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民
目的 通过对患者入院后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心外科护理管理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本科室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健康相关行为对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并对住院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健康相关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6.57%.结论 对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住院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手术的黄金标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目前有些医院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加LC或LC加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
作者:毛丽;张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适应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护理学基础》课程理想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级、2008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共计468人,其中2007级(对照组)226人,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实验组)242人,采用改革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结果 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改革后的教学方法突出以护生为中心,能充分体现护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好地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60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合理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无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 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
作者:朱海棠;赵亚红;张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在神经外科大型颅内肿瘤手术中滴水双极镊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工具.它用于毛细血管的止血以及深部组织的夹持,通常与输液器配合使用,当手术者要使用双极镊时,助手须打开输液器的调节阀进行调节水量,使用完后再关闭调节开关.经常由于手术时过于投入或紧急情况忘记关闭调节阀,导致手术台面被水浸湿而更换敷料,既浪费资源和时间又容易造成手术感染.又或者因为固定不牢导致双极镊被摔坏而延误手术时间.为此,我们用~次性电刀笔包装盒保存双极镊,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祎祎;王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胸心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探索改善胸心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我院胸心外科120例胸心外科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血清白蛋白浓度分析方法(ALB)、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运铁蛋白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心外科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误吸是指进食(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
作者:李晓璐;郑彬彬;倪乐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的4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我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6周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价值.结果 采取加速康复及综合护理措施后,46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死亡率为0.结论 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及综合措施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行为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154例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15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经济情况、尿失禁严重程度、产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重要因素.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控制体重、积极治疗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红艳;熊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中毒患者的洗胃中,以减轻及缓解洗胃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实验组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操作中,观察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及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洗胃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优化洗胃环节,缩短洗胃时间,并有效减少洗胃不良反应.
作者:裔雅萍;王晨霞;韩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58例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一般护理基础上予心理护理、饮食及运动指导及血糖监测的护理,并与仅进行皮肤、口腔护理等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酮症酸中度(DKA)发病率为5(10%),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低血糖昏迷发病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4(8%),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雅南;刘春妍;黄瑛;李虹微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对ICU昏迷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于患者转入后、转出前分别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并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受监护天数、医疗费用.结果 强化口腔护理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口腔护理状况于住院后下降,干预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平均受监护天数、日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口腔护理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提早转入普通病房,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隋冰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前,医院临床患者睡眠或躺卧通常使用普通枕头,对于长期卧床或木僵的患者容易出现耳部压疮的危险,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同时还会造成颈椎部位的不适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预防耳部压疮的理疗枕,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迎;谷晓玲;翟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外来手术器械也称为租用器械,主要是供应商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我院多次召集有关科室进行协商,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手术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CQI模式下护理),观察两组不同部位、不同感染影响因素下的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颅内(P<0.01)、下呼吸道(P<0.05)、泌尿道(P<0.05)的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在“手术时间>4 h”、“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置管”、“后颅凹手术”、“有糖尿病”、“存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千红;刘瑞;卢秀萍;安青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15例,无改善3例,加重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16例,时间3~5年,复发3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肿瘤的主要方法,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承勇;周飞鹏;熊云彪;王莺;王莉;韩国强;刘窗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自体脂肪栓塞封堵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术前进行正确、系统的评估;术中进行心电、血压、脉氧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迷走反射及冠脉夹层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应注意穿刺部位和局部切取脂肪处的观察和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以及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2例术后发生腹部血肿.结论 自体脂肪栓塞封堵冠状动脉瘘临床疗效好,临床并发症少,并且所产生的费用低.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雪梅;常芸;王蓉;许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EICU机械通气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78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95例,分析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伴发疾病、危重病评分系统表(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5.1%,与呼吸道疾病、留置鼻胃管、机械通气时间相关,P<0.05.结论 呼吸道疾病、长时间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静我;陆爱红;何月桂;王玉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烧伤残余创面在临床中较常见,常见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创面未及时愈合,残留部分创面或已愈合的创面溃破或糜烂,形成残余创面[妇.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时间长,深度创面经多次手术,后期仍残留部分创面不愈,创面反复感染、破溃,经久不愈,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朱伟斌;王屋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45例终末期肺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转流,其中单肺移植21例,双肺移植24例.所有患者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ECMO辅助转流.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 160~200s,ECMO流量控制在1.8~2.5 L/(m2·min).术中严密细致地做好各项监测及护理配合.受者术后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手术过程顺利,41例在移植术后顺利撤除ECMO;4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支持.结论 ECMO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肺移植术中的呼吸循环辅助,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面的监测、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合理的供肺保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台上、台下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周璃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