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火海征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病的诊断价值

梁燕;李树森;胡继红;刘金模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火海征, 甲状腺
摘要:1995-01~2000-01,我们对应用彩色多普勒彩超诊断的所有甲状腺疾病中具有火海征特征的71例病例,分析其疾病来源、年龄阶段及性别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甲状腺火海征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中的特异性价值.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近年来尽管射频消融等介人疗法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鉴于老年病人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有明显差别,临床发生副作用即药物不良反应(ADR)机率高.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治疗中发生ADR的危险因素,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对18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ADR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合理用药引起重视.

    作者:刘绍华;余德文;苏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5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是中断人体自身血循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肺功能,以维持身体组织的正常代谢,在心肺处于暂时休息的状态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如畸形矫正、缺损修补、病灶清除、血管移植、瓣膜置换等.我科从1997-01~2000-01共做体外循环手术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陈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源性溃疡

    近几十年来,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早在1934年,Schnotker和Hass就注意到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1946年,Jahn等提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早期研究主要立足于肝功能障碍方面,然而迄今尚无确凿依据表明肝功能障碍在肝硬化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多数研究证实门脉高压可以通过影响胃功能、削弱胃粘膜保护机制,促使溃疡的发生[1].

    作者:解方为;蒋明德;曾维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术的临术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是一种改良的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下腹横切口(Joe-cohen切口).我院自1998-04开展此项手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柏朝益;韩仕碧;唐小丽;李胜平;熊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咽炎100例疗效观察

    咽炎属临床多见病,多由急性转为慢性.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笔者采用针灸配合直流电碘化钾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咽炎10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良;陆春;曾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例复杂的脊髓栓系综合征

    病例男,10岁,右足背包块5个月,始发现时为0.5cm×0.5cm×0.5cm大小,局部无痛、无红热、行走无不适,且逐渐增大.曾在外院摄X线示跖骨骨质增生,穿刺病理检查为“粘液性液体及死骨成份”,按“结核”治疗无效.现包块增大到3.0cm×4.0cm×1.5cm.行包块穿刺为血性液.

    作者:陈施展;石道原;冯怀志;姚一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论中小型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图书馆主要的作用及职能是把文献与读者需要联系起来,起到知识交流的中介作用,成为社会知识生产和社会知识利用之间的桥梁.因此,图书馆工作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类的知识活动包括:①知识创造;②知识交流;③知识利用.

    作者:范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盆腔炎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特别是高原地区,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状况相对落后,使其发病居高不下.我院门诊自1999年以来,共诊治盆腔炎134例,采用湖北福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刚藤胶囊(国药准字1999Z-19号)治疗,有效率达91.8%,而1997~1998年采用单纯抗菌素治疗有效率仅为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青慧;安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野外训练发生46例疟疾流行的启示

    1999-08-05~08-28某1分队和3分队1507人进行野外训练,于08-22~09-06的16d中相继发生不明高热病人46例(占3.05%),经流行病调查认定间日疟流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南;胡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南疆部队军人肺结核发病情况调查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WHO估计下一个10年约有3亿多人将受到结核感染,其中9000万人发病,3000万人死于结核.因此已于1993-04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这在WHO的历史上尚属首次[1].据1989~1990年全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结核病人近600万,每年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峻[2].部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年轻、构成单一的特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既受全国疫情的影响,也有其自身规律.新疆南部为结核病高发区,为了解驻军肺结核发病情况,切实做好防治工作,我们对5年来收治的军人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唐纯军;王兆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切割法制备大鼠SCI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不致伤.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fos、bcl-2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SCI后A、B、C、D四组脊髓c-fos基因表达顺序为C>B>A=D;bcl-2基因表达顺序为D=A>B>C.结论:SCI后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而bcl-2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部分抑制SCI后c-fos基因的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礼刚;高立达;曾凡俊;毛伯镛;周虎田;杨立斌;匡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医院开展.早期统计资料表明,在开展LC的初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0C),主要并发症为漏胆、出血、内脏损伤等.LC术中置放的肝下间隙引流管为术后观察这些并发症提供了一个“窗口”,因此术后对腹腔引流物的观察和对引流管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樊晋;何玲萍;王丽莎;张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脑卒中212例心电图分析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多种心电图改变.我院1994-01~1999-12共收治60岁以上脑卒中308例住院患者,弃除心源性脑卒中96例,对其中212例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脑卒中和心电图改变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莉;张道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质量保证探讨

    磁共振以其先进的扫描技术和丰富的脉冲序列、多方位、多参数地将磁化了的人体组织激励后发射的信号转变为图像,反映被检组织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但是,由于磁共振扫描技术十分复杂,其影像质量的高低受众多因素的支配,如何正确选择有利参数,在佳条件下获得好影像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如何提高磁共振影像质量做初部分析和探讨,以提高磁共振的影像质量和应用水平.我们分析了本院自1995-02~2000-08以来,连续10500人次的MRI图像资料,对其图像质量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马宗黎;罗来华;王健中;柯振武;胡朝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泰素、足叶乙甙、顺铂联合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我科1996-06~1999-12,采用泰素(Taxol)、足叶乙甙(Vp-16)、顺铂(DDP)治疗晚期肺癌28例,收到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西;张正伟;吴康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6例腔隙性脑梗塞分析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症状相对较轻,极不典型,主要是脑内小血管穿通支动脉病变而非大血管,且具有独特的病理改变.易反复发作,但致死率低,有可能发展成痴呆.

    作者:刘晓东;田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钩端螺旋体种特异性抗原的提取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流行广泛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由于其群(型)复杂,流行菌株众多,且有地区性即有许多地方株的存在,预防效果不佳,危害极大.目前主要用钩体疫苗进行预防,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是全细胞死菌苗,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免疫力低下,副作用大等缺陷.第二代是钩体外膜菌苗[1]、脂多糖疫苗[2]、红细胞致敏物菌苗[3]及核糖体提取物疫苗[4],与全细胞菌苗相比,具有化学成份单纯,免疫效果好,毒性较小等优点,但仍属群(型)特异性疫苗,故需制备多价疫苗用于预防,为此许多学者正致力于钩体属(种)特异性疫苗的研制[5].近年有研究者发现[6],分子量为39KD的疏水外膜蛋白为问号状钩体所独有,是其稳定的抗原分子,有种特异性.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系列实验建立一种在普通实验室条件下提取39KD钩体外膜蛋白的方法,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技术路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孟佩云;尹惠琼;周卫国;庄国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罂粟碱、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化学药物性皮肤损害

    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时,静脉输注时外渗容易引起皮肤损害,甚至截肢.我们用罂粟碱、普鲁卡因封闭治疗皮肤损害4例,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兰德辉;孙云;傅毅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腔粘连30例X线诊断分析

    近年来,宫腔粘连在妇科疾病中并非少见,且因其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该病临床诊断较难,但如能早诊早治,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目前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CT、超声波所不能代替的.本文根据笔者收治30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湘宁;王凤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淋巴细胞分离用于肾移植(附4例报告)

    随着环孢A的应用,肾移植术后肾/人的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高敏患者因超急性排斥反应或耐激素的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失败.我院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技术行血浆置换和淋巴细胞分离(去淋巴细胞)作为高敏患者的术前准备和耐激素排斥反应时的治疗手段.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超雄;陈昭颉;王庆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