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妙兰;高国贞;郭锦兰;曾利婷;莫露璐

关键词:哮喘患儿父母, 照顾负担,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父母照顾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各种减轻患儿父母照顾负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候诊的170例哮喘患儿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76.5%的哮喘患儿父母存在轻到中度以上负担,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患儿父母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积极感受均为照顾负担的直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通过积极感受间接对照顾负担进行负向调节,社会支持对照顾负担总效应为-0.37.结论 照顾负担普遍存在于哮喘患儿父母中,其影响因素颇多,应基于照顾负担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哮喘患儿父母的照顾负担.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PACU内经口气管导管拔除佳循证实践方案的制定和应用研究

    目的 制定和应用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全麻患者经口气管导管拔除的佳循证实践方案.方法 结合佳证据和情景分析,制定“PACU内经口气管导管拔除佳循证实践方案”,整合证据进入临床实践.根据复旦大学护理学院JBI循证中心证据实践应用程序,对22名麻醉护士进行培训,通过对104例在PACU内拔除经口气管导管患者拔管护理执行情况的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并通过实践变革将佳证据应用于102例拔管患者护理并进行质量再审查.结果 与基线审查结果比较,推进佳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后,6条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显著提高;麻醉护士拔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接受质量审查的102例患者的呼吸系统异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线审查的104例患者(P<0.05).结论 应用经口气管导管拔除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有利于规范PACU内麻醉护士的护理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拔管后异常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在PACU内的舒适度.

    作者:王树欣;韩文军;张丽君;张玲娟;胡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呼吸道管理

    目的 总结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呼吸道管理经验,规范俯卧位通气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保证俯卧位通气效果.方法 对11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期间,规范进行呼吸道管理,在治疗前后对比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z)、氧合指数P(O2)/FiO2,监测生命体征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11例患者共实施31例次俯卧位通气,其中29例次(93.5%)俯卧位1h、4h时P(O2)、P(O2)/FiO2均升高(P<0.001),P(CO2)、气道峰压、呼吸系统顺应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过程中落实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包括充分做好翻身前人工气道评估与准备,体位转变过程中人工气道的护理和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纯;毛秋瑾;汪慧;孙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儿术中体温升高与压力性损伤的关系探讨及护理

    我国把压疮定义为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016年4月在芝加哥的美国国家压疮小组(NPUAP)专家会议上,由Grey教授引导分期小组及参会者共同讨论决定将压力性溃疡这一术语更新为压力性损伤[1],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出皮肤损伤的程度和现象.同时分期系统中的罗马数字(Ⅰ,Ⅱ,Ⅲ)用阿拉伯数字(1,2,3)代替.

    作者:蒋金龙;何桥;冯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治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 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银屑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银屑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可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皮肤科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红英;朱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工作中,采用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了解对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2014年5-12月入科的50名新护士采用PBL与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1个月岗前人文关怀能力培训.运用中文版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调查培训前后的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状况.结果 培训后新护士在认知、勇气、耐心人文关怀能力三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来说,采用PBL与情景模拟教学结合培训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帮助新护士更好地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陈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用检验标本转运箱的设计与制作

    医学检验标本的质量是实验室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标本的生物安全不仅体现在临床及检验科室,运送环节不当同样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检验标本的转运日益被重视,虽然部分医院引进了气动物流系统,但人工转运依然是顺应我国国情的大众转运方式,标本转运箱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设备[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3],医院内部生物标本转运应符合“防水、抗震、避免太阳直射”等安全要求[4].但目前市场上尚无规范统一专门针对医院内部标本转运的设备,转运途中存在标本缺乏有效固定、安全性差等不安全因素.因此,本研究设计一款院内标本转运箱可有效改进标本转运方式,保障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

    作者:温绣蔺;李小妹;郭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心理学

    临床心理护理的理论与模式2 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也可称为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可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主要包括八个环节.见图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置于心理护理基本程序的首位,是要求护士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始终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并贯穿心理护理过程的始终.此环节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作者:刘晓虹;邵阿末;吴永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哮喘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父母照顾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各种减轻患儿父母照顾负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候诊的170例哮喘患儿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76.5%的哮喘患儿父母存在轻到中度以上负担,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患儿父母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积极感受均为照顾负担的直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通过积极感受间接对照顾负担进行负向调节,社会支持对照顾负担总效应为-0.37.结论 照顾负担普遍存在于哮喘患儿父母中,其影响因素颇多,应基于照顾负担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哮喘患儿父母的照顾负担.

    作者:郭妙兰;高国贞;郭锦兰;曾利婷;莫露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SBAR沟通模式在ICU老年患者护理晨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 制定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晨交班报告表,并通过此表的应用,简化护理交班格式,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方法 学习SBAR沟通模式相关概念,结合自身科室特色制定晨交班报告表,对比实施前后交班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晨交班,使原有护理交班时间由(33.03±1.85)min缩短到(27.37±2.01)min,患者满意度由83.5%提高至97.2%,实施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ICU晨交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促进护理交班质量的提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为构建和谐医护团队打打下基础.

    作者:张宁;丁慧芳;薛萍;宋梅;卢岳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三种类型敷料的对比,观察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预防中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8例Braden评分≤14分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资料,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使用气垫床、督促或指导患者及家属每3h变化体位一次并在患者骶尾部、双足跟部及双侧股骨大转子处给予敷料保护,根据使用不同敷料分为水胶体敷料组、无纺布棉垫组、硅酮泡沫敷料组.比较三组患者骶尾部、双足跟部、双侧股骨大转子处使用保护性敷料2周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骨隆突周围皮肤情况的比较.结果 在股骨大转子和骶尾部使用水胶体敷料较使用无纺布、硅酮泡沫敷料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笔者双足跟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骨隆突处周围皮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减压效果良好,可重复使用,便于皮肤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巢红芳;徐慧黎;张亚琪;郑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行头面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血管瘤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结果 有效的围手术期及健康教育指导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在防治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血管瘤并发症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廖佳;唐凤云;文荣娥;李春燕;申文娟;李艳舒;殷国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鼻饲患者出院计划的循证实践

    目的 将现有的鼻饲患者出院计划的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完成鼻饲患者出院计划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家庭鼻饲喂养安全.方法 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基于现有的佳证据,形成7条审查指标,在1个胸外科病房开展为期5个月的质量审查.结果 在证据应用后质量审查时,护士对鼻饲管护理、药物管理、感染控制、书面教育资料、随访监督和后续健康指导这6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达到100%,对多学科评估的执行率达到90%.除了鼻饲管护理和后续健康指导这2条保持100%的执行率,其余5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提高了70%~100%.结论 基于循证的鼻饲患者出院计划佳证据的应用,改善了护理实践,但仍需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丁晓芸;蒋红;胡雁;Sandeep Moola;卢容;郑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配合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配合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宫颈病变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分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加强LEEP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1±1.3)min.术中,5例患者阴道少量流血,对症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随访期间,9例患者发生阴道少量流血.术后3个月检查,宫颈糜烂100%治愈,宫颈息肉95.2%治愈,Ⅰ度CIN 100%治愈,Ⅱ度CIN 97.7%治愈,Ⅲ度CIN 97.8%治愈,一次性治愈率98.5%.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加强护理配合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手术预后.

    作者:林红娣;余幼芬;沈军英;俞怡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回授法在管道护理小组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目的 探讨回授法对管道护理小组预防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选择2016年1-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并留置有管道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预防管道滑脱方法;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预防管道滑脱方法进行指导.干预后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非计划拔管率、疾病知识得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为5.56%,观察组为0.91%;对照组管道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为(75.05±12.34)分,观察组得分为(90.33±6.57)分;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88.78±12.34)分,观察组得分为(97.33±6.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授法在管道护理小组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帮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照护.

    作者:赵文彩;张香丽;张玉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2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4.21±0.87)d,住院费用为(2.19±0.15)万元;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为(6.47±1.73)d,住院费用为(2.71±0.2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5.57士0.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0.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给予围术期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花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邵亚新;吴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嘉兴市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嘉兴市级医院的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方法 选取嘉兴市级医院1 873例临床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投入现状情况调查,采用工作投入量表从护理人员的活力、奉献、专注三个方面对工作的投入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采用人格坚韧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从人格、组织、家庭三方面剖析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结果 护士工作投入平均评分为(3.76±1.02)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工作活力为(3.78±0.97)分,工作关注度为(3.86士0.72)分,工作奉献度为(3.54±0.72)分,组织支持感,家庭关怀指数等评分均为中等水平,而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位等也与护理工作的投入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医院管理者要为临床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组织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组织支持感,家庭关怀指数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程度.

    作者:张丹英;王黎梅;刘学英;丁关华;吕慧;盛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进行无基数被服管理的实践研究

    目的 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TRM)进行无基数被服管理,规范布类物资管理流程,保障病区使用需求,降低布类物资流失率.方法 运用TRM进行无基数被服管理,制定无基数被服管理新方案,即无基数加点数加锁柜加酒店式出入管理加追加机制加奖惩机制加信息化管理,优化被服交接管理流程,定期追踪,评估执行效益,比较实施前后1年的布类物资成本、损耗、出洗费用、流失率、护士及后勤人员满意度.结果 运用TRM进行无基数被服管理,布类物资成本、损耗、出洗费用、流失率均降低,护士及后勤人员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TRM进行无基数被服管理,贴近临床,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被服管理方法.

    作者:黄琛厦;张积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上海市护生实习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上海市护生实习满意度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量性研究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实习的3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实习满意度现状采用中文版护生实习满意度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问卷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习计划、支持与资源四个维度,总计39个条目,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85,折半信度为0.933.结果 护生实习满意度总分均分为(160.663±27.09)分,四个维度条目得分,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支持与资源(4.23±0.79)分、实习计划(4.174±0.70)分、临床教学(4.117±0.74)分、课堂教学(4.015±0.76)分.可见,护生实习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方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我们在提倡学生接受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更多地重视教师的关怀意识,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作者:吴隽彦;徐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空肠完全断裂患者的护理

    大面积烧伤合并小肠破裂临床少见.小肠破裂时可在早期即产生明显的腹膜炎,诊断并不困难[1].但大面积烧伤时往往伴有腹部烧伤,腹部烧伤创面的存在可部分掩盖腹膜炎症状,从而延误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大面积烧伤合并小肠破裂时病情复杂、危重,如治疗、护理不当,可造成患者死亡[2].2016年6月我科收治1例大面积烧伤合并空肠完全断裂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谢丽英;戴村芳;李金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洗必泰擦拭带管侧肢体对预防粒缺患者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洗必泰溶液擦拭PICC带管侧肢体对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患者导管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科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导管维护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维护方法上,每日用洗必泰溶液擦拭带管侧肢体一次,比较两组干预后皮肤表面菌落合格率及PICC导管局部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皮肤菌落合格率为24.0%,观察组皮肤菌落合格率为8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ICC导管局部感染率为22.0%,观察组为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洗必泰溶液擦拭PICC带管侧肢体对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患者导管局部感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黎;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