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群;杨文秀;周玲;杨茜
为探索防病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卫生防病工作的针对性,掌握卫生防病的第一资料,我们对非传染病住院伤病员(全部为现役军人)进行了逐一的调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思荣;周安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患纠纷的处理,是一项十分复杂棘手的事情,不仅牵涉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当事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干扰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随着国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就医自付费用比例增加;卫生材料、药品价格上扬带动的医药费用增加;群众普遍法律意识增强;新闻媒体不客观误导等原因,加重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满情绪,使各医疗机构医患纠纷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1].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医患纠纷,切实有效的维护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方的合法权益,是摆在每一位医疗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2~4].笔者结合近年实际工作中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谈几点粗浅体会.
作者:董贵安;张承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虽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职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落实患者知情同意权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未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中引起应有的足够重视.直到2002年,国务院重新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加和行医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才使知情同意权真正成为患者的法定权利及医务工作者的法定义务.因此,如果医疗机构不尽告知的法定义务,将承担不作为的侵权责任[1].新<条例>已经颁布2年多了,但就笔者参与的医疗事故鉴定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的实例看,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的现状仍不乐观.本文就目前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道全;肖茂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移居时间长短对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对移居海拔4500m以上594例健康人群,按移居时间分成≥3年(观察组)和<3年(对照组)两组,用SaO2监测仪逐个测定SaO2,就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人群SaO2降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0.527,P<0.01).结论:在海拔5200m以下,随着移居时间的延长,其高原缺氧习服能力增强.
作者:沈维义;赵汝频;李燕;李莉;张玉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氧习服后组织物质代谢特点.方法:将大鼠置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内,30d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等;取双后肢骨骼肌用3H-脱氧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摄取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糖原含量;用酶法测定ATP、磷酸肌酸、乳酸水平,并以平原动物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血糖、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率、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而糖原显著降低,骨骼肌ATP、磷酸肌酸、乳酸在缺氧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缺氧习服之后,组织能量代谢能达到平衡状态,葡萄糖利用能力加强.
作者:黄缄;廖卫公;陈建;范有明;黄庆愿;高钰琪;孙秉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效果.方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采用0-1丝线行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在内一层缝合方式治疗265例.结果:本组病例于术后48~96h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并进食流质,7~10d切口拆线.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和吻合口出血1例外均获全愈.结论:一层缝合法与传统二层缝合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肠管断端的游离,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是消化道手术后一种理想的吻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伟;罗云生;李义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检测献血员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在酸碱法的基础上采用全自动加样仪酶标仪微量法检测血红蛋白,并将HICN血红蛋白标准品碱化后测吸收光谱,绘制标准曲线.结果:酸碱法样本及HICN标准品碱化后吸收光谱一致,标准曲线线性好.结论:全自动加样仪酶标仪微量酸碱法检测献血员血红蛋白使操作实现微量化、批量化、自动化,简单、快速.HICN标准品碱化后可用于酸碱法中标准品.
作者:桑胜云;安梅;王桂华;杨晓顺;戴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的改变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专人检查眼底改变,同时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45例中眼底改变37例,其中视乳头改变10例(22.0%),生理凹陷变浅7例(15.6%),视网膜颜色变浅20例(44.5%),软性渗出6例(13.3%);视网膜动脉变窄,动静脉比例增大35例(77.8%).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视网膜动脉改变与高原肺水肿病情轻重成正比,从而支持在高原缺氧状况下致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以致液体外渗而导致高原肺水肿.
作者:郭灵常;张晓雷;郭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搞好部队的卫生防疫工作,减少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我们对2000年某部新兵卡介苗接种后出现较多异常反应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张莉;胡振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方法:以中医辩证,采用中药内服和面部薰洗法治疗.结果:42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54.76%),好转16例(38.09%),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95.23%.结论:本病是高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内外兼治原则,内服药重点调理人体气血阳阴平衡,外用药重在疏风润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秀娟;付学元;迟和生;胡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重危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与其它年龄相比,不论是病因、病理生理或是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它具有病情重、变化迅速、病死率高、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等到血压下降,症状明显,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使病情加剧,甚至不可逆而招致死亡.因此,新生儿休克和DI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它是休克和DIC早治疗、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和前提.现就其早期临床表现和诊断综述如下:
作者:王明圣;李立;娄新黔;王素艳;徐庆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妊娠,习称宫外孕.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是在妊娠早期导致死亡的首要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国内有些地区,在80年代死亡的病例增多,已经引起妇产科同道的关注,认为是目前妇科急诊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据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统计,从1972~1992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了4倍,占所有妊娠的2%.
作者:杨志玲;李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医疗纠纷不但困绕着医院管理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也极大地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在医疗纠纷中,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占整个医疗纠纷的大部分,探讨手术病人医疗纠纷的防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002年国务院颁布和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新条例)是现在和今后相当时间内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依据,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防范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是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件大事.
作者:张步振;李铁军;徐昕明;赵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网膜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方法:对171例(342眼)屈光度在-8.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病人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被检342眼中,眼底多呈不同程度的豹纹状改变,发现各种网膜变性79眼,占23.1%,其中格子样变性34眼,占9.9%,霜样变性19眼,占5.6%,囊样变性4眼,占1.17%.其他类型变性22眼,周边网膜干性裂洞7眼,占2%.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进行屈光手术前进行眼底三面镜检查,可避免和减少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雷鸣;谢伯林;曾原;金淑芬;陈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平片式补片修补无张力疝的经验.方法:借鉴McVay法利用耻骨梳韧带缝合固定补片,治疗56例无张力疝.结果:56例全部治愈.随访2~28个月,无切口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本法较传统的腹股沟韧带固定法能使补片更紧贴腹横筋膜,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效果更明显.但需注意缝合时勿误伤股静脉.
作者:李义兵;陈俊;周雄;冯怡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服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患关系在医疗行为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在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良的医患关系引起的.所以,重视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者:万文松;何春渝;吴泽全;郑秋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法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经验.方法:对112例ARF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HD+PD、HD+血液灌流(HP)和HD+泌尿道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80例(71.4%),好转12例,抢救成功率82.1%,死亡11例(9.8%),自动出院9例(8.0%).结论:血液净化法是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根据医院、患者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法,并在救治过程中增加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可提高ARF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云生;张咏梅;胡祥仁;吴孟华;路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在治疗低氧血症,提高SaO2,纠正急性左心衰中的作用.方法:4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一组给予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另一组给普通鼻导管吸氧,观察其SaO2、呼吸频率(R)、静息心率(RHR)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急性左心衰患者SaO2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给氧治疗后,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但以面罩高频正压给氧组SaO2增高更明显(P<0.05);低氧血症纠正更快,临床症状缓解更迅速,缩短了急性左心衰的病程.结论:面罩高频正压给氧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玲;杨丽霞;刘翱;王燕;李俐丽;刘念;任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原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患儿血钾变化,为围手术期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转机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4个时点,取颈起静脉血测定血钾浓度.结果:转机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血钾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余各时点血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血钾,应加强围手术期患儿血钾的监护.
作者:李丽;陈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