已经引起妇产科同道的关注,认为是目前妇科急诊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据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统计,从1972~1992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了4倍,占所有妊娠的2%.
作者:杨志玲;李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Na+/Ca2+泵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Metrizamid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RT-PCR测定PD98059阻断乙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Erk活性后Na+/Ca2+泵mRNA表达.结果:乙醛刺激后,HSC后明显促进Na+/Ca2+泵mRNA表达(P<0.01),不同剂量PD98059对肝星状细胞Na+/Ca2+泵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状态的启动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明德;解方为;曾维政;甘新宇;马洪德;欧阳学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检测献血员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在酸碱法的基础上采用全自动加样仪酶标仪微量法检测血红蛋白,并将HICN血红蛋白标准品碱化后测吸收光谱,绘制标准曲线.结果:酸碱法样本及HICN标准品碱化后吸收光谱一致,标准曲线线性好.结论:全自动加样仪酶标仪微量酸碱法检测献血员血红蛋白使操作实现微量化、批量化、自动化,简单、快速.HICN标准品碱化后可用于酸碱法中标准品.
作者:桑胜云;安梅;王桂华;杨晓顺;戴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是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老年人属于健康脆弱人群,如何使老年护理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是21世纪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老年病人生理、病理的改变,易发生跌倒、误食、误吸、坠床等意外.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关管理规定,很多意外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王卫群;杨文秀;周玲;杨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对比研究高原(日喀则,海拔3900m)56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平原(西安,海拔400m)56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心功能指标,并观察高原低氧习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增大,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右室轻度扩大.经过60d习服后上述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在初上高原时心功能变化较大,习服后适应高原环境.
作者:朱永胜;钱蕴秋;孙瑛;刘丽文;张泽营;赵其军;张军;周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方法:以中医辩证,采用中药内服和面部薰洗法治疗.结果:42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54.76%),好转16例(38.09%),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95.23%.结论:本病是高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内外兼治原则,内服药重点调理人体气血阳阴平衡,外用药重在疏风润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秀娟;付学元;迟和生;胡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美国随访26年的资料显示,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老年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45万人再梗塞[1].本病在我国过去较少见,但近年来逐渐增多,老年患者发病率增高,多数患者发病时常感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恐惧,有濒死之感;但75岁以上患者40.0%无症状,8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75.0%无胸痛,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事后才发现得过MI[1].因此,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早期治疗及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莲;崔渝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