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真;苗云;张灵;林琳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1至2011年异位妊娠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1年深圳市所有异位妊娠死亡孕产妇个案及其评审资料.结果 ①深圳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77.47/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平均下降速度8.97%;全人口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从2001年的5.9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63/10万,但孕产妇异位妊娠的死亡构成比在2010年、2011年上升明显,分别占当年死因排序的第2位;②2001年、2011年异位妊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共26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3%,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为1.89/10万.其中:流动人口16例,占61.54%;未婚11例,占42.31%;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占50.00%;高孕次为10次;③影响死亡的主要特征因素有:个人保健意识不足占90%,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处理中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迟诊断等相关环节问题占53.84%.结论 对孕产妇实现全覆盖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需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急救、诊断与治疗技术,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王红;姜蕾;刘卫华;赵光临;刘寿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在青春期残角子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青春期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随访其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患者中,4例患者(66.7%)进行了手术诊治,其手术前经腹超声或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均出现误诊,手术后均确诊为残角子宫.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患者的手术确诊率为66.7%(4/6).经直肠超声技术可增强细微图像的显影能力,增强残角子宫内积血干扰图像的细微显影,卵巢声像图显影清晰,异常声像图与子宫及卵巢声像图的解剖关系清楚.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青春期女性残角子宫的诊出率,减少误诊,这对减少残角子宫患者的并发症、及时进行畸形矫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方;王翔;岳婕;宫惠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与单纯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 对比分析48例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者与24例单纯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表现隐匿,其膀胱刺激症状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单纯性泌尿道感染患者(58.3% vs 100.0%,χ2=13.846,P<0.05).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组平均疗程为15.0±8.0天,明显长于单纯泌尿道感染组的6.0±3.2天(t=5.289,P<0.01).结论 探索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者的症状及临床疗程特点,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作者:冯琴琴;王宏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产妇接受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院内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以全国17个省32所省、市级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88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了解产妇在孕产期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宣教情况.通过(χ2检验比较母乳喂养组和混合/人工喂养组产妇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等影响,分析医院健康宣教与早期母乳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前接受过医院母乳喂养宣传者占78.9%,98.5%的产妇在入院后接受了本院母乳喂养宣教.排除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接受宣教意愿的影响,入院前接受医院宣教者更容易采取母乳喂养行为,OR=1.55(95%CI:1.04~2.32).入院后随母乳喂养宣教次数增加,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增加(OR=1.36,95%CI:1.15~1.61).结论 积极开展从孕期到产后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增加产后宣教次数,将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张悦;王惠珊;姚礼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500例儿童血样的5种元素进行检测,评价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 对500例儿童血样采用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锌、铁、钙、铜和镁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儿童血样中5种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其中铁缺乏严重,占65.8%;其他缺乏的元素依次分别为:锌(44.4%)、钙(27.0%)、铜(16.4%)、镁(12.6%).铁缺乏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4.12,P<0.01),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在不同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铁缺乏严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热依拉·阿不都拉;武晓宁;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的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 2011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瘢痕子宫中,选择性阴道试产98例(52.69%),不符合阴道试产择期行剖宫产者88例(47.31%).其中阴道分娩77例(78.83%),包括阴道助产4例(4.08%),21例(21.43%)试产失败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例,宫缩乏力3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胎头下降受阻1例,产程延长2例,个人因素10例.结论 掌握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试产的适应证,在严密监护下实行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侯琴;何艳;陈燕;屈晓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0例子痫前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的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63,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3,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各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可作为其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陈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颅脑影像学变化及特征,分析并发脑血管病变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颅脑CT及临床资料.①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子痫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7例;②根据颅脑CT结果分为3组:出血组7例;缺血组47例;无异常组46例.结果 子痫组脑缺血率为76.8%(33/43),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24.6%(14/57)(χ2=26.739,P<0.01);两组颅内出血率无明显差异(F=0.113,P>0.05).出血组平均动脉压156.0±22.4mmHg,高于缺血组133.6±19.9mmHg(t=2.731,P<0.01)及无异常组136.1±19.9mmHg(t=2.416,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出血组及缺血组均明显高于无异常组(Z值分别为2.435、2.327,均P<0.05).出血组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2.9%,明显高于缺血组的10.6%(χ2=5.011,P<0.05).预后:死亡2例;植物人状态1例,2例脑缺血患者遗留视力减退.结论 子痫组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颅脑异常的发生率高.当平均动脉压接近156mmHg左右、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及合并HELLP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警惕颅内出血发生.严重脑缺血或颅内出血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英兰;苏放明;魏晓萍;郭晓辉;周泱阳;韦金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1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促进儿童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2001至2010年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死亡变化趋势.结果 10年间朝阳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6.763,P=0.009<0.05;χ2=6.518,P=0.011<0.05;χ2=6.508,P=0.011<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和新生儿死亡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2.32%和38.12%.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始终是威胁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首要原因,分别位于前5年和后5年的第1位死因.结论 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面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作者:张轶勋;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丹莪妇康煎膏及益母草膏两种药物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B组给予益母草膏治疗,术后第7、14、30、45天随访,观察子宫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术后子宫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组(t=9.52,P<0.05);子宫出血量少于既往月经量的患者A组明显多于B组(χ2=9.60,P<0.05);A组明显腹痛持续时间短于B组(t=14.38,P<0.05);两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能显著改善人工流产术后的出血及疼痛状况,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吉萍;戴景云;王君梅;邹余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子宫收缩活动参与调控女性生殖系统许多方面的功能,如精子和胚胎的转运和着床、月经、妊娠和分娩等.子宫的异常收缩可导致许多常见疾病,如不孕、受精卵植入失败、痛经、子宫内膜异位、自然流产及早产等.因此,深入地认识非孕期子宫收缩及其调节的生理机制尤为重要.该文对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收缩相关的结构、功能和调节作以综述,以期加深对参与子宫收缩调控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理解.
作者:罗宁;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08至2010年3年间35~50岁未绝经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未绝经的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观察组雌二醇,孕激素水平值显著低于术前(t=4.552、t=3.330)及对照组(t=4.523、t=4.304),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值显著高于术前(t=2.377、t=4.221)及对照组(t=2.007、t=4.533),均P<0.05.结论 子宫切除后女性卵巢功能有所下降,应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手术指征,避免治疗过度.
作者:贾军恒;马海蓉;强莉;董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作者:宋旸;蒋昊翔;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岳婕;胡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12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12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均很好,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硬膜外麻醉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5,P<0.01);分娩方式(χ2=0.48)、催产素使用率(χ2=0.10)、新生儿Apgar评分(χ2=0.52)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χ2=2.1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其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熊娟;夏继林;李雪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角妊娠的高危因素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3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角妊娠患者,与同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获得正常妊娠患者相比较,分析宫角妊娠主要发病因素及临床诊治效果.结果 38例宫角妊娠患者中,输卵管因素29例,占76.32%,其中输卵管切除14例,占36.84%.宫角妊娠组新鲜周期取卵数(22.1±7.5枚)明显多于正常妊娠者取卵数(13.2±6.2枚),差异具有显著性(t=0.285,P<0.05);宫角妊娠组移植日雌激素值(2829±951 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2 320±846 pg/mL),两组数据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t=1.633,P<0.05).结论 输卵管因素尤其是输卵管切除是体外受精术后宫角妊娠的高危因素,较高的取卵数及移植日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导致宫角妊娠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怡;刘芳;马媛;黄剑磊;黄琴莉;王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纵向分析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使用情况,依法加强证件的管理.方法 对2005至2010年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及出生证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大于出生婴儿数,6年共签发85万枚.2010年当年出生的签发率为85.92%,较2005年增加了3.88个百分点.废证率逐年下降,6年内每年平均降幅为17.98%.结论 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出生证签发率逐年提高,废证率逐年降低.
作者:于佳;王平;曾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西京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40例,分为子痫前期组2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 caspase-3,8,9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妊娠胎盘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caspase-3,8,9表达与正常胎盘相比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5.09、14.65、8.10,均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aspase-3,8,9的异常表达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徐佳;马向东;陈必良;张建芳;王德堂;胡咏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 肥胖组和对照组测血压,并采用生化自动仪测定血糖和血脂.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对肥胖儿童进行代谢综合征的分析.结果 ①5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中代谢综合征18例,检出率为35.29%,其中男14例(42.42%),女4例(22.22%);②代谢综合征单项组分分析显示,高甘油三酯血症22例(43.1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19例(37.25%),高血压14例(27.45%),高血糖3例(5.88%);③肥胖组儿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和发展是预防代谢综合征,降低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杨长虹;肖延风;常明;尹春燕;易晓青;徐尔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产科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的胎儿窘迫、子痫前期、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是主要围产期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74.81、14.75、25.51、12.92、117.88、4.51,均P<0.05);其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OR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10.56(5.88~18.98)和20.73(11.08~38.77);阴道手术产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OR=6.20,P<0.01),而顺产和剖宫产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阴道手术产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矫正OR分别为8.23、21.26、2.34、4.28,均P<0.05.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提高产科技术,对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亚锋;李冰琳;刘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