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头皮针的研制

林华;袁冬梅;刘俐

关键词:安全头皮针, 针刺伤, V形切口
摘要:临床上护士输液和采血使用多的头皮针均为钢针,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裸露在外,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为减少和防止拔针和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头皮针进行了改良,设计了安全头皮针,现介绍如下.1 安全头皮针结构常规头皮针针头和针套是可分离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均裸露在外面.安全头皮针是针套和针头一体的结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可回缩至针套内,针套针尖端有一个V形切口,与切口相连的是一条未贯穿的轴向切线,切线长度略大于针尖至针柄下缘的距离,针套主体外周设置有防滑纹路.见图1.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腺样囊性癌并发气管食管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1例气管食管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例气管腺样囊性癌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舒适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经过正确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积极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舒适护理及心理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可促进气管食管瘘患者康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引起肿胀、疼痛等不适感,且可能发生在乳腺癌术后任何阶段[1].淋巴水肿会增加上肢感染的风险,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还会因为乳房切除而引起自尊感降低及焦虑等心理问题[2].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继而会导致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下降[1].

    作者:王盈;强万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时间为标准,将每周一、三、五透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每周二、四、六透析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由其中的“血压管理组”负责针对IDH发生情况查找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IDH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实施分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IDH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也明显高于分组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IDH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及综合素质.

    作者:胡秀梅;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

    报道1例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后反复室颤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体会.本例患者因口服地高辛100片致重度急性地高辛中毒恶性心律失常,其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心电图及血钾,床头备好除颤仪,随时准备心肺复苏;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尽快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持续心电监护,警惕起搏导管脱落;尽早行血液灌流,早期可增加灌流次数以快速清除体内的地高辛并加强相关护理;患者因家庭矛盾口服地高辛自杀,加强其心理护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1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刘秀梅;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0-50标准联合肝功能衰竭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50-50标准联合肝功能衰竭(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67例肝癌肝切除患者,观察组(33例)术后采用50-50标准联合PHLF分级的新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术后采用传统经验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工作效果.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无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PHLF B/C级诊断时限分别为术后(5.3±1.6)d与(6.0±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观察组为(18.4±9.2)d,对照组为(22.6±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为(32 200±4 000)元,对照组为(35 310±3 270)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护理中联合应用50-50标准与PHLF分级,有助于科学制定专科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文静;张维;赫嵘;张海霞;张红宇;张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分布及SIgA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Miles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胶囊),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一次排便、术后1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新鲜大便,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及粪便SIgA含量.结果 术后第一次排便及术后1月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手术前相比,基本恢复(P>0.05).术前及术后第一次排便,两组患者粪便中的SIg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直肠癌Miles手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通过升高粪便SIgA含量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和局部免疫力.

    作者:朱蓓;魏青;任艳;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群组运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群组运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关于群组运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的严格评价、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分析及描述结局指标.结果 共纳入7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3 60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群组运动能降低社区居住老人运动期间的跌倒发生率[RR =0.90(0.83,0.99),Z=2.20,P=0.03],可未能改善其生命质量[M=0.89(-3.05,4.84),Z=0.44,P=0.66].结论 现有证据证明群组运动有助于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

    作者:石丹;李铮;叶盛;卢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两所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围手术期的乳腺癌患者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5周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第1天及干预后第5周后测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和抑郁及焦虑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5周的肌肉放松训练后,生活质量得分、抑郁及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应广泛应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

    作者:袁林楠;张飒乐;姚晚侠;王瑞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养老护理员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重要住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终确立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结论 所构建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苏吉儿;夏雅雄;方仕婷;李爱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鼻胃管与鼻空肠管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鼻胃管与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Wiley、Elseviser、Springer Link及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鼻胃管与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比较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个评价员对文献进行评价,意见不统一时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者判断.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6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26例,其中NGEN组166例,NJEN组160例.分析结果显示:NGEN组在病死率(OR =0.82,95% CI0.40~1.68,P=0.59)、营养相关性腹泻(OR =1.36,95% CI 0.57~3.24,P=0.49)、营养相关性腹痛(OR=1.43,95% CI 0.64~3.21,P=0.39)、手术干预率(OR =2.03,95% CI 0.48~8.57,P=0.34)、置管脱出率(OR=0.39,95% CI0.07~2.29,P=0.30)、胰腺坏死(OR =0.87,95% CI 0.45~1.68,P=0.68)等方面与NJE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感染性并发症(OR =0.46,95% CI 0.24~0.88,P=0.02)鼻胃管组显著低于鼻空肠管组.结论 鼻胃管给予营养可以达到与鼻空肠管相似的疗效,且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在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后者,具有代替鼻空肠管的可能性.

    作者:刘阳;潘丽英;洪宗元;奚卫珍;王晓丝;侯冬;刘沛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术后护理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对25例25指重度甲床缺损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全身和局部的观察及其他护理.结果 25例25指皮瓣均存活,外观及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术后全面宣教、精心护理和对皮瓣的密切观察有助于提高皮瓣存活率,更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伟;庞海涛;王辉;赵雅娜;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入患者329例,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定位技术完成PICC置入.结果 本次研究的329 233例置管过程中心房内心电图显示高P波,73例经调整体位后出现高P波;9例置管术中调整导管位置后出现高P波,14例无高P波显示.所有患者中2例无高P波患者经X线却认为异位,余均确定位置正确.结论 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能够使操作者在无菌区域未破坏情况下及时发现异位,及时调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安全头皮针的研制

    临床上护士输液和采血使用多的头皮针均为钢针,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裸露在外,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为减少和防止拔针和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头皮针进行了改良,设计了安全头皮针,现介绍如下.1 安全头皮针结构常规头皮针针头和针套是可分离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均裸露在外面.安全头皮针是针套和针头一体的结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可回缩至针套内,针套针尖端有一个V形切口,与切口相连的是一条未贯穿的轴向切线,切线长度略大于针尖至针柄下缘的距离,针套主体外周设置有防滑纹路.见图1.

    作者:林华;袁冬梅;刘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长PICC置入管道长度对导管到位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延长2 cm置入管长度对导管到位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14例,按区组随机(每组8例)的方法将以1∶1分配至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置入PICC前预测置管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L测量法确定置入管长度,观察组在L法基础上延长2cm为置入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初始置管位置、终达到理想位置的到位率、患者心脏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理想位置的到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置管后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心悸等反应.结论 置入PICC时延长2 cm置入管长度,可提高导管达到理想位置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韩会山;李纳新;李玉华;张晶;胡中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银屑病患者12例,在配合治疗的同时予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生活等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血常规及骨髓形态学.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较之前明显降低(P<0.05);血常规及骨髓形态学比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结论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银屑病患者的疾病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谷翠红;何磊;陈军;孙淑华;陈丽莉;刘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路径对脾心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中医临床路径对脾心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的38例脾心痛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9例采取优质护理,观察组1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临床路径,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层面、满意度层面、效能层面的差异.结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级护理落实率、专科中医技能合格率、护士专业技能满意率、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临床路径在护理脾心痛患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琤琤;吴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的技术规范化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椎间盘病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神经根部水肿或血肿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64.46%,且多发于L45和L5~S1两个节段[1].热敏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部血肿和水肿,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腰肌及骶棘肌的痉挛,并且可以激发经络感传,调理和促进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2-3].所以,近年来热敏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临床疗效观察上,而对热敏的探查过程、施灸方法、施灸频率及疗程等技术规范化研究方面的报道则较少,现对热敏灸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技术规范化研究方面提供指导及参考依据.

    作者:印琴琴;严姝霞;徐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患情境会话

    悲哀疏导交流护士:夫人,我想,如果您先生您知道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很难过的.九泉之下,他会一直牵挂着您,您能忍心让他难过吗?(夫人:面带哀色地沉默着)(护士坐下,轻轻地握住夫人的手,轻轻地抚摸,像女儿一般……约2分钟后)护士:您看,您的手冰凉,手指都凹陷了.如果还不吃东西,您会挺不住的.您的儿子给您炖了鸡汤,还热着呢,喝一点,好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进展

    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NPO)目的在于让胃充分排空,减少胃内容物的容量和酸度,以预防麻醉期间由于胃内容物返流所致的吸入性肺炎[1-2],这就是1946年Mendelson[3]提出的误吸综合征,即Mendelson综合征.Mendelson研究发现,误吸所致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胃内容物的量和酸度.基于Mendelson的研究,Roberts试验得出:胃液量大于25mL(或0.4mL/kg)、pH值小于2.5是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由于这一结论一直被医学界广泛认同,至今成年择期手术患者仍术前禁食8~12 h、禁饮4 h[4].梁淑玲[5]发现,大部分接台手术患者的术前禁食时间为14~16 h,长为21h;禁饮时间则更长,为12~14 h,长为19 h.然而,此标准与临床实际并不符合.据报道[6-7],有30%~60%的择期手术病人胃液量大于0.4 mL/kg、pH值小于2.5,而麻醉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却很少.同时,临床上由于较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常常造成患者脱水及低血糖的发生[8].因此,笔者就目前NPO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国内外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计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麻疹合并以Somogyi现象为频发症状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全身斑丘疹为典型特征[1].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一种易感个体胰岛细胞受到免疫损害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缓慢进行性减退为主,临床上以潜在的高血糖为主要症状[2].麻疹合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血糖控制欠佳,并发症多,护理上要求更高.笔者报道1例以高热、呕吐为首发症状的麻疹合并苏木杰(Somogyi)现象(即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微和短暂而未被发现,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频发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予消毒隔离抗病毒,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及专业护理照顾后,患者病情好较出院.

    作者:田凤美;张笑燕;肖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