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徐敏;傅育红

关键词:前臂离断, 再植,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 对36例前臂完全离断患者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合理的饮食护理和预防性用药、体位护理、全程系统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6例离断前臂全部成活.随访12~36个月,根据上肢断臂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上肢功能优26例,良7例,差3例,再植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激性溃疡等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提高前臂再植成活率,恢复肢体的感觉和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小剂量氧气雾化湿化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病房人工气道患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实验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观察对比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宁;金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央运送支持系统成本核算与优化流程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通过将中央运送系统升级及临床科室的运送需求,量化到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使中央运送支持系统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方法 通过将临床科室的即时、预约、计划运送,按使用次数量化到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利用电脑软件(ISIS系统)升级,对运送工作进行科学的调度并自动统计各科室来电需求数量.通过电话数字录音系统,对运送系统服务质量进行双向控制.结果 成本核算与流程优化前后单项运送时间、运送及时率、临床客户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成本核算与流程优化,降低了运送人力成本,提高了中央运送的效率及质量.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定期尿激酶加肝素停留封管对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封管方式对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2例使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5 000 U/ml尿激酶加25 mg/ml肝素溶液24 h停留封管,对照组采用常规25 mg/ml肝素生理盐水封管,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9个月.结果 两种不同封管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观察组实际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5 000 U/ml尿激酶加25 mg/ml停留封管24 h,可以有效预防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血栓形成,改善导管功能,且无明显副作用及治疗并发症.

    作者:蔡晓燕;潘蓉;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肛门灌洗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比例不断上升,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0%[1],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有60%[2-3]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失调,即所谓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LARS是一种以便急、便频、大便失禁和排便困难等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这种类型的排便失调很难治疗,一些病人终行永久性肠造口[4-5].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是指在肛门内植入导管,液体通过导管流入肠道,向近端进行灌洗,达到排空结肠、直肠的治疗方法[6].它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永久性肠造口[7-10].

    作者:谭人福;牟绍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 对36例前臂完全离断患者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合理的饮食护理和预防性用药、体位护理、全程系统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6例离断前臂全部成活.随访12~36个月,根据上肢断臂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上肢功能优26例,良7例,差3例,再植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激性溃疡等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提高前臂再植成活率,恢复肢体的感觉和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敏;傅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用PDCA循环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探讨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是目前ICU内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1].临床上经常会出现CRRT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完成治疗时间而提前下机.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我科运用PDCA循环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实施干预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云花;孙兰;陈立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前镇痛在骨科病房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性的总结超前镇痛在骨科病房的运用及护理.方法 对218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超前镇痛,评价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 218例患者术后3d疼痛评分3~4分占72.94%;5~6分占24.77%;7~8分占2.29%;术后当天开始功能锻炼206人,总有效率94.5%.结论 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超前镇痛,进行规范化的疼痛管理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更舒适的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Watson-Jones法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治疗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方法 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16例采用Watson-Jones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并对16例患者术后进行8~2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 16例患者中仅1例背屈受限10°,其余患者关节活动度均达到正常.短期随访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经过康复训练,16例患者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Watson-Jones手术修复踝关节外侧韧带有良好疗效,术后经过细致的康复训练,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张菁;周春英;张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断光疗治疗的护理.方法 将49例新生儿ABO溶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为观察组,早期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断光疗,B组24例为对照组,仅给予间断光疗.结果 治疗72 h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息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病程.护理重点是做好输注丙种球蛋白时的护理、光疗前的准备、光疗中的观察护理、光疗后的护理.

    作者:汪洪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例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护理作为干预措施,并以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半年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及视力等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干预前患者空腹血糖(8.3±0.70)、餐后2h血糖(12.22±1.76)、糖化血红蛋白(8.22士0.92)、甘油三酯(9.46±1.02)、体重指数(25.87士2.98)、视力(0.57±0.10);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7.52士0.66)、餐后2h血糖(9.92±1.72)、糖化血红蛋白(7.26士0.88)、甘油三酯(8.16±0.98)、体重指数(22.75士2.85)及视力(0.72士0.11),干预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3.63、4.18、3.37、4.11、3.38、4.5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应用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是较好的护理模式,能更有效、明显地提高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从而增进患者治疗的信心,促进康复,对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戴彩云;周美英;彭沁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吸痰管加热处理在小儿吸痰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热水软化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收洽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热度生理盐水(50~60℃)加热软化吸痰管后,再行吸痰;对照组直接使用未经加热软化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比较两组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吸痰无阻力为67例,对照组为44例;观察组黏膜损伤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可以增加吸痰成功率,减少息儿黏膜损伤的发生,减少出血,降低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增加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徐莉;赵小娟;张宗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食道吻合口瘘病人行空肠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食道吻合口瘘病人行空肠营养的护理.方法 对19例吻合口瘘病人给予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本组6例病人在肠内营养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5例病人肠内营养后出现了血糖波动.结论 肠内营养在食道吻合口瘘病人的治疗中至关重要,能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对病人实施正确的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能使病人顺利安全舒适的完成空肠内营养治疗.

    作者:毛辰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遵医嘱抗感染、髋关节制动、髋关节引流及严密病情观察、髋关节持续灌洗、Pavlik支具护理等.结果 本组13例患者中,4例中途终止在院治疗选择回家继续治疗,其中2例定期到门诊复查.9例通过有效治疗,各项指标恢复基本正常,出院后定期复查.其中2例一年后发生病理性髋关节脱位,后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结论 加强对小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毛玉兰;郭岚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脐疝患儿行腹腔镜脐环缝扎术的临床资料.术前重视患儿及家长心理和术前皮肤准备及胃肠道准备;术后重点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及切口护理,同时做好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32.5 min,术中均无出血,术后康复快.术后随访21例患儿,2个月内均无复发或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脐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脐疝安全、有效、手术微创、美观.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嘉燕;李凤;徐芳;马奇;姚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膜腔穿刺安全轮椅的设计与使用

    临床中,医生在给患者做胸膜腔穿刺时,需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姿势和体位以利于操作的顺利完成.目前,医生在给患者施行胸膜腔穿刺时,常安置患者坐在普通靠背椅上,或患者半坐卧位于病床.这些设施均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容易发生移动导致失误.为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对轮椅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图1),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深受患者及操作者欢迎,并获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1例肛门失禁患者行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随访.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大便次数均较术前减少.术后2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1例治愈,1例结肠造瘘后伤口愈合.本组患者均为肛门失禁半年到一年后行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手术,术后1年内主观Wexner评分及客观直肠肛管测压结果均不理想.术后1年伴随臀大肌收缩功能锻炼及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70%的患者控便功能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能够达到正常或轻度控便标准,能重返学习和工作.结论 术前给予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加强肛门的护理和坚持正确的扩肛方法等,能改善控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洲惠;方艳丽;陈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电针联合中频电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频电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66.6%,显效20%,好转6.7%,总有效率9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联合中频电治疗颞颌关节紊乱效果满意,可起到消炎,止痛,改善颞颌关节及恢复咀嚼肌 功能的作用.

    作者:孙显秀;段青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稽留流产1例、中期引产1例、早产重度窒息死亡1例,余3例新生儿均体健.患者中除1例术后4个月死亡,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生存率和胎儿存活率.

    作者:孙雪松;杨婷;仇玉兰;段微;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将332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2012年6月1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为对照组,其CRBSI发生率作为基线数据;2012年7月~2012年12月166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CRBSI 10例,发生率0.06%,实验组发生CRBSI 5例,发生率0.009%,两组比较CRBSI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血液净化科CRBSI发生率.

    作者: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路径测量消化道插管长度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路径测量的消化道插管长度的差异.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患者211例,皮尺测量“鼻尖-耳垂-剑突”和“前额发际-剑突”的长度,OLYMPUS电子胃镜测量“门齿-贲门”的长度,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两种外测量“鼻尖-耳垂-剑突”、“前额发际-剑突”长度差是(4.536±2.071)cm,在95%置信区间4.255~4.817cm;两者比较相关系数r=0.805,呈正相关,t=31.816,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种外测量与消化道电子胃镜实测“门齿-贲门”的长度差分别是:(11.201士3.955)cm和(6.665±3.644)cm.结论 两种外测量“鼻尖-耳垂-剑突”、“前额发际-剑突”长度差是(4.536±2.071)cm.

    作者:袁洲杰;牟灵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