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旺;蔡德修;王卫江;段晓琼
由腮腺导管口进入腮腺导管并存留于其内的异物可形成面部炎性包块,并引起同侧的慢性腮腺炎,此种病例少见且易误诊,现予报道.
作者:杨立斗;王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根据病人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特点,我院骨科因人而异地开展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1 健康教育的准备
作者:李洁;李晋萍;李延;罗宏志;荣卫平;梁海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肢端慢性溃疡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及感染造成的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影响组织细胞再生能力,阻碍创面的愈合.当创面过大时可进行皮肤移植术或进行高压氧治疗,但创面较小时,临床上普遍用的处理方法是以双氧水清洗创面,用庆大霉素或凡士林纱条换药等,耗时长,愈合差.
作者:付毅苹;蒋子芬;史小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测定生长于云南西部的7种金丝桃属植物中金丝桃素(hypericin)的含量,并考察其分布.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ODS色谱柱,流动相B:甲醇-乙腈-乙酸(50∶50∶0.5),A:乙腈(B∶A=6∶4)检测波长590mm.结果:回归方程:C=0.5211S-0.04988,r=0.99998,加样回收率102.7%,7种滇西产金丝桃属植物中有3种含金丝桃素.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分析金丝桃属植物中金丝桃素含量,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及精密度.
作者:贺建国;赵晶;王金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绝大部分病人都伴有肾性高血压,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不及时降压,必然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进而导致肺水肿.如不能及时抢救常会发生死亡.这是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87-10~1990-05死亡的32例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中,就有30例死于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肺水肿.因此,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不仅需要透析治疗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血压的监测,尤其是夜间血压的监测.我们由于重视了夜间血压的监测及处理,明显提高了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们的做法如下:
作者:王惠琼;徐勇;廖竹英;邢丽娟;汪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区血管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血管吻合的关系.方法:将犬随机分成A(即时)组、B(72h)组,采用KTY-04型雷管置于犬面颊部引爆致伤,造成软组织洞穿性缺损.分别切取两组颌面部爆炸伤区距创缘不同距离处的血管标本行光、电镜观察,并且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术后1周~3月切取各血管吻合口处标本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A组距创缘3cm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平滑肌细胞变性,动脉内弹力膜大部分消失;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均失败.B组距创缘3cm处血管内膜较完整,平滑肌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内弹力膜大部分恢复;15例血管吻合皮瓣移植成功12例.结论:颌面部爆炸伤后3d,伤区外3cm血管开始恢复正常,此时行血管吻合游离皮瓣移植有其病理学基础.
作者: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柳凤轩;闫晓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例男,26岁,因右下颌角下方包块8月入院.检查:T37℃,P70次/min,R18次/min,Bp16/10kPa.右下颌角下方有1大小为4cm×3cm×3cm包块,质软,有波动感,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血管杂音.心肺、肝、脾无异常.血常规:WBC7.1×109/L,N61%,L39%,BT2′,CT2′30″.肝功、肾功正常.颈部、胸部X片示正常.
作者:徐培章;孔庆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合并感染的一种足病.本症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占非创伤截肢病例的35%~50%.我国较低,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其发病率也会上升.此病病程长、预后差,又有截肢致残的可能.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足病防护尤为重要.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景岚;付玉英;张琳华;訾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自1990年初以来,采用局麻下气管离断翻起全喉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3~1998年间共收治中晚期喉癌病人25例,其中20例需全喉切除的病人采用此法.全为男性,年龄55~65岁之间,包括5例明显喉梗阻病人(阻塞性呼吸困难Ⅱ~Ⅲ度),均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任黎;全永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付诸实践,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为增强临床教育的针对性和提高临床实习的效果,我们对1999级即将临床实习的380名护生采取自制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护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临床实习思路进行了分析,针对护生的护理观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护理临床教育的主要对策.1 对象与方法
作者:裴小红;尤菁;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5例,女7例;藏族9例,移居汉族3例;年龄2~23岁,体重12.5~49kg.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6例.
作者:王军;王志农;李素芝;杨永勤;李少勇;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例女,37岁.因长期头晕(眩晕),睡眠不好,曾多次就医、服药,效果不佳,病情屡屡复发.2001-05发生两次严重眩晕,发作时不能走动,不能平卧.05-25在门诊就医后,遵医嘱服用异丙嗪片(北京制药厂,批号961017)25mg,1次/晚,西比灵胶囊(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00614304)10mg,1次/晚;敏使朗片(卫材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批号:000682B)6mg,3次/d;谷维素片(广东省江门市恒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10103)30mg,3次/d;维生素B6(成都制药一厂,批号:20010402)90mg,3次/d.
作者:张丽茹;蒋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张为;杨海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腹腔化疗是卵巢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既往多采用导管腹腔化疗,易发生导管堵塞、脱出、继发感染等影响了治疗.我科自1996-05~1999-07收治卵巢癌43例,采用气腹针穿剌行腹腔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红;和丽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对慢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CH)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其肝外相关病变的认识逐渐加深并有所报告,但综合各病之流行病学的报告极少见.现就我院近十年资料加以回顾,以探索其西藏地区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赵汝频;付相义;刘云祥;句泳;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例男性,28岁,农民.1d前进食洗净后削皮的生红薯,0.5h后颈部、腹部、双上肢及臀部皮肤刺痒,随即瘙痒部位出现风团,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晰,颜色呈淡红色.瘙痒逐渐向全身扩散,风团融合成片状红斑.当晚患者感胸闷、气喘、周身奇痒,彻夜难眠.第2d前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实验室及胸部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口服苯海拉明100mg和维生素C片200mg,1d后上述症状全部消退.
作者:贺晓武;张德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式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适用于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1998-01~1999-03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术188例,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月旺;蔡德修;王卫江;段晓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早在1922年Drinker[1]就骨髓的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作了详细研究,认为骨髓内血供由滋养孔动静脉完成,中间联系单元为骨髓毛细血管网,即血窦.骨髓毛细血管网一定程度的开放状态和高通透性是骨内输液的解剖学基础.Drinker的工作为以后骨内输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41年Tocantis[2]将骨内输液首次用于临床抢救,这以后骨内输液技术大量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儿童及新生儿的急救.在1950年后,由于医用材料的进步,静脉插管技术广泛用于抢救病人,故骨内输液技术不被重视,逐渐退出临床.1970年后,在急救中发现有些新生儿、儿童患者难以建立静脉通道,死亡率较高时,骨内输液通道的建立重新受到重视,对骨内输液技术也取得了较完善的研究.1990年以来,骨内输液技术也被用于成年患者的急救.近几十年来,依靠骨内输液技术挽救了大批濒临死亡的患者.目前,骨内输液技术已成为欧美国家多数医疗组织培训医疗急救人员的基本内容之一[3].
作者:王贵波;李兵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眼部滴药为眼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大部分由护士执行操作,病人或其家属亦自行完成一部分治疗.为了解眼药滴瓶口颈微生物污染情况,减少滴眼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防止对眼部造成感染,本文对治疗室及病人使用的眼药滴瓶口颈进行了细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鲁霞;张桂芳;王惠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例男,64岁,住院号347600.因反复发作排尿中断并感疼痛50年,发现下腹部包块半年入院.入院时查:下腹部正中有1包块,约21cm×21cm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界清楚,不移动.余未见异常.B超检查:盆腔内实质性包块,怀疑为畸胎瘤.磁共振扫描:考虑为膀胱内结石.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膀胱,见膀胱内有1枚巨大结石,卵圆形,表面粗糙,灰白色,大小为17cm×14cm×10cm,重2200g,取出结石.术后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张利;陈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