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森;王宇明;顾长海;丁健;蒋继军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肝损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内注射,观察大鼠血清NO产物、ALT、AST及LDH水平变化和肝组织结构改变情况.结果:LPS给药后,大鼠血清NO产物、ALT、AST及LDH水平均呈LPS剂量依赖型升高,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变,并且NO产物水平与ALT、AST及LDH水平和肝组织病变程度平均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肝损害发病中,NO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血清NO产物水平可以作为该肝损害发生的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张明森;王宇明;顾长海;丁健;蒋继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刺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细胞因子等对机体进行自身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平衡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免疫调节活动[1] .我院502例车祸、摔伤、钝器击伤等原因导致骨折、颅脑损伤、软组织挫裂伤的患者,入科后在行常规心电图(ECG)检查的同时,了解以往是否有心脏病史,结果发现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一些既往没有心脏病史的患者,ECG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就临床观察、发生机制、防治措施等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黄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9-08-05~08-28某1分队和3分队1507人进行野外训练,于08-22~09-06的16d中相继发生不明高热病人46例(占3.05%),经流行病调查认定间日疟流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南;胡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有资料统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的1~7.5%,但在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却高达70~90%,其原因与窒息新生儿生后病理特点及一些抢救措施有关,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我科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窒息新生儿共34例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如何降低围产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
作者:张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体外循环是中断人体自身血循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肺功能,以维持身体组织的正常代谢,在心肺处于暂时休息的状态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如畸形矫正、缺损修补、病灶清除、血管移植、瓣膜置换等.我科从1997-01~2000-01共做体外循环手术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陈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NF-kB)是一类能与许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kB位点发生特异结合,并促进转录的蛋白质总称[1].在许多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因的启动部位含有kB位点,而且体内外实验显示,NF-kB活化与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包括中性粒细胞活化,多种因子及黏附分子过度表达,伴有多种炎性介质及信号传导分子参加的复杂操作过程.由于NF-kB调控多种炎性因子基因表达,推测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Eield(1942)早报告我国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异,国外Mohi-Ud-Din and Rohim(1951)在巴基斯坦报告不正常的间日疟原虫的重复感染,我国江静波等(1961)报告广东省一例人体寄生疟原虫的形态特异,随后发表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ucleatum Ching, Yu and Cheng,1965),并对这种疟原虫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从而引起了寄生虫学工作者们的注意.作者于1988~1989年在云南省文山地区观察到100余例间日疟患者中,发现2例原虫形态与经典描述记载不尽相同,其中1例形态明显异常,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天顺;曹翠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FS)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而棘手的问题.据文献报道[1],SFS的发生率约为20~30%,年增加率为5~10%,连续用药5年后可达40~50%.因而已引起广泛关注.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叶兴蓉;何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环孢A的应用,肾移植术后肾/人的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高敏患者因超急性排斥反应或耐激素的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失败.我院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技术行血浆置换和淋巴细胞分离(去淋巴细胞)作为高敏患者的术前准备和耐激素排斥反应时的治疗手段.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超雄;陈昭颉;王庆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使我们的护理工作与国际护理科技接轨,我院拟定2000年在全院实施整体护理,并在我科先行试点.在学习外单位整体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我科用了近4个月时间对整体护理的试点进行了全面筹备.由于准备充分,工作踏实,全院整体护理工作开展顺利,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向秀芳;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多,60岁以上老年肺癌明显增多,临床首发症状复杂而多样化,必须高度重视[1].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150例肺癌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翟大胜;涂迎惠;林霄云;王兴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几十年来,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早在1934年,Schnotker和Hass就注意到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1946年,Jahn等提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早期研究主要立足于肝功能障碍方面,然而迄今尚无确凿依据表明肝功能障碍在肝硬化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多数研究证实门脉高压可以通过影响胃功能、削弱胃粘膜保护机制,促使溃疡的发生[1].
作者:解方为;蒋明德;曾维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终护理是指生命晚期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以使病人的痛苦减少到小程度,缓和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精神处于平和的状态.即使生命离去,对尸体的料理也要像对有生命的人一样认真负责,还应对病人家属予以同情和安慰[1].本文根椐多年临床经验将临终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气管支气管口哨异物临床罕见,我科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5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包碧惠;梁萍;何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1996-06~1999-12,采用泰素(Taxol)、足叶乙甙(Vp-16)、顺铂(DDP)治疗晚期肺癌28例,收到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西;张正伟;吴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尿激酶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200例慢性肾炎患者经尿激酶治疗前、后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慢性肾炎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各项参数,特别是肾动脉内径(D)、时间速度积分(VTI)、阻力指数(RI)变化显著,P<0.01;尿激酶治疗后,其各项参数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同时BUN、Cr水平由治疗前的15.14±5.37mmol/L、193.61±51.35μmol/L降至7.89±6.04mmol/L、98.99±35.17μmol/L,尿量由948.3±127.7mL/24h增至1241.6±372.9mL/24h,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多伴有凝血、纤溶障碍所导致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应用尿激酶治疗有益于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孙脊峰;赵柏山;顾群;段云友;李光荫;董超;伍瑞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创伤性脑干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因为直接威胁到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而且往往同时合并有其它颅内损伤,所以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由于早期临床诊断困难,因此CT扫描则具有重要的价值[1、2].我院近8年来经CT和临床证实者92例,现对其CT征象、CT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高正今;吴宗萍;郑西;吴志红;乔清;李锦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切割法制备大鼠SCI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不致伤.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fos、bcl-2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SCI后A、B、C、D四组脊髓c-fos基因表达顺序为C>B>A=D;bcl-2基因表达顺序为D=A>B>C.结论:SCI后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而bcl-2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部分抑制SCI后c-fos基因的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礼刚;高立达;曾凡俊;毛伯镛;周虎田;杨立斌;匡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医院自身管理的主观因素,也有医院自身难以解决的客观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人的素质、技术水平、设备及物资条件、组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反映在基础护理、基础医疗及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因此,对影响医院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将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我院的质量情况,提出初浅的看法,供商讨.
作者:唐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胆管癌细胞内微量元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先进设备检测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中氧自由基中间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氧自由基对QB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胆管癌细胞存在凋亡现象,高浓度的氧自由基可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内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可影响胆管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立明;郑灵;罗云生;葛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