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境式反射训练对养老机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方仕婷;曹小萍

关键词:尿失禁, 老人, 生活质量, 老年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情境反射式复健训练法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尿失禁老人采取3个月的情境反射式复健训练方法进行盆底肌锻炼和排尿行为重建,并对其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的老人生活质量评分行成统计分析,相关系数0.982,标准差1.162,t=-26.151,Sig(双侧)=0.000,显示情境反射复健训练能有效提高尿失禁老人的生活质量,其干预成效与漏尿程度、频率、漏尿量和尿失禁类型有关.结论 养老机构内尿失禁老人生活质量与漏尿程度、尿失禁类型、漏尿频率、漏尿量、漏尿年限密切相关.心理社会影响与漏尿频率和漏尿程度密切相关(P<0.05).情境式复健训练法有助于老人正确认知尿失禁,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有效应对,改善症状,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是指由人、牛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引起的疾病[1].人体感染NTM后只有极少数人发病,目前国内文献报道的患者数仅百余例,NTM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等临床表现,主要侵犯肺部引起NTM肺病[2].NMT肺病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病,且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3].我科2015年12月收治1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并予以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陆海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依托考昔在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中的运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骨科围手术期应用超前镇痛以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我科收治的21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依托考昔超前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自控镇痛泵(PC-SA)镇痛,两组均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18~72 h切口疼痛NR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对无痛治疗和护理工作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田昕;杨晓梅;惠蓉;郭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便携式眼部注视器应用于球后注射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眼部注视器在眼部球后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眼科门诊进行球后注射操作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眼科治疗操作调查表,在注视器使用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应用注视器后,操作前对患者眼位固视调整的时间显著性缩短(P=0.000),调整眼位1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00),患者的配合度明显提高(P=0.000).结论 便携式眼部注视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眼部治疗操作的配合度,降低临床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胡晋平;李桂芳;刘君;李晓丽;吴娉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导管因失功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导管因失功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行CRRT的治疗而需置入深静脉导管的126例患者,并对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导管失功31例.结论 预防导管失功,重在规范化的管理,包括置管前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和穿刺部位,CRRT治疗前、中、后规范的技术操作以及加强护士对导管认识的管理.

    作者:庞志强;张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湿化法降低脑卒中舌后坠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下)湿化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舌后坠呼吸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口咽通气道内径孔道持续湿化法;对照组应用五官科喉头喷雾器间歇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湿化第3、7天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满意率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7天观察组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的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3、7天观察组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采用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湿化效果满意,可减少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方萍;郑华如;岳明;霍佳佳;方昌存;石苗苗;万胜慧;陆莉;孙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护理心理学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1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方法很多,可按量表项目编排方式、评定者性质等分类;还可按量表功能分为特征描述性量表和诊断性量表;常见的是按量表内容分类.因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主要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各个侧面作出评定,故特征描述性量表居多,诊断性量表使用范围有限.即使是诊断性量表,也主要指“心理特点诊断”,如评估受评者的人格结构、尚保存和受损的能力或心理功能,而非临床医学诊断.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吴菁;汪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85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血常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18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在5~14 d内恢复正常,平均7d,均无严重合并症,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终均能完成所有化疗疗程,改善总有效率为91.35%(显效96例,有效73例,无效16例).41例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营养支持、输血、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综合护理干预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骨髓抑制程度,提高临床患者满意度及有利于患者的化疗后恢复及化疗疗程的完成.

    作者:晁青;张亚婷;张晓霞;刘君雅;惠云芳;姜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对供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访调查我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74例供者,随访时间为6~36个月.使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调查供体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调查供体术后心理状况.结果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6个月比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得分高,各维度比较P<0.05;部分供体术后3个月存在焦虑心理状态,供体术后3个月SAS、SDS评分比术后6个月评分高(P<0.05),术后3个月SF-36各维度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0.05),术后6个月焦虑得分与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呈负相关(P<0.05),抑郁得分与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呈负相关,促进供体术后快速康复,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金宗兰;廖贵益;杨巧兰;陈萍萍;徐雨辰;申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易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全程管理干预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实习护生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2016年在我院实习的225名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分析,并使用对照分析法对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护生在实习中后期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干预前,满意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实习护士的正确引导及管理,提高了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冯伊平;曹雅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正念减压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正念减压法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数字表法,将心胸外科84例行心胸手术前出现睡眠质量欠佳、焦虑、抑郁等状态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心胸外科基础护理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加正念减压法,对照组给予心胸外科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情绪好转者37例(88.1%),对照组好转者26例(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7天,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HAMA、HAMD评分优于术后第1天评分(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PSQI得分较之前提高,而观察组得分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得分较护理前和术后第1天得分明显降低,对照组得分较术后第1天降低,较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正念减压法可有效针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灵活运用,改善患者情绪和睡眠质量,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杨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局部冰敷在留置输液港患者使用蝶翼无损伤针穿刺时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冰敷在留置输液港患者使用无损伤针穿刺时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需行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蝶翼无损伤针穿刺,观察组在常规穿刺前在右胸壁注射座上方皮肤冰敷1 min,再按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穿刺;采用数字强度分级法(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冻伤.结论 局部冰敷可有效减轻蝶翼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而且简单易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碧灵;刘丽红;卢志芬;陈香华;张琼凤;崔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我国肿瘤日间病房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加的癌症患者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住院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社会突出的医疗问题.肿瘤日间化疗是指肿瘤患者白天住院化疗,晚上回家休息的化疗模式,由于其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并节省了住院费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普遍的肿瘤化疗模式[1-3].近年来我国部分医院开始设立专业性较强的肿瘤日间病房,以解决肿瘤患者难以按期住院化疗、治疗费用高的难题.

    作者:王丽;王富兰;舒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以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测量骨密度和相关临床指标,然后给予3个月的综合干预,包括增加运动、补钙、给药(阿伦磷酸钠),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骨密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而且阿伦磷酸钠治疗显著增强患者骨密度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骨密度提高呈反比,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骨密度提高与下列因素有关: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和阿伦磷酸钠治疗(P<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数值,从而减少了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静怡;邵静;张静;韩笑乐;张向阳;汪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肘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肘关节镜下内固定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肘关节镜下内固定桡骨小头骨折56例,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器械操作的掌握,有效的配合,器械的处理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时间56.2 min.骨折均达满意复位,骨折均顺利愈合,无切口感染,未发现骨折移位、螺钉松动、异位骨化、骨关节炎和肘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优42例,良12例,可2例.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达(132.2±6.3)°,旋转活动度为(137.5±2.9)°.患者主观满意度较好.结论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肘关节镜的术中配合技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玲花;周水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Redon-System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Redon-System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5年6-12月应用Drianobag@Redon-System引流的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统计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Redon-System引流系统较传统加压包扎降低了皮下积液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指数、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指数及合并糖尿病是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rianobag@Redon-System引流系统值得推广,对于高龄、肥胖或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吴伟仙;胡洁;吴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一种精密负压引流器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由于没有精密负压引流器,渗血渗液进入负压引流器后,需用注射器抽出,再置入量杯中测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影响效率,还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精密负压引流器.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江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EPO加入亚叶酸钙溶液中含漱对预防甲氨蝶呤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MTX)为叶酸类抗代谢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口腔溃疡是大剂量MTX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疼痛、黏膜红肿、白色膜状物、糜烂、溃疡以及出血[1].严重的口腔溃疡常给病人带来由于疼痛而导致的咀嚼及吞咽困难,使患者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病人生活.更严重的是溃疡面有可能成为全身感染的原发灶,继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

    作者:葛楠楠;傅瑛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自制多功能下肢骨牵引抬高支架改善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多功能下肢骨牵引抬高支架改善胫腓骨骨折跟骨牵引患者舒适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胫腓骨骨折行跟骨牵引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下肢抬高垫,观察组使用多功能下肢骨牵引抬高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牵引应用效果,评定两组患者牵引期间身体下滑频次、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时出现患者身体随牵引下滑至床尾(3.42±1.36)次而对照组(9.67±2.0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85.2±7.52)分;而对照组为(61.3±7.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胫腓骨骨折跟骨牵引患者使用自制多功能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支架,能维持骨牵引佳效能,减少患者身体下滑频次,提高舒适度,方便护士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晓萍;汤美秀;沈冬英;万小娟;顾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严重脓毒症患者CRRT治疗中护理干预及细胞因子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对严重脓毒症患者CRRT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并总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ICU收治的因严重脓毒症行CRRT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治疗后随访28 d时结局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CRRT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收集血气、肝肾功能检验指标,同时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1β、IL-6、IL-10、TNF-α等数据.结果 62例患者中,随访至28 d死亡27例(43.5%),存活35例(56.5%),无失访病例.死亡组患者乳酸、AST、IL-1β、IL-6及TNF-α降低值低于存活组(P<0.05),而PH、IL-10的升高值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HR=1.94,P=0.018)、IL-1β(HR=1.97,P=0.005)、TNF-α(HR=1.21,P=0.007)治疗前后差值,为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乳酸和TNF-α对治疗结局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和0.80(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CRRT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乳酸及细胞因子清除情况可以作为预测治疗结局的良好指标.

    作者:陈芳;秦雪兰;蔡坤伶;赖军华;谭鹤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一例儿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护理

    足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较常见,足部软组织缺损常导致肌腱、骨或关节的裸露,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用皮瓣修复.由于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径粗、面积大、部位隐蔽、不牺牲主于血管、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1].血管危象是皮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由于儿童对医院陌生的环境、有创的操作治疗等充满紧张、恐惧,易造成他们的不合作、情绪不稳定,术后极易出现血管危象.2015年12月我院骨伤科收治1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患儿,通过对血管危象探查加静脉重新吻合术,术后对患儿实施亚冬眠疗法,抗感染、抗痉挛、抗凝治疗,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终皮瓣成活,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萍;林炳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