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东;李春季
目的 通过对500例儿童血样的5种元素进行检测,评价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 对500例儿童血样采用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锌、铁、钙、铜和镁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儿童血样中5种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其中铁缺乏严重,占65.8%;其他缺乏的元素依次分别为:锌(44.4%)、钙(27.0%)、铜(16.4%)、镁(12.6%).铁缺乏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4.12,P<0.01),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在不同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铁缺乏严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热依拉·阿不都拉;武晓宁;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城乡妇女产褥期健康状况及行为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住院的886名初产妇产后6周以内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每天下床活动时间、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产褥期患病情况、乳房及哺乳情况、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组产妇平均每天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城市组(t=3.216,P=0.021<0.05);农村产妇和城镇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t=8.756,P=0.032<0.05);农村产妇产褥期一些疾病的患病情况较城镇产妇高.农村产妇中产后子宫恢复欠佳占11.5%、而城镇产妇只占3.3%.农村产妇仅有20.6%在产后到医院进行检查,城镇产妇为71.7%.结论 妇女产褥期存在诸多健康问题,建议建立良好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体系,加强对产褥期妇女特别是农村产妇的健康教育,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周庆红;李钦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作者:宋旸;蒋昊翔;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岳婕;胡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更好地为辖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儿童保健工作相关台账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社区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大于95%;视力筛查率、听力保健率偏低;对社区户籍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均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死亡率高于户籍儿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专职率为85.71%,资质合格率为92.86%,其年龄、职称结构趋于老化.结论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拓展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完善儿童保健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儿童保健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是今后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
作者:洪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症状性患儿干预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其所生子女血清中HCMV-IgM,PCR法检测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HCMV-DNA.收集病例组中婴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周,追踪其疾病变化及转归.结果 秦巴山区孕期HCMV宫内传播率为36.49%(27/74);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之间关系密切(χ2=17.58,P<0.001).HCMV先天性感染可对新生儿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有症状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HCMV转阴率为64.29%(9/14),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损害严重,更昔洛韦对有症状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琦;李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加米非司酮、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8.00%、86.67%、55.00%.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组痛经评分(0.91±1.20分)明显低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2.01±1.90分)及单纯手术组(3.87±2.24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P=0.025;t=2.563,P=0.01),而后两组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10),且痛经缓解和消失率明显高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及单纯手术组(χ2=5.658,P=0.024;χ2=5.746,P=0.020),而后两组在痛经缓解和消失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3,P=0.102).3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2.00%、20.00%和37.50%.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χ2=9.134,P=0.002).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不良反应者可选择口服米非司酮.
作者:罗萍;吴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纳入有关中国人群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和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组共计862例,对照组共计1 142例.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变异基因型(AC型+CC型)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11,95%CI为1.29~3.46.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02,95%CI为1.29~3.17.结论 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致病基因.
作者:王芳;平智广;秦玲;彭久君;袁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6例患者因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内占位病变等先经B超检查,再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定位取材或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取出的组织送病理学进行诊断.结果 其中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4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77例,符合率为81.9%;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5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35例,符合率为66.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高于B超(χ2=4.7096,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高于单纯B超检查,可以避免诊刮手术的盲目性,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高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纵向分析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使用情况,依法加强证件的管理.方法 对2005至2010年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及出生证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大于出生婴儿数,6年共签发85万枚.2010年当年出生的签发率为85.92%,较2005年增加了3.88个百分点.废证率逐年下降,6年内每年平均降幅为17.98%.结论 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出生证签发率逐年提高,废证率逐年降低.
作者:于佳;王平;曾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h1/Th2免疫平衡在IgA肾病发病中的影响和大蒜素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高剂量组、大蒜素低剂量组和泼尼松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001<0.01),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泼尼松组下降效果不明显(P=0.071>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血清干扰素-γ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高剂量组=0.016,P低剂量组=0.022,均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泼尼松组升高效果不明显(P=0.563>0.05).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肾组织光镜病理学改变及免疫荧光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减轻.结论 大蒜素可以使IgA肾病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水平下降,干扰素-γ水平上升,从而调节IgA肾病大鼠的Th1/Th2细胞平衡紊乱,减少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达到治疗IgA肾病大鼠的目的.
作者:赵文静;黄燕萍;孙艳;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儿童血细胞11项分析参数年龄组间的差异对参考范围设置的影响.方法 收集1 274例1~12岁健康查体儿童静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获得血细胞分析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单核细胞比率计数11项参数,并将其分为1~岁、3~岁、6~12岁3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岁组与3~岁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比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528、2.490、2.128、3.442、8.072、6.939,均P<0.05).3~岁组与6~12岁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291、3.259、8.323、9.327、7.070、6.784、10.890、11.189,均P<0.01),血小板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1.989,P<0.05).结论 健康儿童全血细胞11项分析参数比较结果提示有8个分析参数存在年龄组差异,建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参数可分3个年龄段设置参考范围,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参数可根据各自实验室分析数据设置参考范围.
作者:孙宝苓;马丽娟;李静;戴淑芝;付莉;王莹;王洛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测定6~12月龄的212名足月小样儿和212名正常婴儿身高、体重、头围,采用Bayley婴幼儿量表发展量表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足月小样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相差2.70±0.39cm、0.81±0.39kg、0.95±0.1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8、3.85、6.86,均P<0.05);足月小样儿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t=3.53,P<0.05),足月小样儿运动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t=4.33,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应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作者:林艳;江雯;何慧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1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促进儿童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2001至2010年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死亡变化趋势.结果 10年间朝阳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6.763,P=0.009<0.05;χ2=6.518,P=0.011<0.05;χ2=6.508,P=0.011<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和新生儿死亡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2.32%和38.12%.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始终是威胁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首要原因,分别位于前5年和后5年的第1位死因.结论 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面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作者:张轶勋;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颅脑影像学变化及特征,分析并发脑血管病变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颅脑CT及临床资料.①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子痫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7例;②根据颅脑CT结果分为3组:出血组7例;缺血组47例;无异常组46例.结果 子痫组脑缺血率为76.8%(33/43),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24.6%(14/57)(χ2=26.739,P<0.01);两组颅内出血率无明显差异(F=0.113,P>0.05).出血组平均动脉压156.0±22.4mmHg,高于缺血组133.6±19.9mmHg(t=2.731,P<0.01)及无异常组136.1±19.9mmHg(t=2.416,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出血组及缺血组均明显高于无异常组(Z值分别为2.435、2.327,均P<0.05).出血组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2.9%,明显高于缺血组的10.6%(χ2=5.011,P<0.05).预后:死亡2例;植物人状态1例,2例脑缺血患者遗留视力减退.结论 子痫组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颅脑异常的发生率高.当平均动脉压接近156mmHg左右、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及合并HELLP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警惕颅内出血发生.严重脑缺血或颅内出血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英兰;苏放明;魏晓萍;郭晓辉;周泱阳;韦金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12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12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均很好,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硬膜外麻醉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5,P<0.01);分娩方式(χ2=0.48)、催产素使用率(χ2=0.10)、新生儿Apgar评分(χ2=0.52)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χ2=2.1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其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熊娟;夏继林;李雪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盐田区妇女子宫颈上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基因分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东部的盐田区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3~60岁、有性生活史的社区女性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问卷调查、子宫颈脱落细胞采集、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结果 在2 040例受检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为9.0%(184/2 040),基因亚型前5位依次(由高到低)为人乳头瘤病毒45(21.7%)、16(19.6%)、18(15.2%)、52(13.0%)、58(11.4%).184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女性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分别为18、7、5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子宫颈炎症等因素有关(χ2值分别为7.647、19.222、25.191、33.219,均P<0.05).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50~60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高,HPV-DNA以45基因亚型常见.影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有多次人工流产及分娩、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子宫颈炎等.
作者:王明真;苗云;张灵;林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西京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40例,分为子痫前期组2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 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妊娠胎盘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caspase-3,8,9表达与正常胎盘相比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5.09、14.65、8.10,均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aspase-3,8,9的异常表达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徐佳;马向东;陈必良;张建芳;王德堂;胡咏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1至2011年异位妊娠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1年深圳市所有异位妊娠死亡孕产妇个案及其评审资料.结果 ①深圳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77.47/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平均下降速度8.97%;全人口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从2001年的5.9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63/10万,但孕产妇异位妊娠的死亡构成比在2010年、2011年上升明显,分别占当年死因排序的第2位;②2001年、2011年异位妊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共26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3%,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为1.89/10万.其中:流动人口16例,占61.54%;未婚11例,占42.31%;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占50.00%;高孕次为10次;③影响死亡的主要特征因素有:个人保健意识不足占90%,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处理中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迟诊断等相关环节问题占53.84%.结论 对孕产妇实现全覆盖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需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急救、诊断与治疗技术,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王红;姜蕾;刘卫华;赵光临;刘寿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对高危型HPV的检测和治疗已成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该文围绕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HPV病毒载量、分型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其在评估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指导细胞学阳性患者分流等方面的临床价值,HPV疫苗等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景笑笑;杨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0例子痫前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的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63,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3,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各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可作为其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陈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