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的几点体会

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关键词:合理用药, 做法
摘要: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习服大鼠骨骼肌葡萄糖代谢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习服后组织物质代谢特点.方法:将大鼠置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内,30d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等;取双后肢骨骼肌用3H-脱氧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摄取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糖原含量;用酶法测定ATP、磷酸肌酸、乳酸水平,并以平原动物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血糖、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率、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而糖原显著降低,骨骼肌ATP、磷酸肌酸、乳酸在缺氧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缺氧习服之后,组织能量代谢能达到平衡状态,葡萄糖利用能力加强.

    作者:黄缄;廖卫公;陈建;范有明;黄庆愿;高钰琪;孙秉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肌梗塞康复中的作用

    美国随访26年的资料显示,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老年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45万人再梗塞[1].本病在我国过去较少见,但近年来逐渐增多,老年患者发病率增高,多数患者发病时常感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恐惧,有濒死之感;但75岁以上患者40.0%无症状,8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75.0%无胸痛,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事后才发现得过MI[1].因此,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早期治疗及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莲;崔渝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肢大血管损伤急诊救治的护理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战时和平时急诊创伤中均常见,据资料统计约占创伤的0.7%~3.0%.四肢大血管损伤特别是开放性四肢大血管损伤出血快、失血量大,病情危重,若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生命、肢体坏死而致残.我科自2002年2月~2003年2月收治16例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人,由于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得当,为手术赢得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西藏高山峡谷地区移居青壮年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西藏高山峡谷地区移居青壮年的健康状况.方法:对移居海拔1900~4000m上的449名男性青壮年的临床症状、疾病谱及血氧饱和度(SaO2)等进行调查,按军官、士官和士兵分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床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居首位,其次为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症.其症状发生率,军官和士官显著高于士兵(P<0.05或P<0.01);在查出的35种各类疾病中,慢性高原病患病率居首位,其次为消化、心血管和运动系统疾病,军官和士官患病率亦显著高于士兵(P<0.01或P<0.001).结论:本组调查资料的显著特点,一是高原病仍是移居青壮年的主要疾病(26.28%),军官和士官症状率及患病率显著高于士兵,说明移居时间长短与患病率及相关症状率有明显关系;二是士兵的症状主诉率高,而患病率低;三是微环境不同,导致患病率差异.

    作者:李素芝;黄跃;姜敬波;赵娟;邓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压力水剥离在腹腔镜下妊娠输卵管线形切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术时,妊娠组织物取出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输卵管妊娠流产型病人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术,妊娠组织物压力水剥离组(第一组)24例,妊娠组织物取出组(第二组)8例.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压力水剥离组(28.9±9.6)min,短于第二组(56.2±29.7)min(P=0.036);术中出血量压力水剥离组(6.7±2.9)ml,少于第二组(31.8±23.3)ml(P=0.018);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压力水剥离组(28.0±7.6)h,同第二组(28.5±8.9)h(P=0.879);术后并发症压力水剥离组(0/24),同第二组(1/8)(P=0.557).结论:妊娠组织物压力水剥离是安全可行的,与取出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彦;王璇;谭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观察急性高原反应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对比研究高原(日喀则,海拔3900m)56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平原(西安,海拔400m)56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心功能指标,并观察高原低氧习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增大,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右室轻度扩大.经过60d习服后上述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在初上高原时心功能变化较大,习服后适应高原环境.

    作者:朱永胜;钱蕴秋;孙瑛;刘丽文;张泽营;赵其军;张军;周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医院医疗纠纷的防范

    目前,医疗纠纷不但困绕着医院管理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也极大地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在医疗纠纷中,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占整个医疗纠纷的大部分,探讨手术病人医疗纠纷的防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002年国务院颁布和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新条例)是现在和今后相当时间内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依据,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防范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是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件大事.

    作者:张步振;李铁军;徐昕明;赵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应用股静脉插管开展血液透析及护理体会

    随着近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增多,血液透析在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和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难以用内科保守疗法纠正的水、电解质紊乱等许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良好的血管通路,对确保血透后血液灌流至关重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我们发现,有时因患者皮肤水肿、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了一定困难.在临床上对急、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中,采用股静脉插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操作简便,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及时持续进行血液透析、静脉给药,术后并发证较少,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我院通过对64例急诊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咏梅;张润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罩高频给氧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在治疗低氧血症,提高SaO2,纠正急性左心衰中的作用.方法:4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一组给予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另一组给普通鼻导管吸氧,观察其SaO2、呼吸频率(R)、静息心率(RHR)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急性左心衰患者SaO2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给氧治疗后,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但以面罩高频正压给氧组SaO2增高更明显(P<0.05);低氧血症纠正更快,临床症状缓解更迅速,缩短了急性左心衰的病程.结论: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玲;杨丽霞;刘翱;王燕;李俐丽;刘念;任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肝癌、非癌肝病患者和健康人GLS,然后分组统计.结果:肝癌组GLS(799±226mg/L)显著高于健康组(466±65mg/L)和各良性肝病组;各良性肝病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测定GLS对肝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诊断效率分别为82.4%、94.7%、89.7%和78.0%,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并且高于血清AFP测定.测定GLS与AFP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为显著.结论:肝癌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其测定对肝癌诊断、病情及疗效监测、预后分析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与AFP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更显著.

    作者:王天然;许爱国;周纬;李丽萍;蒋燕;张丽华;白小红;马布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的几点体会

    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层吻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效果.方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采用0-1丝线行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在内一层缝合方式治疗265例.结果:本组病例于术后48~96h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并进食流质,7~10d切口拆线.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和吻合口出血1例外均获全愈.结论:一层缝合法与传统二层缝合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肠管断端的游离,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是消化道手术后一种理想的吻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伟;罗云生;李义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min再灌流模型.应用病理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缺血性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脑缺血30min再灌流第3d,沙土鼠脑皮层组织间隙水肿,神经细胞坏死并凋亡同时存在.高压氧(0.2MPa)暴露第3d,组织间隙水肿消退,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高压氧(0.2MPa)合并牛磺酸(0.1g/kg)治疗第3d,神经元坏死与凋亡数目明显减少.结论:高压氧合并牛磺酸治疗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作者:刘磊;赵士福;崔建新;李中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CRF)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60例CRF病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同时用离子夺获分析法和微离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浆叶酸(FA)和维生素B12(VB12)浓度.结果: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22.69±12.16)μmo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97±2.65)μmol/L,CRF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82.50%,其中血液透析组血浆tHcy水平(24.13±12.68μmol/L,n=73)明显高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16.43±5.58μmol/L,n=19)和非透析治疗组(19.79±10.57)μmol/L,(n=68),但血浆FA和VB12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P>0.05).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与血浆FA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未经透析的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FA水平呈负相关;透析治疗组血浆tHcy水平与血浆FA浓度呈负相关.血透4h使血浆tHcy下降约40.0%,透析后20h回复到透析前水平的76.0%~86.0%,但在采用血仿膜和聚砜膜透析的病人之间,血浆tHcy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CRF病人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但没有明显的FA和VB12缺乏,CRF时肾脏损害削弱了对Hcy的代谢或清除能力,可能是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余月明;张明;侯凡凡;张训;杨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刀在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超声刀在完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完全性、技巧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04年5月收治的23例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全部使用超声刀,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3例,11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7例行乙状结肠根治术,5例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6.5ml,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刀的应用,使腹腔镜技术更安全、更可靠、更精确,大大拓宽了腹腔镜的手术范围,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日臻完善.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陈辉;张力峰;江航;谭黄业;黄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进法胸腔穿刺100O例报告

    目的:总结推介改进法胸腔穿刺的经验.方法: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代替传统穿刺针进行胸腔穿刺,观察1000例患者.结果:治愈832例,转胸腔闭式引流或开胸术168例.并发症有胸膜反应5例,血胸2例,气胸1例.结论:该法具有取材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不受体位影响等优点,尤适于危重病人或截瘫病人的诊断性胸穿,可为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断抢救争取时间.但对积液浓稠者仍宜使用粗针穿刺.

    作者:张利;石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疗失误的原因分析

    人类在感知自然现象和探寻自然本质的实践过程中,曲折和失误有相对的不可避免性,这种规律同样体现和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医疗失误是医疗纠纷的源头,如何避免医疗活动中的失误是始终贯穿医院管理工作的主线.尽管在医疗行业中制定和实施了大量法规及制度,医疗失误及纠纷仍然时有发生,事故苗头若隐若现,针对这些失误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思考.

    作者:肖茂明;陈雪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效果.方法: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肾囊肿大小、部位及毗邻情况,选择肾囊肿与皮肤短距离处作为穿刺点,注意避开肾周围脏器,在局麻后B超监视下将穿刺针沿穿刺导向器进针.达肾脏表面时,嘱病人屏气,快速进针达肾囊肿中心,确定为肾囊肿抽尽肾囊液后,缓慢注射无水乙醇,注射乙醇量为抽出肾囊肿液量的25%,保留3~5min后,反复2~3次冲洗肾囊腔,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术后3、6个月行B超复查治疗效果.结果:穿刺肾囊肿共12例次,8例肾囊肿6个月内消失,2例多囊肾复查未见大囊肿.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仅1例自觉腰痛未行特殊处理.结论:超声导向肾囊肿穿刺治疗技术是一种替代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于心珂;黄扬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度近视LASIK术前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网膜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方法:对171例(342眼)屈光度在-8.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病人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被检342眼中,眼底多呈不同程度的豹纹状改变,发现各种网膜变性79眼,占23.1%,其中格子样变性34眼,占9.9%,霜样变性19眼,占5.6%,囊样变性4眼,占1.17%.其他类型变性22眼,周边网膜干性裂洞7眼,占2%.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进行屈光手术前进行眼底三面镜检查,可避免和减少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雷鸣;谢伯林;曾原;金淑芬;陈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离子型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常规的方法是将有机碘肾脏排泄的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入肘静脉,并通过压迫输尿管,经肾脏排泄后,在不同时间内使造影剂逐渐增多变浓的充盈.在肾盂、肾盏内,使肾盂肾盏显示影像,但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的需要,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有选择性地采用头低足高,大剂量不加压,非离子型的静脉尿路造影法.

    作者:关静;郭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