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丰台区2010年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评估

唐艳;房春玉;张静;史坤翀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 抢救能力, 评估, 产科质量
摘要:目的 评估北京市丰台区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在危重孕产妇抢救方面的整体水平.方法 ①定量分析:利用<北京市医院产科工作质量季报表>和<北京市助产医疗机构验收评估表>(2010年)对全区所有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行政管理、基本设备、技术技能及产科质量等进行统计;②定性分析:2010年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由北京市产科质量专家及丰台区产科质量专家组进行评审.结果 2010年全区12所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共有11 900例孕产妇分娩,产科危重症抢救103例,发生率为0.87%.产科危重症病例的围产儿死亡率为38.83‰,明显高于全区产科平均水平5.29‰(χ2=25.533,P<0.001).产科危重症前3位分别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结论 丰台区各级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均达到北京市有关标准.危重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特别重视这些患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侧脑室临界增宽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临界增宽的临床预后与遗传咨询.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期超声诊断的胎儿侧脑室宽为10~12mm的病例,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部分病例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所有病例进行产后随访.结果 98例侧脑室增宽病例中,孤立的侧脑室临界增宽为70例(71.4%),合并其它胎儿异常者28例(28.6%);其中82例(83.7%)进行了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正常占95.1%(78/82),异常者占4.9%(4/82);核磁共振检查22例,16例正常,6例异常.83例(84.7%)正常分娩,其中79例(95.2%)随访完全正常.在孤立的侧脑室增宽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结构异常的两组病例中,胎儿染色体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47<0.05),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和随访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93>0.05;(χ2=2.11,P=0.142>0.05).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敏感地检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而且能够发现多种颅内外合并畸形,核磁共振将可以辅助确定恰当的诊疗措施和遗传咨询.

    作者:韩瑾;满婷婷;甄理;杨昕;李东至;潘敏;古聪敏;廖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96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为早期预防胎儿生长受限及改善围产儿结局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70例单胎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96例胎儿生长受限,随机选取30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孕妇做对照.结果 ①胎儿生长受限发病因素中,母体因素占56.1%,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36.5%,在母体因素中所占比率高,且高于对照组(χ2=105.895,P<0.05);②胎儿生长受限组中,经阴道分娩组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33.6%)显著高于剖宫产分娩组(8.5%)(χ2=29.207,P<0.05);③胎儿生长受限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128、27.039、14.503,均P<0.05);④胎儿生长受限<32周分娩或≥40周后分娩的严重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较高.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与筛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助于及早发现、预防胎儿生长受限趋势并及早治疗.预产期前适时终止妊娠,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曹慧;沈宗姬;于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窒息新生儿早期微量血糖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对窒息新生儿早期监测微量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仪对56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的7个时段(1、2、4、6、8、12、24小时)进行微量血糖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微量血糖平均值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减现象,而轻度窒息者和正常足月新生儿则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增现象,3组均以生后6小时内血糖平均值递减递增现象表现突出.在生后6小时内重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高血糖的比率较轻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9.22、17.25、7.97、5.38,均P<0.05);相反轻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低血糖的比率则较重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8.21、12.58、6.29、5.18,均P<0.05),而且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越高.随着小时龄的增加和治疗的作用,3组新生儿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均出现递减现象.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因此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瑞林;吴玉霞;梁文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比较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12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12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均很好,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硬膜外麻醉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5,P<0.01);分娩方式(χ2=0.48)、催产素使用率(χ2=0.10)、新生儿Apgar评分(χ2=0.52)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χ2=2.1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其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熊娟;夏继林;李雪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圳盐田社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盐田区妇女子宫颈上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基因分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东部的盐田区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3~60岁、有性生活史的社区女性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问卷调查、子宫颈脱落细胞采集、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结果 在2 040例受检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为9.0%(184/2 040),基因亚型前5位依次(由高到低)为人乳头瘤病毒45(21.7%)、16(19.6%)、18(15.2%)、52(13.0%)、58(11.4%).184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女性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分别为18、7、5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子宫颈炎症等因素有关(χ2值分别为7.647、19.222、25.191、33.219,均P<0.05).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50~60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高,HPV-DNA以45基因亚型常见.影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有多次人工流产及分娩、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子宫颈炎等.

    作者:王明真;苗云;张灵;林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2~6月龄婴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 497例2~6月龄婴儿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并对早期发现的脑损伤可疑儿进行指导与干预.结果 小儿神经心理测验各月龄发育异常检出率降序排列高前3位分布在2、6、3月龄,Vojta姿势反射则分布在2、3、6月龄,各月龄组儿心量表和Vojta姿势反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4、110.54,均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差别,Vojta姿势反射的阳性率较高(χ2=428.05,P<0.05).结论 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均能客观反应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但在生命早期判断较为困难,处置原则应根据月龄及可疑程度区别对待.Vojta姿势反射的阳性率高于小儿神经心理测验,建议将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列为2~6月龄婴儿常规健康体检范围,提高脑损伤儿筛查的阳性率,避免漏检与误诊.

    作者:侯红;张艳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秦巴山区HCMV先天性感染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症状性患儿干预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其所生子女血清中HCMV-IgM,PCR法检测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HCMV-DNA.收集病例组中婴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周,追踪其疾病变化及转归.结果 秦巴山区孕期HCMV宫内传播率为36.49%(27/74);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之间关系密切(χ2=17.58,P<0.001).HCMV先天性感染可对新生儿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有症状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HCMV转阴率为64.29%(9/14),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损害严重,更昔洛韦对有症状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琦;李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康儿童全血细胞分析11项参数年龄差异调查

    目的 探讨实验室儿童血细胞11项分析参数年龄组间的差异对参考范围设置的影响.方法 收集1 274例1~12岁健康查体儿童静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获得血细胞分析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单核细胞比率计数11项参数,并将其分为1~岁、3~岁、6~12岁3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岁组与3~岁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比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528、2.490、2.128、3.442、8.072、6.939,均P<0.05).3~岁组与6~12岁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291、3.259、8.323、9.327、7.070、6.784、10.890、11.189,均P<0.01),血小板数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1.989,P<0.05).结论 健康儿童全血细胞11项分析参数比较结果提示有8个分析参数存在年龄组差异,建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计数、淋巴细胞比率计数参数可分3个年龄段设置参考范围,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参数可根据各自实验室分析数据设置参考范围.

    作者:孙宝苓;马丽娟;李静;戴淑芝;付莉;王莹;王洛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康宣教对城市地区产妇院内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产妇接受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院内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以全国17个省32所省、市级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88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了解产妇在孕产期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宣教情况.通过(χ2检验比较母乳喂养组和混合/人工喂养组产妇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等影响,分析医院健康宣教与早期母乳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前接受过医院母乳喂养宣传者占78.9%,98.5%的产妇在入院后接受了本院母乳喂养宣教.排除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接受宣教意愿的影响,入院前接受医院宣教者更容易采取母乳喂养行为,OR=1.55(95%CI:1.04~2.32).入院后随母乳喂养宣教次数增加,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增加(OR=1.36,95%CI:1.15~1.61).结论 积极开展从孕期到产后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增加产后宣教次数,将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张悦;王惠珊;姚礼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丰台区2010年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评估

    目的 评估北京市丰台区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在危重孕产妇抢救方面的整体水平.方法 ①定量分析:利用<北京市医院产科工作质量季报表>和<北京市助产医疗机构验收评估表>(2010年)对全区所有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行政管理、基本设备、技术技能及产科质量等进行统计;②定性分析:2010年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由北京市产科质量专家及丰台区产科质量专家组进行评审.结果 2010年全区12所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共有11 900例孕产妇分娩,产科危重症抢救103例,发生率为0.87%.产科危重症病例的围产儿死亡率为38.83‰,明显高于全区产科平均水平5.29‰(χ2=25.533,P<0.001).产科危重症前3位分别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结论 丰台区各级助产医疗保健机构的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均达到北京市有关标准.危重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特别重视这些患者.

    作者:唐艳;房春玉;张静;史坤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婴幼儿脑髓鞘发育的MR-DTI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作者:宋旸;蒋昊翔;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岳婕;胡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探讨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更好地为辖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儿童保健工作相关台账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社区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大于95%;视力筛查率、听力保健率偏低;对社区户籍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均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死亡率高于户籍儿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专职率为85.71%,资质合格率为92.86%,其年龄、职称结构趋于老化.结论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拓展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完善儿童保健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儿童保健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是今后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

    作者:洪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产妇心理护理中循证方法相对常规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来自西安市第二医院妇产科焦虑值≥40分的待产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研究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普通心理护理.结果 运用循证心理护理的产妇较常规心理护理的产妇心理承受能力大,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焦虑值的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2.90、3.11、3.62,均P<0.05).产妇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3.14、4.62,均P<0.05),孕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U=1.83,P<0.05).结论 循证心理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实践中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作者:侯延蓉;王卓;郑瑛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纳入有关中国人群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和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组共计862例,对照组共计1 142例.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变异基因型(AC型+CC型)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11,95%CI为1.29~3.46.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02,95%CI为1.29~3.17.结论 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致病基因.

    作者:王芳;平智广;秦玲;彭久君;袁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孕期子宫收缩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子宫收缩活动参与调控女性生殖系统许多方面的功能,如精子和胚胎的转运和着床、月经、妊娠和分娩等.子宫的异常收缩可导致许多常见疾病,如不孕、受精卵植入失败、痛经、子宫内膜异位、自然流产及早产等.因此,深入地认识非孕期子宫收缩及其调节的生理机制尤为重要.该文对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收缩相关的结构、功能和调节作以综述,以期加深对参与子宫收缩调控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理解.

    作者:罗宁;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的胎儿窘迫、子痫前期、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是主要围产期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74.81、14.75、25.51、12.92、117.88、4.51,均P<0.05);其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OR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10.56(5.88~18.98)和20.73(11.08~38.77);阴道手术产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OR=6.20,P<0.01),而顺产和剖宫产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阴道手术产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矫正OR分别为8.23、21.26、2.34、4.28,均P<0.05.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提高产科技术,对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亚锋;李冰琳;刘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合格率因素及对策.方法 根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不合格滤纸血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全市330家医疗接生单位共采集递送血片513040例,其中不合格血片共6 257例,血卡填写错误2 375例,出生不满72小时1 273例,洗脱不全1 226例,采血技术操作不良1090,血斑污染293例.血片不合格率为1.22%,实际召回重采5 528例,不合格血片召回率为88.35%.结论 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筛查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筛查血片采集的合格率,重视对不合格血片的追踪召回,保证筛查质量的每个环节.

    作者:李晓丽;王梅;曹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角妊娠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角妊娠的高危因素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3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角妊娠患者,与同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获得正常妊娠患者相比较,分析宫角妊娠主要发病因素及临床诊治效果.结果 38例宫角妊娠患者中,输卵管因素29例,占76.32%,其中输卵管切除14例,占36.84%.宫角妊娠组新鲜周期取卵数(22.1±7.5枚)明显多于正常妊娠者取卵数(13.2±6.2枚),差异具有显著性(t=0.285,P<0.05);宫角妊娠组移植日雌激素值(2829±951 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2 320±846 pg/mL),两组数据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t=1.633,P<0.05).结论 输卵管因素尤其是输卵管切除是体外受精术后宫角妊娠的高危因素,较高的取卵数及移植日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导致宫角妊娠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怡;刘芳;马媛;黄剑磊;黄琴莉;王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08至2010年3年间35~50岁未绝经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未绝经的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观察组雌二醇,孕激素水平值显著低于术前(t=4.552、t=3.330)及对照组(t=4.523、t=4.304),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值显著高于术前(t=2.377、t=4.221)及对照组(t=2.007、t=4.533),均P<0.05.结论 子宫切除后女性卵巢功能有所下降,应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手术指征,避免治疗过度.

    作者:贾军恒;马海蓉;强莉;董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1至2011年深圳市异位妊娠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1至2011年异位妊娠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1年深圳市所有异位妊娠死亡孕产妇个案及其评审资料.结果 ①深圳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77.47/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平均下降速度8.97%;全人口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从2001年的5.9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63/10万,但孕产妇异位妊娠的死亡构成比在2010年、2011年上升明显,分别占当年死因排序的第2位;②2001年、2011年异位妊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共26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3%,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为1.89/10万.其中:流动人口16例,占61.54%;未婚11例,占42.31%;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占50.00%;高孕次为10次;③影响死亡的主要特征因素有:个人保健意识不足占90%,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处理中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迟诊断等相关环节问题占53.84%.结论 对孕产妇实现全覆盖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需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急救、诊断与治疗技术,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王红;姜蕾;刘卫华;赵光临;刘寿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