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思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进行常规观察与护理;并发脑水肿、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康复及训练.结果 按GOS评分标准随访6个月:良好11例(68.7%),中残3例(18.75%),重残1例(6.2%),死亡1例(6.2%).结论 早期去骨瓣减压术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术后综合治疗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卢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无合并腹部以外重要脏器、重要部位损伤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 48例行保守治疗,15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剖腹探查5例.痊愈198例,死亡4例.结论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重腹部情况观察,结合辅助检查,快速做出病情评估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成功救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关键.
作者:徐红莲;楼爱琴;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护理.方法 对28例急诊PCI患者(下壁心梗12例,广泛前壁心梗13例,前间壁心梗3例)予ThrombusterⅡ经皮血栓抽吸装置行血栓抽吸,并施予严密观察及细致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缺血区心肌再灌注明显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栓抽吸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护理方法正确有效.
作者:张秀文;黄彩亚;葛伊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全脊柱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例特发性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脊柱弹性主动锻炼、唤醒试验训练,术后病情观察、体位管理、引流管及疼痛护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抓住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护理,是安全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德霞;岳彦顺;文娟;靳斐斐;薛娜;宋乔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进气途径对腹腔镜术中镜头雾化现象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30例.传统组:CO2皮管与镜头接在同一个穿刺器上;改进组:把CO2皮管与镜头分别接在不同的穿刺器上.观察两组术中镜面起雾情况及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结果 镜头雾化:改进组出现起雾例数为3例(10%)低于传统组12例(40%)(P<0.01);手术时间:改进组(155士23) min,低于传统组(180±31)min (P<0.05).结论 通过改变进气途径,可以减少腔镜手术中镜头雾化现象,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孟国芳;陈英;叶平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SAS焦虑评分呈现分离化差异(t=5.635,P<0.05;t=10.257,P<0.01;t=14.268,P<0.01),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随着干预时间增长差异愈发明显(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焦虑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林凯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在患者术前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4例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社会支持进行评定,并对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支持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SDS、SAS的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SDS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客观支持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有关,在心理护理时应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及利用.
作者:王桂梅;施亮华;熊倩;王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手术全期护理”的概念早是从美国引进的,即护理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提供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1].因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尿路结石,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且小儿尿路结石容易复发,所以适合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具有创伤小、扩张方便、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现就“手术全期护理”理念运用于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的护理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陈群燕;胡美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在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4例ICU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以同样方法进行口腔护理.采集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细菌样本.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生口臭、口腔炎症、VAP病例数.结果 观察组口臭、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咽部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刷牙结合冲洗法能有效杀灭颅脑损伤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的细菌.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口臭、口腔感染、VAP的发生.
作者:薛燕萍;郑洁;陈蓉芳;吴菊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拟诊小肠疾病的148名患者进行检查,共计186例次.43名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名患者经肛进镜检查,36名患者经口加经肛进镜检查.镜下可疑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护理配合包括检查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18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164例,阳性率达88.2%.发现小肠肿瘤性病变28例.小肠炎症性病变108例,其中小肠克罗恩病17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91例.小肠寄生虫病5例.小肠憩室13例,其中确诊小肠Meckels憩室出血1例.小肠外压性狭窄8例.小肠异物2例,均通过小肠镜异物钳成功取出.成功行回盲部溃疡出血小肠镜下钛夹止血治疗l例.尚未发生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准确地检查全段小肠,并能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应用价值.护士的护理配合及检查前后正确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小肠镜检查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小肠镜检查的质量.
作者:邓明;尹合坤;陈祺;陈莉君;马艳环;李联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原发性胸腰椎体感染是一种罕见的脊柱外科疾患,术后继发感染者少见.术后切口感染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大肠埃希菌(E.coli)感染极少见.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5个种,其中代表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E.coli)是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俗称大肠杆菌,是一种致病力非常强的微生物,病变以化脓性炎症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进一步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12年9月收治1例胸腰椎体感染患者,该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细菌培养证实为大肠埃希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丽;于共荣;孔令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发生术后精神障碍(POP)的原因,提供依据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1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26例患者术后发生POP,结果发现高龄、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程、ICU滞留时间较长者易发生POP(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
作者:汪小平;罗秀荣;黄海英;郭少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212例老年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进行术前评估、完善术期准备、做好患者安全护理、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自主排尿情况观察与并发症观察护理,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212例患者治愈172例(81.1%),改善36例(17%)无效4例(1.9%).发生排尿困难7例,重置尿管与尿道扩张后好转,出现急迫性尿失禁2例,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网片侵蚀6例,予修剪后阴道壁缝合与局部抗炎治疗,膀胱前腹膜外血肿1例,经手术、输血、抗休克治疗后痊愈,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4例,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叶育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心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前1周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丽;郭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病患者住层流室期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将我院100例住层流室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对两组患者入室前和出室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前SAS,SDS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可以明显减轻层流病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解文君;马新娟;张志灵;郑卫红;张桂敏;李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指导.对该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2周、3月、6月随访,术后HS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有效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红霞;梁晓燕;甄平;闫素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记录58例经VAP输液的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与115例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的化疗患者导管问题、感染、局部红肿、静脉炎发生率作比较.结果 经VAP输液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经PICC化疗患者显著降低(P=0.040).58例VAP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出现导管堵塞1例,感染1例,局部红肿1例,导管夹闭综合征1例.结论 VAP置管相比PICC置管化疗,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VAP置管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有效延长VAP使用时间.
作者:邹静荷;严小红;梁素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漏斗胸合并扁平胸行微创改良NUSS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漏斗胸合并扁平胸患儿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8±3.21)岁.术前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CT、肺功能测定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Hailer指数平均为(4.0±1.2),其中,不对称性24例,对称性18例,伴扁平胸16例,脊柱侧弯3例,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其他胸廓畸形5例.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改良NUSS术,经右侧置入单根钢板及固定器,其中1例同时经右胸人路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 本组42例无死亡,无液气胸.1例因严重脊柱侧弯佩戴胸部矫形支架,导致右侧固定器植入处皮肤慢性溃疡,换药后愈合;3例为慢性排斥反应,其中1例为植入钢板1年,右侧切口皮肤慢性溃疡,长期不愈合,予去除钢板及固定片,胸壁无明显塌陷.其余38例均矫形满意,无并发症,其中已拆除钢板6例,随访约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采用微创改良NUSS术治疗小儿漏斗胸,避免了切除肋软骨和胸骨截骨,保证了胸廓良好的顺应性,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具有显著的美容效果;但手术使胸骨被钢板强行外推,术后剧烈的疼痛使患者不敢深呼吸,不敢用力咳嗽及活动,引发肺部并发症,甚至因为剧烈的疼痛使患者造成保护性的脊柱侧弯或钢板移位.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保证.
作者:潘晓兰;王威;刘燃;高乐;王世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癌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癌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检查过程中,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经验.结果 50例行ASL-fMRI成像和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的肾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得到预期的扫描图像.结论 “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配合,是肾癌患者顺利、安全完成PWI检查,获得清晰、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者:曹丽妃;莫蕾;夏建东;杨蕊梦;江新青;关惠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肱骨近端恶性肿瘤是除膝关节以外较常见的发病部位[1-4],由于其他保肢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异体骨植入术会对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置换的关节及异体骨不会随着生长[1-2].同侧锁骨代替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儿童保肢方法一种新的选择,采用锁骨移植的方法,使得移植的锁骨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生长,解决了对今后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但采取利用同侧锁骨代替肱骨近端手术的病例不多,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我科于2012年1月采用锁骨移植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冰;张晓琳;郭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