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王音力;李彩球

关键词: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6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孕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宫缩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值分别为-32.817、-47.221,均 P<0.001).观察组中患者总出血量>1L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χ2=8.901,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χ2=45.972,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止血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Hcy水平与HDCP的相关性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及在 HD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至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HDCP患者124例入组研究组,筛选同期健康妊娠妇女124例入组参照组,检测两组 Hcy、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 -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Hcy(20.23 ± 1.05)μmol/L、ox-LDL(589.4 ± 134.6)μg/L、hsCRP(25.7 ± 4.2)mg/L及D-D(0.71 ± 0.24)mg/L均明显高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7.582、11.343、12.557、12.352,均 P<0.01);HDCP重度患者Hcy(26.25 ± 1.16)μmol/L、ox-LDL(783.6 ± 164.3)μg/L、hsCRP(26.38 ± 6.3)mg/L及D-D(0.89 ± 0.24)mg/L均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t值分别为25.64、28.75、20.34、19.87,均 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Hcy、ox-LDL、hsCRP及D-D均与 HDCP存在明显相关性(β值分别为1.062、0.927、1.103、1.104,均 P<0.05).结论 Hcy、ox-LDL、hsCRP及D-D是与HDCP相关的敏感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而 Hcy水平是引发HDCP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周登诗;郭绮棱;范大志;钟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医师诊治妇科内分泌疾病的岗位胜任力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妇科医师对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及岗位胜任力现状,为培养妇科内分泌专业医师及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对来自94家医疗单位的115位妇科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调查.结果 妇科医师掌握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知识的合格率为55.65%,其中性激素化验单解读(44.35%)、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 -排卵功能障碍(22.09%)、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内膜病变(17.39%)、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23.48%)掌握较差,知晓率低,8类岗位胜任力自评分中的医学职业精神与素质(3.85±0.68)、团队合作能力(3.98±0.73)评分较高,信息与管理能力(3.31±0.68)、学术研究能力(3.13±0.67)得分较低.结论 妇科医师对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疗掌握程度并不乐观,应该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妇科内分泌医生培训体系,提高妇科医师对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规范治疗.

    作者:毛乐乐;陈醒;孙宇;刁翯;白文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医疗政府机构制定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1.1±4.3)岁;84.2% 的调查者已婚.对治疗前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发现治疗后宫颈癌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症状得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各项得分(t值分别为1.85、2.12、2.87、3.75,均P<0.05).对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居住情况对其有影响(χ2值分别为12.34、13.23、21.20、19.21,均P<0.05).结论 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低收入、活动状态差、无医保和晚期患者的干预及心理辅导,做好预防和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芳;张伟华;王媛;梁秀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初探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市安琪儿妇产医院产检的72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GDM组123例和对照组606例,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并分析GDM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8、2.87、2.99,均 P<0.05),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26,P<0.05),而孕期服用维生素D和坚持每天走步运动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9.69、28.51,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35岁)、孕前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89、4.59、6.36、2.45,均 P<0.05),孕期服用维生素D、坚持每天走步运动是GDM 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58、0.47,均 P<0.05).结论 高龄、孕前超重、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危险因素,孕期服用维生素D、坚持每天走步运动是其保护因素,产科医生应该重视相关因素,以预防和减少不良结局.

    作者:常姣娥;张芳;陈佳妮;杨勉蓉;苟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科凝胶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确定产科凝胶是否对初产妇的会阴发挥保护作用,并且降低侧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6年3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27例,自愿参与无菌产科凝胶实验研究产妇105例,设为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cm至新生儿娩出期间,每次阴道检查时将无菌产科凝胶应用于产道.未使用无菌产科凝胶的产妇1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侧切率及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较对照组低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P=0.00).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无统计学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70、0.89、0.83,均 P>0.05).结论 通过在产程中系统的使用无菌产科凝胶,可润滑产道,增加会阴部组织延展性,有利于胎头下降及对于会阴保护,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且对新生儿无显著不良影响.

    作者:王娜;卢俊红;张红茹;高婉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反加疗法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联合GnRH-α和替勃龙治疗的探讨

    目的 研究反加疗法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患者83例,分为两组,A组48例为GnRH-α组,B组35例为GnRH-α+替勃龙组.检测A、B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并记录各组术后3个月改良Kupperma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A、B两组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的FSH、E2水平和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4.21、5.07,均 P<0.05);A组中年龄>35岁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BGP水平和术前相比显著升高(t=3.81,P<0.05),年龄≤35岁的患者和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t=0.81,P>0.05),B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和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76、0.62,均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血清E2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t=2.83,P<0.05);血清FSH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t=2.68,P<0.05);术后3个月,Kupperman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t=3.99,P<0.05);VAS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53,P>0.05).结论 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α治疗时,予以替勃龙反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使用GnRH-α引起的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量,尤其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苏悦;顾扬;黄永生;尹香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定坤丹对复苏周期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定坤丹对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于西京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121个周期,按内膜准备过程中是否使用定坤丹分为两组:A组:补佳乐+芬吗通+定坤丹(67个周期),B组:补佳乐+芬吗通(54个周期).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复苏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基础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泌乳素(PRL)、睾酮(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16~1.75,均P>0.05),A组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B组(t=2.58,P<0.05).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03、0.31,均P>0.05),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P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76、0.89,均P>0.05),A组患者中B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B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χ2=4.47,P>0.05),且移植日E2水平高于B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t=0.47,P>0.05).结论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添加定坤丹对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及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无显著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移植日E2的水平和B型子宫内膜的比例.

    作者:周冬梅;滑玮;黄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6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孕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宫缩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值分别为-32.817、-47.221,均 P<0.001).观察组中患者总出血量>1L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χ2=8.901,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χ2=45.972,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止血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音力;李彩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对甲状腺功能与Hb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干预癫痫患儿后甲状腺功能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台州市立医院门诊和住院单独服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干预的癫痫患儿55例为癫痫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对象甲状腺功能及 Hb相关指标.结果 癫痫组患儿治疗后1年总甲状腺素(T4)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后1年比较q=3.040,P<0.05;治疗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t=-2.010,P<0.05.癫痫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年的血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提示患儿治疗前水平低于治疗后6个月(q=4.525,P<0.05);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1年水平(q=7.361,P<0.05),治疗后6个月水平也高于治疗后1年水平(q=2.836,P<0.05).癫痫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年的血清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提示治疗前水平低于治疗后6个月(q=4.265,P<0.05);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1年水平(q=2.992,P<0.05).治疗后1年Hb水平与 T4呈正相关(rs=0.27,P<0.05).血药浓度≥50μg/mL的患儿治疗1年随访T4水平与Hb水平呈正相关(rs=0.33,P<0.05);年龄<7岁的患儿T4水平与Hb水平也呈正相关(rs=0.36,P<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后癫痫患儿的甲状腺功能略有减低,且Hb水平也出现相应轻微减低;同时血药浓度高和年龄小的患儿更应关注其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 Hb、血清铁水平.

    作者:苏群燕;王英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胎和双胎妊娠女性盆底肌形态特征的三维超声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单胎和双胎妊娠女性盆底肌形态特征的三维盆底超声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丽水市中医院检查的96例妊娠女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0例单胎妊娠者设为对照组,46例双胎妊娠者设为研究组,均予以晚孕期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盆底肌收缩,Valsalva动作及静息状态下的冠状径、矢状径及肛提裂孔面积.结果 两组Valsalva动作状态下冠状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746,P>0.05),研究组盆底肌收缩、静息状态下冠状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078、24.679,均 P<0.01).两组孕妇盆底肌收缩、Valsalva动作及静息状态下矢状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354、0.691、0.132,均 P>0.05).研究组在Valsalva动作、盆底肌收缩及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48、6.534、8.379,均 P<0.05).结论 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显示,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者在盆底肌形态方面具显著性差异,双胎妊娠女性骨盆变化更大.

    作者:金晓可;陈丽婷;叶咏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生菌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血糖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重症肺部感染儿童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在稳定重症肺部感染患儿血糖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台州市妇幼保健院的60例重症感染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源性给予益生菌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D-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入组当天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 P>0.05).治疗10天后,与入组当天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t值分别为8.90、5.25)、高波动比例(χ2值分别为17.33、4.44)、胰岛素水平(t值分别为8.49、5.61)均较入组当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血浆D -乳酸水平实验组下降明显(t=3.42,P<0.05),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D -乳酸浓度(t=3.93)、血糖水平(t=5.28)和高波动比例(χ2=4.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重症肺部感染儿童用益生菌可显著加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并稳定血糖水平,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洪燕;阮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GDM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及影响因素问卷,于2017年10月至12月,对就诊于北京地区5家公立医院产科的158例GDM 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GDM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定期产检7分、膳食控制(46.38±10.64)分、药物治疗(8.16±3.49)分、体重管理(7.85±4.44)分、血糖监测(11.29±5.42)分、运动管理(16.66±7.34)分.多元回归显示文化程度、本次受孕方式、焦虑、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可以解释饮食自我管理总变异的31.01%;受孕方式、社会支持可以解释运动自我管理总变异的5.54%.孕期工作状态、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住院控糖经历、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疾病知识解释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总变异的15.64%.年龄、孕期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焦虑、疾病知识可以解释体重自我管理总变异的11.71%;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住院控糖经历、疾病知识可以解释遵医嘱服药自我管理总变异的50.33%.结论 GDM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是很理想.定期复查自我管理好,运动自我管理差.疾病知识、家庭收入、住院控糖经历、孕期工作状态及社会支持是影响G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

    作者:沈亚平;马良坤;赵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DWI对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的研究

    目的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的价值.方法 对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宫颈癌5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 MRI平扫与MRI平扫联合DWI对宫颈癌诊断价值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803、0.309、0.712、0.826,均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RI平扫(χ2值分别为3.736、3.791、3.939,均 P<0.05),MRI平扫联合DWI与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宫颈癌诊断价值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358、1.640、1.448、0.528,均 P>0.05).不同检查方法对于宫颈癌不同分期诊断符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45、4.482、3.741,均P>0.05),但MRI平扫符合率低,MRI增强扫描联合DWI符合率高.MRI平扫检出转移淋巴结57个(68.67%),MRI平扫联合DWI检出转移淋巴结62个(74.70%),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出转移淋巴结77个(92.77%),3种检查方法对于转移淋巴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5.580,P=0.000).结论 DWI对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尤其适合于早期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营;刘健;朱建忠;闫呈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评价糖尿病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1型糖尿病儿童78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观察两组儿童血糖水平变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经济学指标(成本 -效果比、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10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0,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621 ± 1.402)d、住院时间(6.312 ± 1.454)d、胰岛素用量(24.614 ± 5.307)U/d、胰岛素费用(73.382 ± 3.573)元、成本效果敏感度(0.732 ± 0.042)、低血糖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7.929 ± 2.671)d、(10.043 ± 2.113)d、(37.135 ± 8.112)U/d、(103.284 ± 5.109)元、1.223 ± 0.064、10.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20、3.194、3.005、3.548、3.002,χ2=4.000,均 P<0.05).结论 糖尿病儿童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疗效显著、安全、经济,利于平衡疗效与成本间关系,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建议优先使用.

    作者:王建军;赵德运;张剑霄;刘玲;刘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学龄前儿童日常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近1个月的日常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龄前儿童日常运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日常运动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2017年4至7月间使用课题组编制的学龄前儿童(3~6岁)日常运动调查问卷,以学龄前儿童照护人代答的方式对目标人群近1个月的日常运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学龄前儿童运动频次和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编制了包含22个运动项目的调查问卷,学龄前儿童各种运动项目参与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类型、照护人学历和家庭孩子个数儿童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龄前儿童每周运动频次中高强度运动有11.2±6.5次、中等强度运动有19.1±12.3次、低强度运动有19.3±10.1次.高强度运动频次和运动时间与照护人学历有关(P<0.05);中等强度及低强度运动频次和时间与儿童性别和照护人学历有关(均P<0.05);相对于男孩,女孩的运动频次较高、运动时间较长;相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照护人,大学及以上学历照护人的学龄前儿童运动频次较高、运动时间更长.结论 学龄前儿童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为主,运动频次和运动时间与性别和照护人学历有关.

    作者:吴海军;谭志军;梁英;江逊;徐通;张昊;袁静;尚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安市小学生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调整学生合理膳食、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9月至10月抽取在西安市城区(雁塔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未央区和长安区)就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9~11岁),共计723名.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体质指数(BMI)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并调研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就餐地点等,分析其膳食结构,评价各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7.0%,体重偏低率为9.1%,超重及肥胖率为13.8%;男生体重偏低率明显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7,P<0.05),而体重正常率、超重及肥胖率均高于女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44、2.771,均 P>0.05).在学校食堂、小饭桌或家庭饭桌就餐的学生营养状况并无显著差异(χ2=0.197,P>0.05).学生膳食结构中,水产类、水果类和豆制品所占比例偏低,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数分别占30.0%、18.5%、9.1%;三大营养素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比较充足,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比稍显不足,平均男生摄入量为262.0g/d、女生为221.9g/d;维生素A、维生素B2、钙、锌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存在不足,低于推荐摄入量.学生总能量摄入量基本满足要求,但脂肪供能比偏高,男生达到35.0%,女生35.9%.结论 小学生营养状况整体较好,但膳食结构不够合理.需要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学生饮食习惯,提高营养水平;同时家庭和学校食堂应供应品种丰富均衡的餐食.

    作者:宋戈;黄建伟;廖侠;鲜瑶;王恺;靳菊英;黄英;李卫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199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将15个研究结果加权合并,累计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者903例,阴性者36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7.38,95% CI:4.41~12.36)、早产(OR=4.17,95% CI:3.14~5.54)、低出生体重儿(OR=4.12,95% CI:2.92~5.80)、新生儿肺炎(OR=8.07,95% CI:4.52~14.41)、新生儿结膜炎(OR=26.69,95% CI:9.07~78.49)、新生儿感染(OR=22.58,95% CI:11.45~44.56)、产褥病率(OR=5.58,95% CI:2.90~10.76)和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目前国内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一定关系,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山市儿科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度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中山市医护人员对孤独症的认识,为更好地发现和管理此类患儿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包括参与人员的一般情况(医院等级、职业方向医生/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儿童孤独症相关知识(症状学、起病年龄、病因学、治疗学)和首选转诊医生对象.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将中山市医院分为基层、一甲、二甲、三甲4个层次抽取,医院指定负责人联系专科医生解答问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并监视儿科和儿童保健的全体医护工作者闭卷完成.结果 调查共抽取10家医院,共273名医护人员参与.常见症状通过率:症状2为25.6%、症状3为31.9%、症状5为55.2%、症状11为54.1%、症状16为58.5%(相对偏低),症状14为69.6%,其余条目通过率均>70%.起病年龄认为在0~3岁的医护人员占45.2%,4~6岁的占42.9%,7~12岁的占9.7%,12岁以上的占2.3%;病因学24.2% 的医护人员认为与经常看电视有关,61.3% 认为与家人没时间管有关,46.5% 认为与遗传有关,80.7% 认为不明确,60.2% 认为是脑功能发育异常.治疗方法中94.5% 的医护人员认为无特效药, 98.5% 认为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各项治疗方法的选择均在85% 以上;首选转诊医生对象:61.8% 的医护人员认为选儿童心理专科医生,20.1% 选普通儿科医生,7.6% 选精神科医生,4.5% 选特殊教育人员,4.2% 选神经科医生,1.8% 选康复科医生.结论 医护人员对孤独症的病因学、症状学、治疗方法有基本认识,对起病年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员能及时将患儿转诊到儿童心理专科诊治,但仍需要加强对起病年龄、语言发育异常、刻板行为表现的认识,加强和相关兄弟科室的合作交流.

    作者:顾莉萍;叶春红;何淑华;邓成;廖艳;吴巧珍;何婉懿;韦婉俭;高建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妊娠期甲减或者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20例(甲减组50例,亚临床甲减组70例),并收集甲功正常的对照组50例,记录年龄、孕周、妊娠次数、合并症和以往流产史等并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这几种因素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关系.结果 ①甲减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t=8.52,P<0.04);亚甲减组与其他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1.73,P>0.05);甲减组初产妇例数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0,P<0.05);亚甲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70,P>0.05);三组之间孕周无显著性差异(F=0.85,P>0.05);②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自然流产史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低下有显著相关性(χ2值分别为4.029、2.3274,均 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自然流产史是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对具有两种危险因素的妊娠妇女尽早做甲状腺功能筛查.

    作者:杨小燕;文丽;张桂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流产相关因子的研究

    目的 探讨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74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7例,试验组给予其丈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黄体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黄体酮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1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调节蛋白(RANTES)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9、0.284、0.984、0.909,均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6.268,P<0.05),IL-8、IL-4、RANTES因子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336,6.137,4.210,均 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试验组的封闭抗体(BA)阳转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χ2值分别为8.339、48.512,均 P<0.05);试验组的妊娠成功率、活胎分娩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540、4.535,均P<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同时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

    作者:曹井贺;杨爱军;位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