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善;江艳;念馨;杨慧英;李红
法乐氏四联症缺氧发作是一种危重急症,控制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囚此,应紧急处理.笔者对近3 a来我科收治的32例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缺氧发作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旭光;陈智豫;刘红伟;韦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床旁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心包积液患者22例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微量导管,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及合并并发症.结果 22例患者在穿刺过程及置管引流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置管留置时间1~14 d,平均(7.3±2.2)d,95%可信区间为6.3~8.3d.引流量250~4300mL,平均(1134±726)mL,95%可信区间为812~1456mL其中血性积液16例,黄色液6例,术中及术后22例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1)床旁超声心动图可监测置管后引流量的多少;(2)微管引流速度控制流速,不易引起并发症;(3)减少病人搬动及病人痛苦.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会性别关系在女性性工作者中对女用安全套推广和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基线问卷、填写日记卡、问卷回访的方式对江川县158名CSW志愿人群进行24周的回访调查.结果 商业性性行为中女用安全套的使用率不高,客人喜欢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是多因素的.结论 社会性别关系中女套的使用,客人的态度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推广使用女用安全套的宣传教育和干预除在CSW人群中进行外,还应以客人为重点对象.
作者:常巍;罗家洪;李晓梅;王金凤;高良敏;徐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的催化亚单位DNA-PKcs的表达变化与雌激素受体 (ER)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的ER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结果 DNA-PKcs的表达在ER阳性组明显高于ER阴性组,在c-erbB-2阳性组的表达明显低于c-erbB-2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A-PKcs在乳腺痛组织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 (ER) 及癌基因c-erbB-02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研究与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王晓莉;陈文林;李文辉;沈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交界活动节段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技巧和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椎交界活动节段病理性骨折病人的70个椎体,多发性骨髓瘤36例,转移癌10例,胸椎27例,腰椎19例,在DSA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入路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Frankel脊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15个月.36例术后2~72 h内疼痛缓解,活动状况改善,其中 15例疗效稳定.41 例明显改善,5 例术前有神经根损伤和截瘫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1 例多发脊椎严重破坏者术后疼痛无缓解,2 例活动状况无明显改善.1 例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较术前下降.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癌安全可行,方法容易掌握,术后多数能即刻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能够纠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序列,改善活动状况.术前脊髓损伤重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脊髓损伤轻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张晋煜;杨祚璋;许建波;马翔;袁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双腔起搏器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 对24例植入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即刻开启心房阈值自动测试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房起搏电压阈值的变化.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起搏阈值变化为0.72~0.53V.随访期心电图未发现起搏失夺获及感知功能异常.对比1、3、6个月心房阙值自动测试和手工测试所得阈值变化,发现自动测试起搏阈值与同期手动测试起搏阈值数值及变化趋势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59±0.14 vs 0.55±0.12,P=0.195;0.58±0.13 VS 0.57±0.14,P=0.500;0.53±0.11 vs 0.52±0.13,P=0.909).同样.VCM测试结果与同期手工测试结果也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患者的优化随访管理.
作者:陶四明;张荣华;李易;吕云;洪云飞;杨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动力取皮机定量削痂加用于不同厚度的自体皮治疗深度烧伤.方法 根据临床创而判断的深度,将动力取皮机固定在0.012 inc、0.016 inc或0.02 inc(0:3 mm、0.4 mm或0.5 mm)的刻度上,削去坏死组织,确切保留基本正常组织,并依据保留下组织的情况将其分为Ⅰ类:真皮深层基本完好并有点状乳头层残留;Ⅱ类:真皮部分网状层存在伴有脂肪珠;Ⅲ类:完整的皮下脂肪存在伴有毛囊等附属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大张表皮、表层皮或韧厚皮、中厚皮或邮票皮片移植覆盖.结果 削痂部位移植的皮肤基本全部成活.移植大张表皮的147个部位成活良好,外形平整,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痂皮厚度调查发现平均厚度(0.4±0.08)mm,与设定的动力刀刻度基本一致,组织学检测发现此种状态下表皮、真皮的厚度大于正常状态下厚度的2倍左右.结论 使用动力取皮刀可以大限度保留烧伤后的正常皮下组织,依据定量削除坏死组织的厚度,采用从表皮到不同厚度的断层皮覆盖可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萍;朱美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干反应对前庭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前庭性眩晕病人进行听脑干反应检查.结果 听脑干反应异常的有20例,异常率为62.5%.其中Ⅰ波波形异常或消失者有5例、Ⅲ波波形异常或消失者有4例、Ⅴ波波形异常或消失者有1例,Ⅰ波PL延长4例,Ⅲ波PL延长4例,Ⅴ波IPL延长12例,Ⅰ~Ⅲ IPL延长1例,Ⅲ~Ⅴ IPL延长4例,Ⅰ~Ⅴ IPL延长1例,双侧Ⅰ~Ⅴ波的IPL差值大于0.4 ms者4例.Ⅰ~Ⅲ/ⅢⅤ IPL的比值<1者4例.结论 ABR检查对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敏;阮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67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功能性子宫出血需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或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将手术效果与同期经腹子宫手术进行对比.结果 阴式手术组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病率低;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官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恢复快;腹壁无疤痕;住院时间短,且医疗费用低,不需要特殊及昂贵设备,适于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侯苹;敬晓涛;单朝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结膜炎、流泪、麻疹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胃、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胃癌、45例结肠癌,43例直肠癌标本及其远断端正常组织GHR的阳性表达.所有病例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成高、中、低3组.结果 胃癌组织80.7%存在GHR的阳性表达,远断端正常组织中的GHR阳性表达率为7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在正常的结肠组织细胞和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组织GHR阳性表达率(77.8%)较正常结肠组织(55.6%)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化癌组织的GHR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癌组织(P<0.05).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断端直肠粘膜GHR染色为阳性.GHR在低分化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P<0.05);高分化直肠癌患者断端正常直肠粘膜GHR的表达水平较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显著降低(P<0.05).各分化组癌组织与断端正常直肠粘膜GHR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断端正常直肠粘膜的GHR表达水平基本一致,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GH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肠癌组织高表达GHR;直肠癌组织及断端正常直肠粘膜中GHR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
作者:梁道明;张毅;袁勇;周东;杨蔚;陈嘉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胸腺肽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和全方位地寻找其药效基团.方法 用理论构象分析法对胸腺肽的生理活性碎片Arg-Lys-Asp-Val-Tyr和它的[Lys1-Afg2]、 [Glu3]和[Cly3] 3个合成类似物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val和Tyr的低能结构及已知的优势构象作为该5肽结构变体的起始,当所有残基的主链和支链的旋转角变化时,它的能量降低.结论 分子的可能构象是具有5种不同主链的构象.
作者:简虹;邱开雄;付继军;喻芳;黄大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c)与小鼠γ-干扰素(IFN-γ)基因产物的两种重组质粒联合免疫BALB/c小鼠,探讨联合使用表达细胞因子基因重组质粒对DNA免疫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HBV c基因与IFN-γ基因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到BABL/c小鼠四头肌内,分析免疫后小鼠T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及细胞因子释放等免疫应答效应.结果 联合γ-IFN基因与HBV c基因免疫小鼠,对T细胞的增殖,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Th1细胞因子的产生等均有显著的增强效应.结论 HBV c基因联合γ-IFN基因免疫BALB/c小鼠后,较之单独应用HBV c基因免疫可显著提高抗病毒免疫应答效应,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前应用研究.
作者:韦嘉;姚集鲁;杨林;姚春斓;江元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拟行腹部疝修补术的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气管插管伞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在气管插管后经直肠给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组在术后经骶管注射曲马多行术后镇痛;记录给药后1 h、4 h、6 h、8 h、12 h及24 h的各项指标,通过疼痛评分及出现的副作用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镇痛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小于曲马多.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腹部疝修补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钟颖;衡新华;杨文燕;毕春;陈同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粮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急性脑梗塞是粮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相对严重,恢复慢、病程长,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以老年人多见.
作者:王华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安氏Ⅰ类错畸形在拔牙(牙合)不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并对两种矫治方法所致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50例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 (牙合)例拔牙矫治,25例不拔牙矫治),记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尖牙问和磨牙问牙弓宽度,分别采用配对t榆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内和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 矫治前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矫治结束后两组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组上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少,不拔牙矫治组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时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不拔牙组上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比拔牙组显著.结论 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田畸形均会(牙合)牙弓前段宽度增加,拔牙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均不会导致牙弓明显缩窄.
作者:果利;尤欣;殷忠平;王银玉;张彬;王铁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COPD稳定期不同分级患者施行肺功能检测,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 评测,以评估SGRQ评分在COPD病情程度分级问有无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169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自我评定.结果 SGRQ3个部分分值和总分分值与FEV1占预计值%问均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其中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部分分值与FEV1占预计值%相关性好(-0.716),总分分值与FEV1占预计值%的相关性也较好 (-0.703),呼吸症状和疾病影响部分也有一定相关性.应用方差检验检测证实COPD 0~Ⅰ、Ⅱ、Ⅲ级间病人的SGRQ 3个部分分值(症状部分、活动部分、影响部分)和总分分值在分级之间存在差异(P<0.01).但Ⅲ组与Ⅳ组间SGRQ3个部分分值(症状部分、活动部分、影响部分)和总分分值在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它各组组间两两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SGRQ 3个部分分值与总分分值的相关性均好,其中反映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部分分值和疾病影响部分与总分分值的相关性好;活动部分和疾病影响部分问有相关性,而呼吸症状与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间相关性低.结论 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 评测COPD稳定期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相关性良好,且能很好反映COPD稳定期不同病情的程度分级.
作者:徐鸥;郝青林;李锐洁;戴路明;余泽明;许云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外科手术病人的常见并发症[1].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DVT好发于下肢,如不积极防治,栓子脱落还可以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arterial embolism,PE)而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发生猝死.
作者:凌云霞;肖丽佳;商艳霞;殷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研究在网络环境下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模式,探讨网络环境下医学出版物采购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探索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服务环境和数字化资源日趋完善的条件下.如何加速实现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和服务工作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主法和信息服务的新途径.
作者:李青;杨晓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GFP) 基因转染人胚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与体内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孕10~20周人胚脑皮层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并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克隆试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其生长特性及增殖能力;使用构建了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制备兔T9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观察携带EGFP基因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胎龄10~20周的人胚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人胚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及多分化潜能,表达干细胞及分化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转染EGFP基因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能够自我更新形成新的神经球;移植入兔脊髓损伤模型后,仍高效表达转染基因蛋白,并在体内发生增殖、迁移.结论 人胚脑皮层中存在能长期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转染EGFP基因后仍保留神经干细胞的基本特性;移植人体内能持续、高效表达EGFP,有利于观察其存活、迁移情况,并为功能基因修饰与移植研究提供了方法.
作者:林月秋;阳运康;汤逊;徐永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