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兰;成爱霞
铺床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使用频率高的操作之一[1].我科为神经内科,主要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大部分患者病情重,偏瘫者多,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压疮等护理并发症.为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需要每2h协助患者翻身,患者在恢复期,还经常需要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而传统的铺床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因病人长期卧床、翻身或治疗,所需的卧位改变及上、下床,不容易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平整.
作者:王文娟;孙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施行头颅、面部、颈部等部位的手术时,为了手术野的暴露,往往不能安装固定于手术床上的头架.因此,当为病人铺上无菌单后,病人头部完全被敷料盖住,没有空间,导致病人憋闷,全麻插管病人麻醉医生不好观察病人的呼吸和面色,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巧用桶形塑料箩制作头罩,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教育方法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变化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治疗的依从性和焦虑情绪,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增加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娃莲;周卫娟;郑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压氧(HBO)治疗前不同的麻黄碱滴鼻方法对耳部不良反应的影响,以便采用有效的滴药方法.方法 将首次行HBO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同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10 min予麻黄碱滴鼻.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后仰侧卧45°体位鼻腔滴药,对照组采用头后仰平卧位鼻腔滴药.两组患者均在每侧鼻腔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3滴.出舱后检查鼓膜,询问有无耳堵、耳痛,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耳堵、耳痛、鼓膜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前采用头后仰侧卧45°体位麻黄碱滴鼻,可减少HBO时耳部不良反应,该方法滴鼻比头后仰平卧位更合理有效.
作者:孔磊;许立民;盘晓荣;陈世强;宋献丽;谢金萍;俸道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血液扩容对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0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前进行急性血液扩容(AHH),对照组则按正常速度输液.监测项目:(1)在麻醉诱导前、急性血液扩容后即刻测定Hb和红细胞压积(Hct);(2)分别监测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时点为输液前(T0)、麻醉诱导后20min(T1)、俯卧位20min(T2)、手术60 min(T3)、手术120 min(T4)、术毕前高值(T5)、术毕后60 min(T6).结果 观察组患者AHH后较AHH前Hb浓度和Hct降低(P<0.01),MAP各时点与T0相比(P>0.05),组内各时点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1、T2时点HR降低(P<0.05).对照组MAP、HR、T1、T2与T0相比降低(P<0.01),MAP组间T1、T2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VP有逐渐增高趋势.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意义.结论 PCNL术中体位改变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急性血液扩容、正确的护理、加强术中病情观察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顾超琼;刘燕洁;甘丽霞;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四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急值的疗效.方法 将192例血生化检查结果达胆红素危急值的极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入院时给予四面蓝光照射4~12 h后,再次抽血查血生化,比较光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换血指征及危急值的改变情况.结果 四面蓝光照射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27.441,t=27.996,P<0.01);达换血指征患儿由41.67%下降至10.7%,危急值由100%降至48.13%.结论 四面蓝光照射,增加光照强度和面积,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是治疗极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朱清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留置鼻胃管时间较长时,因污渍、出汗浸湿,可以导致胶布固定不牢;部分患者粘贴处皮肤对胶布过敏;有些意识不清、躁动的患者,使用胶布固定时易致鼻胃管滑脱,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反复插管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我院改良了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萍;张露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设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3.61士8.49)分;82.96%的脑卒中患者依从率处于中低等水平;社会支持平均分为(29.21±6.30)分;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r=0.511,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处于中低水平,与社会支持呈中度正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评估并制定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进而提高其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张振香;林蓓蕾;孙玉梅;刘腊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后压迫止血方法.方法 将135例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5例,A组、B组为溶栓失败后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C组行直接急诊PCI术,观察术后止血情况、压迫止血并发症.结果 A组止血成功率未下降,且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C组少(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补救性PCI术,术后适宜的压迫止血减压方法宜定为1.5h开始逐渐减压,每隔2h抽气1.5 ml,共6次,总计9 ml,术后10 h解除压迫器,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孙新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不同型号气囊导尿管的适注液量.方法 选择10 Fr、12 Fr、14 Fr、16 Fr、18 Fr的气囊导尿管各60根,每一型号尿管均注入相应低量、中量、高量的无菌水各20根,观察各型号气囊导尿管在不同注液量时气囊的形状.结果 10 Fr、12 Fr、14 Fr、16 Fr、18 Fr气囊导尿管在注入相应低量无菌水时气囊偏向一侧、轴心弯曲;在注入相应中量无菌水时气囊呈椭圆球形,轴心无弯曲;在注入相应高量无菌水时气囊形状与相应中量注液量相似,仅体积增大.结论 10 Fr、12 Fr、14 Fr、16 Fr、18 Fr气囊导尿管的适注液量分别是4 ml、6 ml、8 ml、10 ml和12 ml.
作者:刘敦玉;王益平;李光珍;刘珉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观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骨盆骨折病例46例,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 46例患者均康复,无尿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伤情复杂,做好应急急救,严密观察病情,系统的功能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措施,对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梅;沈宝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新生儿食道闭锁纠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0月~2011年5月采用经胸腔镜治疗的11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病例,其中ⅢB型5例,ⅢA型3例,Ⅰ型1例.通过妥善留置胃管,口腔持续吸引,PICC置管,胸部物理治疗,TPN,体位固定等综合护理方法,减轻肺部炎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术后食道狭窄3例,行食道扩张术后痊愈;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后瘘口愈合;死亡2例;出现胃管意外脱出1例.结论 胸腔镜下治疗食道闭锁与传统开胸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明显区别,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术后存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晏萍兰;兰平;刘华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吻合技术是颅内-颅外搭桥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1],由于该手术所涉及仪器设备复杂,对医生操作技能及手术护理配合要求高,故目前开展仍较少.我院于2010年11月为1例在外院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致颈总动脉损伤患者,急诊施行了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的搭桥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芬;杨霞;胡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小儿肠造口术是一种急诊情况下挽救患儿生命的手段或分期治疗的初期治疗方法,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一般根据病情需要先做临时性肠造口,3~6个月后再择期行二期手术[1].肠造口手术时,如肠造口位置设置不当、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病情变化、营养不良或肠造口用具选用不当时,均可造成肠造口并发症的产生[2].新生儿期是儿童肠造口手术的高峰年龄段,年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国外文献报道为28%~74%[3],国内报道为37.1%~79.50%[4-5].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行肠造口术12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7%.现将小儿肠造口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亚娟;郭岚峰;徐玉香;胡润仪;张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腹腔内高压(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和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为内外科多种疾病的高危并发症,其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已逐渐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1-3].腹腔内压力测定( Intra-abdomina pressure,IAP)是早期发现IAH和ACS发生的主要措施.复习文献发现腹腔内压力测定方法尚未形成规范[4-5],国际腹腔间室综合征协会(WSACS)基于医学证据和专家观点,对腹腔内压力测定中的要点达成共识,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1],特别是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护理不当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高龄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制定一份合理的个体化出院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正确有效的指导,能帮助患者消除或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骨伤科从2008年开始,针对高龄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时处于不同的疾病康复阶段,由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制定一份个体化出院健康教育计划,护士在患者出院前教会家属各种护理技巧,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护理中,起到了很好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燕;程卫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一般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压疮、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7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结论 患者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特别对手术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伤口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换药敷料,从而达到伤口处理的佳效果及较经济的成本消耗.方法 将94例104处肉芽组织水肿伤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54处)和对照组46例(50处).观察组采用泡沫敷料换药,每3d换药一次;对照组采用10%氯化钠换药,每2d换药一次.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换药时的疼痛、伤口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所需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选用泡沫敷料用于肉芽组织水肿创面换药,既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伤口换药次数;又可减轻伤口换药时的疼痛感,并且不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张金梅;刘静;李恒;卢珊红;闻佩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效率,促进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级匹配原理对临床教学队伍进行分层,每一层赋予不同的组织责任和权力,实行个人能力与管理岗位的对应和适应,形成严格而又相对稳定的临床护理教学组织管理体系.结果 实施能级管理后,教学管理者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正确应用能级原理,可以激发临床护理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作者:吴文红;胡志红;张宁宁;王一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控制院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1~12月住院的242例老年患者,以病区为单位分为循证组(126例)和对照组(116例),循证组采用预防肺部感染的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监测院内总感染率及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病区的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院内肺部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医疗费用.
作者:梅映台;徐梅玉;马平都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