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术前颈部体位训练的时间和频次研究

陈晓旭

关键词:甲状腺, 颈部体位训练, 训练时间, 频次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前颈部体位训练的佳时间和频次。方法将入住我院普外科需要手术的28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入院当日(约为手术前3天)对其宣教,每次体位训练到不能耐受停止,至达到术中所需的60~90 min;B组手术前1 d开始练习,每次训练30~60 min ,每天4次;C组手术前1 d开始练习,从5 min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时间,直到手术中所需要的时间,每天数次;D组未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采用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观察病人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均低于D组,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前一天采取每次30~60 min、每日4次的体位训练,病人易接受,也便于医护人员督导,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体会

    开胸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及基础病变的特点,以及手术范围大、难度高和持续时间长,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1-2]。因此,术后做好肺部情况的观察,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仅保证了手术效果,而且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我们选取了在胸外科实施开胸术的患者1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不合格血常规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血常规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检验科2012年1~12月的22640份血常规标本,其中,新生儿4840份,1~3岁患儿7280份,3~7岁患儿10520份,按检验质量标准评价标本质量,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640份血常规标本有115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1%。其中,新生儿720份,占3.2%;1~3岁患儿288份,占1.3%;3~7岁患儿144份,占0.6%。其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溶血,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妥、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等。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加强护士检验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采血技巧,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等。通过以上途径,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小儿血常规标本合格率,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减少了医院及科室的投诉率。

    作者:赵红;周作华;曹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护士在老年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疼痛是由感觉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经历。相关调查显示,疼痛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其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而疼痛与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无关[1]。老年患者为常见的三种疼痛分别为背痛、膝/髋关节痛及其他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和骨折导致的躯体性疼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疼痛是困扰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问题之一,然而,患者和医务人员反复表示在社区疼痛管理的难度,尽管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但却仍有着显著的问题存在,其管理和治疗仍不足[2]。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点,距离社区居民进,方便就医,社区护士在有效的疼痛管理中有着重要的责任。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士在老年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潘又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在长期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导管封管帽用于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的封管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需长期封管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封管帽封管,对照组使用自制消毒棉签封管,对比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选择其中30例病人清醒时分别使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其舒适度。选择30名操作人员分别使用封管帽和棉签进行封管操作,操作后让其对两种封管方法进行使用评价和选择封管方法。结果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例病人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的舒适满意度分别是90.3%和70%,χ2=5.45, P<0.05。30例病人和30名操作人员均选择使用封管帽长期封管。结论自制封管帽体积小,与气管切开导管衔接较好,装卸方便,不易丢失或掉落;既方便吸痰,又不易污染,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可操作性;可提高患者封管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容易规范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有效降低因气管切开所致的医院感染率,值得长期气管切开病人推广应用。

    作者:丁华;冯丹;赵晓琴;汪秀云;李翠华;沈小娟;吴迪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延续护理在下肢骨延长术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及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10年3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患者21例。通过电话随访、网络信息化等手段指导和评估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家庭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重点关注延长过程中下肢力线有无偏离,指导内容有正确的针眼护理及针道感染后的处理;患者的康复训练,避免膝关节屈曲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下肢负重功能锻炼及安排合理的膳食营养,促进延长区域骨形成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不间断的专业骨延长指导及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各种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早期控制,获得了预期的骨延长效果。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患者的术后康复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小金;刘翠青;陈鸿;张红;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评价综合预防措施及早期干预对地震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级评估、综合康复措施后,18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 T )的患者没有发现新增DV T ;3例DV T 患者无一例发生肺栓塞,且原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光娣;唐志红;田永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病房胰岛素笔标识规范率和准备效率。方法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分析导致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及准备耗时长的原因,通过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改良了胰岛素笔的标识方法并设计新的胰岛素笔存放架。结果胰岛素笔标识的不规范数从平均(15.93±1.99)支/d降低到(0.23±0.04)支/d ( P<0.001),进步率为98.6%。平均每支胰岛素笔的准备时间由(121.52±1.75)s/次降低到(42.95±0.63)s/次( P<0.001),进步率为64.7%,无形成果也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降低了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数,提高了准备效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

    作者:熊真真;袁丽;杨小玲;孙玉霞;刘碧秀;蒋艳;林双;肖洁;武仁华;古艳;欧青;刘敏;邓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Logstic 回归方法分析儿童哮喘临床护理路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临床路径中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9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哮喘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变异发生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变异的病例达26.3%,正性变异发生率2.87%,负性变异发生率23.4%,其中与疾病转归因素变异发生率14.8%、医院系统变异发生1.91%、医护人员2.87%、病人需求3.83%。结论通过对变异结果的分析,可及早发现重要的变化趋势,不断修改、完善路径,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过程。

    作者:韩萍;陆琴;藏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2名癌痛无痛示范病房的护理人员作研究对象,同时抽取5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就规范化疼痛管理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及理论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癌痛无痛示范病房中加强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仇蓉;周娟;张林玉;苏洁;宋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运动性失语症康复护理的进展

    脑卒中后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症状和程度的失语[1],其中运动性失语较为常见。其主要是由大脑左额下回后部、内囊前支、尾状核头部及基底核损伤而引起的语言交通能力障碍[2]。导致患者说话比较费力,言语失真,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在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但依旧保留听懂别人说话、写字及阅读的能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运动性失语症的康复护理越加受重视,笔者就运动性失语症目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严友凤;冯灵;王颖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计划性锻炼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运动机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有计划的锻炼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并能接受运动试验的62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45±7)岁。每次锻炼项目包括跑步机和健身自行车。每次运动时间为60 min ,每周2次(透析当天不进行运动),一共持续12周。整个计划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即大耗氧量和运动耐量。此外,在上述两个时间段使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程度作出评估并比较。结果12周的锻炼计划结束后,患者的大耗氧量由(24.5±4.9) ml/(kg · min)上升到(30.1±5.9) ml/(kg · min),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运动耐量时间从开始时的(470±85) s上升到(592±110) s ,计划前运动耐量与计划后运动耐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完成运动计划前后测得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有所改善。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有计划的锻炼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机能,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黄筱燕;洪珍珍;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的胃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结肠癌根治术行留置导尿病人的膀胱训练方法,以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将80例留置导尿的胃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放尿,对照组采用常规定时放尿,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采用个体化放尿可明显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可大大减少胃结肠癌根治术行留置导尿的病人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飞雪;周圆;潘留久;傅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有效地膀胱功能训练,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方法将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改进的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测定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及残余尿测定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眼科专用冷热敷眼罩的制作与应用

    冷敷能降低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炎性渗出,降低受损组织感觉冲动的传入[1]。同时,局部受冷,血管立刻收缩,血流量减少,能达到减少渗血、瘀血及血肿形成的目的[2]。而热敷时,温热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增强机体和免疫力,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3]。临床眼科有很多冷敷和热敷的情况,现常用的工具是降温冰袋、热水袋或眼罩,但存在与眼部贴合不紧密、重量较大、遮盖健眼的弊端,临床应用不方便。我们经过总结分析,设计制作出一款适合单眼使用的冷、热敷眼罩,经60例患者(冷敷30例、热敷3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宋湘梅;许丹;姚楚容;古洵清;成洪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答:半坐卧位应用范围广泛,如头面部、颈胸部手术,可以减少充血和局部水肿,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的病人由于重力关系使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此卧位又由于膈肌下降,使肺活量增加,改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适用于胸、腹和盆腔手术后的体位引流,减轻缝合处的张力及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集中术前访视在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术前访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少手术带来的思想顾虑,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2]。我科每周二、四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日,每日平均进行手术10例左右,多达14例,采取一对一的术前访视,护士工作量大,访视质量难以保证。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术前访视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娜;王艳杰;郜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外敷对痤疮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外敷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皮肤科收治的18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6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3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及痤疮散面部外敷治疗痤疮;对照1组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对照2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及阿达帕林凝胶外用;对照3组未做任何治疗。观察痤疮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三组患者皮损状态、皮损计数;TNF-α与IL-8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平均皮损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TNF-α与IL-8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自血疗法结合痤疮散外敷治疗面部痤疮并实施专业护理,能有效促进痤疮恢复,且总有效率高。TNF-α和IL-8均参与了痤疮的发病过程,与痤疮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痤疮皮损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TNF-α和IL-8明显降低,说明该联合治疗法对痤疮有明显疗效。

    作者:赵跃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咽通气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气体经口或鼻、咽、喉、气管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病人全麻后,由于麻醉药或肌松剂的残留作用,使舌肌松弛、舌根下坠。仰卧位时,重力的作用加重舌根下坠[1]。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病人,亦可发生舌根下坠,造成完全或不完全上呼吸道梗阻。尤其是肥胖和有鼾症病史者,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死亡。需立即畅通气道,短期可使用抬颈法、托下颌法,但需专人守护。如无颅底骨折、上呼吸道解剖异常,时间较长者,则采用放置口、鼻咽通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

    作者:李菊花;任兴珍;郭安娜;许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创建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居民家庭自我药疗的管理。方法随机选取湖州市某社区100位居民,对其家庭自我药疗进行强化管理,一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家庭安全用药认知情况和管理情况较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家庭自我药疗的安全性。

    作者:胡菊妹;戴丽学;叶家薇;沈旭慧;沈华英;刘新娣;周勤学;温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护理佳配合。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瞬间评估判断、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合理给药、脑部降温等急救措施的实施,复苏成功。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兴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