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筠;李亚玲;朱清碧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1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方法很多,可按量表项目编排方式、评定者性质等分类;还可按量表功能分为特征描述性量表和诊断性量表;常见的是按量表内容分类.因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主要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各个侧面作出评定,故特征描述性量表居多,诊断性量表使用范围有限.即使是诊断性量表,也主要指“心理特点诊断”,如评估受评者的人格结构、尚保存和受损的能力或心理功能,而非临床医学诊断.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吴菁;汪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如何利用护生资源进行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 在我院2012级护理普高二年级班级中采用自愿报名面试筛选的方法选取30名学生参与高血压团体治疗、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等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在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应用、遵医行为、高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学生培训前后仪表态度、讲解内容、表达能力等7个观察项目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健康教育实践前后比较,护生职业综合能力18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提高,其中15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院校护生参与社区高血压团体治疗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行为认知、遵医行为和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何路明;张玲芝;孙丽;陈国伶;俞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院外压疮发生的临床特点,以期加深临床护理人员对院外压疮的认识,为预防院外压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272例带有院外压疮的患者,通过调查住院患者病历,压疮会诊单,首次会诊压疮照片,提取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压疮创面情况资料.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率、构成比及频数进行数据描述分析.结果 (1)男性占65.4%,女性占34.6%;平均年龄(76.48±9.48)岁,80岁以上的患者占48.2%.(2)90.1%的患者都来自内科,比例较高的科室为呼吸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3)意识不清楚的占60.7%;96.3%的患者合并慢性病,平均合并2.6种慢性病.(4)5.5%的患者身上无法计算压疮处数,3处及以上的压疮患者占32%,可计算压疮处数的患者共计601处,2.7%发生感染.(5)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依次为骶尾、髋部、足跟、臀部、内外踝、背部;压疮分期以Ⅱ期、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不可分期为主;面积大小不等,但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面积评分10分的创面占28.8%.结论 院外压疮患者一般情况和压疮创面情况有其特点,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其临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锦锦;李影;李茵;冯杰;樊丽丽;田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大型综合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制订符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相关介入放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108名介入放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该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综合得分为(95.14±14.40)分(问卷满分112分),条目平均得分高是辐射屏蔽设施(3.73±0.48)分;得分低是个人防护设备(3.02±0.83)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学历与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对辐射屏蔽设施方面投入较大,但对个人防护设备的重视不足;学历较低的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相对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卫生行政部门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大介入放射防护方面的监管力度.
作者:张容;赖敏华;冯惠强;陈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脑血管疾病可导致一部分患者长期卧床,行动不方便,大小便不能自理,也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临床护理费时、费力、费心.目前普通型医用大小便器或尿不湿虽然使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便器使用时小便不能完全排入便器中,易造成患者皮肤潮湿、损伤及床褥污染.夜间排小便需要随时倾倒,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睡眠,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床式医用接便器.解决了患者在卧床排泄大小便方面的难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静;王兵;芦书洋;孙耕儒;何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是指由人、牛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引起的疾病[1].人体感染NTM后只有极少数人发病,目前国内文献报道的患者数仅百余例,NTM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等临床表现,主要侵犯肺部引起NTM肺病[2].NMT肺病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病,且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3].我科2015年12月收治1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并予以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陆海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辨证施膳与肠息肉术后复发率间的关系,探讨辨证施膳降低肠息肉术后复发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 867例需进行肠息肉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抽签法原则将1 86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85例与对照两组882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严格执行辨证施膳,而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方式施膳.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两年内肠息肉的复发情况,比较各证型肠息肉复发率与施膳饮食间的关系,并分析辨证施膳对各证型肠息肉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2年内的肠息肉复发率为9.64%,对照组为20.9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息肉中医宏观辨证分型中,观察组施膳调理对不同证型息肉复发率的影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膳饮食调护的患者肠息肉术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并且辨证施膳对各证型肠息肉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也显著优于常规施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珊;黄颖娴;彭林;杨茜湄;郑少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化疗中常用的三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静脉导管的选择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且需行首次化疗的患者150例,VPA组50例采用静脉输液港行化疗,CVC组50例采用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化疗,PICC组50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化疗,对三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全身感染、导管完全阻塞和导管部分阻塞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CVC组的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导管完全阻塞伴血栓形成及导管部分阻塞发生率伴血栓形成均高于VPA组(P<0.05);PICC组的导管完全阻塞发生率伴血栓形成、导管部分阻塞伴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CVC组(P<0.05);PICC组的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全身感染、导管完全阻塞、导管部分阻塞伴血栓形成发生率与VP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堵管伴血栓形成发生率比CVC低,PICC的堵管发生率比CVC低.但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堵管伴血栓形成的风险较VPA高.
作者:严梅;刘莉娟;王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大约40%~70%的跌倒会造成身体伤害,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损伤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近年来一些调查发现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中70%与跌倒有关[2].不同的国家跌倒的发生率也不同,日本老年人每年的跌倒发生率为20%,美国为22%~34%,我国为14%~34%[3].
作者:滕艳华;马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前,由于安瓿瓶没有科学理想且又符合卫生部要求的开启装置,操作人员一般是通过砂轮采用手工划印后对其进行开启,这种方法极易产生细小的玻璃碎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且易使得已消毒的制剂瓶被二次污染,徒手掰安瓿时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手划伤的风险.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安瓿启瓶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商江丽;同黎;王雅琴;王春妮;范敏莉;苏红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足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较常见,足部软组织缺损常导致肌腱、骨或关节的裸露,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用皮瓣修复.由于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径粗、面积大、部位隐蔽、不牺牲主于血管、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1].血管危象是皮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由于儿童对医院陌生的环境、有创的操作治疗等充满紧张、恐惧,易造成他们的不合作、情绪不稳定,术后极易出现血管危象.2015年12月我院骨伤科收治1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患儿,通过对血管危象探查加静脉重新吻合术,术后对患儿实施亚冬眠疗法,抗感染、抗痉挛、抗凝治疗,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终皮瓣成活,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萍;林炳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设计规范手术器械包装思维导图,探讨其在规范手术器械包装及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从器械核对、质量检查、规范摆放、包装四方面质量要求考虑,自行设计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成立思维导图应用培训及器械包装小组,采用理论培训和情景模拟实践应用、发放问卷调查表,并比较思维导图前后发生手术器械包装缺陷的例数.结果 前后检查手术器械包11 550和11 260个,思维导图应用后包装缺陷8件,较应用前36件有较大的改善,改善幅度77.8%.结论 思维导图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提高了供应室护士器械包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
作者:陈彩央;刘丽;舒君美;陈哿菲;杨艳红;陈巧丽;应莉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加的癌症患者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住院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社会突出的医疗问题.肿瘤日间化疗是指肿瘤患者白天住院化疗,晚上回家休息的化疗模式,由于其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并节省了住院费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普遍的肿瘤化疗模式[1-3].近年来我国部分医院开始设立专业性较强的肿瘤日间病房,以解决肿瘤患者难以按期住院化疗、治疗费用高的难题.
作者:王丽;王富兰;舒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随访工作.方法 对72例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访.72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随访组35例,每两周进行随访一次;普通护理随访组37例,每四周进行随访一次.记录患者血压及血糖的情况、体质量、吸烟、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血糖事件.结果 强化护理随访组在血压及血糖的情况、体质量、吸烟、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血糖事件优于普通护理随访组.结论 加强青年男性心梗合并糖尿病人群的护理随访工作,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陶娟;康立惠;孙俊平;李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甲氨蝶呤(MTX)为叶酸类抗代谢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口腔溃疡是大剂量MTX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疼痛、黏膜红肿、白色膜状物、糜烂、溃疡以及出血[1].严重的口腔溃疡常给病人带来由于疼痛而导致的咀嚼及吞咽困难,使患者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病人生活.更严重的是溃疡面有可能成为全身感染的原发灶,继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
作者:葛楠楠;傅瑛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局部冰敷在留置输液港患者使用无损伤针穿刺时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需行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蝶翼无损伤针穿刺,观察组在常规穿刺前在右胸壁注射座上方皮肤冰敷1 min,再按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穿刺;采用数字强度分级法(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冻伤.结论 局部冰敷可有效减轻蝶翼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而且简单易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碧灵;刘丽红;卢志芬;陈香华;张琼凤;崔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诊断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21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静滴、保肝、营养心肌、利尿、碱化尿液、对症支持等治疗.给予心理安慰、血液净化期间护理、密切观察尿量尿色及时记录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19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胆红素、血清酶学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早期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及治疗期间配合医生对患者采取专业护理、加强责任心,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素琴;冯志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以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测量骨密度和相关临床指标,然后给予3个月的综合干预,包括增加运动、补钙、给药(阿伦磷酸钠),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骨密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而且阿伦磷酸钠治疗显著增强患者骨密度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骨密度提高呈反比,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骨密度提高与下列因素有关: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和阿伦磷酸钠治疗(P<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数值,从而减少了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静怡;邵静;张静;韩笑乐;张向阳;汪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前由于没有精密负压引流器,渗血渗液进入负压引流器后,需用注射器抽出,再置入量杯中测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影响效率,还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精密负压引流器.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江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自制多功能下肢骨牵引抬高支架改善胫腓骨骨折跟骨牵引患者舒适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胫腓骨骨折行跟骨牵引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下肢抬高垫,观察组使用多功能下肢骨牵引抬高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牵引应用效果,评定两组患者牵引期间身体下滑频次、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时出现患者身体随牵引下滑至床尾(3.42±1.36)次而对照组(9.67±2.0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85.2±7.52)分;而对照组为(61.3±7.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胫腓骨骨折跟骨牵引患者使用自制多功能下肢骨牵引专用抬高支架,能维持骨牵引佳效能,减少患者身体下滑频次,提高舒适度,方便护士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晓萍;汤美秀;沈冬英;万小娟;顾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