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周安明;李由;王双印;田庆娥
目的:对研制的氧化铝玻璃渗透陶瓷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采用体外生物学实验方法,对研制的氧化铝及Vit Inceram Alumina的溶血度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材料的溶血度分别为0.735%、0.441%,均低于5.0%.结论:两种陶瓷材料均不会发生溶血,被步认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明哲;张建设;曹凌;李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使炭疽病(Anthrax)再次受到广泛的关注,该事件使5名受害者死于吸入性炭疽,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1,2].
作者:王刚;刘玉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寻求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方法.方法:应用术前粘膜下注射无水乙醇加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5例.结果:随访4个月至3年,有效率96.0%,复发率4.0%.结论:此方法近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晓念;席小燕;李传军;王少龙;李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火器伤远达效应发生率高,但伤情隐蔽,临床医生较为陌生,容易误诊误治[1].远达效应病变虽不会立即威胁伤员生命,在某些条件下却可成为伤后早期并发证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从而使全身伤情加重,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2].
作者:邓旦;李树森;廖明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医学上,死亡率与病死率、存活率与成活率、发病率与发生率、生存率与出生率是几组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名词术语,它们之间的概念常易被混淆,却没有引起作者与编辑足够的重视,以致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作者:王国建;方丽;黄栩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牙龈出血的原因.方法:对HAPC患者牙龈出血情况进行调查,并与非HAPC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HAPC患者牙龈出血非常常见,其发病率高达90.0%以上,且牙龈出血程度较重.结论:HAPC患者牙龈出血主要原因是:(1)高原缺氧所致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引起毛细血管壁损害;(2)缺氧使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和管腔扩张;(3)缺氧因素所致凝血机制紊乱;(4)牙龈组织损伤修复慢,继发细菌感染.
作者:张运华;李楠;李淼;田自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老年外伤性颅脑损伤因其自身生理、病理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我科近2年共收治52例老年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刘孝梅;刘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液氮冷冻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于1987年以来已用于治疗皮肤、肛肠、五官、口腔、妇科等多种疾病,患者达12000余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冷冻治疗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云玉;陈晋云;瞿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胸腰椎脊柱骨折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疾病,多数病人需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自Dick钉[1]和Steffee钢板应用于临床后,还相继研制出了RF、AF、APF和滚花钉等,旨在减少断钉、断杆并发证的发生.
作者:李延;荣卫平;李晋平;梁海丝;嘉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烧伤小鼠早期肝组织JNK1磷酸化及核转位、AP-1 DNA结合活性时相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背部Ⅲ度15%~20%烧伤.分别于伤后2h、4h、6h、12h、24h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JNK1磷酸化及核转位,用EMSAs测定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烧伤后2h JNK1磷酸化程度和核内JNK1的含量显著增加,4h达到高峰,6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对照组水平,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烧伤后2h AP-1的DNA结合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h后AP-1的DNA结合能力逐渐升高,12h达到大值,以后逐渐恢复,至24h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烧伤早期不仅引起小鼠肝组织JNK1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由胞浆向胞核的转位显著增加,而且引起AP-1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增强.揭示创伤应激早期糖皮质激素抵抗可能与JNK1、AP-1活性增加有关.
作者:李军;孙充洲;粟永萍;楼淑芬;徐贵森;代雪梅;王慧;张薏;安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住院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将进一步增强.
作者:徐华;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设计胫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与静力型交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方法:将胫骨标本制成四组实验模型.甲组:动力固定,粉碎性骨折;乙组:动力固定,斜形骨折;丙组:动力固定,横断骨折;丁组:静力固定,粉碎性骨折.将各组标本进行轴向加压试验及扭转试验.结果:各组压缩试验相差显著,扭转试验相差不显著,压缩试验曲线表明用新型胫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后抗压能力强,骨折端有一定应力存在.结论:胫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良好,骨折端有压应力存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张波;权毅;廖冬发;潘显明;黄钢;邓少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拟通过大型钩端螺旋体56603株39KD抗原抗血清的制备及其抗血清免疫保护力测试,为钩体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将39KD抗原采用四种方法接种家兔制备抗血清,然后通过被动免疫途径,对其抗血清免疫保护力进行测试.结果:四种方法接种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凝集效价均在200左右,四者无显著差异.除1株非致病钩体Patoc Ⅰ外,其抗血清能保护豚鼠免受10株致病性钩体(10群10型)的攻击.结论:犬型钩体39KD抗原抗血清,具有很好的动物免疫保护作用,具有种特异性,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刘燕;孟佩云;庄国正;尹惠琼;周卫国;魏文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部驻守在西藏林芝(海拔3000m),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未来高原高寒地区的作战任务,每年8月~10月都要在海拔4500m左右的高地进行驻训.
作者:华安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罗红霉素与甲硝唑混合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组,一年后随访,对比疗效.结果:一年内两组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红霉素与甲硝唑混合糊剂对根尖周炎确有疗效.
作者:杨波;张建设;李晨军;朱宏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模式,在形态上表现为胞核染色质固缩、分离及降解,胞质凝缩,后细胞裂解,但裂解产物被细胞膜包裹形成凋亡小体,凋亡小体被周围细胞摄取并在它们的溶酶体内消化,所以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作者:刘晓东;杨淑霞;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国产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了解其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12个部位的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应用32枚国产可吸收螺钉进行了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可吸收螺钉可满足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需要.
作者:胡修德;万勇;黄钢;马泽辉;权毅;潘显明;谭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多孔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骨缺损.方法:40例因Brodie脓肿、结核、肿瘤、外伤和先天畸形引起的骨缺损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用块状或颗粒多孔HA/TCP陶瓷修复替代于骨缺损处.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良好.随访X片见陶瓷与骨愈合好,无松动移位,骨皮质连续性好,病变无复发.结果:多孔HA/TCP双相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对于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替代作用.
作者:张聪;姚一民;冯怀志;卢冰;张兴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构建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为研究MyoD对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质粒EMSV上用EcoRI酶切下MyoD cDNA片段,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纯化;EcoRI酶切pIRES2-EGFP,将线性化的载体与回收MyoD cDNA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克隆出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用HindⅢ酶切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结果:凝胶电泳证明将MyoD cDNA亚克隆入pIRES2-EGFP内,荧光显微镜下可MSCs胞体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
作者:张勇;邹仲敏;郭朝华;王劲;范文辉;罗成基;程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工作服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标志,同时又是其自我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工作服袖口及腹部极易被污染,而成为患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之一.
作者:刘鲁霞;查红;冷琼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