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U形架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廖春华;崔彩萍;陈浩英;李萍

关键词:U形架, 清洗器械, 工作效能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U形架在消毒供应室清洗器械过程中对工作效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复使用轴节类手术器械随机分成实验(串洗)组和对照(筐洗)组,分别放到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并对两组的每机装载量、干燥时间以及清洗后的质量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双U形架串洗与单U形架筐洗在装载量、清洗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干燥时间缩短了10 min ,全程清洗时间缩短14.3%。结论双U形架串洗的装载方法在每机清洗的工作效率及清洗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单U形架筐洗。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急诊科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护理佳配合。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瞬间评估判断、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合理给药、脑部降温等急救措施的实施,复苏成功。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兴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已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 )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求助、解决问题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培养患者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减弱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应付方式,校正患者的认知模式,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作者:黎丽华;黄慈芬;陈汝兰;郭华贵;朱进才;何玉球;江连娣;张详霞;梁仕栋;伍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Logstic 回归方法分析儿童哮喘临床护理路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临床路径中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9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哮喘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变异发生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变异的病例达26.3%,正性变异发生率2.87%,负性变异发生率23.4%,其中与疾病转归因素变异发生率14.8%、医院系统变异发生1.91%、医护人员2.87%、病人需求3.83%。结论通过对变异结果的分析,可及早发现重要的变化趋势,不断修改、完善路径,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过程。

    作者:韩萍;陆琴;藏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体会

    开胸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及基础病变的特点,以及手术范围大、难度高和持续时间长,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1-2]。因此,术后做好肺部情况的观察,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仅保证了手术效果,而且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我们选取了在胸外科实施开胸术的患者1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心理学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 ),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程度不同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伴有病理学改变。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和护理,需采用身心统一的观点,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计划性锻炼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运动机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有计划的锻炼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并能接受运动试验的62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45±7)岁。每次锻炼项目包括跑步机和健身自行车。每次运动时间为60 min ,每周2次(透析当天不进行运动),一共持续12周。整个计划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即大耗氧量和运动耐量。此外,在上述两个时间段使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程度作出评估并比较。结果12周的锻炼计划结束后,患者的大耗氧量由(24.5±4.9) ml/(kg · min)上升到(30.1±5.9) ml/(kg · min),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运动耐量时间从开始时的(470±85) s上升到(592±110) s ,计划前运动耐量与计划后运动耐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完成运动计划前后测得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有所改善。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有计划的锻炼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机能,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黄筱燕;洪珍珍;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延续护理在下肢骨延长术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及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10年3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患者21例。通过电话随访、网络信息化等手段指导和评估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家庭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重点关注延长过程中下肢力线有无偏离,指导内容有正确的针眼护理及针道感染后的处理;患者的康复训练,避免膝关节屈曲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下肢负重功能锻炼及安排合理的膳食营养,促进延长区域骨形成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不间断的专业骨延长指导及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各种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早期控制,获得了预期的骨延长效果。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患者的术后康复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小金;刘翠青;陈鸿;张红;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答:半坐卧位应用范围广泛,如头面部、颈胸部手术,可以减少充血和局部水肿,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的病人由于重力关系使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此卧位又由于膈肌下降,使肺活量增加,改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适用于胸、腹和盆腔手术后的体位引流,减轻缝合处的张力及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规范化干预管理,让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自我治疗管理技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在我院社康中心注册管理的120例慢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社区干预管理,研究组实行规范化综合干预管理,干预管理时间为1年。干预管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在自我治疗药品的不良反应知晓情况、治疗期间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日常自我规范管理情况进行问卷式调查,统计三项指标的优良率,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在干预管理时间内的平均复诊次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自我治疗药品的不良反应知晓、长期治疗期间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日常自我规范管理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复诊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干预管理,是实现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全程、终身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慢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艳华;戴卫华;张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我科2011年5月~2013年6月共行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于脐环上缘行1.5~2 cm 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置入腹腔镜单孔装置。该装置由弹性聚合物制成,内有三孔,通过操作孔道置入手术器械并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8例婴儿手术成功,时间15~25 min ,平均出血量5 ml ,术后5~7 d出院,复诊时间1~2个月,18例随访2~6个月,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必须要有合适的腹腔镜器械、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保障单孔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爱春;费蕾蕾;万素莲;唐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患关系紧张护士自身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护患纠纷、医院暴力事件报道不断增多,护患关系日益紧张,严重程度不断加剧,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虽然众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这种局面,但是收效甚微,护患关系紧张愈演愈烈。国内外学者在护患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从护士、患者、社会及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见解,但尚缺乏对护士自身因素的深入剖析。护士作为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方面,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护士的态度和行为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通常起决定性或主导作用[1]。本文将就护士在护患关系紧张中的自身因素进行分析,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预防或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颛孙海红;段莉;马桂云;雷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病房胰岛素笔标识规范率和准备效率。方法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分析导致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及准备耗时长的原因,通过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改良了胰岛素笔的标识方法并设计新的胰岛素笔存放架。结果胰岛素笔标识的不规范数从平均(15.93±1.99)支/d降低到(0.23±0.04)支/d ( P<0.001),进步率为98.6%。平均每支胰岛素笔的准备时间由(121.52±1.75)s/次降低到(42.95±0.63)s/次( P<0.001),进步率为64.7%,无形成果也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降低了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数,提高了准备效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

    作者:熊真真;袁丽;杨小玲;孙玉霞;刘碧秀;蒋艳;林双;肖洁;武仁华;古艳;欧青;刘敏;邓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咽通气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气体经口或鼻、咽、喉、气管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病人全麻后,由于麻醉药或肌松剂的残留作用,使舌肌松弛、舌根下坠。仰卧位时,重力的作用加重舌根下坠[1]。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病人,亦可发生舌根下坠,造成完全或不完全上呼吸道梗阻。尤其是肥胖和有鼾症病史者,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死亡。需立即畅通气道,短期可使用抬颈法、托下颌法,但需专人守护。如无颅底骨折、上呼吸道解剖异常,时间较长者,则采用放置口、鼻咽通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

    作者:李菊花;任兴珍;郭安娜;许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肠道支架在结肠癌性梗阻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

    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常因术前肠道准备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导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手术前经内镜置入肠道支架,不仅能解除癌性狭窄,而且可提高术前肠道准备质量[2]。本科室2011年1月~2014年2月,对部分结肠肿瘤梗阻患者先置入肠道支架,后行一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霞;金锡尊;邵芬娣;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是通过监控医疗仪器设备从购买、使用、维护到保养的过程,去除这些环节中可能造成或影响设备使用效果的因素,以达到佳的质量要求,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采用的各种作业技术的活动[1]。手术室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手术的终效果。由于手术量不断增多,各种设备使用及周转频率增加,在术中经常出现因操作不当或检修不及时而发生的故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原因分析,制订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了故障的发生,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开展。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急性脑卒中伴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和护理干预,可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感染等诸多症状,加重病情,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作者:费建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刀配合肩周康复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肩周康复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加肩周康复操为主)30例和对照组(针刀治疗为主)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对照组66%,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配合肩周康复操训练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周炎的治愈率。

    作者:蒋学文;涂春兰;秦少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集中术前访视在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术前访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少手术带来的思想顾虑,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2]。我科每周二、四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日,每日平均进行手术10例左右,多达14例,采取一对一的术前访视,护士工作量大,访视质量难以保证。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术前访视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娜;王艳杰;郜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导管预防 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导管预防 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拟置入PICC的住院患者共计78例,按置管时间分为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按PICC操作规程置入导管。在置管前,对照组常规先采用生理盐水20 ml预冲导管,然后将PICC导管浸泡其中5~10 min后置入导管;而实验组先采用肝素钠生理盐水20 ml预冲导管,然后将PICC导管浸泡其中5~10 min后置入导管。结果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3.2%,实验组为5.2%,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导管,对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良好。

    作者:王晴;任海玲;贾辛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有效地膀胱功能训练,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方法将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改进的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测定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及残余尿测定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