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脑髓鞘发育的MR-DTI研究

宋旸;蒋昊翔;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岳婕;胡长江

关键词:婴幼儿,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髓鞘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CYP7B1与ER在胆汁淤积孕鼠胎鼠肝脏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ERβ)与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B1)mRN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孕鼠、胎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照组孕鼠30只注射精制植物油;研究组孕鼠30只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两组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3天、17天、21天断尾采母鼠血检测,于妊娠第21天抽取母鼠、胎鼠血并提取肝脏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孕鼠及胎鼠血清中胆酸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胎鼠肝脏ERα、ERβ、CYP7B1 mRNA的表达.结果 ①在妊娠第17天、21天研究组母鼠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5.7±3.2μmol/L vs 23.4±1.2μmol/L,t=2.541,P<0.05;61.4±2.4μmol/L vs 25.5±2.1μmol/L,t=2.621,P<0.05);研究组胎鼠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3μmol/L vs 11.5±2.6μmol/L,t=2.631,P<0.05);②研究组胎鼠肝脏CYP7B1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0.01vs 0.25±0.02,t=2.563,P<0.05);③研究组ERα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81±0.02 vs 0.35±0.01,t=2.534,P<0.01).结论 ICP孕鼠胎鼠肝细胞ERα、CYP7B1的表达升高,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调节机制存在障碍,可能是导致ICP胎儿围生儿死亡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赵晋;时青云;林宇庚;闫时;周新;林颖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丰台区2010年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评估

    目的 评估北京市丰台区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在危重孕产妇抢救方面的整体水平.方法 ①定量分析:利用<北京市医院产科工作质量季报表>和<北京市助产医疗机构验收评估表>(2010年)对全区所有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行政管理、基本设备、技术技能及产科质量等进行统计;②定性分析:2010年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由北京市产科质量专家及丰台区产科质量专家组进行评审.结果 2010年全区12所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共有11 900例孕产妇分娩,产科危重症抢救103例,发生率为0.87%.产科危重症病例的围产儿死亡率为38.83‰,明显高于全区产科平均水平5.29‰(χ2=25.533,P<0.001).产科危重症前3位分别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结论 丰台区各级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均达到北京市有关标准.危重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特别重视这些患者.

    作者:唐艳;房春玉;张静;史坤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0~24月龄婴幼儿家庭养育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0~24月龄婴幼儿家庭养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育儿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北京、长治、黄冈、苏州和南宁为研究地点,对0~24月龄婴幼儿养育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参加本次调查的婴幼儿共1 036人.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状况有待改善,在水果、蔬菜、肉类、鱼虾类辅食添加率上,城市显著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4.366、6.562、10.812、20.208,均P<0.05).免疫接种率较高,89.9%的婴幼儿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呼吸道感染患病率高,而家长知晓率高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婴幼儿患病情况相关.在1 036名婴幼儿中,有377人曾发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6.4%.有66.5%的调查人群仍在使用尿布、纸尿裤与布尿布,混合使用频率高达32.7%.常使用的便后臀部清洁方式是水洗,占67.5%.受访婴幼儿的平均夜间睡眠时间是9.7小时.结论 婴幼儿的发育与家长的养育观念及家庭抚养环境息息相关.在家庭抚育环境中应普及科学育儿观念和育儿技能,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作者:李彩虹;朱宗涵;戴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aspase-3,8,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西京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40例,分为子痫前期组2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 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妊娠胎盘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caspase-3,8,9表达与正常胎盘相比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5.09、14.65、8.10,均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aspase-3,8,9的异常表达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徐佳;马向东;陈必良;张建芳;王德堂;胡咏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在青春期残角子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青春期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随访其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患者中,4例患者(66.7%)进行了手术诊治,其手术前经腹超声或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均出现误诊,手术后均确诊为残角子宫.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患者的手术确诊率为66.7%(4/6).经直肠超声技术可增强细微图像的显影能力,增强残角子宫内积血干扰图像的细微显影,卵巢声像图显影清晰,异常声像图与子宫及卵巢声像图的解剖关系清楚.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青春期女性残角子宫的诊出率,减少误诊,这对减少残角子宫患者的并发症、及时进行畸形矫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方;王翔;岳婕;宫惠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08至2010年3年间35~50岁未绝经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未绝经的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观察组雌二醇,孕激素水平值显著低于术前(t=4.552、t=3.330)及对照组(t=4.523、t=4.304),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值显著高于术前(t=2.377、t=4.221)及对照组(t=2.007、t=4.533),均P<0.05.结论 子宫切除后女性卵巢功能有所下降,应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手术指征,避免治疗过度.

    作者:贾军恒;马海蓉;强莉;董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足月小样儿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测定6~12月龄的212名足月小样儿和212名正常婴儿身高、体重、头围,采用Bayley婴幼儿量表发展量表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足月小样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相差2.70±0.39cm、0.81±0.39kg、0.95±0.1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8、3.85、6.86,均P<0.05);足月小样儿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t=3.53,P<0.05),足月小样儿运动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t=4.33,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应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作者:林艳;江雯;何慧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的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 2011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瘢痕子宫中,选择性阴道试产98例(52.69%),不符合阴道试产择期行剖宫产者88例(47.31%).其中阴道分娩77例(78.83%),包括阴道助产4例(4.08%),21例(21.43%)试产失败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例,宫缩乏力3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胎头下降受阻1例,产程延长2例,个人因素10例.结论 掌握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试产的适应证,在严密监护下实行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侯琴;何艳;陈燕;屈晓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与单纯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 对比分析48例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者与24例单纯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表现隐匿,其膀胱刺激症状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单纯性泌尿道感染患者(58.3% vs 100.0%,χ2=13.846,P<0.05).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组平均疗程为15.0±8.0天,明显长于单纯泌尿道感染组的6.0±3.2天(t=5.289,P<0.01).结论 探索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者的症状及临床疗程特点,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作者:冯琴琴;王宏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窒息新生儿早期微量血糖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对窒息新生儿早期监测微量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仪对56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的7个时段(1、2、4、6、8、12、24小时)进行微量血糖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微量血糖平均值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减现象,而轻度窒息者和正常足月新生儿则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增现象,3组均以生后6小时内血糖平均值递减递增现象表现突出.在生后6小时内重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高血糖的比率较轻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9.22、17.25、7.97、5.38,均P<0.05);相反轻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低血糖的比率则较重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8.21、12.58、6.29、5.18,均P<0.05),而且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越高.随着小时龄的增加和治疗的作用,3组新生儿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均出现递减现象.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因此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瑞林;吴玉霞;梁文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IgA肾病模型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Th1/Th2免疫平衡在IgA肾病发病中的影响和大蒜素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高剂量组、大蒜素低剂量组和泼尼松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001<0.01),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泼尼松组下降效果不明显(P=0.071>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血清干扰素-γ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高剂量组=0.016,P低剂量组=0.022,均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泼尼松组升高效果不明显(P=0.563>0.05).大蒜素高、低剂量组肾组织光镜病理学改变及免疫荧光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减轻.结论 大蒜素可以使IgA肾病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水平下降,干扰素-γ水平上升,从而调节IgA肾病大鼠的Th1/Th2细胞平衡紊乱,减少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达到治疗IgA肾病大鼠的目的.

    作者:赵文静;黄燕萍;孙艳;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放疗对宫颈癌局部免疫潜能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病灶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收集8例接受局部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原位分析CD8+、Granzyme B+、OX40+、FOXP3+、CD4+浸润T淋巴细胞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 放射治疗后,CD8+、Granzyme B+、CD4+T淋巴细胞在肿瘤实质的分布均有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D8+=0.023<0.05、PGra+=0.015<0.05、PCD4+=0.022<0.05);OX40+、FOXP3+T淋巴细胞在肿瘤实质的分布虽略呈下降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间质的CD8+、Granzyme B+、FOXP3+、CD4+T淋巴细胞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分布虽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X40+T淋巴细胞接受放射治疗后在肿瘤间质的分布略有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X40+=0.039<0.05).结论 局部放疗对宫颈癌局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放射抵抗性.

    作者:史秦峰;王德普;杨筱凤;梁奋莉;王一理;陈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检测方法及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方法 对宝鸡市5家医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多中心调查时收集到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 43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超高倍显微镜检结果分析显示阳性率为70.0%,其中细菌20.0%、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35.0%、混合感染15.0%,镜检阴性率30.0%.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分泌物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核酸、EB病毒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柯萨奇病毒A16核酸、肠道病毒71核酸、肠道病毒普通型阳性率依次为12.1%、23.6%、7.8%、4.3%、0、10.1%,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45.8%,阳性率高的病毒是EB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普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各病毒在各年龄段感染率无明确规律,但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儿.1 74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6.0%.8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4.9%,共培养出17种细菌,前6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12.0%,溶血性链球菌3.5%,肺炎克雷伯杆菌2.9%,卡他莫拉菌2.5%,大肠埃希斯杆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0.8%,肺炎链球菌占第1位且为绝对优势致病菌,在5岁以内感染率高.结论 各检测方法可检测病原的种类、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不同,所以提倡多方法、多病原的联合检测.多中心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为病毒占45.8%为主,其次是细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其他如衣原体等感染,临床医师诊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魏升云;汤淑斌;李虹;李文君;高改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朝阳区2001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1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促进儿童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2001至2010年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死亡变化趋势.结果 10年间朝阳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6.763,P=0.009<0.05;χ2=6.518,P=0.011<0.05;χ2=6.508,P=0.011<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和新生儿死亡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2.32%和38.12%.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始终是威胁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首要原因,分别位于前5年和后5年的第1位死因.结论 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面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作者:张轶勋;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91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为早期婴儿听力障碍者进行佳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2至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及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病理新生儿共919例进行了听力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正常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通过率为88.22%(442/501),单耳未通过率占8.18%,双耳未通过率占3.59%;病理新生儿通过率为64.35%(269/418),单耳未通过率占21.53%,双耳未通过率占14.11%.病理新生儿通过率较正常新生儿有显著性差异(χ2=74.15,P<0.01).病理新生儿中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单耳未通过率分别为22.11%、21.95%、12.33%、26.19%;双耳未通过率分别为14.74%、14.63%、8.22%、14.29%.各组病理新生儿均较正常新生儿有显著性差异.单耳未通过的131例中按时复筛者仅69人(占52.67%),仍未通过1例;双耳未通过的77例中进行复筛者41例(占53.25%),仍未通过3例,其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早产儿1例.结论 应按期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不同疾病对听力筛查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李改莲;王会玲;肖谧;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纵向分析

    目的 纵向分析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使用情况,依法加强证件的管理.方法 对2005至2010年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及出生证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大于出生婴儿数,6年共签发85万枚.2010年当年出生的签发率为85.92%,较2005年增加了3.88个百分点.废证率逐年下降,6年内每年平均降幅为17.98%.结论 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出生证签发率逐年提高,废证率逐年降低.

    作者:于佳;王平;曾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6例患者因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内占位病变等先经B超检查,再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定位取材或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取出的组织送病理学进行诊断.结果 其中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4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77例,符合率为81.9%;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5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35例,符合率为66.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高于B超(χ2=4.7096,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高于单纯B超检查,可以避免诊刮手术的盲目性,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高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患者均有停经史,23例发生停经后阴道点滴出血到中度流血.4例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15例伴有轻微下腹痛.28例经阴道彩超确诊,4例行核磁共振成像确诊.6例(18.8%)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较低行药物保守治疗;18例(56.3%)由于阴道流血较多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清宫术;8例(25.0%)因包块较大植入较深,采用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切除子宫病灶并修复瘢痕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门诊随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至正常.药物保守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清宫术组、手术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6,P<0.05).结论 阴道超声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对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恰当应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子宫动脉栓塞+清宫、子宫病灶切除及瘢痕修复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程彦君;黄靖然;许兴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00例儿童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500例儿童血样的5种元素进行检测,评价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 对500例儿童血样采用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锌、铁、钙、铜和镁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儿童血样中5种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其中铁缺乏严重,占65.8%;其他缺乏的元素依次分别为:锌(44.4%)、钙(27.0%)、铜(16.4%)、镁(12.6%).铁缺乏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4.12,P<0.01),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在不同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铁缺乏严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热依拉·阿不都拉;武晓宁;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