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解初;谢良宪;赵运流
病例男性,55岁.因10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半年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少伴心悸、气促而收入院.
作者:李明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军队医院是以收治部队伤病员为主,实施平时和战时卫勤保障的医疗保障机构,它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为部队指战员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作者:李勇;赵升阳;封宗超;韩宇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构建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为研究MyoD对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质粒EMSV上用EcoRI酶切下MyoD cDNA片段,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纯化;EcoRI酶切pIRES2-EGFP,将线性化的载体与回收MyoD cDNA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克隆出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用HindⅢ酶切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结果:凝胶电泳证明将MyoD cDNA亚克隆入pIRES2-EGFP内,荧光显微镜下可MSCs胞体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
作者:张勇;邹仲敏;郭朝华;王劲;范文辉;罗成基;程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施部队健康综合评价是科学评价部队卫生保健效益,指导部队训练,提高部队卫生工作质量的需要.通过对驻滇某步兵团6个建制连队254名战士的身体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项指标进行调查与测评,对系统全面了解云南边防战士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状况取得了可靠数据.
作者:李建明;周安明;李由;王双印;田庆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陈旧性骨折缺损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5例髋臼后壁陈旧性骨折缺损的病员施行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骨折缺损手术.结果:5例患者均获治愈.疗效评定:良4例,可1例.结论:采用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陈旧性骨折缺损,虽不能完全恢复髋臼后壁的解剖形态,但能提供髋关节后方的稳定性,使伤员恢复大部分髋关节功能.
作者:李英华;张怡五;杨星华;高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如果将医疗质量喻为医院的生命,那么,技术建设就应喻为医院的生长激素.医院不抓技术建设,不提高医疗工作中的高科技含量,不引进新业务、新技术,就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就会萎缩,就会被医疗市场无情的大潮所淘汰.
作者:唐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方法: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两药按时、按量服用,共6次.结果:孕11周~13周19例中,完全流产10例(53.0%);孕13周~17周21例中,完全流产11例(52.0%);全组流产出血量100ml~200ml,平均流产时间6h~9h,多数在当日结束妊娠.结论:本法安全有效,观察时间短,减少孕妇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建议采用此法结束妊娠时,应具备手术和输血条件医院开展.
作者:陈志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位肋骨骨折对诊断胸腹脏器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高位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8例高位肋骨骨折患者均在2h~72h内经χ线摄片确诊,42例伴有单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合并伤,经相应内外科治疗,39例治愈出院,9例死亡.结论:第1、2肋骨骨折合并胸腹脏器伤远较其他部位肋骨骨折的合并伤多而危重,这可能是合并胸腹脏器伤的一个重要提示性征象,应引起临床医师警惕.
作者:乔清;张云泉;高正今;李锦青;刘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使炭疽病(Anthrax)再次受到广泛的关注,该事件使5名受害者死于吸入性炭疽,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1,2].
作者:王刚;刘玉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理查房是护理人员常规的护理活动之一.是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贯穿于一切护理活动的始终.
作者:裴小红;罗宏志;李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截瘫并发四肢骨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36例患者中除1例尺骨骨折、2例挠骨骨折、手法复位外,余均行手术治疗,并遵循先脊柱后四肢的原则.对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例,早期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按照治疗原则处理.结果:36例中按frankel标准评定,术前A级9例,术后恢复到B级3例,C级1例,D级1例;术前B级13例,术后恢复到C级8例;术前C级9例,术后恢复到D级5例,E级4例;术前D级5例,均恢复到E级.四肢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效果满意.
作者:王元山;周全;陈雪松;陈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国产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了解其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12个部位的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应用32枚国产可吸收螺钉进行了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可吸收螺钉可满足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需要.
作者:胡修德;万勇;黄钢;马泽辉;权毅;潘显明;谭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堂卫生监督是军队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部队官兵健康.为准确了解部队食堂卫生管理情况,2001-05,我们对某部12个食堂进行了大肠菌群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进;李顺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脂肪肝发病情况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彩色超声显像仪检测肝脏大小、质地,同时检测血清血脂情况,并结合体重指数综合判定各年龄段脂肪肝发病情况原因和防治对策.结果:受调查502人中,脂肪肝86例(17.1%),>40岁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者,P<0.01;肥胖者脂肪肝检出率58.6%,体重正常者6.93%,高血脂者脂肪肝检出率36.3%(35/95)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结论:脂肪肝虽对机体影响不大,但重度脂肪肝可致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脂肪肝者中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应引起重视,并加强治疗措施.
作者:颜俊;曾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是利用阴道自然穴洞施行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手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不留瘢痕、康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并且更符合微创技术的原则,是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方法[1].
作者:邓殷君;汪溦;孙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模式,在形态上表现为胞核染色质固缩、分离及降解,胞质凝缩,后细胞裂解,但裂解产物被细胞膜包裹形成凋亡小体,凋亡小体被周围细胞摄取并在它们的溶酶体内消化,所以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作者:刘晓东;杨淑霞;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低分化干细胞方面的特性.方法:以Percoll(质量密度1073g/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骨髓悬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况及其超微结构.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缓慢,细胞增殖率和形态分化不均一.如有一些细胞在4wk的培养时间内未见明显增殖,这些增殖不明显的细胞有的未见明显的伸展,呈圆形,有的伸展充分,成片状;在培养2wk后也可见一些明显增殖的细胞,分别形成克隆团状或条状的增生细胞群;培养过程中可见有神经元样及多核细胞出现.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也显示了低分化的干细胞特点,如细胞表面具有微绒毛,胞浆内内质网丰富、激离核糖体数量多、线粒体小,核仁大而不规则、可见核裂,超微结构还显示了一些中胚层来源干细胞的结构特点,如大量的微丝.结论:经Percoll细胞分离介质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非诱导条件下原代培养过程中,从形态分化、增殖率等方面显示了其多向分化潜能;从超微结构等方面显示了其中胚层来源低分化细胞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的佐证之一,说明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对骨髓间充质于细胞的分离具有可靠性.
作者:曹军;金岩;郑崇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内腔镜式膀胱颈悬吊术(改良Stamey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2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改良Stamey法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28例患者,治愈19例,改善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85.7%.其中Ⅰ°、Ⅱ°有效率各为100.0%和85.0%,Ⅲ°患者有效率低.结论:改良Stamey法是治疗Ⅰ、Ⅱ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炜;李正平;史政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美宝胶囊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甙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以制订其质量标准.方法:用Nova PakTM C18(3.9mm×150mm,4μm),以甲醇-水(3:7)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13nm.结果:进样量在0.0810μg~0.405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6.7%,RSD=2.55%(n=3).结论: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及重现性均良好,可以作为该药的质控指标.
作者:段艳冰;普文英;周成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牙龈出血的原因.方法:对HAPC患者牙龈出血情况进行调查,并与非HAPC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HAPC患者牙龈出血非常常见,其发病率高达90.0%以上,且牙龈出血程度较重.结论:HAPC患者牙龈出血主要原因是:(1)高原缺氧所致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引起毛细血管壁损害;(2)缺氧使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和管腔扩张;(3)缺氧因素所致凝血机制紊乱;(4)牙龈组织损伤修复慢,继发细菌感染.
作者:张运华;李楠;李淼;田自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