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娜;倪长霖;靳建明;刘玉环;王刚;陈益骏;闫田田;许洪梅;汤云昭
目的 探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入患者329例,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定位技术完成PICC置入.结果 本次研究的329 233例置管过程中心房内心电图显示高P波,73例经调整体位后出现高P波;9例置管术中调整导管位置后出现高P波,14例无高P波显示.所有患者中2例无高P波患者经X线却认为异位,余均确定位置正确.结论 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能够使操作者在无菌区域未破坏情况下及时发现异位,及时调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养老护理员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重要住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终确立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结论 所构建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苏吉儿;夏雅雄;方仕婷;李爱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21例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患儿.对其进行FLACC疼痛评估,分析疼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患儿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清醒状态下疼痛的FLACC评分和经过有效护理后出PACU的FLACC评分.结果 121例耳聋患儿出PACU时疼痛FLACC评分较入PACU清醒时FLACC评分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疼痛,减少患儿苏醒期哭闹,提高术后的复苏护理与治疗质量.
作者:方琳洁;殷小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椎间盘病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神经根部水肿或血肿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64.46%,且多发于L45和L5~S1两个节段[1].热敏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部血肿和水肿,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腰肌及骶棘肌的痉挛,并且可以激发经络感传,调理和促进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2-3].所以,近年来热敏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临床疗效观察上,而对热敏的探查过程、施灸方法、施灸频率及疗程等技术规范化研究方面的报道则较少,现对热敏灸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技术规范化研究方面提供指导及参考依据.
作者:印琴琴;严姝霞;徐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报道1例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后反复室颤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体会.本例患者因口服地高辛100片致重度急性地高辛中毒恶性心律失常,其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心电图及血钾,床头备好除颤仪,随时准备心肺复苏;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尽快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持续心电监护,警惕起搏导管脱落;尽早行血液灌流,早期可增加灌流次数以快速清除体内的地高辛并加强相关护理;患者因家庭矛盾口服地高辛自杀,加强其心理护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1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刘秀梅;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社区护理中的伦理及法律2 社区护理伦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直接及频繁.要建立护士与社区居民的良好关系,就需要社区护士遵从社区护理伦理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2.1 社区护理伦理原则 在社区护理服务的实践中应重视道德建设,坚持伦理原则,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利于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社区护士除需遵守一般的护理伦理原则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高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延长2 cm置入管长度对导管到位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14例,按区组随机(每组8例)的方法将以1∶1分配至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置入PICC前预测置管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L测量法确定置入管长度,观察组在L法基础上延长2cm为置入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初始置管位置、终达到理想位置的到位率、患者心脏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理想位置的到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置管后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心悸等反应.结论 置入PICC时延长2 cm置入管长度,可提高导管达到理想位置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韩会山;李纳新;李玉华;张晶;胡中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1例气管食管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例气管腺样囊性癌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舒适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经过正确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积极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舒适护理及心理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可促进气管食管瘘患者康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癌症已成为全世界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资料显示,2020年新发病例将超过1 600万,并且每年超过1 000万人因癌症死亡[1].随着癌症的早期确诊和治疗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全世界癌症患者以治疗状态生存的人数日益增加,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与此同时,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负面影响,也使家庭照顾者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方面的负担[3].此外,过重的照顾负担会减弱其照顾能力,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4].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以往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研究,并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谢莉莉;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气道管理及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1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分析两种管理方法下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经过气道管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皮肤淹红、湿疹、肛周溃疡、意外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皮肤淹红、湿疹、肛周溃疡、意外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法,降低了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保护了患者的皮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学敏;王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上护士输液和采血使用多的头皮针均为钢针,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裸露在外,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为减少和防止拔针和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头皮针进行了改良,设计了安全头皮针,现介绍如下.1 安全头皮针结构常规头皮针针头和针套是可分离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均裸露在外面.安全头皮针是针套和针头一体的结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可回缩至针套内,针套针尖端有一个V形切口,与切口相连的是一条未贯穿的轴向切线,切线长度略大于针尖至针柄下缘的距离,针套主体外周设置有防滑纹路.见图1.
作者:林华;袁冬梅;刘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定”管理模式在诱导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接受诱导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定区域、定护士、定透析方案的“三定”管理模式;对照组仍进行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透析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定”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透析不适感,能平稳度过诱导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
作者:许秀君;周美玲;沈华娟;过湘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Miles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胶囊),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一次排便、术后1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新鲜大便,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及粪便SIgA含量.结果 术后第一次排便及术后1月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手术前相比,基本恢复(P>0.05).术前及术后第一次排便,两组患者粪便中的SIg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直肠癌Miles手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通过升高粪便SIgA含量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和局部免疫力.
作者:朱蓓;魏青;任艳;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引起肿胀、疼痛等不适感,且可能发生在乳腺癌术后任何阶段[1].淋巴水肿会增加上肢感染的风险,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还会因为乳房切除而引起自尊感降低及焦虑等心理问题[2].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继而会导致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下降[1].
作者:王盈;强万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术后护理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对25例25指重度甲床缺损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全身和局部的观察及其他护理.结果 25例25指皮瓣均存活,外观及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术后全面宣教、精心护理和对皮瓣的密切观察有助于提高皮瓣存活率,更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伟;庞海涛;王辉;赵雅娜;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时间为标准,将每周一、三、五透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每周二、四、六透析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由其中的“血压管理组”负责针对IDH发生情况查找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IDH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实施分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IDH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也明显高于分组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IDH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及综合素质.
作者:胡秀梅;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悲哀疏导交流护士:夫人,我想,如果您先生您知道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很难过的.九泉之下,他会一直牵挂着您,您能忍心让他难过吗?(夫人:面带哀色地沉默着)(护士坐下,轻轻地握住夫人的手,轻轻地抚摸,像女儿一般……约2分钟后)护士:您看,您的手冰凉,手指都凹陷了.如果还不吃东西,您会挺不住的.您的儿子给您炖了鸡汤,还热着呢,喝一点,好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两所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围手术期的乳腺癌患者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5周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第1天及干预后第5周后测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和抑郁及焦虑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5周的肌肉放松训练后,生活质量得分、抑郁及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应广泛应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
作者:袁林楠;张飒乐;姚晚侠;王瑞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颈深部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据研究[1]报道,其死亡率可达20%.当颈部脓肿累及多个颈深筋膜,或患者伴有糖尿病、肥胖、脓毒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窒息等时,为凶险型深部脓肿[2].我院于2015年8月收治1例凶险型颈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过新型敷料联合简易负压吸引护理31d好转,转门诊换药至第56天伤口完全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财香;朱燕英;许万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群组运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群组运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的严格评价、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分析及描述结局指标.结果 共纳入7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3 60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群组运动能降低社区居住老人运动期间的跌倒发生率[RR =0.90(0.83,0.99),Z=2.20,P=0.03],可未能改善其生命质量[M=0.89(-3.05,4.84),Z=0.44,P=0.66].结论 现有证据证明群组运动有助于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
作者:石丹;李铮;叶盛;卢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